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十章 基督徒须知(10)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1你们祷告的时候

    在今天,很多人仍感到向神祈祷很困难。有些人对祈祷的动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不然,有些人却把没想或所谓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Meditation)代替了祈祷;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也许已经索性放弃了祈祷.人感到祷告困难,原因是他们与神的关系模糊不清.假如你不能肯定神是否存在,是否有位格,是否良善,或怀疑是否掌管着各样事物,是否开心着你和我这些平凡人的话,你必定会断言,祷告只不过是无的放矢,十分肤浅的行为,那时你就不会再祈祷了.

    但假如你跟基督徒一样,相信耶稣是神的形象,换言之,在性格上,神是酷似耶稣的,这样,你就不会再有以上的疑惑了.此外。你会发现,藉祷告向圣父和圣子说话其实跟耶稣在世时与天上的父说话,和门徒与他们的主说话一样那么自然。

    双方面的对话

    与自己所敬爱的父母或良朋益友交谈时,我们不会感到无目标或厌烦,因为他们愿意以忠告和实际行动来帮助我们。故此我们肯乐意抽出时间来听他们所说的话,有时甚至跟他们预约时间,因为我们看到他们,从他们身上得到裨益。我们祈祷与神相交的,也应抱同样的态度。循道会圣人布锐(BillyBray)常常说一句话:『我一定要跟天父商量那件事。』他是指着祷告说的。

    神真的会在我们祈祷时跟我们说话吗?是的。但通常不会听见声音想起,或忽然感到有讯息强烈地临到我们身上(若真有这等事情发生的话,我们反而要智慧地分辨这种经历)。我们在神的宝座前分析和说出自己的疑难、告诉祂我们的需要和理由,一面又思想神的话语对该问题所定下的一些经文和原则的时候,我们就能清楚知道神怎样看我们和答应我们的祷告,以及祂对我们和别人所定的旨意是什么。如果你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你可能得不到半点亮光,因为『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申二九29);但如果你问:『在此时此地,我应当怎样服事和荣耀神呢?』你就必得到答案。

    要祈祷

    说神要我们祷告,未尝没有道理。祈祷是我们有生以来所作最自然的一件事情,虽然有时不容易作。祈祷显明人在神面前的光景。圣徒马子贤(MurrayMcCheyne)说:[人独自跪在神面前祈祷的时候,再没有比这更能流露真我了。]也许,耶稣的门徒也察觉到上述的事实,所以向耶稣提出那重大的请求:『求主教导我么祷告。』(路十一1)你也会发出同样的请求吗?耶稣听到门徒这样问他,当然喜出望外。可是,为着保持循循善诱的态度,祂控制着自己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给他们一个答案:『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这是祂在公开传道的生活中,第二次把我们称为『主祷文』的祷词告诉门徒(路十一2——4,太六9——13)。耶稣这里所指[要说,……]的意思,是不是叫门徒单单覆述这些话,好像鹦鹉覆述别人说话那样呢?不,他们要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可以说:『说』就是『意思是的意思。主祷文是所有基督徒祷告的模式。耶稣教导我们,祷告的态度、思想和所发出的愿望必须合乎该模式,然后我们的祷告才会被悦纳。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次祷告,都应将主祷文的内容说出来,不过在外形上所不同而已。

    学习祈祷『经验是不能传授的。』这句话印在一本与青年就业问题有关的小册子上,但对祈祷,这句话所表达的真理深度,并不亚与谋生的伎俩。祈祷和唱歌一样,是要去学习的,并不是靠看书(包括这本书在内!)而是要去实习。况且祷告是非常自然的行为,所以就算你从来未读过任何祈祷所书籍,你也可以祈祷得头头是道。然而,正如声乐训练能使你有更美妙的歌喉,所以别人的经验和劝勉同样帮助你祷告得更完善。圣经中有很多祈祷的典范:诗篇包含了一百五十种赞美、祈求和灵交的教训。

    当然,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覆述别人的祷词,神也不会满意我们这样行(假如孩子只能引别人说过的话来跟父母交谈,或把自己的谈话限于背诵别人的情感时,做父母的又怎会感到高兴呢?)我们应当像一位阅历较浅的演奏家在聆听另一位钢琴大师演绎一首乐曲的时候,领略到怎样才能把该乐曲弹奏得最完美,当然不是指用完全相同的手法弹奏。所以我们可以从研究别人祈祷方法,和实际与他们一起祈祷中,领悟到自己的祈祷之道。不过,在这一切之上,主祷文就是我们的指南。

    分析光线时,会牵涉到光谱里的七种颜色,同样,分析主祷文时,也涉及七种独特的行为:用仰望和信靠来亲近(ap-proaching)神;以赞美和敬拜去认识(acknowledging)祂的工作和伟大;认罪(admittingsin)并求赦免;为自己和别人的需要祈求(asking);像创世纪三十二章的雅各与神争辩(aeguing),要得祝福(神喜欢人与祂争辩);接受(ac-cepting)神为我们安排的环境、机遇;不论日子顺或逆都要忠心地靠紧(adheting)神。以上七种行为构成合乎圣经真理的祷告,而主祷文则同时具备以上七点。

    故此,应该实际地应用主祷文,以指导和督促我们恒常地祷告。按着主祷文的内容去祈祷,必合神的心意。顺着主祷文去祈祷,把祷文的内容伸延,你会发觉,即使你的祷告枯干,不能再继续祷告了,也必定会重新得着滋润。我们不可能越过主祷文,不单只因为这是主教人祈祷的第一课,乃因他包罗了其他有关于祈祷的教训。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经文研读祷告是自然的行为诗二十七,一三九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人对神的看法怎样影响人对祈祷的看法?你认为为什么作者说祈祷是『我们有生以来所作最自然的一件事』?若说每一个祈祷都应该反映主祷文,那是什么意思呢?

