红楼八卦周刊 315、教育问题和特长问题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引教嬷嬷?前世里看电视剧,引教嬷嬷总是折磨女主的人物之一。现实里,却是大户人家常见的教育女儿的必要存在。黛玉也是请过引教嬷嬷的,当时也没少连晴雯她们一起训了,省的丢了姑娘的人。那日子不好过,晴雯可不想要。

  可是楚盈看出晴雯的想法了:“别人也罢了,晴雯你是一定要请的,就是走个过场也得要的,我正说年后就要和你说这事,偏你叔叔出门,就拖下来了。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你非得要经过这个才好。”因为晴雯的出身,做过丫鬟,新官家的小姐,还是武职因为战功起家的暴发户。所以为了她能嫁的好,有个引教嬷嬷能提高不少分值。

  晴雯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真的不想找个人来折腾自己。楚盈看出她的心态:“引教嬷嬷再厉害,总比以后你婆婆调教你好吧。这话你别不爱听,现在不一步步走好了,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这话很有用,晴雯知道自己不嫁人不现实,要是以后被婆婆挑剔找茬,在这个社会,就真的是哭都没处哭去。除非找个父母双亡的,可是那么好找啊。要不自己厚着脸皮自己送上门找上柳湘莲,他没父母,连想现在给林黛玉找麻烦的近支亲族也没有。可是为了这个就把柳湘莲自己的问题,忽略不考虑了?

  所以晴雯就同意找个引教嬷嬷折腾自己,这样就分工了,黛玉回去和何澈初的表妹提出,有义妹要找个女先生。楚盈先把给晴雯引教嬷嬷请了。晴雯本人当然回家收拾房子,迎接二位了。

  楚盈请的引教嬷嬷姓严,不过面相倒和善。年纪不小了,做过很多家,经验丰富,口碑不错。本来人家听说晴雯的年纪不想接这活的,还是楚盈说,之前也学过,就是这要定亲了,要从新熟悉一下,毕竟以前要求不够严,标准也不一样。这样人家才肯来的,不过晴雯确实不是普通的野丫头,从贾府算起,大家丫鬟,怎么也调教过的,何况晴雯做到一等了,之后被黛玉的引教嬷嬷训练过。所以还基本能达到这严嬷嬷的要求,不过晴雯是累的半死就是了。

  辛苦没白费,等黛玉终于说通了何家那边,那何澈初的表妹齐小姐来的时候,看见晴雯一愣:“怎么看都是个知书达理的小姐,怎么还用请先生啊?”

  晴雯只好说:“晴雯幼年漂泊,只是些许认几个字,诗书不通的,这不也请了引教嬷嬷教规矩呢。”

  这也未必不知道林黛玉和晴雯的真正意图,所以点到为止,不再说什么了。晴雯也装糊涂。

  上课前,齐小姐问起晴雯读书状况,晴雯睁着眼说瞎话:“女四书都学过了。”其实她不论前世今生,都一眼没看过什么女四书,四书倒是看过是真的。不过因为晴雯实在不想学什么女四书,就说谎话了。说谎的第一要诀是,自己要沉住气,做坦然状,盯住对方的眼睛,声音要有底气。晴雯凭着在贾府时的锻炼,这几点都十分娴熟,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了。比如当年王夫人问:“宝玉这几天做什么呢”晴雯就抬头看着王夫人笑着说:“回太太的话,我这几天在窗下做针线,都听见宝二爷的读书声,都是宝姑娘来过之后的事。”王夫人就说:“你是个可靠的。”等贾老太太问:“宝玉这几天身子可好?”晴雯又抬头看着老太太笑说:“有老太太的福气罩着,宝二爷这几天大好了,一天八趟的往史大姑娘那里跑,都不显得累。”如此这般,还能练不出来。

  所以齐小姐就相信了晴雯,当然也因为齐小姐发现晴雯读书识字不少,就认为这作为女人基本教程的女四书不应该没学过,就让晴雯混了过去。

  其实这个齐小姐有真有几分文化根底,没有林黛玉的灵气,却是那种中规中矩付出努力取得的成果。单从教学上说,灵气是学不来的,倒是这样中规中矩学出来的人,才适合各种学生的教学。

  总体来说,晴雯对这齐小姐印象不错。按林黛玉的话说,她也是没办法的人,有办法的话,也是有主见的,所以一听说,有个自立的机会,马上就同意了。

  倒是何三老爷怕人闲话,不愿意答应,还是何澈初找了何太尉,何太尉发话:又不是到赶到外头去,只是去教亲戚家的义女,有什麽不行的。何三老爷就愿意了,或者本来就愿意,不过碍着面子才反对一下。

