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日记:2017年8月4号(第三部分)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信心的程度】

    “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太十五:28)

    信心可以表现在不同程度上。并非所有基督徒在受考验的环境中都能操练信心到同样的程度。主问他那些恐惧的门徒:“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可四40)因为缺乏信心,使得他们忘记了他过去行神迹的事。它使他们怀疑他的关爱。面对超乎寻常的灾难时,疑惑使人变得绝望。

    当彼得将沉入波涛中时,我们的主对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太十四:31)他忧急地斥责他的门徒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太六:30)。他教导他们说:烦恼是由缺乏信心而来。彼得开始时,行走在水上,这是一种信心的表现。当他看见波涛汹涌时,他就丧失信心,重行回复到眼见的原则,于是就沉了下去。基督所爱的信心乃是不凭眼见,而凭着他确实的应许去行动的。

    伟大的信心是由基督那儿得到所希望得到的。“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罢!”(太十五:28)这个迦南妇人的伟大信心促使她不顾主的沉默(23节),促催他的权限(24节),缓和他的严肃(26节)。主对她伟大的信心的胜利,是那样的受感动而欢喜,使他成全了她所求的一切。

    百夫长的信心程度使耶稣又欢喜又诧异。在当时盛行的怀疑不信风尚中,他的信心对他而言是一口清凉晶洁的水。“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太八:10)对这个军人而言,基督赤诚的称赞无需外在的证据来支持,即足以保证他的信心绝不落空。我们的信心也必须是一个逐渐长大的信心。

    复活的耶稣对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信心与不信】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在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来三:12)

    信心的真义可从其反面来了解。“不信”就是没有信心,“不肯信”就是拒绝真理。“不信”虽不像“不肯信”那样顽梗,但是“不信”就表示无法奉行真理,二者的结果是一样的。神因此受羞辱,人也不能得神所应许的福分。

    不信的心阻拦了神的大能。“他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他也诧异他们不信。”(可六:5,6)注意,这里用“不得”二字来提及这位道成肉身的神。这段经文更确定了约翰·卫斯理的主张:“神的工作就是回答有信心的祷告”主耶稣是那么乐意在他们中间施行异能,但他医病能力来源的唯一通道,已因人的不信而被阻塞。对于神的不能动工,我们的不信经常要负很大的责任。

    不信也生出惧怕。“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可四:40)完全的爱里没有惧怕,但若没有完全的信心,这爱怎能完全呢?意志的行动不能驱除惧怕,惟有坚定信靠神的大爱和大能,惧怕自然就无踪无影。

    不信也限制了圣灵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因为你们不信。”(太十七:19——20)他们已经得到权力战胜各种仇敌,但如今在撒但面前却无能为力。理由何在?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不祷告已使他们相信自己,而不再仰望全能的神。神的能力惟有借着信心的孔道才得以流通。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在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

    【信心与苦难】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圈中绝了羊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哈三:17——18)。

    基督徒的信心,并不能免除他生活中的忧患与苦难,但是却能使他有能力胜过这些。圣经和圣徒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苦难临到好人,也临到歹人,它并不单临任何一方,否则我们怎么解释十字架的苦难呢?这可说是最大的苦难了。然而,神儿子却不因此而动摇他对父神的爱和信心,在阴郁的各各他山,两声慑人心弦的呼喊证实了他对父未尝摇动的信赖:“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甚至在遭受遗弃的当儿,他仍呼叫神为父。信任的根源乃在于了解。

    在人类历史初露曝光之际,当时最正直的人约伯就遭遇一连串的苦难打击,他丧失了他的羊群、牲畜、儿女、仆人和财富,健康也被夺走了,甚至连支持他的爱妻也唾弃他,然而,他的反应呢?”他虽杀我,我仍要信赖他。”(伯十三:15)

    先知哈巴谷,站在守望台上,祈祷不得应允,神似无动于衷,他疑惑了。义人遭难,恶人却兴盛,他困惑了,直到神对他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哈二:4)。随着这应许而来的,却是极大的灾难:“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整个国家的经济崩溃了。信心的报偿在哪里呢?”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哈三:17——18)因为有了神,便有了一切,便能脱离灾难的捆绑。

    虽然我的船在海面上,

    它的桅折了,它的帆破了,

    它在回航中飘荡;

    然而我不怀疑,

    因我所信靠的是那只永不失败的手。

    【信心的可靠对象】

    “信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

    信心是必然有效的功课。信赖永生神的这种信绝不致落空。信心在三件事上显出它的有效:第一、我们所信靠的那一位,是真实可靠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帖前一:9)并且“神决不能说慌”(来六:18)。神的真实可靠由他的话语、行事与意念的一致就可看出。自然界和圣经都表明了真理。科学上的各种发现,不过更揭示了这位造物者的真实可靠罢了。他和撒但完全相反,撒但在本质上是一个欺骗者和撒慌之父。

    神的话语真实可靠,成为第二个证据,证明信心是有效的。神的话永不辜负那相信它的。”我的话语永不废弃“它与那些散布谎言、惑人眼目的伪先知正好成对比(耶二十八:1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25)圣经不是用聪明诡计所虚构编成的故事,而是神所启示的信息。这信息经过千百年代极详细的审查、细究的结果,更证明其作者的真实可靠,和圣经本身是值得信靠的。

    最后,有一些已被证实的历史事实也是真实可靠的,就是:神的儿子来到世上,他为我们的罪而死,他从死里复活(林前十五:3——4)。这些事实都属于“那不被震动的”(来十二:27)。“现在基督已经复活”(林前十五:20)。近二千年来,这件事实已足以抵御批评之风。我们的信不是无效的,而是有效的。