    2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

    『所以你么祷告,要这样说』,耶稣以这句话作开始,便在登上宝训中把主祷文介绍了出来(太六9——13)。这祷词很明显是给我们祈祷时作为思想的模式,也是一个特定的说话方式,这个模式包含些什么东西呢?以下是一个鸟瞰式的综览。祷告开始时对神的称呼(呼求)含意之深,必定把门徒吓了一跳,因为犹太教没有人称神为『父』的。可是,耶稣却指导我们这样称呼神,换言之,祂引领我们亲近和欵待神,相信我们是祂家里的儿女,而神是本着父亲的爱来看顾我们的。跟着我们又联想到,我们的父是『在天上的』——换言之,祂是一位有全能和自存的神,一方面拥有慈父的爱心,另一方面又是超奇的伟大;这就是神的两个本性,余下的祷词都是全然建基在这个概念上。

    跟着就是三个以神为中心的祈求,说出了耶稣所称为『第一和最大的诫命』所要求的态度,就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太二十二38、37)。

    第一个祈求就是神的名应该被尊为圣。『名』在圣经里解作『位格』(person),尊神的名为圣,就是承认神是圣洁的,尊重祂一切的启示,向祂敬拜和表示应有的顺服。

    第二个祈求是『神的国降临』。神的『国』就是把神在救恩里的统治全能公开表现出来;而祈求祂的国降临。意思是叫人看到神的主权,顺服祂的主权,使全世界都能体验到祂拯救的恩典,直至耶稣基督再来,把一切事物都更新。

    第三个祈求是求神的旨意成就——就是希望祂一切的诫命和目的都能完满实施。

    神为首,人为次

    跟着三个以人为中心的祈求,主耶稣把它放在高举神之后。这样提醒了我们,满足个人某些需要不过是要让神得荣耀的途径,而不是要把神的旨意歪曲了来适合我们的意见。祷告叫我们祈求神赐我们饮食,赦免我们的罪,并救我们脱离试探和那试探人的(『凶恶』就是『那恶着』)。原则上,我们一切的需要都已包括在这里了——物质的需要、灵性更新、复兴的需要以及祂的引导和帮助。『赞美的结语』是归于神的国(向做宝座上的神欢呼)、神的权柄(仰望那答允我们一切祈求的神)和神的荣耀(此时此地,我们要宣告:『神啊!我们赞美祢』)。虽然早期的古抄本清楚显示主祷文的结语并不是出自耶稣的口,无可否认,这段颂赞跟上文配合得天衣无缝。

    神带领谈话

    我们与父母或朋友谈及自己的忧患和难题,要求他们帮助的时候,对方往往拣取主动地位,使我们那难乱无章的思想能够重新集中过来。当你口若悬河般的向人倾吐自己的心事,而突然遭对方打断说:『等一等,先谈这个。你刚才说关于那件事情……你觉得怎样……有什么问题呢?』你就知道那时的感受是怎样舒畅;对方就是这样夺去我们的主动地位。

    我们要知道,神为要领导我们的谈话,所以向我们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主祷文就是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所以有如下的一问一答:你以为我是谁?对你来说,我是怎么样?

    我们在天上的父。既是这样,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愿祢的名被尊为圣,祢的国降临,祢的旨意被人认识而且得以成就。那么,为了达成这目的,现在你希望得到什么?供应、赦罪、保守。

    『赞美的结语』则答复以下的问题:你怎会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向我祈求上述的东西呢?因为我们知道祢是办得到的,而且当祢这样做,荣耀将会归给祢。从属灵的角度去看,这一连串的问题,乃是最健康的手法,引导我们与神交谈。我们祈祷有时觉得没有对象,而且还掉进试探中,以为我们的感觉就是事实;然而我们终于靠着神驱逐这试探,乃是因为我们重新明白(这肯定是圣灵的工作),是神正在向我们发出上述的问题,要我们诚诚实实地告诉祂,我们是怎样看祂,和向祂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求。

    以上主祷文的部分教训,从这个角度来看,好像一幅寻隐藏物价的儿童图画,第一眼看这张图片时,看不到该物件。但忽然间,祢看到了。以后每次当你看到这张图片时,该物件好像要跳出来似的。现在看来,那隐藏的物价就是那位向我们发问的神,而主祷文就是逐一解答这些问题的整套答案。因此你必须明白这一点,才能按着主祷文的作者和导师所期望的,

    经文研读祈祷的典范约十七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我们根据什么说神与我们同在的呢?你自己有过这种经历吗?为什么?主祷文与我们全心全意去爱神有什么关系?举出一些实际的方法,说明我们如何利用主祷文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祈祷。

    3我们的父主祷文是采用家庭用语的:耶稣叫我们称神为我们的父,正如祂自己称呼的—这可以从祂在客西马尼圆的祷告,或约翰福音十七章,祂以大祭司的身分所作的祷告(『父』字出现了六次)中看到。可是,问题产生了。耶稣本来就是神的儿子,是神的第二位。对照之下,我们却是神的创造者。那么,我们凭什么权柄称神为父呢?耶稣教我们这样去称呼神,祂是否暗示受造者的身分也包含儿女的关系呢?

