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2章 第七篇到第八篇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第七篇向神申诉第七篇向神申诉这篇诗如同是一个无端遭遇痛苦却又无处说理的人,不得不来到上帝面前,向他申诉冤情。所以,全诗如同是一张诉状。一.大卫的陈述1-5节1.我的为人:1节#以耶和华为我的神:大卫不像是很多以色列人那样,名义上是以耶和华为神,实际上却是三心二意、心不专诚。大卫是一心一意的依靠神。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很多也都像是以色列百姓,嘴上都是说我是以耶和华为我的神,实际上像墙头草,哪有便宜往哪倒,没有把神当神。例如:有的人,为了喜爱的电视剧播放时间与聚会时间冲突了就可以不聚会。有的人,撒旦根本不需要万国的荣华吸引他,只需要50块钱吸引他,他就可以向魔鬼的建议妥协,把神的话丢在一边。大卫是一个宁可自己死都不让神的话在他身上落空的人。#大卫投靠神:要投靠一个人,必定是首先要相信这个人。谁会去投靠一个自己都认为不可靠的人呢?我们对神信任吗?对神不信任的人,神也不会将自己交托给他们。在法庭上,如果是一个没有犯罪的人去告另一群犯罪的人,他就可以坦然无惧、底气十足。但是如果他自己也犯了罪,再去告别人,他就会心虚。所以,大卫在向神申诉的时候可以底气十足。如果换做我们向神申诉,能如此坦然无惧吗?如果我们的良心不责备我们,我们就有福了。2.我的敌人:1-2节a.追赶我:我们常常觉得一个人被敌人追上之后一顿暴打或者杀害是最可怕的。可是,如果仅仅只是被敌人追赶,又没有打到,我们觉得不算是太可怕。这样看来,好像大卫的承受能力很弱似的。其实,被凶残的人追赶,一直没有逮到,一直在危险的笼罩之下,那种感觉比真杀了他更痛苦。以利亚是个很厉害的先知,面对850个假先知,他无所惧怕与他们斗法。即使面对对亚哈王他也敢当面责备他的罪恶。但是,只是一件事就让这位勇敢的以利亚象条软弱的小蚯蚓似的求死。那就是耶洗别派人来告诉他,明天一定要他的命。既然要以利亚的命,何不直接让报信的人杀掉以利亚,还要费这个周折明天再派人来杀。可是,这比真的杀到他都可怕。仇敌常用这个方法让我们惧怕。大卫经历过很多次被敌人追赶,有时候命悬一线。他最能切身体会到被人追赶时的那种可怕。所以,当他做了王之后,这种可怕的记忆仍然伴随他的一生。【代上21:9-13】耶和华吩咐大卫的先见迦得说,你去告诉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有三样灾,随你选择一样,我好降与你。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可以随意选择,或三年的饥荒。或败在你敌人面前,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或在你国中有耶和华的刀,就是三日的瘟疫,耶和华的使者在以色列的四境施行毁灭。现在你要想一想,我好回覆那差我来的。大卫对迦得说,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大卫数点百姓之后,耶和华让迦得告诉大卫要降罚与大卫,让大卫从三个选项里选择一个。从大卫的回答里,似乎没有看到大卫要选择哪个。他确实非常为难,但是,从他的回答里,我们仔细揣摩一下,就知道大卫其实已经说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选2——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大卫不选1和3的原因,是因为1和3都是对百姓不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大卫真的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所以,他不愿意选择1和3。上帝设计的这三个选项,也是非常能检验出一个人到底像不像神,有没有爱人的心。但是,如果选2呢,是被人追杀。这让大卫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所以,大卫很难选择,最后只得说‘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意思就是说,让我被追杀三个月,可以!只是要追杀也请上帝你自己来追杀我吧,我不愿让敌人来追杀我。由此,我们可见被追杀的记忆成了大卫久久的痛。