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28章 第三十一篇到第四十篇(11)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1)不羡慕:【诗37:1】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诗37:7】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诗37:8】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作恶的人眼前能赚到便宜,不要羡慕他们,只要羡慕他们,人就会想办法、找理由也去得他们的好处,最终就会和他们一样。2)不转向:不转向恶人就是不要去与恶人联合,约沙法是一位好王,但是他最大的亏损就是与亚哈家联合。给自己的国家、家庭带来了灾祸,险些后裔全部被亚他利雅灭绝。3)不误信:不理会恶人就是不要轻易相信恶人。但是,问题是恶人常常以美丽的面目欺骗人,让人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格外的小心谨慎了。大卫这么灵性好的一个人,还是轻信了洗巴的谎言。约书亚也误信过基遍人的欺哄。3.神为我们行奇事:跟从神的人一方面经历患难危险等各种难处,但是另一方面也经历神恩惠奇事的帮助,如果数一数,真是不可胜数。比如大卫的生活就是这样,危险很多,奇事也很多。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帮助亚伯拉罕回忆回忆,就能记起许多奇事:离开吾珥一路靠神引领,撒拉埃及脱险,罗得离开后神向他显现,率三百多人战胜四王,亚比米勒还妻,百岁生子等。信靠神的人都是如此,【可16:17】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4.律法与恩典:6-8【诗40:6-8】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的神阿,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对比【来10:6-9】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如果只让我们读旧约诗篇的这三节经文,我们还真是不太明白到底是在讲什么。通过希伯来书这么一解释,我们就明白了。其实就是讲律法与恩典的关系。律法与恩典,这是新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个问题不但严重困扰着初期的教会,即使是两千年后的今天,许多教会仍然对此莫衷一是,争议和分歧很大。不但,某些异端仍死守律法不放,他们一定坚持要靠律法称义。就是许多基督的教会也不明白律法与恩典的关系,仍教导信徒要守律法。1.除先立后:【来10:9】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除去在先的,在先的,很明显指的就是律法。有些强调一定要守律法的人,一看到这些对他们观点非常不利的经文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咬文嚼字’的本领企图改变经文的正意,比如像此处经文,他们就会说‘不是除去律法,而是除去献祭’。可是,这样解释还是站不住脚。因为要除去的不单是祭物,还有礼物呢。更重要的是,可能希伯来书的作者已经考虑到犹太律法主义的人也会如此狡辩,于是预先堵死了那些想走这样解释路的人,所以,圣经经文原作者用括号里给我们一个清楚的解释——‘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也就是说,祭物和礼物都是律法让献的,责任是由律法来承担的。立定在后的,在后的,指的就是耶稣基督带来的恩典。除去在先的,立定在后的,在我们今天的信徒看来,大都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是圣经上的话,谁敢说不对呢?但是,当初,《希伯来书》的第一批读者是希伯来人,估计他们更难转过这个弯。我们今天的人生活在人类历史的末端,对整个救恩史看得是最清楚的,知道上帝的启示是渐进的。虽然在某个历史阶段时,确实遵守律法极其重要,但是,那还只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不是神救恩计划的最终的心意。到了新约时期,历世以来隐藏的奥秘才完全显明出来,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和犹太人都是借着耶稣基督得救。律法很强调向神献上各种祭物和礼物,所以,那时候的人们就以为神就喜欢祭物和礼物。诗篇这处的经文,就告诉人们,其实神不是喜欢祭物和礼物,而是喜欢人遵行他的旨意。神让人献这些祭物和礼物的目的,也是借此试验人是否遵行他的旨意。如果人仅仅在献祭物与礼物上都去做了,但是,在其他的事情上却犯罪得罪神的话,神也不会悦纳他们的礼物。旧约大量的经文都是让人献祭啦、让人献礼物啦,然后上帝会祝福他们啦。所以,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上帝喜欢祭物和礼物。但是,诗篇这里突然冒出一句上帝不喜欢祭物和礼物。