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者归来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川西空军学院,可是刘郧的心肝宝贝,以后驱除倭寇、争霸全球,就全靠它了,可不能出一点问题啊,一想到这里,这厮什么也顾不上了,连忙命令智脑招来幻影机甲,穿上后火速返回川西县,先看个究竟再说。

  刚飞到刘氏别墅附近,刘三爷就发现不对了,整个别墅区都发生了变化,确切的说,是以刘氏别墅为中心,前后左右,七八栋别墅都发生了变化,里面不但秘密驻扎了军队,还架上了M2高射机枪。

  刘郧现在可是炼气巅峰,神识不亚于才刚突破的炼神期初期,不用智脑的辅助,也能自行扫描周围的情况,他很快就在别墅的不远处,发现几辆掩藏得很好的坦克,不由心中一紧,难道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

  然而幻影机甲还没有降落,别墅中就飞出了俩道人影,正是长孙明月与袁琪儿,自从庐山一战后,钢铁巨人已经名动天下,成为了川西小霸王的代名词,因此看见钢铁巨人从天而降时,明月俩人都喜出望外。

  刘三爷正欲落地时,又有一美女缓缓的走出了别墅,赫然正是中城宫清子,真是意外至极,这年月的女人,反而比男人还像爷们,说投靠川西就投靠川西,丝毫不打折扣,比起她的船越义父强了一万倍。

  刘郧一出机甲,就被三美女给抱住了,清子郡主早已泣不成声,袁琪儿更像是想调戏一下,唯有明月有些复杂,说是喜欢吧,也说不上来,说久后重逢吧,也才二三个月,一时百味杂成,很快就微笑放手了。

  清子哭泣的原因是比较复杂,她带着家臣武士投靠川西,更像是场赌博,未来究竟会怎么演变,她的心中没有丝毫的底气,另外她与船越义珍也分裂了,因为船越认为现在宜静不宜动,应等到华夏与日本打得筋疲力竭时再说。

  然而,在清子的心中,早已认定刘郧是她的真命天子。何况某人与武尊一战,看似平手,却令人羡慕不已,只有日本修炼界才知道武尊的真正恐怖,自从明治维新以来,近半个世纪来从未败绩,许多武道高手即使当场战平了,事后也莫名其妙的暴毙,早有人怀疑武尊有阴狠的暗手。

  清子也是关己则乱,当时再也不顾船越的努力劝阻,毅然带着一众家臣投奔川西而来。船越义珍实在没法了,才告诉她一个秘密,原来他就是清子的亲外公,由于随时有日本特务监视,以前也不敢表明彼此的身份。

  清子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但是到了川西县后,却得知刘三爷迟迟未归,令其心中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同时又无法与人吐露,如今再见刘郧时自然就轻松了,这一轻松,也就导致她心回百转,哭了个不停。

  事情还没完,正当某人抱着清子郡主安慰的时候,别墅内又走出了俩位美女,正是黯然神伤、眼睛发红的庞语嫣,以及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尹沁兰,正与明月仙子俩人一起,静静的看着他们缠绵不休。

  刘司令也是一囧,除了孔玉玲之外,与他有瓜葛的民国美女,基本都到场了,哎呀,这可大大的不妙,今后该如何说圆呢,于是连忙将清子放开,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与庞尹二人谈起了川西公事。

  尹沁兰还真有公事,不过所积压的事情多而杂,也不宜在外面侃侃而谈,因此向刘三爷施了一个眼色,大家进屋再说。不过庞语嫣望着某人,却渐渐的哭了起来,告诉刘郧她即将要离开了,要去延安组建新的空军医院。

  刘司令也是苦笑不已,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空军联队的具体组建方法,还是他说出来的,即飞行大队、地勤大队、维修大队和医护大队等四部分组成,而川西自身的空军联队,也正是按此结构组建的。

  在川西空军的未来筹划中,川西医院占了很大的分量,尤其对于空军学员的医护和保养,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办法,庞语嫣是川西医院的院长,现在红军以工作调整为名,将她调回延安组建空军医院,也再正常不过。

  当然了,刘司令如果不同意的话,非要将庞院长扣在手中,延安恐怕也无可奈何,甚至还不得不妥协,毕竟还有一百多位空军学员,在刘三爷的手中锻炼学习,万一这厮翻了脸,别说什么空军医院,恐怕连空军计划都得鸡飞蛋打,因此才让庞语嫣亲自去作某人的工作,庞大小姐自然哭得稀里哗啦。