大卫的这个选择还是让上帝非常喜悦的,神替他做出了一个选择,选择3。有人可能会想,神为什么不爱惜他百姓的生命,让他们生瘟疫死了这么多。从其他经文我们就知道,神不是随便这样做的,而是这些百姓犯罪得罪神,自己犯罪导致的刑罚。b.残忍像狮子:我们从一些电视纪录片里看到狮子在捕猎时,那种凶残、无情真是非常令人恐怖的。角马、羚羊等在狮子口下,仍凭它们如何惨叫、哀鸣、总被无情的活生生的撕碎。大卫说他的敌人像狮子,一点都不夸张。人总会以为人类是文明的,哪能像狮子那样凶残。其实,人要是发起狠来,比任何动物都凶残、都危险。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已经坏到了极处。c.得不到帮助:大卫无端地受到迫害,但是没有人肯站出来替大卫说句公道话。尤其是,如果追杀大卫的人是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那就更没有人肯帮大卫了。甚至很多人明知道真相是非如何,但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助纣为虐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人常常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大卫在受苦中因得不到安慰就更加痛苦了,前途看不到希望。大卫把这一切的情形只能在神面前申述。############################################################3.为自己辩护:3-5a.我没有犯罪:大卫现在遭遇的苦难不是因为他犯罪带来的。所以,大卫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神说“若有罪孽在我手里,就任凭敌人追上我,任凭敌人将我性命踏在脚下”。但是,在旧约的时候,以色列人对于受苦的普遍的观念与我们今天新约的弟兄姊妹还不一样。他们认为发财、健康、亨通、儿子多等等这些地上可见的好处就表示神祝福这个人,若是贫穷、疾病、不顺、无子就表示神咒诅这个人。这也就是目前流行在某些教会的成功神学的教训。说上去好像他们也有圣经的根据,能列举出很多旧约的经文。但是,他们不明白,这是在神的启示还不完整的旧约时候,神是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质方面的事物来预表将来属灵的事物。比如,以具体的安息日那个日子预表将来基督里的安息;以身体上具体的割礼预表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以具体的物质的殿预表将来得救的那群人……。如果到了新约,实体已经来到,我们却仍旧抱着影儿不放的话,就是做了糊涂人了。旧约的以色列人对人死后的情形也是模糊不清的,他们注重的是神的赏罚是今世显现的。申命记28章是代表典型的旧约以色列人的观点,也是今日的毒瘤——成功神学最爱讲的一章圣经。这章圣经上半部分说,如果人遵行神的话就会出也蒙福,入也蒙福,连筐子、抟面盆也蒙福。下半部分说,如果人不遵行神的话,那就是咒诅必追随你,连筐子、抟面盆、牲畜也都受咒诅。很多新约的弟兄姊妹也觉得,这没错呀,遵行神的话,蒙福!违反神的话,咒诅!这不是很好、很公义吗?是的!确实这是对的。问题是旧约的以色列人或今日成功神学的思想是认为,这个祝福与咒诅必定是今天在肉身中明显被看见的祝福与咒诅。所以,他们大胆的宣称“贫穷是咒诅、疾病是咒诅”,“彼得贫穷是自找的,因为彼得说过‘金银我都没有’,他用话语咒诅了自己”。很有趣的是,神在新约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包括道成肉身的主耶稣,他们在今世都是‘不成功’的。保罗的一生让我们看见的情形刚好与申命记28章恰恰相反。申命记28章说,如果一个人遵行了神的话,那他就是出也蒙福、入也蒙福,。可是保罗却说自己是出也危险、入也危险,又饥又渴,有赤身露体。其实主耶稣的一生也是这样。新约给我们看清楚了,遵行神的话蒙福,违反神的话受损,这是绝对没错的。只是这个赏罚的形式与时间却不是今生必定借着肉身物质方面显现的,新约把人死后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了,死后都有审判,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显明出来了。所以,新约更强调在天上的赏赐、在天上积攒财宝、在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其实,即使在旧约圣经中,也隐藏着不少这种新约的思想。