    收纳

    这点必须说得很清楚,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在耶稣眼中,不是每一个人本来都是神的儿女,只有那些把自己奉献了给主的门徒,靠着神的恩典,被收纳到神的家里去。『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一12)。保罗说这正是主称为肉身之目的:『神就差遣祂的儿子,叫我们得着儿子的身分。』(加四4-5)只有基督徒才可以在祷告里称神为父。

    这里解答了一个疑问。在别的地方,耶稣强调门徒应该奉祂的名藉着祂去祈祷,意思是,我们仰望祂,以祂为我们与神亲近的道路(参看约十四6、13,十五16,十六23-26)。为什么在主祷文中完全没有提及这一点呢?其实已经提到了,是包含在『父』字里面,只有那些承认耶稣是中保和背罪者,并且透过祂来到神面前的人,才有权柄以儿女的身分呼唤神。

    儿女和后嗣

    如果我们要按着自己当尽的本分去祈祷和生活,就必须抓紧『神是我们的父』这恩典所包含的意义。

    第一,我们既被收纳称为祂儿女,所享受的爱,决不会逊于神的『爱子』(太三17,十七5)。有些家庭同时有亲生的儿女和领养的儿女,前者往往较后者更得宠爱,但神得父爱却没有这种缺点。

    这是前所未有得好消息。正如保罗宣称:一切『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的』(罗八39)。神永不会忘记我们和丢弃我们。纵然我们变成浪子(唉,真不幸,我们常常的确如此),祂仍然是那位忍耐着我们的父亲。

    祷告书说:『我们还未准备祈祷,祂已经准备倾听,……祂乐于赐给我们过于我们所愿望和配得的。』主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太七11)另一段平行经文路加福音十一章十三节,还用『圣灵』代替『好东西』。在耶稣的脑海里,圣灵在地上延续祂的工作当然是一件『好东西』。明白了这真理,就知道神对我们有慈父的爱,不单在祈祷里得着无比的信心,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同样得着这种信心。

    第二,我们是神的后嗣。古代人领养别人作自己的儿子就是为了保留后嗣,而基督徒就是与基督同作后嗣,继承神的荣耀(罗八28-30)。你若领略这一点,就晓得自己实在必任何君王或富豪更丰裕和更尊贵。

    第三,我们里面有神的灵。我们与神的关系改变了(神所收纳的儿女),连同我们人生的方向、欲望、见解和态度都能改变了,这就是圣经所说的重生或新生。凡信耶稣之名的人都是从神而生的(约一12),更准确一点,是『从圣灵生的』(三6、3-8)。保罗说『你们即为儿子,神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就是催促我们自然地去叫,这是重生的本能)『阿爸,父』。』(加四6)不过遇到痛苦的时候(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到的),就会发现自己头昏脑胀、心灵闭塞、膛口结舌,感到『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向祷告,但力不从心。这是,圣灵自己就会在我们的心中作最有效的代祷(罗八26),这种代祷既实在又奥妙,使人既兴奋又惊奇。

    第四,我们应尊重我们的天父,满足祂的心。我们所关注的事情,必须以『祢的名……祢的国……祢的旨意……』为中心,像人类家庭里的好孩子,随时听从父母的教导。

    第五,我们必须爱弟兄,不断关怀他们,为他们祈祷。主祷文教我们为家中的需要代祷:『我们……的父……赐给我们……赦免我们……叫我们……救我们……。』『我们』不单指自己!祷告对神儿女来说,不单是为那些『天之骄子』,而是对全家人表示关怀。

    所以我们来到神面前,称祂为『天父』的时候,就应该表示信靠基督,依赖神,在圣灵里喜乐,顺服,和关怀我们主的弟兄姊妹。必须做到上述的各点,才不辜负耶稣教导我们,称呼神为天父。

    赞美与感恩

    既然主祷文以开始就称呼神为父,所以我们每次开始祈祷之先,必须重新认定自己是神家里的一员,神是我们的父亲,我们靠祂的恩典得以称为祂的儿女。概念正确的祈祷,开始时必在老远就仰望着神,刻意提升自己的心灵,将感谢和敬拜归给神。这就是我们的『父』所盼望的。感谢神的恩典,赞美神的父爱,为着自己是神的儿女和后嗣而喜乐,是基督徒祷告中极重要的部分。只要我们祈祷不超越以上的范围,不本末倒置,目标就正确。所以,我问:我们祈祷时是否常常称神为父的和赞美祂呢?

    经文研读神是父罗八12-25太八1-16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谁给我们权柄称神为我们的父?为什么只有基督徒才可以这样做?祈祷时认定我们是神的儿女有何重要?为什么作者说『主祷文教我们为家中的需用代祷』?

    4在天上的父

    我们祈祷有活力,主要由于我们能见到那位主动叫我们祈祷的神。如果对神的思想呆滞,祈祷就沉闷起来。你有过同样的困难吗?有一本书名叫『圣经中伟大的祷告』,在圣经或别的书中,伟大的祷告者都一个特征,就是对这位伟大的神有深切认识。

    主祷文对神的称呼正是叫我们对祂产生同样认识。『我们的父』是指着神对属基督之人的爱是极为深厚――说出了一位完全的父亲所表达恒久的爱护和关怀。『在天上』一词告诉我们,天父是伟大的――永恒、无限和全能的。因此我们知道神的爱是不会改变、不受限制和无以匹敌的,能满足我们在带到中向祂陈明的一切需求,超过我们所想的。抱着这一种思想来祈祷是不会沉闷的。

    天

    因为神是灵,所以这里的『天』字不能解作一个离我们很远,祂居住的地方。据说,希腊的神明把大部分的时间消磨在一个远离地面,而相当于巴哈马群岛一样的仙境,但圣经里的神却不是这样。既然圣徒和天使同是神的创造物,都是占有时间和空间,所以不用多说,圣徒与天使做居住的『天』,并不是说祂身处另一个地方,而是身处另一个层面之上。在天上的无论何时何地都与祂在地上的儿女亲近,这是圣经所一贯认定的。