其实,类似的经文在旧约虽然不是太多。但还是有几处的。比如:【赛1:11-14】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来朝见我,谁向你们讨这些,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也是我所憎恶的。作罪孽,又守严肃会,我也不能容忍。你们的月朔,和节期,我心里恨恶,我都以为麻烦。我担当,便不耐烦。【玛1:10】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旧约的以色列人落到了从表面上拘守律法的规条,而实际上却违反了神的心意的光景里了,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也同样会有这种风险。从仪文上看,他们似乎是神的百姓,过着宗教的生活,又是教堂、又是祷告、又是各种聚会,也常常奉献。但是,另一面暗中却过着犯罪的生活。以色列人认为我只要按照律法向神献上祭物与礼物,就能得到神的喜悦,我只要肉身上有与上帝立约的记号,我就是上帝的选民了。其实,律法并不能让人得救,【加3:21】这样,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在因信得救的道理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结果人们不明白神颁布律法的真正价值,就变成了死抱着律法不放手了,直到今天犹太人与许多外邦的教会仍是这样。《希伯来书》有一节圣经,对律法的评价很深刻、很到位:【来7:19】(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神面前。当人们都认为律法极其重要时,希伯来书却说——律法原来一无所成。我们可能会问,上帝怎么会颁布一套一无所成的律法呢?一无所成的意思是说,律法一样都没能成全神的心意在百姓身上,要想真正的成全,每一样都是在耶稣基督里才得以成全的。律法一无所成,只是说‘没成全’,而不是说‘毫无作用’,神颁布律法是有其作用的,当这个作用达到之后,律法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我们不必仍然拘泥在死抱着律法上不放了。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为什么说律法原来一无所成,神颁布律法的作用又是什么?律法原来一无所成:1).律法不能真正的除罪:【来10:4】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旧约的时候,人若犯了罪,就要牵一头祭牲到祭司那里,手按在祭牲的头上,然后把祭牲杀掉,就表示罪人的罪已被祭牲担当了,祭牲已经替罪人死了,罪人的罪就被赦免了。旧约是以色列人都是这么相信的,他们都认为公牛和山羊的血能除掉人的罪,但是,希伯来书在这里告诉我们,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确实,我们反过来冷静思想一下就知道,人犯了罪,杀一只羊、一头牛怎么能除去人的罪呢?起码人和牛在价值上区别就太大了,再多的牛,也抵不上一个人命的价值。但是,耶稣基督舍命流血的价值足够这个赎价了,因为我们再多的人也抵不上创造主的价值。那么,旧约那些献公牛与山羊血的人,是不是他们的罪就一直没有被除掉呢?他们还能得救吗?答案是肯定的,若是凭着信心献上的就能得救。他们的罪之所以得到赦免,不是因为他们献上的牛羊的血能除掉他们的罪,而是因为凭信,也是靠耶稣基督的血罪得到赦免,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来9:15】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人类历史以来,所有得到拯救的罪人,罪得涂抹的唯一途径就是只有靠耶稣基督的血。虽然那个时候的人或许还根本就不知道耶稣基督是谁,他们只是信了上帝在那个时间段对人类的部分启示,耶稣的血就能拯救他们这些相信的人。以色列人守律法惯了,就都以为公牛和山羊的血可以除掉人的罪,其实,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除罪,这是人类最大的需要,但是,律法却不能达成这个目的,所以说,律法原来一无所成。2).律法不能得神喜悦:【诗40:6】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诗51:16】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献礼物是表达对对方的爱和尊重,对方一般都是喜欢的。所以,在律法的制度下,向神献礼物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因此,以色列人就认为我们只要向神献上礼物,神就喜悦了。其实,即使在律法献祭的制度下,神也不是喜悦祭物和礼物,神只是想通过献礼物来考察百姓对他的爱究竟如何。如果他们只是按照律法的要求,献上各样的礼物,但是,却不遵行神的话,那么,他们献上再多的礼物神也不喜悦。有一次,神吩咐扫罗杀死亚玛力人和他们的一些牲口。