比如,很多先知非常忠心地遵守了神的话,他们却居无定所、餐风露宿、最后还被害死。还有,象诗篇73篇恶人一生亨通、义人每天受苦,就是解释这个问题。只是旧约的以色列人很多都没有注意到这些经文。这给我们一个提醒,不要一看到受苦的基督徒,就论断他们是犯罪了。也不要一看到发财的基督徒就说这是神的祝福。在新约,这些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受苦的基督徒可能是犯罪带来的审判,也可能是神的试炼。发财的基督徒可能是神给的祝福,也可能是自己犯罪牟来的利益。时候未到,我们什么都不要论断,免得自己取罪。b.我没有以恶报善:大卫是以善报善的人,也就是说,别人对大卫有恩情的,大卫都会记念他们。例1:约拿单: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是个好人,曾经帮助大卫躲避他父亲扫罗。约拿单死后,大卫坐上王位问约拿单还有没有什么后人,知道了以后,他就将扫罗家族的土地全部给他,最宝贵的是,让米非波设如手足弟兄样与自己同席吃饭。其实,尽管约拿单有恩与大卫,但是,如果我们考虑政治因素,世界上任何国家、朝代,一个王取代另一个王之后,对前面的王留下的血脉都是赶尽杀绝,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统治地位与长久的稳定。可是,大卫优先考虑的是善良、慈爱的人性。例2:巴西莱:大卫逃避押沙龙的追杀逃到了河东,直到后来回耶路撒冷重新做王。在那段日子里,大卫和跟从他的勇士们都是靠巴西莱等人的资助生活的,巴西莱对他们的照顾细致入微。这可不是因为巴西莱预测到了大卫还能重新做王所做的投资。巴西莱是真诚的帮助,没有贪图回报的意思。后来大卫重新做王了,临行之前,大卫不忘报恩,特别叫来了巴西莱,大卫要接他去耶路撒冷,象照顾父亲一样照顾他,养老送终。巴西莱说什么也不肯去,他觉得自己也老了,对享受也无所谓了,去了只有累赘大卫。大卫再三请求下,他把自己的儿子金罕让大卫带去,还特别交代让金罕做大卫的仆人。虽然没有金罕的下文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卫对金罕一定是很照顾的,因为大卫是一个知恩感恩的人。甚至到了大卫临终的时候,在给所罗门的遗言里还特别交代,要所罗门一定照顾巴西莱的众子。c.我是以善报恶:这个括号里的经文不是后人加的,而是大卫写作时,自己就写上去的,是属于经文的正文内容。大卫说他是个以善报恶的人。例1:扫罗:扫罗因为自己的败坏多次要杀死大卫,给大卫制造了极多、极深的痛苦,但是,后来有两次上帝故意将扫罗交在大卫手中,让大卫可以轻而易举就能杀死扫罗,结束自己的痛苦生活,可是大卫却爱惜扫罗的性命,不肯害他,也不允许其他人害他。扫罗刚死的时候,一个人来报信给大卫,谎称是自己杀死了扫罗,希望能得到些赏钱。可是,他这次算错了,大卫却因他流人血的罪让他赔上了性命。如果死的是大卫,这人去扫罗面前谎称是自己杀死了大卫,那么,扫罗确实会大大的奖赏他。大卫的生命不一般,他是一位以善报恶的人,这是基督耶稣的生命在他里面的彰显。扫罗死后,大卫还为他写了哀歌凭吊他,让百姓传唱。哀歌里只字不提扫罗的不好,全是讲他的好。我们向别人去夸夸伤害你最厉害的那个人试试,你就知道这么做有多么不容易了。例2:示每:大卫逃避押沙龙的途中他咒骂大卫,他就属于那种势利眼,见风使舵、落井下石。当时就有人看不过要杀他,大卫责备了想帮他的人,却爱惜那人的性命。后来大卫重新做王之后,示每也很害怕来求情,又有人提出应该杀掉他,大卫再次拦阻,并向他起誓必不杀他。后来,大卫临终时关于示每与约押的遗训令很多人都很费解,大卫为什么做要那样的安排呢?有的人因此就认为大卫当初并不是真的饶恕了示每、不想杀掉示每。而是觉得时机不成熟,如果当时就杀了示每对自己不利,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大卫表面上很大度地饶恕了示每,实际上却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了解大卫,以我们的想法揣度大卫。大卫不杀这二人,是因为大卫确确实实是已经饶恕了他们,大卫如果是记仇的话,那么他前面的饶恕就不是真的饶恕,是假冒伪善。这不合乎大卫的属灵光景。连比他们二人要坏得多的扫罗,大卫都确实是彻底地饶恕他了。经过神的管教,大卫晚年的生命比年轻时更加成熟了,从圣经特别记载亚比煞的事情上就能清楚看到这一点,大卫晚年的生命如同活着的死人一般。