    敬拜

    认识到神的伟大,使我们谦卑下来(完美的体积缩小了!)也催逼我们去敬拜神。主祷文不单只教我们祈求得着物质,也教我们因认识神而去敬拜祂,从心中尊祂的名为圣。天使和荣耀中的圣徒都以神为父来敬拜祂(弗三14),我们在地上也当如此。

    我们认识了父神是在天上,或掉过来说,在天上的神使我们的父时,我们的惊异、喜乐、作为祂的儿女,以及能跟祂作『热线』通讯而产生的优越感都会同时增加。不错,是『热线』通讯,因为虽然祂是万有的主宰,却时刻愿意听到我们的声音,祂的眼睛遍察全地,不论我们何时呼求祂,祂都会全心全意回应我们的呼求。真奇妙啊!我们是否深信不疑呢?这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想,以下有两条思想的途径,使我们能正确地明白这个道理。

    第一,先思想一下神的伟大,祂使无限和永恒的创造者,『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前六16),明显是远离我们的。想想所罗门的疑问:『神果真与神人同住地上么?看哪!天和天上的父,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代下六18)但再思想神实际给所罗门的答复:『我住在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赛五十七15)然后回想到,这应许已经最完满地成就了――神称为我们这班该死罪人的父,我们这班悔改心灵痛悔的罪人,谦卑地承认自己败坏品德,并凭信心奔往耶稣那里寻求庇护。这位威严、圣洁和至高的神再爱里俯就我们,从沟渠中提拔我们,带我们进到祂的家中,把自己的生命赐予我们,与我们不断相交,使我们永远厚爱着丰盛的生命。

    第二,思想一下神是我们的父,然后要记住祂是『在天上的』,所以我们称祂为『天父』,祂丝毫没有地上的父母所有的限制、缺点和瑕疵,而且祂的父性与祂别的属性一样,不论从哪一角度来看,都是绝对完美、至善和荣耀。我们还要紧记,除了神、这位造物主之外,再没有更好的父亲、更能全心全意地为儿女谋求幸福,更智慧和更慷慨地实际造福自己的儿女。

    你的思想要像正在加速摆动的钟摆,每次摆动的范围要相继地扩大。『祂是我们的父,又是天上的神,祂是天上的神,也是我们的父!』

    这是不可想象的,但却是事实!抓紧它,或说的更准确一点,让它来抓紧你,然后把你的感想告诉神。这时我们便会向神敬拜,主耶稣教我们称祂的父为我们的父,其最终目的也是如此。经文研读接触哪超越的神赛四十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我们所祈祷的神是在天上的,这事实有何重要?作者说:神『不是身处另一个地方,而是身处另一个层面之上』,是什么意思?再这里,我们认识了神的一些什么东西?当我们认识到神的伟大时,应该产生什么反应?

    5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

    如果我们可以自作主张的话,我们的祈祷必定由始至终为着自己着想,因为自我为中心的天性时永无止境的。事实上,许多类似上述情形的异教徒的祈祷,也可以在一些所谓基督徒中间找得到。可是耶稣的模范的祈祷,对我们这些属灵的跛子来说,既是支架、道路,也是一课学习走路的课程,教我们以神作开始,因为第一课是教我们认定神的伟大,祂的影响力之大远超乎我们所作的一切事情。所以『祢的』一词是开首三个祈求的论词,而第一个祈求就是『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神圣、圣洁)』,这是全篇祷文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祈求。你如果明白和接受了这祷文意义的话,就已经解开了祈祷和生命的秘密。

    荣耀归于神

    『愿人都尊祢的为圣』是祈求什么东西呢?圣经中,神的『名』通常解作祂所显明出来的自己的位格。『尊为圣』就是知道,承认和尊崇为圣洁的意思。『圣洁』一词,是表示神与我们有别,尤其指神的威严和纯洁。因此,这祷文盼望我们祈求一切事物以前,先让神独得颂赞和尊容。『荣耀独归于神』这概念和口号绝对没有破坏加尔文及其支持者的声誉,但却从侧面大大打击了别的基督教主张。不过,就事实而论,每个基督教派大抵上都毫不含糊地坚持,人生的目标是要赞美神,而不是高举自己。『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与我们……要……归在祢的名下』(诗一一五1)

    要有目标

    谁能从心底发出这样的祈祷呢?只有那些从该角度去看整个人生的人此阿能做的到。这样的人,不会掉进一个『超属灵』(superspirituality)的陷进里去――只着重神的救赎而忽略了祂的创造。在这险境里的人,不管多么虔诚和满怀善意,却在多方面缺乏人情味,同时也使自己的人性遭受损害。反过来说,能发出这祈祷的人会认识到各样事物终归都是出自神的手,所以基本上都是美好的和吸引人的,不管人如何利用这种事物(例如美、性、大自然、孩童、艺术、工艺、食物、游戏,这些事物好处不亚于神学或教会事工)。他生活在喜乐和感恩之中,他会教导人去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学效他,为这种价值而把赞美归于神。在这沉闷的世代,我们应当尊神的名为圣,存着感谢的态度去享受什么美好的创造物。