扫罗听后先是满口答应,但是,当他打胜了仗,要杀死那些牲口的时候,却发现亚玛力人牲口养的体壮膘肥的,都杀了太可惜,于是,他只把瘦弱的杀了,却把肥壮的留下准备向上帝献祭,众百姓也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人里面都有一种观念:向神献礼物总不错吧?我们又不是留下来这些牲口,自己吞吃了,而是献给神的。但是,因此,上帝借着撒母耳告诉扫罗,上帝彻底废了他的王位。【撒上15:22-23】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到了新约,这个意思就更显明出来了,献祭物与礼物不能得神的喜悦,要想得神的喜悦唯有靠着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所以,律法是惹动神的愤怒的,却不能得神的喜悦。【罗4:15】因为律法是惹动忿怒的。(或作叫人受刑的)哪里没有律法,哪里就没有过犯。所以说,律法原来一无所成。3).不能让人完全:【来9:9】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今的一个表样,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心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来10:1】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律法既不能除罪,也不能达到让人不犯罪的目的,永远不能让人得以完全,不然献祭的事不早就止住了吗?其实,这里就留下了一句潜台词:耶稣基督的生命可以使我们得以完全。律法只能指出人的罪,却不能使人不犯罪,律法的作用就是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为要怜恤众人。为什么严格的律法不能使人完全,宽松的恩典反倒能使人完全了?有人想,或许是因为律法的要求太高了,人人都达不到,所以,都被律法定为罪人了。恩典嘛,就顺便了,就自由了,无论怎么干都没事,所以,要求一降低,我们就显得相对达标了,不就算是完全了吗。可是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新约的要求不但没有比律法时代降低,反而是提高了要求。从主耶稣登山宝训的那些话里就能明显的看出,主耶稣反复说:“经上记着……,只是我告诉你们……”。主耶稣的吩咐都是高于律法的要求。那么,为什么律法时代相对较低的标准,人都不能完全,而恩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倒能完全了呢?那是因为律法只是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切都要靠你自己遵守。旧约的时候,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没有圣灵的,而那些极少数有圣灵工作的仆人,圣灵当时的工作也是恩赐性的,不是做保惠师的工作,那时候保惠师还没有降下来。人靠自己守这些律法规条,当然是遵守不了的,不是因为律法的要求高,而是因为罪人的堕落深,是已经卖给罪了。而新约时期教会中的人,每一位都有圣灵多方的帮助,但是,不会因此自动就成为完全人。这里面还需要我们竭力的按照真理追求、操练,使我们渐渐的达到完全。如果一个人体贴肉体不追求长进或因无知不按真理追求,那也不可能成为完全,甚至发展成为畸形、毒瘤。因为律法也不能让人完全,所以我们说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律法既然一无所成,那么,神为什么又要颁布律法呢?因为律法还是有它一定的作用。1).律法可以让人想起自己的罪:【来10:3】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这些祭物的血虽然不能除掉人的罪,但是,可以让人常常想起自己的罪。献祭者通过手按羊头,杀羊、放血、焚烧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让他看到自己是个罪人,常常献祭,常常提醒自己,情境教育印象深刻,这对人靠自己努力不犯罪,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样就可以维持一个较好的社会秩序。圣经中的律法,其实也就是以色列国的法律,其功能就像其他每个国家的法律一样,具有同样的规范人的功能。2).指出什么是罪:【罗7:7】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律法是罪吗?断乎不是。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非律法说,不可起贪心。我就不知何为贪心。律法要是不告诉我们什么是罪,我们就不知道何为罪。这个世界对罪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国家对罪有不同的划分,某种行为在这个国家是合法公民,可能到了另一个国家就成了罪犯了。还比如,通奸的罪,在以前的世代里无论在哪里都是大罪,但是,现代社会所谓的文明了,认为你情我愿的爱情追求不能算是罪,于是在大多数的国家里,现在都不再把通奸的行为列为是犯罪了,顶多只能说那些有此行为的人道德不高尚。如果没有一个适用于全人类的权威的罪的标准,那怎么能行,人就莫衷一是,不知道何为罪了。