我们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憎恨某个人,也往往都是事情刚发生时情绪比较强烈,但随着时间的慢慢加增,憎恨的心也会渐渐变淡的。除非个别心胸极其狭隘的人例外。更何况这还不算什么多厉害的伤害,大卫一生中经历过比示每更坏的人多得是。大卫也没有去报复,也没有让所罗门去报复。那么,为什么在大卫临终前,又对所罗门特别提到要杀约押和示每呢?大卫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得罪过自己的缘故,而是为整个以色列国的长治久安考虑。首先,约押这人从各方面能力上说,确实非常优秀,非常勇猛,又很聪明。大卫只要暗示一下,他就明白,(杀害乌利亚这事可以看出),甚至能主动猜到大卫心意,(他找一聪明妇女给大卫讲故事那件事)。可是这人有个致命问题——对上司不忠心。连大卫活着的时候,尚且敢瞒着大卫做事,偷偷杀掉押尼珥和亚玛撒。也敢擅自违抗王的命令,杀掉押沙龙。而且参加叛乱亚多尼雅。但是,毕竟大卫还是能镇住他的,因为大卫处处比他更优秀,约押是勇士,大卫是更厉害的勇士。还有大卫与神的关系、大卫的文采、音乐,大卫的管理才能、大卫的智慧、大卫的影响力等……无一不在他之上。但是,如果大卫一旦死了,所罗门就不能令他顺服了,他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危险人物,国家有可能陷入内乱。大卫当然不是凭着估计杀他,大卫的祷告与属灵的判断力非他人可比。示每也是一样,示每也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身边随从就有1000人,他是扫罗同支派的人,又是一个对大卫家族心存不满的人。不过,所罗门还是爱惜他性命的,并没有直接杀他。而是要求他必须呆在首都耶京。示每如果不回家,生活在耶路撒冷所罗门的眼皮底下,就可以不杀他,因为这样他成不了反叛的气候。但是,他若违背王命,私自离开耶路撒冷,那么就要杀掉他,以防后患。当初示每自己也是明知并且答应这个要求的。三年后,他为了追仆人出了耶路撒冷,最后被杀了。只能说这是他自己造成的,或者说,神的旨意就是如此。##################################################二.大卫的诉求6-91.求神挺身而立:6上大卫的意思是求神该起来做点什么了。如果义人遭殃,恶人猖狂,神却不闻不问,那岂不是会变相鼓励人都去做恶人。所以,神啊,求你挺身而立。从大卫的这个祷告里,我们也可见义人是有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受苦的,是有可能遇到上帝‘不闻不问’的情形的。这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信心的。在顺利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常规的宗教活动里,甚至显得也都很有信心似的。但是,信心究竟如何,只有在试炼中显明。例:有一种人,发苗最快,显得他比别人还格外的长进。但是,人看不见的地下部分却是没有根的,骄阳晒一晒他就枯死了。我们在难处中常常看不见神,感受不到神有任何作为,好像他完全忘记了我们一样。苦难或危险甚至还在持续不断的继续恶化。其实,神一直在看着我们,他绝对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他象银匠熬炼银子时,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银子的细微变化。基督徒都要有一个基本功: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不要怀疑上帝的爱,都不要发出埋怨的声音。这样你就必会发现,结局一定都是最美的。大卫求神在『怒』中起来,挺身而立,为他抵挡仇敌。我们或许会觉得大卫怎么那么小心眼,还有报复心里啊?这样类似的话,在整卷诗篇乃至整个旧约里都是非常多的。不但大卫如此,别人也如此,甚至上帝也如此。所以,我听到有位慕道友就说:“旧约的耶和华与新约的耶稣简直就说截然不同的两个神。旧约的耶和华动不动就打死别人,动不动就大屠杀,连妇女、孩子也不放过。别人安息日捡点柴火都要砸死人。而新约的耶稣,却是打左脸给右脸,别人害死他,他还饶恕他们。所以,我愿意接受耶稣,但是,我不喜欢耶和华”。其实,神是一位神,他们的属性也是一致的。造成这种误解是因为启示的渐进性,旧约神主要显示的是公义的一面,但是也未尝不显出慈爱。神岂不是对尼尼微都如此的眷顾。新约主要显示神慈爱的一面,但是,并非耶稣就不会发怒、惩罚罪人,启示录里记载羔羊愤怒时也是同样的可怕。