    不单如此,尊神的名为圣也包称颂救赎工作的美善和伟大,是神糅和祂的智慧、慈爱、公义、能力和信实的惊人之举。神运用祂的智慧,创出一种公正的办法,使不义的人得称为义,在祂的慈爱中,祂差遣自己的儿子为我们承担死亡的痛苦;在公义之下,祂使自己的儿子代我们受了因我们不顺服而带来的刑罚;运用祂的能力,祂使我们与复活的基督联合,更新我们的心灵,救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引导我们悔改和相信祂;本着祂的信实,祂使我们不致跌倒,正如祂所应许的(约十28;林前一7,彼前一3-9),直至祂带我们唱着凯歌,进入我们最终的荣耀里去。我们不是自己救自己。天父的救恩、圣子的救赎大工和得救的信心也不是从我们自己生发出来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由始至终,救恩是属于主的,我们要尊神的名为圣就必须明白这一点,并且为这一切而赞美祂崇拜祂。

    还有,人敬拜神,是因为神叫万物都互相效力,使爱祂的得益处(罗八28),又因祂的话真实,可信靠,以致人人都认定祂的话使『脚前的灯和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时,神的名才是完完全全被尊为圣。诗人说:『因祢使祢的话显为大,超乎祢的名声(小字注)』(诗一三八2),所以我们也当作出同样的反应,叫神的话能显为大。假如神的儿女活在恐惧中,以为天父不能控制万有或无所适从,他们不敢步弟兄的后尘,把圣经的教训和应许看作天父直接的指示来接受;这样,神的名――就是神自己,便会蒙上羞辱了。很不幸,今天像这样拦阻神的名被尊为圣的情形实在很普遍。

    尊神的名为圣由始至终都是用感谢态度,轻视神和不感谢祂就是不尊祂的名,保罗指出了这就是人类堕落的根源(罗一20)。我们尊崇和荣耀我们的造物主,不单由于认识他,还要加上感恩,并且将我们感谢的心表现在顺服的行动上。『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的意思是,自己,和一切有理性的人,都要按这途径将荣耀归给神。圣经有时把尊敬神的精神称为『敬畏神』,一方面摄取于神的威严和尊荣,一方面又表示谦卑和信靠(对,不是怀疑或使人敬而远之!)诗篇一一一篇九这方面有清楚记载:『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作为本为大,祂所行的是尊荣和威严……是诚实公平,祂的训词都是确实的,……祂的命定祂的约,直到永远,祂的名圣而可畏。』跟着,『敬畏耶和华(就是向这篇诗所说的神的工作和话语发出赞美)是智慧的开端(就是认识了生活的途径)。』

    『敬畏神』这个古老的用语,也许今天甚少用得着了,因为配得上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人实在寥寥无几,『敬畏』神的人通常是指他聪明、成熟和敬虔,由此反映出先哲们都了解到智慧和敬虔其实是二而为一的。真正对神敬畏会带来智慧,是实际和精炼的智慧。相反的,当基督徒表现得愚昧和虚浅时,我们就要问一问,究竟他们已经学会了尊神得名为圣没有。

    人生主要的目的

    惠斯敏特教义小问答郑重地说:『人生主要的目的是要荣耀神,并永远享受祂。』主义,那是一个目的,而不是几个月的,上面两种行动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神在祂的荣耀(事实上,有什么能比这目标更高呢?)所以当我们赞美祂、顺服祂和侍奉祂,因而尊祂的名为圣之时,我们就能得着最大的满足和喜乐,是神故意把我们创造称这样的。神不是有虐待狂。信不信由你(当然很多人不信,撒旦也不信),神创造我们的原则,就是要我们的责任,兴趣和快乐完完全全结合在一起。

    基督徒因为深受异教的观念所影响(这恰巧是不尊重神的表现),以为神的旨意总是叫人难受的。他们见到有人为了遵行神的旨意而循道,所以当初他们很难从循道的表现领略到基督徒生活中,责任与快乐互相一致的真理,可是两者又的确是一致的!如果祢思想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你会发现事实的确如此!来生就更加清楚了。即使人全心全意尊圣的名为圣,并以此为他一生的职务,也不表示他会一帆风顺,但却保证他会越来越喜乐。你相信吗?要证明佳肴美味,最好亲自去品尝。试试吧,你会知道我所言不虚。

    经文研读神的名得着荣耀诗一四八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主祷文与我们自作主张的祈祷又什么分别?用你自己的字眼来解释尊神的名为圣有什么意义?一切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从神而来的,这信念怎样影响我们对人生的看法?

    6愿祢的国降临

    『主是王』一语解作神有权柄统治万有,这是圣经所一贯承认的。但『神的王权』与『神的国』(或天国)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前者关乎创造,通常称为『神权』,后者则关乎救赎,应该称为『恩典』。

    按性质而论,上面分类是合乎圣经真理,但圣经的用语,却没有显示出这种分别。『天国』一语,在新旧约都有用作解释为神在万有中的统治权,以及祂在耶稣基督里与人建立起来的救赎关系。主祷文中『愿祢的国降临』采用了后者的解释,而『国度……是祢的』则应用了前者的解释。

    神的权柄管理着全人类的生命和行为,包括那些故意否定和叛逆祂的人。该隐杀了自己的兄弟,似乎使纷争平息了,可是兄弟相争的狂潮一直在摧残着人。约瑟的兄弟甚而把约瑟当努力麦了给人,然后对他们的父亲谎称约瑟已经死去,然而神掌管着一切,所以后来约瑟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五十20)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藉着无法之人的受,把祂(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杀了。』但神掌管一切,所以耶稣是『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的,藉着祂的死,世人就得蒙救赎(徒二23)。

    神掌管万有的权柄,与人愿意因悔改和信靠而俯伏在神的能力之下,渴望脱离罪恶和走上义路,神透过恩典掌管着这些人的心灵和生命,两者境况不同。我们说尊耶稣为王,是指后面的意思。

