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传之东海争锋 第六章 八闽首府
作者:玄月长明的小说      更新:2017-11-03

  “天下形势,易辨者莫如福州府,诸山罗抱,龙从西北稍衍处过行省,小山坐其中,乌石、九仙二山东西峙作双阙。其外托则东山高大,蔽亏日月,大海在其外,是谓鼓山,西山迤逦稍卑,状若展旗,曰旗山。大江从西南蛇形方山下,南台江稍近城而行。大江复从南稍折而东北,南台江水合之,汪洋弥漫,东下长乐入海,其山川明秀若此。”——《闽部疏》

  “闽,东际溟渤,南通交、广,北涉吴、会,皆大海环络,风帆巨舰,一息千里。海怪出没,自东而南北,深为藩篱门户之忧。””——佚名

  不一日,两人终于抵达福州府。明远曾在藏经阁内细细阅读过《三山志》,知道福州府乃是千年古城,更是个物华天宝之所在。秦时便在此处设“闽中郡”,晚唐时王审知在此地建立“闽越国”,待到宋时,更是繁华无比,英才辈出,为大宋六大城府之一。两宋一朝,更有文武状元二十一人出自福州府,冠绝天下。到了本朝,又是大明四大港口之一。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六下西洋,庞大的船队每次皆是进出福州港躲避风雨,补给水粮。

  今日二人亲临此地,但见往来人物衣冠鲜明,谈吐风雅,更兼满城遍植榕树,内河交错纵横,景色之秀,今生未见,不由得看得目眩神迷。智源也忍不住称赞道:“天下人皆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想来苏杭风光,亦不过如此。”

  屈指算来,离昆仑派相邀各派门人共赴鼓山大会之期,还有六日。智源和明远来到城中一个僻静所在,寻到一个名曰“福榕”的小客栈落脚。可喜福州府地下温泉遍布,这个不起眼的小客栈居然也引得温泉水至客房之中,师侄二人卸下行囊,便向店家讨得两个大木桶,注满温泉,舒舒服服地泡了起来,一洗积日尘土。过了半响,身躯逐渐发热,疲乏之意一扫而空。两人躺在木桶之中,远观城外山色变幻,自有一番说不出的畅快惬意。

  明远感叹道:“这些时日昼夜赶路,饥餐露宿,今天偷得这半日清闲,原先所受的苦楚倒也不枉了,难怪世人都爱慕红尘繁华。”

  智源道:“明远师侄,如今距离鼓山大会之期愈发临近,近日玄门各派的修真高人想必也纷纷齐集此地,何况还有海妖在旁窥探。出门在外,不比自家山门,切不可大意了,务必收敛形迹,处处小心,免生事端。”

  明远面上一红,忙道:“师叔指教的是。明远方才只贪图一时安逸,师叔却时时牢记师门重任,明远谨记教诲。”

  智源呵呵一笑道:“你我二人虽然名为师侄,但我一直你视如自家兄弟,此次能够共成此行,也是大大的有缘,私下里也不必过于拘礼,我只是随口提醒你一下罢了。泡了半天,肚中也饿了罢?现下天色已晚,我们一齐去逛逛市集可好?”

  明远大喜,连忙点头应允。智源吩咐明远换过一套俗家衣服,再用布包了铁禅杖,又各自戴上一顶软帽,遮住了光头。

  明远不解道:“师叔,今日出门为何要改成这般模样?”智源神秘一笑,道:“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你想想看,这个时候此地各方高人云集,我们两个光头和尚出门在外,岂不是过于显眼?如果引起他人注意,惹出了不必要的事端,岂不糟糕。还有,出门在外,你我也不便再以师门辈分相称,这样罢,你唤我叔父,我叫你…叫你明月好了,可记下了?”明远觉得智源言之有理,连忙点头称是。

  师侄二人行至西湖,智源见到湖畔一排雕梁画栋,皆挑着一个布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高高悬起的大红灯笼映照之下,布幌上分明写着一个斗大的“酒”字,不由心头大悦,抓起明远的手,快步流星地走上楼去。

  二人上了三楼挑了一个临窗的座位坐下,此时恰好华灯初上,两人看着湖中一艘艘画舫游荡开来,一轮玉盘缓缓升起,只见明月皎皎,湖水粼粼,自有一番说不出的清丽美妙。

  智源心情大好,大声道:“小二,店里有什么好酒好菜,快快报来!”

  早有一个店小二将手中白巾往肩上一搭,小跑上前,满脸堆笑道:“二位客官,您俩大驾光临,小店真个蓬荜生辉!小店这里有上等的绍兴‘女儿红’、山西汾酒、洛阳杜康、杭州梨花、乐城羊羔、福建枭香,不知客官要哪一品?招牌名菜有西施舌、贵妃鸡、叫花鸡、白切鸡、昭君鸭、桂花鸭、烤全羊、蒸羊羔、狮子头、水晶肘子、油爆虾、碧螺虾仁、松鼠桂鱼、蟹肉羹,还有我们福州府本地的鸡汤川海蚌、香露河鳗、一品戈抱蛎、七星鱼丸、太平燕、太极芋泥、荔枝肉,味道极是鲜美,既然有幸来到此地,不可不尝。不知两位要哪几味?”