我们明白这一点之后,读旧约就立刻豁然开朗,就会觉得新、旧约是完全的一致。也就明白了大卫为何如此祷告,不是大卫要报复人,而是上帝要借着大卫的口,告诉所有的人:“上帝必会按着公义刑罚一切的恶人”。2.求神为我兴起:6下这就类似与今天申请法院为胜诉方强制执行。『为我』这句话同样不是体现大卫的自私,而是体现了神愿意为一个人而兴起做事,前提,这个人必须是一位敬畏神,特别肯付代价遵守他话语的人。虽然罗得、亚伯拉罕都是神的子民,但是,神在对他们的特别保护上却不一样,罗得这样的人,在紧要关头,性命攸关的时候,神也不会不帮助他,但是,平时若是遇到一些损失,神就不会特别插手,而是让他受些管教。这也是体现上帝公平公义的一面。一个敬畏神的人,看似平时常常吃亏了,但是,神不会叫他们真正的吃亏,神愿意为他们而兴起。神所赐的福,超过他们所想所求。神可以为一个人改变他周围的环境,甚至可以为他改变一个国家的法律、久已形成的制度。3.愿神归于高位:7节法院的建筑往往总是很高大,而且要登很多的台阶才能进到房间里,法官的审判席也总是高高在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给人以肃穆、威严之感。大卫的这句祷告,愿神归于高位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审判席上没有法官,那么,下面的群众就会任意妄为、一片混乱。法官登上审判座,众民就恢复了秩序。4.愿神审判众民与我:8节我们用逻辑稍加思想就知道创造万有的神必定即是审判万有的神,这也正符合圣经的论述。无论是信真神的还是信假神的还是不信神的,都要面对独一真神的审判,只是审判的时间与地点会有一点不同。这里不做详细讲解,详细讲解会在《耶稣所讲的比喻系列——山羊、绵羊的比喻》中提到。这里只是简单提到一下审判的次序问题。【彼前4:17】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起首』就是首先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审判要从信的人首先开始。这节圣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并且都有圣经的根据。第一个意思——今世的审判:【林前11:31-32】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哥林多教会有人掰饼之后软弱了,还有的生病了,还死了不少人。保罗向他们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犯罪受神审判了。并且也给他们仍有盼望。这个审判是从信的人首先开始的,免得将来与世人一同定罪,先审判过了,甚至厉害的审判令肉身也死了。但是将来却不会灭亡了。今世的审判,上帝不会轻易发怒降罚,那是因为神要以他的慈爱等候我们能及时悔改。千万不要因为上帝不轻易发怒,我们就犯罪越犯越大,要知道上帝一旦管教起来,有时候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难受。例:大卫。第二个意思——将来的审判:【林后5:10】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首先是降临在空中,教会是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这是末期三个大审判中最早进行的审判,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审判。审判完了,紧接着就是羔羊的婚娶。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话语都要在这次审判里完全的得到审判。今世的审判或许不一定临到,我们看到使徒行传里亚拿尼亚、撒非喇因欺哄神被审判而死。但是,今天有些工人比他们犯了更大罪,神也没有立刻罚他们死。不要以为这些人就能逃脱审判了。在将来的审判里,绝对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可以逃脱审判的。#####################################################5.愿恶人断绝、义人坚立:9节要断绝恶,就要断绝制造罪恶的源头——恶人。神不希望恶人灭亡,神希望恶人悔改而得救。但是,如果恶人决不悔改,有的时候,神也会在今生就提前审判一部分恶人的。世界上,按着我们的评价,有好人,有坏人。但是,按着圣经的评价,只要是没有悔改的都是罪人。