于是,上帝颁布了律法,上帝将来审判罪人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审判。【启11:17-19】说:“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们感谢你,因你执掌大权作王了。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审判死人的时候也到了。你的仆人众先知,和众圣徒,凡敬畏你名的人连大带小得赏赐的时候也到了。你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的时候也就到了”。当时神天上的殿开了,在他殿中现出他的约柜。关于律法到底有没有废掉,目前在教会间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这都是因为不明白律法与恩典地的关系。律法既可以说废掉了,也可以说没有废掉,圣经两方面经文都有。(若要了解详细解释,可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新约时期的信徒还要不要守律法》)律法没有废掉的原因,就是因为将来律法还要成为审判罪人的依据。律法不能让人不犯罪,但是,能指出什么是罪,这是律法的第二个作用。3).引人归向基督:【加3:24】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律法指出人的罪,律法也定人的罪,【加3:10】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一方面律法告诉我们,罪人是要被神审判和咒诅的,另一方面律法又告诉我们什么是罪,让我们知道自己就是那将要被神审判的罪人,我们又无法做到不犯罪,怎么办呢?所以,人在律法下非常恐惧战兢。就着这个时候,如果突然一道亮光射过来,告诉我们:“神的义已经在律法以外显明出来了,那就是凡信他的,就都可以不被定罪了”。这就如同深陷淤泥中,垂死无力自拔的人,突然接到外面丢下来的悬梯一样,一定是死死地抓住不丢手。律法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在救生的悬梯抛下来之前,律法让我们看到我们身处的光景都是如同深陷淤泥一般。律法是我们的训蒙师傅,为了引我们归向基督。不要基督已经来到了,我们还跟着师傅不肯离开。2.预备了身体(开通了耳朵):希伯来书说‘预备了身体’,诗篇这处经文却是写为‘开通了耳朵’,好像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啊。是不是圣经翻译错了?不是的,其实这两种翻译意思是一样的。神给基督预备了身体,是说主耶稣的身体是属于神的,他所行的一切都是照着神的旨意行。虽然有时候,主耶稣自己从人性说不情愿做某件事,但是,只要那是父的旨意,那就放下自己的意思,照着父的旨意行。开通了耳朵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旧约的时候,你在以色列大街上走,会看到两种奴隶。有一种仆人是穿通耳朵的仆人,他们本可以得自由了,但是,他们的主人对他们太好了,使他们甘心情愿的留下来继续服事主人。那么,这时候,主人就会把他们带到门框旁,用坠子把他们的耳朵在门框上穿透。他们就永远服事自己的主人,这种仆人都是爱的奴仆,不是被勉强和被动的无奈服事。主耶稣说:“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们今天也都来了,我们来的目的是什么?吃喝快乐吗?不是的,我们也是为了照着神的旨意行。主祷文里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果我们只是这样祷告,却不愿让神的旨意在我们身上畅通无阻,那就是说空话了。主耶稣又说:“我的事,在经卷里已经记载了”。福音书里也常常记载,主耶稣在做了某件事情之后,就会添上一句经文‘这是为要应验经上的话’。主耶稣的这个榜样,对我们来说,不是让我们应验经上的话,而是让经上的话都通过我们来显明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所行的,就是经上所记载的。这就是在神眼中最有价值的人,也就是最成功的人。不论他活到多大,不论他的工作是大是小,只要是一切照着神的旨意生活的,他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人。这和我们今天世界对成功的评价完全不同,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人考上名牌大学,我们会说‘他是成功的’;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人拥有庞大的资财,我们会说‘他是成功的’;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人拥有崇高的地位,我们会说‘他是成功的’……。我们今天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还都是看一个人拥有世界上的荣耀有多少。如果一个人在世界上又穷又苦,像渣滓一样,我们不会把这样的人与成功联系起来。