    耶稣与天国

    天国并不是一个地域,而是一种关系。无论何时人尊耶稣为自己生命的主宰,神的国就出现了。耶稣传道时说:『天国近了。』(既是天国快将来临)意思是以色列人盼望已久的救赎恩典已经临到,正在等候人们接受(可一15)。他们要怎样进入这恩典里呢?福音书已经有完满的答复。就是要成为耶稣的门徒,要一心归顺祂,让祂来重新塑造他们的生命,接受祂的赦罪之恩,爱祂所爱,恨祂所恨,全心全意去祂祂,以遵行祂的命令为首要。简而言之,就是要彰显保罗所谓『生发仁爱的信心』(加五6),承认和尊崇耶稣基督为我们的『主救主』(彼得语,彼后一11,二20,三2、18)。

    耶稣把这种信心指示给尼哥底母(约三13-15):人如果不『重生』,既是没有圣灵在内里作彻底的改变工作的话,就不能看见或进入神的国(3-8节)。这段经文叫我们知道,没有人可以不靠圣灵的帮助,此外,不管神用何种方法来改变我们,只要让祂认为是恰当的,我们就不能拒绝。

    神的国与耶稣同时降临。我们可以这样说,道成肉身的耶稣就是神的国以人的形状显现。祂在基督徒身上的权柄是君王所享有的权柄,是个人的、直接和绝对的,这说法也是极之合乎圣经真理。祂对人所发的命令是神的命令,高过人们发的,但祂却不是暴君,因为这位君王耶稣是人民的仆役,是他们的牧者和保护人,祂安排万事,叫人民得着保障和丰裕。『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胆子是轻省的』(太十一30)。

    在这帝王之家,祂也是人民的兄弟,因为在世生活时,祂活在『人的权下』(太八9)。祂向我们所要求的,不会过于祂自己所付出的,甚至不会相等。祂的统治不是独裁统治,而是牧羊人对羊群的看护。『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约十14)。

    『比大卫更大的子孙』给祂的门徒所作的第一件罪基本的事情,就是按神的应许救他们脱离罪恶和死亡。因此,神的国是个恩典的国度,在这里,罪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可以得到医治。带给人恩典的福音正是天国的特色。

    现在和将来

    从一个角度来看,神的国已经降临,基督徒已经进去了。可是神的国如果是指神在这世代中施下完全的恩典的话,则天国让然是未来的事情,直至基督再来才得实现。『愿祢的国降临』就是盼望那一天。此外,还有更深一层意义,任何要进一步彰显神在恩典里的权柄之祈求,如复兴教会、使罪人归主、遏制罪恶、造福世人灯,都是『愿祢的国降临』的解释。如果有人问:在主祷文里,那儿有为着普世的人代祷的呢?答案就是『这里』。或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要为人代祷这么麻烦呢?答案是:因为主教我们这样祈祷说:『愿祢的国降临。』

    向个人发出的挑战

    祈祷时说『愿祢的国降临』,态度必须严谨,因为祈祷的人,必须随时准备加上这样的说话:『由我开始吧,使我称为一个完全顺服祢的子民。指示我怎样与那些『为神的国……作工』的人一起作工(西四11),尽量的使用我,去拓展神的国,使我称为祢答允人祈祷的一件工具。』我们如果诚心这样祈祷,救主耶稣基督就可以从我们身上得到完全的满足。祂曾呼召人舍弃自己,背起十架,为福音的缘故,随时献上自己的性命。我们真的寻求这些吗?我们有面对这事实吗?让每一个人都来自我省察吧,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念主祷文。

    经文研读神的国(就是天国)太十三1-25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作者说:『神的国不是一个地域,而是一种关系。』你赞成吗?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耶稣昔日和现在都是君王,但不是一位暴君?按你所了解,『愿祢的国降临』一语在今天有什么暗示?

    7愿祢的旨意成就

    主祷文的每一个字眼都反映了主耶稣对我们生活的盼望,就是合一的、全心全意地回应天父的爱,每时每刻,都在寻求祂的荣耀,依赖祂的照顾和遵行祂的命令。假如我们要对主祷文有所领会并诚心诚意地念出这祷词的话,就必须同样有主耶稣的心肠。因此,当我说『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祢的国降临』时,应该同时在心中加上『藉着我』几个字,同时将自己重新奉献给神,让祂把我用作答允我祈祷的一件工具。而当我说『愿祢的旨意行』时,意思应该是说:我和神其他的子民都要讯息顺服。

    在这儿我们看到祈祷的目的:不是要神完成我的旨意(这是弄法术而已),而是要我的旨意与神的旨意连同一阵线(这就是实践信仰的意义)。不是我的旨意

    明白了这意义后,要做到『愿祢的旨意成就』还需要付上祷告的代价,如果不否定自己,就不能叫神的旨意得成就。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觉,希望得以成就的总是我们自己的旨意,而不是神的旨意。在这撒旦作王(约十四30)的堕落世代中,如果不全然奉献自己给神,经常面对苦难而仍然对神忠心到底的话,我也不能说出这个祷告。马丁路得对该祈祷作如下的解释:『天父啊!让祢的旨意成就,而不是撒旦的旨意,或任何一种推翻祢的圣洁话语或阻拦祢国降临的之人的旨意成就。求祢赐我们忍耐和得胜,使我们为这目标而受试炼的可怜人,不会因软弱和惰性而失败下来。』是的,要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犹如行在天使中间的话,对我们来说必定要有一番挣扎。