我们只能看到人做出来的行为,上帝还能查看到人的肺腑心肠。没犯出来,不是因为他比别人好,而是由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环境一样,他们可能会变成比他们口中的那个坏人更坏的坏人。三.神的审判:10-171.拯救正直人:10在这个弯曲的世代里,正直人必定是处处吃亏的。即使在教会里面,正直人也会受到属肉体的人排挤或欺负。所以,正直人在各方面都会吃亏。但是,关键的时候,神一定会特别给正直人特殊的保护。不能让正直人吃亏。2.公义的审判:1)天天向恶人发怒:11罪恶看多了,人的心会变得麻木。但是神的心不会麻木,神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我们或许会想,许多恶人不是过得很太平吗?神审判恶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今生就使他们受到报应,如诗篇37篇所写。另一种是将来使他们受审判,这种罪人今生看上去是顺风顺水的,但是,将来受到的审判比第一种更可怕,这就是诗篇73篇所写得。所以,我们看到恶人遭不遭报应都不要受影响。神天天向恶人发怒,但不是每一位恶人天天都遭到神的审判。有一些恶人,神就立刻审判他们了,有一些恶人,神虽然也向他们发怒,但是,有可能还给留他们更多的机会。【提前5:24】有些人的罪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随后跟了去的。2)等恶人回头:12-13等,不是不审判。有人认为做了恶事,啥事儿也没有发生,就认为是躲过去了。那就错了!没有立刻审判,那是为了等恶人回头。如果不回头,那么,将要面临的审判是更严厉的。“刀必磨快”、“弓必上弦”、“杀人的器械”、“所射的是火箭”这些都是讲到如果不回头,将神的恩典当做犯罪的机会,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审判。3)犯罪也是很苦的:14“劬劳”原来的意思是讲父母生、养儿女之苦,表示很辛苦。这里用作形容恶人犯罪,其实犯罪是很苦的。我们常以为那些随便犯罪的人多赚便宜啊!犯罪总能为自己得到好处。是的,圣经也说犯罪能给犯罪的人带来罪中之乐。但是,犯罪的另一面却是非常痛苦。罪中之乐不过是短暂的,就眼前那一会。但是,后面的烦恼与痛苦却是长久的。即使不用上帝降罚与他们,他们也是很痛苦的。首先,犯罪的人心灵一定不得平安,这种感觉是很苦的。无论他拥有多少钱,无论他有多高的地位,多少的学问。只要是犯罪的人,他内心就必有莫名的惧怕。【箴28:1】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这种不安,是来自于良心的控告。即使是基督徒,若是犯罪,也会带来内心的不安感。其次,犯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犯罪的人,他必定损害了别人或破坏了规则。那么,他就要面临别人报复性回击的威胁之下,或在众人谴责,法规审判的恐惧之下。比如,有人做官,贪污侵占了很多钱,他挥霍享受的时候,可以享受到一些罪中之乐。但是,那些快乐是很快就会过去的。第一次喝茅台他很享受,天天喝茅台就一点都没感觉了。第一次买一套大房子住进去他很享受,但是,天天住在这个大房子里很快也会没感觉了……,可是,他的内心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甚至是畏惧法律的惩处。再比如,由于这个时代,对奸淫的行为已经不会再被处以极刑了,所以,有很多人对配偶不忠,搞婚外情。犯罪的时候,是可以享受到一点罪中之乐。但是,很快随之而来的却是没完没了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些烦恼。甚至把人逼急了,而导致杀人的、自杀的都已经很多了。4)自食其果:15-16他本想挖坑是害别人的,哪知道最终自己却掉在自己挖的阱里。他又挖深了,想害别人更厉害,结果是自己遭受更重的伤害。他的毒害,必临到他自己的头上。他的*,必落到他自己的脑袋上。这些都是说,恶人犯罪,最终却是自己自食其果,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凡是想挖坑害别人的人,他一定是很自信的认为无论怎样,自己总能认得自己挖的陷阱,不会掉进去。可是,结果就是这么出人意料,自食其果了。例子:哈曼做了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本想把末底改挂在其上的。他绝对不会想到,最后自己竟然被挂在自己做的木架上面处死了。有的人教自己的孩子打别人,认为这样不吃亏。但是,最后,长大之后这个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连他一起打。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偷东西帮家里省钱了是顾家,不但不责备反而还表扬,后来长大了犯了法,父母就知道自食其果了。还有,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也不会孝敬他。流人血的,他的血必被人所流。