但是,在神眼里,像主耶稣、保罗、彼得、施洗的约翰……这样的遵行他旨意的人,他们的一生都是成功的。就像保罗临终前说得那段话:“【提后4:7-8】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3.心版律法:旧约的律法是写在石版上的,到了新约我们才提到心版律法。石版律法与心版律法的区别。1)形式上不同:石版律法,在形式上是刻在石版上的,是指以十条诫命为代表的所有的旧约律法。当初,神让摩西带两块石版上到西奈山顶,上帝用指头在上面写出了十条诫命。后来,山下的百姓犯罪,摩西下山当着百姓的面摔碎了这两块石版。之后,又带上去两块石版,神再次把诫命写在上面,后来这两块石版就一直保存在约柜里。【出40:20】又把法版放在柜里,把杠穿在柜的两旁,把施恩座安在柜上。【来9:4】有金香炉,有包金的约柜,柜里有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并两块约版。心版律法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指外邦人的是非之心,【罗2:14-15】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以色列人有刻在石版上的律法,外邦人没有石版律法,但是,他们同样可以敬畏真神,因为他们自己的是非之心就是自己的律法。不过,这种心版律法仍与石版律法同类。新约还有另一种心版律法,那就是圣灵住在每个神儿女的心里,指示我们如何遵行神的话。【来8:8-10】所以主指责他的百姓说,(或作所以主指前约的缺欠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这是主说的。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个心版律法也是借着良心指示我们,只是这个良心与刚才提到的外邦人的是非之心不一样,外邦人的良心因罪的玷污,已经非常不准确了,如同一面糊满了烂泥垃圾的镜子。而基督徒的这个良心是被主耶稣宝血洗涤过的,又恢复了清楚透亮的功能,好像把镜子上的脏东西全部洗掉了,镜子又变得崭新光亮一样。石版律法是死的,放在圣殿里,人需要去对照它,看看某件事能做不能做。心版律法是活的,它就在每个基督徒的心里,随时可以提醒我们能做还是不能做。【赛30:20-21】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我们要重视里面的声音强过重视外面的声音,人教导我们的话,会错。即使是老信徒、传道人教导我们的话,也有可能错。如果我们里面的声音是禁止的,即使外面很多人都告诉你可以做,我们也不要去做。要想让里面的声音是准确的,我们多读经、多祷告是非常需要的。不然的话,我们里面的声音就有可能因受到误导而变得不准确,使得原本可以做得事情,我们心里面也不平安了。2)目的上不同:石版律法是咒诅罪人的,【加3:10】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遵守律法就得祝福,违反律法就受到咒诅,百姓到了迦南地之后,在基立心山宣布祝福的话,在以巴路山宣布咒诅的话,百姓都要齐声喊‘阿们’,【申11:29】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但是,因为没有人能不犯律法,所以,都成了被咒诅的。心版律法是怜悯罪人的,【徒13:39】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按着石版律法本该受到咒诅的罪人,因着主耶稣的恩典就可以白白称义了。最明显的有个例子,有一次,一个正行淫时被抓的妇女带到了耶稣的面前,按照石版上的律法,她就是应该被石头砸死的。但是,最后主耶稣赦免了她,这就是恩典。3)心态上不同:石版律法是让人不得不守,是被勉强的,如同是重轭套在头上,因为谁不守谁就被咒诅。比如,十分之一的奉献,那时候不是由着你甘心乐意,而是到了时候,你就得把东西带来,利未人手里拿根木棍,每数到第十只他就拿棍点一下,这只就得拿走归给神。【利27:32】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再比如,安息日那天就得归给神,从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这段时间,你什么工也不能做,不能上班、不能种地、不能走远路、不能生火做饭……,你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守安息日,否则,就犯死罪了。今日,安息日会的信徒仍然还在这样守律法,礼拜六那天不能开店、不能上班、上学等,有些家里还有不信的家人,对此很恼火,但是,信的一方宁可家人生气也不敢违反律法,他们其实很苦的。但是,他们嘴上却互相打气鼓劲‘我们不苦,我们靠耶稣守律法可甘甜了’。当他们悔改来到教会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在真理中得自由,才切身感受到耶稣基督的恩典,才不再仅仅只是嘴巴上的宣称。石版律法因为是被勉强的不得不做,所以,做得人都是存应付的心态与利己的心态。申命记28章就是典型的律法下的精神,也是今天成功神学最喜欢引用的一章,是他们的理论基础。这种遵行神话语的目的是不正确的,在石版律法的时代可以这么讲,因为律法就是勉强人遵守。