    我们看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同样的祈祷(太二六42),有什么含义。那时,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整馅于一个肝胆俱裂的极大恐慌之中,不单是那将要临到祂肉身上的痛苦和耻辱(这些痛苦一般刚强的人都能够轻易抵受得住),而是将要『被定罪』,在十字架上遭受神得离弃。马丁路德说:『从来没有人像这人那样害怕死亡。』真的,这正是原因的所在。祂整个人都逃避那回事,但祂却这样祈祷:『不要照我的意思,要照祢的意思。』(太二六39)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祂这样祈祷究竟付上了多大的代价,同样,我们也不能估计遵行神的旨意究竟要付上多么大的代价,也许与基督所付出的一样大。

    接受神的旨意

    在主祷文和客西马尼园的祈祷中出现的『成全』一词,原文的意思是『发生』。在这里,神的旨意有两种解释:一是祂对事件所定的旨意,二是祂向人下的命令。以第一种解释来理解『愿祢的旨意行』,就是以一种温柔的态度去接受一切神所赐予或神所不肯赐予的事物,毫无怨言。至于第二种解释就是,我们求神教导我们当作的事情,求祂不但使我们甘心乐意地去做,还能胜任自如。你能否真心地这样祈祷呢?这不是表面看来那么容易的。

    寻求神的旨意

    可是我们怎能知道神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要留意祂的话语和我们的良知,注意周围的环境,接受别人的忠告,以确保自己能明辨处境,能够择善而行。当基督徒把寻求神旨意的疑难提出来互相交通的时候,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人内在的境况也很重要。『人若立志尊着祂(神)的旨意行』,就不但能知道耶稣的教训是出于神的(约七17),更能得悉自己是否行在正路之中。『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三十21)你若向神开放自己,祂会直接在你里面给予你所需要的引导。这是应许。

    你若不清楚神的旨意,最好就等待一下,若不得已要行动的话,就先选一个认为最正确的去行,不久,神就会让你知道你是否行在祂的旨意中。

    与神立约

    结束以前,这里有一段由循道会一个*肃穆的立约形式(CovenantService)中节录出来的话,这段话正代表了你、我现在所当说的。首先,主领人重申:神在新约中应许赐给我们『一切在基督里的事物』,而我们则『立誓不再为自己而活』。主领人说:

    『我们的主我们的神,圣父啊,祢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祢的恩约中有分,我们愿意带着喜乐来担负这顺服的轭,我们要爱祢,寻求和完成祂的美旨。』然后会众同声颂读出卫斯里约翰(JohnWesley)于一七五五年在相同场合中覆述一位清教徒李察亚连(RichardAlleine)的话:『我不再使自己的,而是属于祢的。按祢的旨意放置我、褒贬我;叫我作工,叫我受苦;使用我,或搁置我;高举我或将我降卑,让我满载,让我倒空使我得着一切,使我什么也得不到,无论如何,我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将一切都交给祢,让祢管理。『配得荣耀和称颂的神,圣父、圣子、圣子和圣灵,祢是属于我的,而我也属于祢。诚心所愿。但愿我在地上所立的约,在天上得蒙认许。阿门。』

    经文研读神的旨意徒二十16至二十一14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祈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是祈祷的动机吗?祈祷与舍己有何关系?寻求神对我们生命所定的旨意时,会有什么困难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处置这些困难?

    8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有三局教义性的说话把主祷文连接为一体,首两句时对神的称谓:神时基督徒的父亲,而祂是在天上的;第三句话之中,第一句称颂神藉着十字架救赎了我们,使我们称为祂的儿女,第二、三句宣称祂有大能大力去成就自己的计划。这三点同时表明了基督徒的盼望,神既是我们的父,祂必定疼爱我们,善待我们,知道永远。

    天堂

    神是万物的创造主,在天上掌权,既是说祂并不受地上的被造物所受的时空限制,所以祂能够完完全全地成就自己的心意。而我们做事,不论怎样简单,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可能,但神所做的,不管何等艰巨都能大公告成,这就是祂的荣耀,因此――祂的恩赐开始了工作,祂大能的膀臂必成就祂的应许是『是的』,是『阿门』,永不会失败。不管是将来的事,现在的事,下面的事或上面的事,都不能阻挠祂完成自己的旨意,也不能使我与祂的爱隔绝。

    可是,耶稣在这里说神的旨意行在天上,并不是指天父的全能以方面,而是指一种受造物所组成的社团,这些受造物跟我们一样有智慧,但必我们更亲近神(意思使他们必我们在地上更能够享受神),他们以一种充满喜乐的态度全心全意地侍奉神,这种状态是我们今生永远都得不到的。这就是『天堂』一语最普遍的解释,也是基督徒死后所『到』的『天堂』,这种生活状态正是我们今生所作的准备和接受操练的目标。

    根据这种解释,『天堂』比今生更为重要的多,不单因为前者是无穷的而后者则有限,更因为我们在今生所享受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不会像我们在来生所享受到的那样完美无缺。我们从三一真神是万有的最终实在这事实,比现今的心理学家的观察,更能清楚认识到,人生其实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这户总人生当然是指真实的人生,而不单是一种只觉而已,至于圣父、圣子及圣徒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构成整个『天堂』的观念了。新约圣经将天堂比喻为一座城(启二十一),一场筵席(太八11,路二十二29,启十九9)和一个敬拜大会(来十二22-24,启七9-17)是很有意思的。从整个图画,我们看到,天堂将会是我们与神和信徒之间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密和甜美的合一。

    鲁益斯『天渊之别』(TheGreatDivorce,校园团契出版)一书中,他把地狱形容为一个国家,这里人人都分散开,尽量与别人隔离,而且分离得越远越好。沙特(Sartre)在『无出路』(NoEixt)一书中,则把地狱形容为一种人,不管他们得行为是何等可恶,我们也不能从他们中间摆脱出去。然而,在天堂立,圣徒们会互相亲近,也跟圣父和圣子互相亲近,藉此加增他们得喜乐。