    第八篇神的荣耀第八篇神的荣耀根据这首诗的背景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诗也是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在诗篇中常常出现,有三分之一之多的诗都是交与伶长。使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唱出来的诗歌。‘用迦特的乐器’,这一介绍比较独特,诗篇中仅有三篇是用迦特的乐器。大卫是一位很会用诗歌颂赞神的人,他也很会制造乐器。但是,唱这篇诗的时候,大卫不用以色列的乐器,而是改用迦特的乐器。迦特是非利士地一个重要的大城,如都城一般。非利士是以色列世世代代的仇敌。我想,大卫的意图是告诉我们,全地的人都当颂赞我们的神。我个人每读这篇诗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这首诗表现的意境非常优美、浪漫。一个放羊的孩子在野地里看守羊群。夜已经深了,羊儿也都睡着了,这个孩子头枕着石头,仰望着浩瀚的夜空,看着点点繁星。突然,感受到上帝是何等为大,从心里油然而生对神的颂赞和敬畏。一.神的荣耀:1-21.全地颂扬:1上这首诗首尾呼应,都是“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上帝该受大赞美,全地都当在神面前敬拜他。亚当、夏娃因犯罪被赶出伊甸园之后,他们就教导自己的儿女们要敬畏上帝。就这样,靠着口传一代代传递下去。巴比塔之后,人类分散到了各处,也把敬畏上帝的教导带到了各处。我们看到人类最古老的文字记载中,最重要的信息都是充满着对神的敬畏。中国古人也是如此。早在《诗经》中就有“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上帝是依,无灾无害”、“敬之敬之,天维显恩”、“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这样的记载。只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渐渐地远离了神,不听自己良心的声音,对传统思想一概否定,将传统思想中呼吁人敬畏神的那些吩咐也视为糟粕一并摈弃。这也随之带来了人类社会罪恶的增加、道德的失丧。不过,任何时代也总有敬畏上帝的人存在。例:尼布甲尼撒狂妄,神使他吃草如牛。他恢复正常后,第一件事就懂得颂赞神了。2.彰显与天:1下人,彰显自己的荣耀只能在自己掌管的范围内。上帝创造了天地、宇宙、万物、人类,他的荣耀可彰显与受造之物的任何之处。3.仇敌反衬:2神的荣耀不但可以从正面显出,也可以通过仇敌反衬。【罗9:22】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神完全可以从第一灾时直接就击杀法老,谁又能阻止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呢?但是,神多多忍耐宽容他,即使他是藐视上帝,罪大恶极,不值得怜悯的。但是,神仍然显出宽宏等他悔改。主耶稣使徒中也有一位犹大,别人不知道他,主耶稣可是完完全全的知道他的底细。但是,主耶稣对他的关心照顾或教导提醒与对其他使徒没有两样。如果是换做我们,知道某个人将要害自己,恐怕不由自主地就会仇视那个人。主耶稣还把管理奉献的职分赐给犹大,犹大最终灭亡,主耶稣没有亏欠他,是他辜负了主的爱。二.人的渺小:3-41.浩瀚宇宙:有的人问,人类生存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宇宙,神何必造这么大呢,这不是一种浪费吗?人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就需要有正确的参照物。我们都知道蚂蚁很微小,但是,要是和细菌比起来,它就是巨兽了。在这个地球上,人觉得自己很了不得,因为人是万物之王管理这一切。