但是,在恩典时期就不应该这么讲了。我们今天遵行神话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得到什么地上的好处。遵行神的话,确实一定会得到神的祝福,一定会得到神的赏赐。但是,不一定是得到地上那些肉身的好处。成功神学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地上的好处吸引人遵行神的话,说‘你只要慷慨奉献,就一定会发大财,就一定不会生病。你若贫穷了、生病了,就一定是因为你不遵守神的话遭致咒诅了’。那些人慷慨奉献的目的,不是爱穷人,也不是爱上帝,而是爱他们自己,他们将奉献当做让自己发财的手段了。我们在今天的恩典时期,遵行神话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为了向神感恩。即使神不给我们任何地上的好处,我们为着已经得到的救恩,就已经对神无以回报了。【诗17:15】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见或作看),就心满意足了。即使在我们跟从主的路上,上帝对我们很苛刻,允许我们经历很多难处,我们也要向神感恩。这是一种基于对神认识之后的爱与信任,我们不像在律法时代时,被动、勉强、应付、利己的遵行神的话,而是主动以遵行神的话为乐,甘心乐意的遵行圣经真理的吩咐。~~~~~~~~~~~~~~五.见证神的生活:9-11基督徒的生活目的就是为要见证神,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与世人一样,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改善生活,让自己吃喝快乐。但是,我们有责任反映神的荣耀,让世人通过我们看到神的荣耀。我们是被救主买赎出来的人,我们的主权就应该属于主了。见证神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不止住嘴唇:这是指用口来见证神,经文又提到了我们用口见证神的几个方面。传公义的佳音。佳音就是福音,就是好消息。传佳音,这句话我们不稀奇,稀奇的是,传什么样的佳音?这里说,传神公义的佳音。我们常常都是传神慈爱的佳音,不肯传神公义的佳音。因为传慈爱的福音,大家都喜欢听。比如,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很多人就喜欢传‘你信了耶稣就能治好你的病;你信了耶稣,上帝就帮你赚到大钱;你信了耶稣,孩子的成绩就能腾云直上,考进好的大学……’。这样一传,谁不希望自己得好处啊?结果,就会有些人愿意‘信’神试试看,自己病能好不,能发财不,孩子能考进好大学不。但是,如果要传公义的福音,就必须告诉对方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要悔改。人都喜欢听你说他是好人,要是说他是罪人,无论怎么委婉表达,别人都是不喜欢的,人甚至不认罪已经成了习惯性的啦。如果传的是‘信耶稣得好处’的福音,那么,来到主面前的那些人,就不是为了真心信靠上帝的,不是来向主认罪悔改的,而是想来吃饼得饱的。这些人不会付代价遵行主的道,反而常常犯罪。他们犯了罪,外人又分不清楚谁是真信的,谁是假信的,看见他们常常也背着包去聚会,就会把账算在教会的头上,这些人会羞辱主的名,【罗2:24】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正如经上所记的。我们看到主耶稣传道的时候,不是靠肉身的好处吸引人,而是传“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施洗的约翰也是传这样的福音。传神的信实。我们要告诉别人,我们所信的神,是一位信实的神,是守约的神,是无谎言的神。主耶稣讲话的时候,常常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也是说明他的话都是信实的。我们要告诉别人,上帝是信实的,我们自己也是如此的确信。如果上帝不是一位信实的神,那就太可怕了,如果上帝说话不算数,那就太可怕了。科学结论常常会发生改变,某种学说思想常常会发生改变。但是,神的信实的,圣经的话句句都是可靠的。就算天地废去了,圣经的话也不会丝毫改变。人们的观念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人们可以美其名曰‘与时俱进’,但是,很多现代人认为可行的事情,按照圣经却被判定为是罪行。基督徒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应该毫不妥协的站在圣经的一边说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能会被世人反对、谩骂,甚至会被一些基督徒讽刺、挖苦,但是,这也正是需要我们捍卫圣经权威的时候,正是由于末世许多基督徒的妥协,圣经在基督徒中间也是越来越失去权威了。很多人可以任意取舍圣经内容,为自己所用。虽然圣经这本书是一点一画都没有废去,但是,在某些人的解经里,却是不顾圣经的警告,任意废去、或是更改、或是加添。传神的救恩。要传神的救恩,我们自己就要清楚明白救恩的原理。传福音最重要就是把内容传得清楚正确,至于最后的效果如何,那不是需要你负责的。挪亚传道几十年,外人一个得救的都没有,神会怪挪亚不会传福音吗?