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地图 第二章 百转千回
作者:魏汉吴的小说      更新:2018-08-02

  我望着外面的连绵的雨,它似乎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在这种凉风透骨的季候,想起那些破落不堪的家庭往事来,心情变得格外惆怅。

  那之后,我就跟我娘一起生活,每天还是老样子。只是家里少了一个成年男人的日子,对于我娘来讲,确实是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另外娘的身子也渐渐不大好起来。

  虽然在一个镇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爹娘两人途中相遇却视如陌路人一般,丝毫没有半点往昔情谊。我爹也一直和那个女人过着,没有再回过一趟家。

  可是我娘却心中仍然挂怀着爹爹,因而我娘一直未再嫁。每天只是在菩萨前念念经,在家织织布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我虽然还小,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补贴家用。上山砍些柴,运气好的话,从村镇的后山上还能经常打些野兔之类的为娘补补身子。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尽管我母亲卖布挣钱并不多,但是还是把相当一部分钱花在给我请先生讲课上了。说实话我是不爱读书的,总觉得那东西不但不会把人教好,反而会把人带坏,好端端地大脑被灌进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是母亲总对我说“彪儿,好好读书啊,读好就会有出息了,你就可以去外面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像外面的人们一样生活了。”

  虽然我不是很知道“外面”指的倒底是哪里,外面的人倒底又是怎样生活的,但是我隐约能从那些到过外面世界的人的嘴里打听到一些外面世界的逸闻趣事。比如外面的人每次去工作时,哪怕是脸上有一丁点的黑斑,都要涂上好厚好厚一层的白色粉末盖住,也有人说外面的人出去都是要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的,像抚谷镇每年的祭神大典戴的一样。难道外面的人也祭神吗?我好奇地想着。还有人说外面的人都长得甚是娇小。还说外面的人从来不干活,而且都是坐在一个会移动的铁盒子里面出行的,以致于刮风下雨都不受影响,所以那里的人啊,各方面保养的都特别地好,比抚谷镇的同龄人年轻的多。

  我不想让我娘操心难过,因而最终还是答应了我娘,要好好读书。只是我从那些去过外面世界的人的嘴里打听到的多半是糟糕的事情。比如外面的人似乎都读过书,为什么还会有人总在别人吃的饭里下毒?为什么读过书的人还拿着学到的一些智慧,到处施展手腕迫害他人?我很困惑,我不清楚读书的意义,如果读书在于增强欺骗的技能,这书我甘愿不读。我和我娘经常理论。她有时理论不过我,便只说一句“就你道听途说!”然后就又忙自己的事了。

  当我老师的人,都是有过“出外”经历的,对于外面世界了解的比较多。我娘想让我师从他们,无非就是想让我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抚谷镇的外面去看看,见见世面,以便回来改变自己的家乡。

  我对于她盘算的这个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觉得现在家乡的一切都是很完美的存在,毋须有任何改动。这样的状态保持一万年都不为过。

  “周厚忠!”我又听到那个尖刻的声音传来。有事没事的她都来使唤我,寄人篱下,真的想把我累死啊!我心里怒气一下子涌上来了。且不管她,只管呆在自己简陋的小房间里平静地呆着。

  回忆是孤独的解药。这句话,是我在遇到他之后才具有的意义。想到这里,心中稍稍有了温暖占据。而脑海中的那个人的形象也渐渐清晰和完整起来。

  四年后的一天,也就是我17岁那年,我娘又给我换了一个老师。事情才仿佛开始发生一些变化。

  这个先生,听我娘说是外面世界的人。记住,他是地地道道的外面世界的人。

  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在家里的后院。现在想起来,印象还很深刻呢。他短发,而且是左右两侧铲青的的发式。服装整体看起来和抚谷镇的宽衣博带的服饰完全不同,倒像是胡人的衣裳。估摸着年龄应该也和我不相上下吧。这样的装束打扮,怎么看都不像教书先生。反而呢,非常的英武精悍,很有威仪。

  第一次见面,看到他这副来头,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呢!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他倒是很随和,冲我淡淡地笑了一下,伸出手来,并且暗示我也伸出手。我便也抬了抬袖子,露出手来。他伸手攥住了我的手,并且上下晃了三下,说道:“俺叫李崇刚,来自‘外面’的世界,是你娘找到俺,让俺教你东西的。我懂点历史、地理、生物学,也喜欢文学。”他风趣地把“俺”、“外面”两个词读得特别重,边读还边哧哧地笑。

  我也开始习惯起来,心想这外面的人果然作风和抚谷镇很不一样。

  “先生,你们外面的人经常这么讲话吗?前半句我听懂了,后半句有点不懂。”我不解地问道。

  “你们这里说话不都这样‘俺、俺’的吗我也是入乡随俗嘛。至于‘外面’的世界,我真的认为咱们这里可谓是世外桃源啊。我也算是来这里逃难的吧!”

  “逃难?外面也打仗了?”

