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传之东海争锋 第二十章奇门遁甲
作者:玄月长明的小说      更新:2017-11-03

  明远道:“敢问刘公,不知这奇门遁甲是从何处而来?”

  刘玄之道:“奇门遁甲之学大有渊源,本是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之时。相传那蚩尤身高一丈二尺,生有三头六臂,更兼铁头铜身,刀枪不入,麾下有九九八十一个结义兄弟,个个骁勇无比。蚩尤本人法力高强,尤其善于呼风唤雨,步云施雾,常常令黄帝三军迷失方位,不辨东西,实乃黄帝生平所遇最强之劲敌。

  明远道:“原来如此,后来又如何了?”

  刘玄之又道:“却说黄帝领军与蚩尤接连鏖战数日,双方都难分胜负。再过了数日,粮草即将耗尽,黄帝和麾下诸将都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此时已有将领提议暂且退兵,择日再战,或许可以寻得战机,求得一胜。可是马上又有其他大将反驳道,两军胶着之时,如果突然退兵,只怕军心动摇,士气泄尽。再者说来,蚩尤用兵之能不在我军之下,如何防范蚩尤趁机大肆掩杀,也难有万全之策,说不定一着不慎,就是全军覆灭之局。双方一时间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在此进退两难之际,以黄帝之英明神武,一时间竟也难下决断。”

  明远听到此处,也不禁为之心忧,忙问道:“不知轩辕如何应对这样的危局?”

  刘玄之微笑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乃千古颠扑不破之理也。却说这一晚,黄帝在中军大帐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突然听闻轩辕丘上传来一声巨响,响彻天地。片刻之后,又有兵士前来禀报轩辕丘突然上发出巨大光芒,光耀夺目,不知是何原因。

  黄帝急忙率众人前去探查,只见一道彩虹从天上缓缓降落而下,从虹桥上走下一位神女,这位神女周身大放七色神光,她手捧一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赠予黄帝。黄帝连忙跪拜谢过,回到军帐中打开一看,原来玉匣中竟是一本天篆文册的龙甲神章。黄帝又惊又喜,通宵挑灯夜读,方才知道刚才授书的神女乃是九天玄女娘娘。这龙甲神章中所载的内容,颇为繁杂,但其中最为玄妙的莫过于这奇门遁甲之学。于是黄帝命令全军加强戒备,严守军营,一律不理敌军挑战,违令者定斩不赦。自己闭门数日,潜心研习,竟然悉数领会。

  黄帝出营之后,对涿鹿决战顿时胸有成竹。他先命令兵士不分昼夜地赶制出八十面夔牛大鼓和指南车。又暗自训练出一支火畜骑兵,以为奇兵。

  一切就绪之后,黄帝派人与蚩尤定下决战之期。黄帝先将大军按八门九星之位布好军阵,再亲自引前军来蚩尤阵前挑战,战不数合,就诈败将蚩尤全军引入奇门阵法之中。

  两军在阵中激战之时,黄帝突然下令众军一齐擂鼓,这八十面夔牛大鼓同时响起,声震五百余里,把蚩尤大军震得头晕眼花,心惊胆战。再加上蚩尤又哪里识得奇门遁甲的玄妙?蚩尤大军陷入这奇门阵法之中,人人只觉得昏昏惨惨,日月无光,四处都是敌军的呐喊冲杀之声,近处却又不见敌军一人,不由得人人惊慌失措,无心恋战。蚩尤虽然剽悍勇猛,智计百出,可是征战一生的他却也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形。蚩尤虽然心中焦急,但毕竟也非等闲之辈,他连忙在军中施起法术,呼唤来雨风迷雾,想要困住敌军。

  黄帝早有准备,忙命人退出指南车来,在愁云迷雾之中辨明了方位。黄帝见蚩尤终于无计可施,传令火畜骑兵突袭蚩尤中军,蚩尤猝不及防,大军登时溃乱。黄帝见时机已经成熟,命令麾下六路大军借助鼓兽之威,发起总攻。

  此刻黄帝大军占尽天时地利,将士用命,人人争先,终于一鼓作气击败劲敌蚩尤大军,斩杀蚩尤,从此名震天下,八方咸服。此战过后,黄帝命宰相风后将龙甲神章之精要整理演绎出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此学由此流传到了世间。”

  这一段黄蚩大战只把明远听得如痴如醉,叹道:“原来奇门遁甲之学却有这么大的来头,竟然是九天玄女亲授,难怪以蚩尤之勇,也无力回天了!”