不会的,他们不信,神就定那个时代的罪,而不是定挪亚的罪。但是,我们发现今天布道会也好,个人传福音也好,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以追求结果为目的。如果一场布道会结束了,没有几个人站上台去决志,多丢人啊?如果传福音,没有人表示愿意接受,多丢人啊?于是,就要想法设法怎么多弄一些人表示‘决志’,成为了传福音首要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追求下,浮夸、虚假就都出现了。有些‘决志’的场面看着很热烈,但是,都是信徒安插在人群中当托凑人数。有些‘决志’不是由各人自己甘心乐意接受,而是被硬拽上台去。还有些人呼召的时候,怕没有人决志,于是,呼召的内容就不仅仅是悔改信主了,而是再加上信徒谁要奉献自己也请举手、谁要医病也请举手、谁要祝福也请举手等等。几类人凑到一起,举手的人就显得多了。还有的布道会提前预告,谁要是决志我们就送他一本圣经,很多人都有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平时有些卖药搞活动的时候,哪怕应许参加活动的人,每人会送一个塑料筐、一把锅铲子,一杯药酒等三块两块的不值什么钱,都能吸引很多人半夜排队挤破头去领。更何况一本二十多块的圣经书呢?就算他们不读,领回去当个桌垫也是好的。所以,都纷纷举手表示愿意‘信’。带领的人回去汇报的时候,声称‘成效不小,今天有30个人愿意信,因为我们发出去了30本圣经’,结果圣诞节一过,可能连一个真心相信来聚会的也没有。所以,传福音最忌讳以追求人数为目标。只要传扬正确的福音真理、救恩内容,结果不是由我们来负责的。一旦以追求人数为目标,就必定会出现种种虚假的问题,甚至连福音的内容都要更改了。传神的救恩,最要紧的一定要提到三个方面:首先,一定要讲到人人都是罪人;其次,一定要讲到人无法自救;最后,一定要讲到上帝来救罪人。讲完之后,还要由对方自由选择信还是不信。不能靠勉强,不能靠欺骗,这样的相信才是真实的相信。传神的慈爱。公义与慈爱是上帝一对平衡的属性,如果只讲上帝的公义,对人也没有吸引力。因为我们是被神的爱吸引来到神面前的。【约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上帝将普遍的恩惠赐给全地的人,不但是信神的人得到神的恩典,连那些不认识神,甚至是抵挡神的人,神也给他们恩典。【太5:45】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徒14:17】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曾有一位无神论者,公开搭台宣传无神论的思想。他对台下的群众说:“我可以向你们证明没有神,我对天上的神大骂并开枪,如果我被他立刻杀死,就证明天上有神。如果我平安无事,就证明根本就没有神”。说完,对着天上大骂了一阵子又连开了几枪。之后,什么事也没发生。他说,我已经证明没有神了,你们谁要是不服,就请来驳斥我。这时,一个卖菜的农妇走上台,对众人说:“我今早出来卖菜,路上遇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拦住我的去路,我往这边,他也往这边,我往那边,他也往那边,并向我边骂边吐吐沫,我快跑了几步就躲开他了。台下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神是慈爱的,连抵挡他的仇敌,上帝也爱他们。2.活出美好见证:有时候行为的见证比口传的见证更重要,尤其是在熟悉你的人中间,我们把基督传得再好、再正确,只要我们的见证不好,就全都白费了。要想有好的见证,就需要我们有爱的生活,有甘愿吃亏的心态。为主的缘故吃了亏的,神不会让我们真的吃亏,神会通过各方面的祝福赏赐给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例如,亚伯拉罕每次吃亏之后,神就向他现象,祝福他。六.活在自我中:12-基督徒的生活好像是一会活在老我里,一会活在新生命里。可能上一分钟还活在新生命里,下一分钟就活在老我里了,转换的非常快。就好像彼得,有一次,耶稣问门徒:“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彼得回答的真好,这是天父的指示,说明彼得现在是活在神里面。但是,马上彼得就又活在魔鬼的指示之下了,那是因为彼得只体贴老我的意思。【太16:20-23】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我们好像是和罪孽赛跑,一会你跑过它,一会它追上你。又像是与罪孽摔跤,一会你把它压在下面,一会它把你压在下面。一旦被罪孽追上,我们就会偶然被过犯所胜。我们心里就会胆颤,认为我们怎么还能犯罪呢。不管别人知不知道我们所犯的罪,只要我们犯罪了,我们自己心里就会非常自责,不能昂首,胆战心惊。这种为罪忧伤、为罪自责的心理,还是很好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信了主之后就不犯罪了,偶然被罪追上是难免的。其实,一个丰盛的生命就是从得胜与失败中出来的。失败了,我们就更能看到自己的本性是何等软弱,就更加紧紧地抓住主,更迫切地求主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