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穷婿 第三百七十七章 石窟
作者:慕风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周百贵顿时涕泪直流,捣蒜磕头,哀求钦差饶他一命。。。倪镇喝道:“本该立即问斩。只是今天黄道日不宜开刀。留待明日吧。”倪镇命衙役押县令进地牢去。又宣布说,这个县衙暂由县丞代行主权。

  当天夜里,倪镇一个人来到地牢。他叫卫士回避,单独向周百贵问话。问话完毕,倪镇说:“你犯了贪污罪,而且还有欺君之罪,按律要处置你全家。现在本差网开一面,留你家人‘性’命。你一定要认罪伏法。”周百贵点头认罪。

  第二天早上周百贵就被斩首。倪镇也没有兴师动众,只由吴升充当刀斧手,从牢里提出周百贵,直接押到衙前的‘操’场上斩了。一班衙役一上班,就得知老爷被斩,个个吓得呆若木‘鸡’,但也暗赞钦差手段强悍,雷厉风行。这些衙役也是下等人,平时也了解老爷的为人,认为老爷贪污穷人的救灾钱,就该杀。

  做完这一切,倪镇就一心投入赈灾行动。半个月后,他带着吴升回京‘交’差去了。

  倪镇见过了皇帝。熹宗问他情况如何?倪镇就将赈灾过程说了遍。然后汇报说,平县县令‘弄’虚作假,截留贪污救灾银,已经被他治罪处决了。熹宗赞赏说:“你做得很好,这样胆大的贪官,当然该诛。”倪镇又禀道:“那追回的两万两赃银,请万岁处置。”熹宗说,就拨回平县,由新任县令用于救灾吧。

  此事也就尘埃落定了。然而倪镇决不会想到,几年过去,一个倒楣的结局却落到他头上。

  那已是崇祯二年了。一天倪镇接到吴升的邀请,到大理寺有事相议。倪镇来到大理寺,当即被一群卫兵扣下,押上了正堂。正堂上,端坐着吴升。

  倪镇不解地问吴升,这是干什么?吴升淡淡地说:“倪大人,我暂时代理大理寺正卿,奉皇帝之命,审理你的贪污案。”“贪污案?我什么时候贪污过?”“就是五年前平县救灾款。”

  就这一句,让倪镇大惊失‘色’。他和吴升四目相对,从吴升的眼中,他读出了一切,知道再不用隐瞒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倪镇低声问吴升。吴升说:“我当初就知道,你从周百贵那里拿到的赃款,并不是两万两银子,而是四万两。因为,当时朝庭规定,发救济银从4岁以上开始,周百贵将起点提到14岁,全县就少发了两万人。而你当初知道他这么干了。那天夜里你一人下地牢,问了周百贵,并以不杀他全家为条件,让他保持沉默。这人口数量的问题被追究了,而岁数的问题却不提起。这两万两银子,就成了你的了。”

  倪镇承认了。

  吴升继续说道:“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顶多也就四万两银子而已,最关键的,是你从周百贵那里拿到一颗夜明珠,是不是?”

  倪镇惊道:“这一点你怎么也知道?”

  “其实那天你带着我到周百贵县衙,进了他的客厅,桌上摆放着别人刚送给他的那些礼物,初看只是一些字画之类,虽然值点钱也不会太多,但你后来‘私’下去找了那些送礼之人,以行贿罪相威胁,‘逼’他们说出具体送了些什么礼物,这才得知其中一人给周百贵送了一颗夜明珠,你当时眼睛一亮,决心从周百贵手里‘弄’到这颗夜明珠,后来周百贵为了保全‘性’命把夜明珠献给了你,而这颗夜明珠的介值远不止四万两银子,应该值百万两之巨。”

  “可是你怎么连这事也知道?”倪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吴升微微一笑:“你以死罪威胁周百贵,周百贵惊慌之下就来贿赂我了,他认为只有我在你面前说得上话,希望我能在你面前替他求求情,放他一条生路,我问他有没有给大人送礼,他把什么都说了。”

  倪镇垂头丧气,顿首长叹,不得不表示认罪。

  然后吴升说,如果你愿意告诉我夜明珠放在哪里,也许我可以到皇上面前替你说几句好话,争取免了你的死罪。

  但倪镇深知吴升是个比他更‘阴’恶的小人,如果自己说出夜明珠所藏之处,吴升得了宝珠,还是会杀掉他灭口的,与其让吴升得个额外的便宜,不如死不开口,让这个‘阴’险小人也得不了那颗宝珠。