    圣经所持得『另一个世界观』不断强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天上的生活总比地上的生活更美好及更荣耀,假如我们问:究竟怎样美好和荣耀?圣经就会这样答复:『待着看吧!(罗八24)须知道那境况绝对不是你们凭藉今生的经验就可以想象得到的。』就我们所知,天堂既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得实体,就不可能坐落于我们这个物质得世界上,也不是我们用这物质世界的字就可以解說得明白的。但有一点我们却可以肯定,正如刚才所说,对天堂上的居民(就是『服役的灵』――在天使和被改造完美的人的灵)来说,那境况将会是人、神和一切在神里面的人之完全联合,在祂面前得着完全的满足,这也是圣经中精金的城和大婚宴所包含较深的真理。

    可是,单靠神无穷尽的施予并不足以促成完全的联合。祂的仆役,包括天使和人也得毫无保留地作出回应,既是说,神的旨意要在他们里面和透过他们得以完全成就。因此,天堂之部分定义,就是遵行神的旨意;而神把遵行祂旨意的能力充充足足的给天堂上的人和天使,这就是天堂上荣耀的一种。

    赞美

    为什么耶稣要把『如同行在天上』放在『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之后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祂从这里把盼望带给人。地上的动乱使人不敢相信这祈求会得以成就,然而耶稣提醒我们,神已经在天上完全成就祂的旨意了,就这样,耶稣给我们一个盼望,就是要我们在地上也许同样可以看到惊人的事情发生。『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创十八14)

    不但如此,祂第二个目的就是引发我们去赞美神。祈求到疲乏,颂赞便兴起。耶稣故意在两组祈求的祷词中间插入一个向神的颂赞――『父啊,在天上祢的旨意得以成就,哈利路亚』――就像灵性上中场休息,这时正好补充能力,继续一会儿代求的争战。在这里,耶稣教导我们宝贵的功课『颂赞使祈祷重新得力』,我们一起来学吧!

    经文研读地上和天上来十二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神不受时空的限制,这事实有何重要?与神完全集合,需要什么条件?作者说:『祈求到疲乏,颂赞便兴起。』这是什么意思?

    9我们日用的饮食

    主祷文的重点由神的名,神的国和神的旨意,转移到我们的膳食上。这是下降现象吗?不,乃是彻手彻尾的上升过程。

    第一,人若真心发出上面三个祈求,要奉献自己一生完全为神而活,下一步就自然是要祈求食物,好得着能力达成自己的心愿。有人挑剔荘信医生(Dr.Johnson),说他过分注重满足口腹之愈,荘医生却答辩说:忽视肚子需要的人,不久将对任何事都无从应付。这是基督徒的现实主义吗?对,一点不错。

    第二,我们的却每时每刻都依靠着我们的天父,就是我们的创造主。因为祂保守着我们和整个宇宙的存在(没有祂的许可,什么都不能存在),祂也维系着大自然的规律,以致每年都有播种、收割和贩卖的时节(创八22);故此,我们应当常常在祷告中纪念这些事情,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怀疑神,假设宇宙后面没有神也可以自存自足的世代中,就更该如此。

    有些人认为为了个人物质上的需要而祈求是低级的祈祷,好像说神并不开心人肉身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跟神看其一样。其实,这种『过度属灵』的细想不过是一种不属灵的个人主义而已,试看看保罗怎样在歌罗西书二章二三节里说,人为的规条,并不能克制肉体的情欲(就是有罪的已)。如果我们相信神是独一而且全能的供应来源,并且信祂能无微不至地满足人类各样需要的话,我们的祈祷就表彰了真理。正如我们若否认自己的自满,就会降卑下来;相反,我们若承认人须要依赖神,神就会被高举起来了。除非我们领略到为日用的饮食祈祷,与为罪恶得着赦免祈求是同样重要的话,不然我们的心思意念仍然落在错谬之中。

    第三,神的却愿意祂的仆人能够得着他们所需用的食物,正如耶稣在喂饱四千人和五千人两见事中所表明出来的。神关心人肉身的需要,并不少于祂关心人灵性的需要。对神来说,最基本的事情是『人的需要,』所以是两者都同时包括在内的。身体

    这祈求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体。基督徒不是要神化身体,把健康和美态视为身体至高理想,正如今天教外人所所看的;也不要鄙视身体,以刻苦修行为美德,如古代异教徒所作的(很不幸,基督徒也曾这样行过)。我们应视身体为神所创造的,是美好的,自己就是自己身体的管家和经理人,而且欢喜快乐地去执行这个职责。这样就是尊敬那创造身体的神。对基督的门徒来说,上述那种快乐绝对不是不属灵,这就如祂们所得着的救恩一样,是救主白白赐下的礼物。

    圣经的反对一切待薄已身的刻苦主义。圣经说,如果我们享用身所赐予我们的健康、胃口、精神和婚姻,就当从这些东西中得着喜乐,也是我们向身尽责和事奉祂所当有一部分表现(不是全部),如果没有这种喜乐表现,我们就是不感谢神的上好礼物。还是史克劳狄(Screwtape)说的对(虽然有点排拒性口吻):『祂规根究底是一个享乐主义者。』祂珍惜快乐,而祂的快乐就是施出来快乐。难怪有些犹太人的拉比这样教导人,说,在审判的日子,神要我们为着祂所赐下而被我们忽视了的每一种快乐作出答辩。现在,我们都懂得怎样去享受了吗?对,包括肉身上的享受都是为着神的荣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