  刘玄之笑道:“和你说了这么多,只过让你知晓奇门遁甲的渊源,如若一点也不知晓,日后不免被其他修习之人耻笑。好了,现在便开始转入正题。何谓‘奇门遁甲’?这‘奇’是指乙、丙、丁三奇。‘门’是休、生、开、杜、景、惊、死、开八门。‘遁’是为隐遁之意,‘甲’便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六甲。‘遁甲’在十干之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便是戊、己、庚、辛、壬、癸。另外还需配合九星,即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八神,即值符、滕蛇、太阴、六合、太常、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当晚,刘玄之便将薄绢上所载的奇门遁甲之学一一讲解给明远。

  却说这奇门遁甲本是以易经八卦为基础,融合了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诸多精深之学,明远虽然资质聪慧,但从小到大修习的都是佛门典籍,道家之学只是偶尔涉猎《道德经》、《南华经》之类的书籍,对于《易经》一窍不通,更何况从此中演化而出的奇门遁甲?刘玄之说了一晚,十成他中能大概听懂的还不到一成。

  待到天色微微泛出鱼肚白,刘玄之重重吁了口气道:“今天便说到这里罢,你白天回去好好温习几遍,今夜戌时再来。”

  明远点头谢过,昏昏沉沉地回到自己房内,刚要躺下歇息,却见窗外一道黑影一晃,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闪入自己的房间,他定睛一看,原来来人却是智源师叔。

  明远不由得大喜道:“师叔,你终于回来了,怎么去了这么长的时日?害得我这几日提心吊胆的好不担心。”

  智源见到他,也是欢喜非常,嘴上却骂道:“奶奶的,都怪那只臭章鱼好不刁滑,害得我这几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都快被饿成一把线面了。”

  明远前两日在客栈中见到食客在品尝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问过来福之后才知道这是福州府的另一种小吃,唤作线面,没想到如今智源师叔用它来形容自己肚饿,不由得暗自好笑,连忙唤来福做上一大碗线面上来,智源连忙叫道:“酒肉也备些上来。”

  过了片刻,来福便端上一海碗线面、一壶酒、一盘卤牛肉,那面汤是用慢火熬制的老母鸡汤加料酒调制,线面纤细柔滑,吸饱了鸡汁,故而滋味十分鲜美,智源一边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一边连声叫好。

  酒足饭饱之后,智源问道:“小师侄,怎么几日不见,你倒发了横财啦?住到这般奢华舒适的所在。”

  明远道:“我住在此处,都是听我新结识的龙贤弟吩咐的。”

  于是便把如何结识龙行云、如何被绿袍怪人追杀、如何代他保管月魂剑之事细细说了一遍给智源听了,涉及到月魂剑的诸多秘密,自然隐去不谈。

  智源沉思片刻,皱眉道:“你这位龙贤弟身份可疑,行事老辣,看起来背景很不简单啊!”

  明远道:“龙贤弟虽然与我只有一面之缘,但我们同在西湖之畔共赴生死,何况他还将视若性命的月魂剑交予我代为保管,这份情谊丝毫不会有假。”

  智源点了点头道:“也罢,你且把月魂剑给我看看。”

  明远伸手从腰间取下月魂剑递给智源,智源拇指轻轻

  一挑剑柄,只听“铛”的一声,一道寒光一闪,只见满室青光晃动,一股冷冽之气扑面袭来,室温顿时下降了好几分,那月魂剑飘然悬浮竖立在两人头顶之上,映射得两人全身都变作青绿之色,剑尖还不住地轻鸣颤动,如同活物一般。

  师侄二人突然被那剑气一侵,都猝不及防地打了个寒颤。

  智源咂舌道:“如此神兵利器,当真罕见。”右手一挥,掷出剑鞘将那剑收起。

  智源沉吟道:“难怪这么多江湖人物想要将此剑据为己有,青城派还为此枉送了不少性命。你这位龙贤弟教你的这番安排,的确并非多此一举。”沉思了片刻,又道:“数日之后的鼓山大会,我们要多加小心,尤其是要离青城派的人远些,以免又生事端。”

  明远点了点头,道:“师叔说得很是。对了师叔,我们那日分离之后你捉到那妖怪了吗?怎么今日才回来,叫我好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