但是,当人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时,只要心里不是被狂傲蒙蔽了,都会不由自主地谦卑下来,承认自己的渺小,对‘天’油然而生敬畏之情。时代在变,很多东西都在变,但是,夜空没有变。古人所看到的天,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是一样的。只是今天的人很浮躁,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挣钱、买房、教育、娱乐……,没有对永恒、对人生意义深邃的思考。前些年,大谈‘依法治国’,法制节目一哄而上,搞得国人个个象法律专家似的,摔一跤就是打官司,学校体育课、春游怕惹上官司不得不被迫全部取消了。依法治国并没有减少罪恶,反倒消耗更多的社会成本,也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矛盾。后来又提出‘以德治国’,一时间兴起了国学热,幼儿园从娃娃开始就背《弟子规》、《三字经》,电视播放各种各样公益广告,提倡做文明公民。可是,时至今日,社会上罪恶现象没有丝毫减少,做官的官腐,作民的民盗。青少年犯罪连年上升,婚姻不忠诚率年年攀高,到处都是不诚信的作法。道德教育只是让大家学会了怎样做伪君子,并没有能改变人心的败坏。因为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仰望星空的人,正像温总理在对某校大学生演讲时所说:“中国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并在《仰望星空》一诗中,表达了总理由仰望星空而产生的对真理的追求,对天的敬畏。2.信心的眼:4大卫看到了‘天’、‘日月星辰’,就知道这是上帝用指头的创造。上帝充满万有,上帝离我们不远。只是我们常常缺少发现上帝的那双信心的眼睛。例:一个传道人遭遇艰难时,去郊外散步,从一片秋天的落叶上就看见了上帝,重新发起热心。例:一个牧羊人从一片花瓣中,看到了上帝,令他泪流满面。如果有了一双信心的眼睛,我们真的看到诸天、穹苍不停息地在述说上帝的荣耀。我们每天照照镜子,在镜子里就能看到上帝的杰作。当一个人看见神的荣耀时,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卑微。例:以赛亚遇见神的荣耀,说:“祸哉,我灭亡了!”。约伯后来遇见神的荣耀,以手捂口,在灰尘和炉灰中懊悔自己。三.神的抬举:5-81.管理万物:上帝将创造的地球交给人类管理,人类如同是海陆空三军总司令。2.人与天使相比:地位到底谁大谁小?这节圣经说:“你叫他(人)比天使微小一点”。似乎是说人类在上帝创造中是比天使微小一点的。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全本圣经看,却不是这样。理由a.【来1:5】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那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那一个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天使没有资格称神为父亲,但是,我们是神的儿子。理由b.【来2:16】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天使犯了罪,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拯救,而我们有,我们虽然犯了许多的罪,仍可以称义。理由c.【来1:14】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天使是上帝差遣的仆人,为我们神的儿女效力的。也就是说,天使是服侍我们的。那么,为什么这里说我们比天使微小一点呢?这个微小指的是暂时的。因为今天我们还活在肉身之中,受到肉身的诸多限制。比如,我们的能力、智慧现在都比不过天使。一个天使一夜之间能杀死十八万五千人,我们肯定办不到。天使可以不受物质拘束,穿墙而过,我们肯定现在做不到。这都是暂时的。3.预言主耶稣:【来2:5-9】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主耶稣在肉身之中的时候,就着他的人性说,也同样受到肉身的局限。也是暂时比天使微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