  几天以后皇命下达,倪镇被斩首。行刑那天,倪镇被绑在刑台上。吴升作为监斩官,先支开刀斧手,然后问倪镇:“倪大人,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你有这个结果吗?因为,你太贪心了。我跟你实话实说吧,如果你当初有了两万两,分一半给我,我也不会到今天还揭发你。如果你愿意把夜明珠送给我,我就另有用处了。”可是吴升接着就说:“幸好你也没给我,当初我正想着,要是有了夜明珠,就给魏忠贤送去,让他提拔我一下,由于没有就送不成。没想到今天,魏贼倒台了,那些跟他的人倒了楣。而我,因为揭发你,皇上马上要让我接替你的位置了。”吴升说完,仰天大笑。

  倪镇只恨自己再‘精’明,也算不过人家。时辰到了,他只能看着吴升得意地发令,开斩……

  然而吴升也没有笑到最后,两年后他终究因贪污受贿,被削职进牢,畏罪自杀。

  讲完这个故事,我对黑皮旦说算了不讲了,再讲下去,背脊都发凉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在为钱忙活,只是人们的追求还是有所不同,有人是把钱看成养命之源,没有那么大‘欲’求,只想把工作做好,能无愧于一生就行了,也有人把钱看得比命还大,处心积虑想越聚越多,却永远满足,正如红楼梦里的先生所说,终身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人没了。

  然后我们喝得也差不多了。

  离开酒店,黑皮旦说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游游去?吃好了走走有助于消化,还可以进一步舒缓一下心情。

  但到哪里去呢?他建议到西南的石窟‘洞’去吧。

  我平时对石窟也不是很喜欢,觉得没什么看头,不过既然是他提议去,我也不反对。石窟是景区,进内是要买票的,不巧的是今天因为内部修缮暂停开放,我们到了那里却吃了闭‘门’羹。

  两个人走得很累就在景区‘门’口坐下来,一边喝水一边谈论着石窟的传说。黑皮旦问我有没有听说过仙‘女’的传说?

  我不以为然,说那是老掉牙的传说,起码流传有几百年了吧,其实我最近听说了一段故事,是发生在当代的,也不知这事是真是假。

  黑皮旦问:“什么样的故事?”

  “一对男‘女’大学生同学,要看石窟,结果遇上了奇景,出现了一个仙‘女’,告诉他们应该是一对儿,然后他们真的成了一对。”

  “哇,听上去好‘浪’漫,快说说吧,我想听。”

  “可也不一定是真的吧,也可能是道听途说呢。”

  “管他是真是假,只要听起来‘浪’漫就行,我们现在缺的不就是‘浪’漫吗?说说,过过耳瘾吧。”

  我就随口讲起来——

  毕业前夕,杨路和三个同学一起去爬山。上了峰顶,他们坐着俯瞰山下。纪宝育问杨路,听说你们那里的石窟很多,从某个高峰上望下去,呈现出北斗七星的形状?一说起石窟,其他两名同学也来了兴趣。他们都是地理系的学生,只从网上看过石窟的资料,并没有真正去看过。杨路就是本地人,他就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石窟的内容,有些描写是同学们第一次听说。吴婷‘插’嘴问:“石窟的来历,你们当地人有没有搞清?”杨路说没有搞清,这是一个谜。而且这样的谜还有很多。

  “还有什么谜?”吴婷问道。

  杨路迟疑了一下,说:“有些东西一旦神秘,就会产生很多传说。但我们那里的石窟,不仅仅神秘,还有很多奇诡之处。”

  一说奇诡,大家更来了兴致,要杨路好好说一说。杨路却摆摆手:“我要是真说了,你们不仅不会相信,还会骂我胡编‘乱’造。”“你说说看,我们先听一听。”纪宝育催促。

  杨路叹口气说:“比如我说,某个石窟的内壁上,会在某个时候突然显出一幅壁画,而且画中的人和兽都会动,你们相信吗?又比如,一对恋人进石窟探幽,突然从石壁上走下一个人来,跟他们‘交’流,然后又返回石壁里去,你们觉得可靠吗?”

  三个同学都笑起来。这当然不靠谱,有点像聊斋小说了。杨路摊摊手说:“所以嘛,这些事就显得很奇诡。但我叔叔和婶婶真的遇上过。”

  “他们遇上过?”“对。”“什么时候?”“在他们准备结婚前的一天。”“看到了什么?”“有个人从石壁里出来,跟他们说话。”“说什么话?”“先是祝福他们将成婚,然后告诫他们以后要相互信任,不要相互欺骗。”杨路说到这里站起来,拍拍屁股说,“算了算了,你们反正不会相信,就当听个民间传说好了。”然后他们说说笑笑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