  小二还未说完,智、明二人都已经听得目瞪口呆,明远自不必说,每日在寺内所见无非就是素面、斋饭、面筋、木耳、口蘑、青菜,哪里还知道世间还有这么多闻所未闻的菜品?智源虽然不似明远,但之前下山也多是在燕、赵一带行走,酒食都较为简单,无非牛羊鸡鸭之类,怎想到这里随便一家酒楼,便有这许多精致菜肴?

  智源想了半响,眨了眨眼睛,说道:“嗯……且先打两角福建枭香来吃吃,酒的滋味若好,菜才品得有味。”

  小二见他二人未点菜食,微微一怔,便又笑道:“好嘞!二位客官请慢坐,酒一会儿便到。”转身喊道:“枭香两角!”便走开去楼梯口迎接新到食客。

  待他走开,明远怯生生地问道:“师叔,我们出家之人,理应持斋守戒,不食酒肉,如今我们一到这里,便来此处饮酒,恐怕有些不大妥当吧?”

  智源竖起食指放到唇上“嘘”了一声,扭头看看左右无人听见,“嘿嘿嘿”地神秘一笑,对明远小声道:“记得别再叫我师叔,要叫‘叔父’。你却以为那些下山办事的师伯师叔们,不趁外出之便饮酒吃肉么?”

  明远万万不料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惊得瞠目结舌,智源见他这副神情,心中暗自好笑,又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脑,一张方脸显得分外慈善可亲,他循循善诱道:“明远,听闻你博览群书,见识不凡,却怎么也这般迂腐?难道没听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么?只要胸怀一副扶危济困的菩萨心肠,吃些酒肉又有什么打紧?再者说来,这些酒肉是别人做出来的,我们又不曾杀生,你不吃它,别人也要吃到肚里,又有甚么分别?”

  正说话间,店小二烫了一大壶枭香酒端至二人桌前,手脚麻利地布下碗筷杯盘,待要离开,智源伸手摸了摸空瘪的钱袋,终于狠下心肠,说道:“小二,再先上一盘白切鸡,切两斤卤牛肉,还有那甚么七星鱼丸来上一碗。”

  明远只觉得肚中饿得咕咕作响,只得说道:“麻烦小哥,来一碗素面。”

  店小二点头应道:“好嘞,马上便来。”

  智源闻得那枭酒阵阵飘香,早已经垂涎三尺,不由分说卷起袖口,动手斟了两大碗酒,说道:“好侄儿,只因你未曾饮过美酒,不知道这酒的妙处。叔父我若是饮了好酒,平常的功法施展开来,平添三成神威,若是我有半分欺瞒于你,教我今生坠入阿鼻地狱,十世也不得翻身!来来来,我们先满饮此杯,在山上待了那么长的时日,嘴里真是淡出鸟来了!”

  说罢,他也不待明远动手,先将自己面前那碗酒端起,一口气倒入肚中,喝得个底朝天,“啊!”地一声长长嘘了一口气,好似如饮玉液琼浆一般,显得畅爽无比。

  明远却不敢饮酒,忙说道:“多谢师…叔父美意,明…明月只需一碗素面果腹便可。”

  智源见他执拗,也不强求,冷笑一声,端起明远面前那一碗酒,又是一饮而尽。自言自语道:“只可惜出家人身无余财,此生恨不能饮遍天下佳酿。”

  说完,夹起肉来塞进嘴里,一口酒一口肉,片刻之间,便把桌上酒肉吃个精光。

  此时智源方才斜眼看那碗七星鱼丸,只见一只小巧精致的瓷碗内满满盛着一碗清汤,汤中漂浮着三个核桃大小的雪白丸子,另有青葱数根为衬,青白相映,显得甚是好看。智源干脆也不用筷子,端起瓷碗来猛吸一口,连汤带丸子吸入口中,发觉这汤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鲜甜。再一咀嚼,不禁“咦”了一声,原来这七星鱼丸入口弹性十足,里面还裹着鲜肉馅,吃将起来格外鲜甜,真是人间至美,让人一品之下香溢齿颊,回味无穷。当下他也不言语,接连猛吸几口,将那碗七星鱼丸吞了个干干净净。

  智源吃得畅快,心头大乐,伸手一抹油光发亮的嘴角,高声叫道:“店家,结账!”

  便在此时,窗外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两人顿时一惊,忙向外望去,只见西北角上火光冲天而起,隐隐传来无数哭喊之声,两人耳力较寻常人敏锐百倍,早已听到有人乱叫“妖怪来了!”、“快跑啊!”、“救命啊!”之类的言语,待到此时,智源却哪里还坐得住?他将身边禅杖向外一掷,飞身跳上,扭头对明远道:“明月,叔父且先去降妖,你自行回客栈等我。”转眼间,魁梧的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见到这般光景,明远也无心久留,起身便要离去。却被小二一把拉住,满脸堆笑道:“这位客官,一共是五钱银子,酒钱请就算还。”

  明远闻言大吃一惊,出门在外,平时银钱都在智源身上,现在如何拿得出银子?登时一张白净面皮涨得如同猪肝色一般,支支吾吾,却又说得出甚么话来?

  正尴尬间,突然听闻一人说道:“这位兄台,如不嫌弃,请来这厢一叙。”声音甚是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