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日记:2017年8月4号(第二部分)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来四:3)

    当信心的活动发挥它最高的效能时,也就是人内心达到最完全安息的时候,“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旧约时代,神的子民因为不信的缘故,不得经历神所应许的安息。”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来四:6)。

    当一个靠着圣灵,完全顺服神的旨意时,他所享受到的便是信心中的安息。当两种意志相冲突时,是没有安息可言的。信心中的安息并非静止不动的安息,而是处于当处的位置上,那种和谐中的安息。当神完成创造之工后,他安息了,他已经将一片混沌变成了宇宙,于是他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

    在迦南,以色列人经历到一种他们前所未知的安息。然而这也仅是残缺的一部分,离最高的理想尚远,他们未能够把敌人肃清。“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9-10节)。也就如神完成了他的创造之工便歇息了,所以我们相信的人“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11节)。

    信心不是做什么,而是全然的歇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歇息时,我们什么也不做,我们把自己抛在一张椅子上,让它支持着我们。当我们安息在基督里时,也是将一切的挂虑、重担都卸给他,让他来担当。因着相信基督救赎的恩典,他得胜的成就,以及他的同在和永远的得胜,信的人可享完全的安息。

    【信心与感觉】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7)

    “信心”就是对未见之事的把握,而不是感觉。在我们还没有感觉未见之事将临到之前,我们必须先运用自己的信心。信心是起始的行动,感觉则是此行动的产物。“信心”所相信的是事实,快乐的感觉乃源于“相信”令人快乐的事实。事实是不变的,即使我们不相信它,它仍然是事实;我们的不信只有使我们失去快乐罢了。有时我们相信本身的感觉过于相信圣经上神的话。倘若我们相信感觉过于相信神的话,就是以神为说谎者。

    信心的次序在罗马书六章6、11、14等节解释得十分清楚。首先它启示我们一个完全与主观感觉无关的客观事实——“我们的旧人和基督同钉十字架”;其次是凭着信心接受这个事实——“你们向罪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最后才是接受此事实后所生的体会、经验与感觉:“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信心不是来自对自己言行的一再反省与检讨。经常注意心跳,只有使我们的心跳更不规则。只有当我们全心关注“神是谁”和“神说什么”时,信心才会成长。

    了解信心步骤的本末先后对我们是重要的。若想得到信心,我们首先必须要找到一位奇妙而可信的对象作为我们的根据。我们若想享受平安、喜乐,所根据的事实要有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信心里满溢着喜乐与平安。”

    【神心与顺服神】

    “使他们信服真道。”(罗十六:26)

    有一首众所熟知的诗歌,勉励基督徒要“信而顺服。”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真正信靠神的人,必定是全然顺服他,因为信心的真义就是顺服。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来十一:8)。惟有信心使我们顺服神的呼召,亚伯拉罕既如此确信那召他出来的神是正直公义的,他就毫无疑异地顺服到底,踏上了漫长的信心之路。

    然后亚伯拉罕面临到他生命中极大的考验。经过无数次的试炼,是否他的信心已经成熟,足以承受打击,并且在试炼中得胜?确实不错:“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来十一:17)“耶和华的使者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因为你听从我的话。”(创廿二:10——15)信心是顺服的泉源,顺服是信心的果子,亚伯拉罕证明了:信而顺服的心必蒙神尊重。

    挪亚因着信,就顺服神的指示,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来十一:7)。虽然地面上当时并无任何遽变将至的征兆,但信心的眼睛使挪亚看见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世人依旧吃喝嫁娶,忙碌营生,惟独挪亚恭听神的声音,信而顺服。

    在新约圣经里常用的——“信心”和“顺服”,其意义经常是相通的,这岂不是意味着很深的含意吗?愿我们信而顺服神的引导,因为神所喜悦的信心,乃是顺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