  其实从齐小姐的角度,来林家做先生,不管林家起因为什么,但是总比名不正言不顺的寄人篱下好的多了。

  晴雯家的格局是两纵两进的田字型院落,一进做了花厅,外书房之类接待外客用,林莘和晴雯各住一进院子,剩下一进做客房,林莘的战友什么的来京时候暂住一下用。现在林莘不在家,当然没人来,晴雯就把齐小姐安排那里了。

  晴雯是养刁了眼睛的,所以看得出,齐小姐在何三老爷家过的很一般吧,客气说的。只带着一个丫鬟叫连翘,十八九岁了,倒是伶俐可人,按岁数一算估计是何三太太何齐氏在世的给准备了吧。看她们主仆的衣饰还过的去,就是样式有些老,但是铺盖就陈旧单薄了。可不是,何齐氏去世之后,她就无依无靠了。何澈初是她表兄,要是没定过婚,当然可以接济照顾她,可是这定过婚又退过婚的,就只能敬而远之了,要不对人家姑娘的名声实在有碍。

  晴雯暗想,何齐氏还在世的时候,怎么不给她找个人家呢。要是找个素简人家,也不是不成的,偏为了和姐夫的继室赌一口气,把侄女就耽误了。何澈初的继母不愿意继子娶前房的侄女的私心可以理解。可是既然已经闹出来了,而且重要的是齐家出事了,没闹退婚一说之前,要是爱惜名声,还会考虑这门婚事,就像惜春的丈夫周县令那样。但是何家太太已经闹退婚了,人家还能再吃这个亏?而且这个时候就不只是何澈初继母的想法了,何澈初的父亲,甚至伯父等亲族都希望能退掉这门亲事。你还能挽回什么呢?白白耽误了侄女。

  不过这齐小姐也是个死心眼的姑娘,比如她一定要对的起林家付出束修,所以努力教育晴雯,晴雯前世念到了博士,可是桥梁建筑专业,对古文化的运用需要最多在外形设计上加入中国古典元素。重要的是从高中毕业就没学过语文,倒是英语一直学到博士,上了班还有职称英语。没法,中国的大学课程只设英语,从此之后,只考英文,不考中文。所以不能对晴雯的中文,尤其古文水平报太大希望。所以齐小姐看见晴雯的丹青,以为怎么也是个有相当文学素养的姑娘,结果……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相当距离的才是。

  总之,齐小姐和晴雯都过着辛苦的生活,还是严嬷嬷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作诗写文,也不能考状元,还是学点记账算账实用。”

  晴雯私下探齐小姐的丫鬟连翘的口风,果然是如楚盈所料,是何三太太嫌弃气小姐了,才鼓动何三老爷把齐小姐给何澈初做妾。其实齐小姐本人是不愿意的,不过没人问她意见就是了。

  而且当年她姑母何齐氏是个倔强的女人,和丈夫,族人处的都不好,下人里也没口碑,所以她从娘家败落之后,被丈夫反压,终于把自己气死了。这样的结果,齐小姐在何家自然不好过。连翘果然是何齐氏给的,之前齐小姐自己的丫鬟,年纪大了,齐小姐都放嫁人了,不想耽误了她们。

  晴雯想这齐小姐也是个可怜人,没人担心耽误了她啊。

  不过齐小姐估计怕耽误晴雯的学业,对晴雯严加要求,现在可怜的是晴雯自己。

  这天,晴雯正在练字,花枝来报,说柳公子带了蒋老板来。晴雯扔下笔就要往外跑,却被严嬷嬷和齐小姐一起拉着:“外男不可见啊!”

  晴雯只好讲述了柳湘莲是自己的恩人,自己叔父的战友什么的,严嬷嬷和齐小姐不为所动。晴雯就说起蒋玉菡了,说她当年年幼时家破人亡,四处飘零,和同意处境的蒋玉菡同病相怜,结果各种不同境遇,蒋玉菡生活的不幸和对故乡亲人的期盼;到后来自己偶然有机会打听到蒋玉菡的家人的消息,托人打听了,结果蒋玉菡的母亲就千里寻子来了京城。说起蒋玉菡母子的悲剧,晴雯都快声泪俱下,晴雯的动情是特长——感谢已经不复存在的荣国府的专业培训,所以终于打动的齐小姐、连翘、烟柳等人真的声泪俱下了。严嬷嬷也没在反对,同意晴雯带着蒋玉菡的母亲去见柳湘莲和蒋玉菡了,当然自己也要跟着。

  烟柳听了说:“我去厨房找于婶子来。”

  晴雯叮嘱:“慢慢说,别让老人家太激动了。”

  “是!”烟柳点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