  “有时不打仗的时代比打仗的时代更让人害怕。”先生深沉地说。

  “这个以后我慢慢地给你说。”先生看着我疑惑的表情补充道。

  “先生真的很渊博!以后好好教教我!”我高兴地答道。

  “以后不要开口闭口地叫我先生,我比你大8岁你就叫我崇刚哥吧,这样听着也亲近些,我不喜欢拘束和刻板,你随意着来就行了。”他拍着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

  “诶,知道了,崇刚!”我笑着答道。

  “不过,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抚谷镇的?抚谷镇已经与世隔绝了几千年。”我瞪大了眼睛问他。

  “是古书,我在《寰宇地理志》中查到的,“三代之际,易州裂地,隆地为山,成山曰‘积云’,积云之阳,阴阳福泽,众生际会,聚焉曰‘抚谷’,百代未易其名,然处天地幽僻之地,仅积云山一洞可出入,故鲜有人知。”听老一辈的人说,抚谷镇很早以前也是这样讲话,不过现在都已经变了。

  他见我有些疑惑,便又换了更加直接的方式对我说:“后来我又看现在的地图,这个地方并没有标注城市的符号,想来好奇。趁休假就背着包到地图所说的地方猎奇,在附近做了个简易的定居点,一连摸索几天也没什么收获。直到有一天我在拿着摄像机拍摄的时候,我不经意来到了一个洞口前,当时我便立刻怔住了。通过这个洞口看到的景象竟然和我上学期间学过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描述的景象极为相似。难道世上当真有‘世外桃源’?我当时这样想。我于是俯身穿过洞口,‘初极狭,才通人’,我心中边默念,边感慨自己的发现。后来你母亲遇到我,看到我的装束,由于自己听祖辈上的人说过外面人的装束,便当即判断我是外面人,大惊之余,她又把想找先生的事情说了下。反正在外面工作也没有什么乐趣,后来我就想通答应了,以后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确实很传奇。”我赞叹道,“哦,我娘现在不在家,等娘回来时,一定夸赞先生之识。只顾谈话去了,先生请进屋详聊。”

  “听你母亲说你要去外面世界看看,找份差事,学习学习?”

  “算是吧,请先生多多讲讲如何在外面谋生?”我问道。

  他清了清嗓子,答道:“言归正传,要想在外面找份差事做做,技能自然重要,只是这个非一日之功,也得看你兴趣和爱好,所以今天我先不讲这个,你自己回家好好想了再给我说。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要事是如何给人留下美好印象。”先生摆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本我叫不上名字来的书。

  “首先就是要学会保持你的微笑。微笑的力量是很巨大的!”李崇刚强调道。

  “等等,崇刚哥,这个我不大同意,你是在教我骗人吗?”我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怎么讲?”他不解地问道。

  “笑是个人的事儿,我想笑就笑,关别人的屁事!”

  “那可不一样,但凡别人看见你笑,即使是你装出来的,也比你面无表情或者沮丧着脸要舒服。这样会给人留下好印象的。”

  “可是,崇刚哥,故意地、有事没事地咧着嘴笑总觉得怪怪的,恐怕我是自己做不到的。”我为难地说。

  “那就慢慢学。”

  他紧接着说:“要想在以后的差事中步步高升,你需要学会送礼。而且这送礼还不是你有求于别人的时候送,而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掌握好火候,不温不火,而不是需要别人帮助时临时抱佛脚。”

  “等等,先生你等等,怎么做份差事还要送礼啊!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俺觉着就够了。”

  “那可不行,不送礼你很难出人头地的。相信我。”

  “崇刚哥,我不想学了。”我懈怠地回答道。

  “怎么了?”

  “这些都是祸害人的东西。我们好好的人都被你快教坏了。我不学了。”

  先生沉思了一会儿,只是“嗯”了一声,就问我“那你还想去外面找差事吗?要找差事,对于你这些都是必要的知识。”他很为难地说道。

  “诶,崇刚哥,不如你给我讲讲你们外面世界有趣一点的事情吧。刚才那些我一点都不喜欢。我听说你们外面的人都可以上天的。挺有意思的。”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只懂这个恐怕不行。找不到差事的。”

  “好嘛,崇刚哥,别学这些枯燥的东西了,即使用这些找到差事我也不稀罕,你就给我讲讲外面有意思的事情,好让我开开眼啊!”我带着哀求的眼神,崇刚哥终归执拗不过我,答应了不讲那些令人呕吐的东西,改讲外面的趣闻了。

  “可是你得给你母亲说下,我可不想拿了别人的钱,却没有给人解决了问题。”先生一本正经地给我说。

  “好!”我心想这个教书先生真是憨得可爱。

  随后先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直给我讲外面世界里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我听的也出神入化,于是想去外面世界走走的冲动也越发强烈了。

  “周厚忠!你个小兔崽子!你又在偷懒!我说你听到我说话了没有!”贱人又在叫嚣催促了!我的心里噌地哆嗦了一下。整个人立刻从温暖的记忆中抽离出来。触及到了真实世界的冰冷。

  但是崇刚哥确实是真实的存在,我对于他的回忆也并不是梦境,因而想到这里,心里便又多出了许多的安慰来。

  崇刚哥,百转千回遇到你,谁知道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