    【信心与行为】

    “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二:24)

    “你们得救(称义)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也不是出于行为。”(弗二:8、9)

    雅各指出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保罗却断言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眼中称义。当我们清楚二位作者论事的观点,则他们表面上的矛盾,恰是其真义上协调之所在。雅各不是说靠没有信心的行为得救,保罗说信心必然会影响人的行为。保罗是说到人称义的事实真相,雅各则是提及人称义应有的表征。

    他们二人论述的角度不同。雅各所讨论的,是站在实践的观点,而保罗所说的,是站在神学的立场。雅各主张没有人能被称为有信心,除非他的信心有可知的证据。”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亦即,没有见证的信心(雅二:14)。人里面所存的信心,是由其外在生活中的行为来证明。”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二:18)“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二:20)其间之对比不是在乎信心和行为,而是在乎信心是活的,抑或是死的。不止是口头的宣布,而必须是实地的作成。

    所以,保罗和雅各的观点是互相协调的。“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五:6)保罗认为惟有信心才能成就神的救恩,但他旋即又补充道:这种的信心必须在仁爱的行为和自我牺牲中表现出来。

    【信心的功用】

    “他们因着信,制服了敌国战争显出勇敢。”(来十一:33——34)

    信心就是我们灵魂之窗。实际上这属灵的第六感较我们自然生命的五种感官更超奇的;并且它具有这五种感官的每一种功能。它“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靠着信我们能明白未见之事的实底,它先提供我们属灵事物实际存在的证据,进而使我们确信那些未见之事。

    信心不是被动、无能,或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相反的,它是积极强烈活动的秘诀。希伯来书的作者认为雅各的后裔所以能“制服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来十一:33——34)这一切都是由于信心的缘故。这里毫无被动的意味!促成他们这伟大成就的因素就是他们的信心。同样的,我们若有像他们这样完全的信心,我们也能为神做伟大的事情。

    信心使我们得见那肉眼不可见的神。摩西的信心使他能够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十一:27)。这种信心不仅使他忍耐,而且使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使他有力量为了属灵事奉付出很大的代价——抛弃他属世的贵族特权。

    信心一方面需要神的应许来滋养,一方面须由神的同在来助长,它绝不是静止的。起初的信心,须经过不断的操练才会成熟,而变有信心的经验。信的初步可延伸成为永久与神同行。圣经说,在神凡事都能,主耶稣也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信心与爱心】

    “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五:6)

    信心与爱心联合起来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爱是凡事相信”(林前十三:7)。保罗很大胆地断言说:一个人若有足够的信心能排除万难,甚至能移山,但若没有爱心,那只是属灵方面无用的人。”我若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但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二节中如此说。他指出信心能带来成功,然后又说,这种缺乏爱心的成功,在神的眼中是全然失败。信心减去爱心等于零。能行神迹的信心,可能是冷酷而无爱心的,但信心充满了炽热的爱时,它能发挥它最高的功效,因为爱是完全的信靠。

    这种对神的爱能激发人对神的信靠。我们只信任那些我们所认识和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借着神在基督里的彰显,越多认识神,我们便越爱神,而我们对他的信心也越坚强。对神的爱使我们对他的话语产生无限的信心。信心使我们不折不扣地相信他的应许,并觉得信靠那些应许是那么的快乐而又容易。

    爱也能使我们对跌到的人,生出极大的信心。“爱是凡事相信”——这并不是说爱是容易受欺或过分轻信,而是说它一直相信别人最美好的一面。它有辨识的能力,不带着疑心。爱不是经常猜疑人别有用心,而是表现出一种对别人的信任。这种信心的态度常在别人里面产生一种功效,使不被信任的人成为值得信任。劳伦斯弟兄曾说过:“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在常存盼望的人,凡事就不难;在有爱心的人,凡事都很容易。在那信、望、爱三者兼备且常常奉行的人,凡事就更加轻省。”

    爱是舍己利他,保罗说:他(主耶稣)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

    【信心与忍耐】

    “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来六:12)

    信心常与忍耐并行。神从来没有应许信心能立刻得到它所想要的一切。圣经教训我们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为了支持这种教训,圣经作者引亚伯拉罕作为例子。”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来六:15)。我们得不到我们所盼望的以及神所应许的福分,是否因为我们没有信心也缺少忍耐呢?自从神应许亚伯拉罕要赐他一个儿子,到神的应许实现,其间经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之间,没有神行动的任何蛛丝马迹。信心经过考验就更加长进。信心之父必须学习面对逆境而仍然保持信靠的功课。亚伯拉罕并未失去对神的信心,到了神所定的时候他的信心和忍耐终于得到报偿。

    大卫在神应许他为王到实现作王也等候了二十多年。在这段等候的期间,他的信心受到严重的考验。等候神的时间要比在神前祷告困难得多,但他的信心和忍耐终于使他得到王位。

    耶利哥城的攻占是信心和忍耐的结果。神的应许是信心的根据(书六:2)。但在神的应许实现以前,要凭信心和忍耐绕城十三次。他们绕完第十二次时还不见任何异样的迹象。但信心和忍耐携手并行,再绕完了最后一圈,城墙就塌陷了。

    等候有时比相信更困难。但若“等候”是连在不变的信心上的话,无疑地我们就能经验到神实在为那等候他的人行事。

    好,今天的日记,我就写这么多,愿主耶稣基督赐福于此刻读这篇日记的你,也愿你在持守信心的这条路上能够对主坚定不移。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对你祝福。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