  从周副主席去庐山,参加了“绥靖大会”后,红军与交战的各方势力已全面停火,甚至在暗中还划分好了各自的地盘。然而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由于红军比另一时空强,连边区面积也大一些,目前是百废待兴,形势一片大好。

  陆军是红军的传统强项,陕甘宁边区地处内陆,根本用不上什么海军,而且边区面积较大,不设立空军也确实不便,李胜德与周副主席认为,延安不但要搞空军,还要搞国际机场,与华夏主流接轨。

  延安的空军计划也很简单,就是充分重用川西空军学员,让他们一毕业后,就去延安组建红色航校,以及第一航空团和国际航班,没看错,红军就是不喜欢联队的名字,因为感觉就像鬼子部队似的。

  刘司令也只有苦笑了,一说联队或师团的名字,就是鬼子部队么?又有谁知道,鬼子也是照搬英国军队的建制,因为英国是以海军为主,在茫茫的大海上,想像陆军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敲着小鼓齐步前进,简直比穿越时空还不靠谱,只有实行二二制的联队编制。

  二二编制很简单,就是以一艘军舰为主,另一艘军舰为辅,形成二舰制的小组战斗队形,升级模式就是“二二制”四舰编队模式,或“四四”十六舰编队模式,以及更高层次的联队制,或集群模式。

  后来海军的战斗模式,被嫁接到了英国陆军之中,这个巨大转变也不是偶然,而是随着后装步枪的出现,传统的排队枪毙模式,已经被时代淘汰,只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斗队形,才能获得胜利。

  日本的明治维新,发生在1869年,刚好赶上了后装步枪时代,而且由于海军的缘故,他们不得不效仿英国,从此日本的海陆军,都打上深深的英国烙印,陆军也采用“二二制”,以六七十人的小队为基础,每两小队为一中队,两中队为一大队,两大队为一联队。

  随着1871年德意志帝国崛起,德国陆军独步全球,号称世界第一,因此全世界后进的国家,纷纷学习德国的陆军军制,也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三三”制,当然还有苏联独此一家的“四四”制。

  据说在二战期间,希特勒与他的精锐德军,吃够了“四四”制的苦头,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二二”制的师团,任他日本鬼子如何战时加强,二万多人就顶了天,但苏军的“四四”制就不一样了。

  一个标准的野战师,按说来就是三个团,外加一个师部,也就一万二三千人马。而苏军就暗中闹幺蛾子了,一个师也是四个团,加一个师部,看上去也不多,也就多了一个团,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从连排级开始,就是四四制,别人三个排,他就四个排,别人三个连,他就四个连,看去也不多,然而到了野战师,它就是四的四倍阶乘,最高可达256个野战排,别人只有81个,那还不吃亏。

  因此,到了二战的苏德战场,经常看到苏军出动了一个师,德军打了半天,就闹不明白,苏军已经死了一二万,为什么战斗力依然没有实质上的减退,一应轻重武器依然打得很欢,实在是令人郁闷。

  当然即或刘郧想仿苏联,搞什么“四四”制,也不太现实,不说别的,只说苏军在二战期间,伤亡总数是三千多万,其中大部分可是军人,而华夏的伤亡虽说也差不多,可惜其中的九成是普通老百姓。

  因此“四四”制说白了,就是真正的人海战术,何况苏军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打起仗来也不讲究精确性,简单可靠的冲锋枪最受亲睐,至于狙击手,不都是电影宣传或艺术加工么,最后攻克柏林时,靠的还是坦克与人海。

  空军采用联队制也不是偶然,这年月的飞机从升空到降落,更靠运气和人品,因为电子计算机还没出现,而是靠简单的机械控制,人品略差就得机毁人亡,二战飞行员的生命,通常是按多少周来计算。

  在刘郧看来,他有蚂蚁与智脑在手,最大的优势就是飞机的安全性,由于他自己不是飞机专家,制造出来的飞机,也不是最先进的,但却是最安全的,在川西战机之间的零件,几乎完全一样,安全性能不好么。

  因此,刘司令的抗战计划很简单,倘若日本鬼子想比步兵,他就跟他们比炮兵,若鬼子想比炮兵,他就比空军,若鬼子想比空军,他就比人数、比可靠性,总之,就是采取不对称打法,大打消耗战。

  红军想建立空军也是好事,刘郧当然要大力支持,由庞语嫣组建空军医院,更是要双手双脚支持,嗯,适当的时候,他还想亲自去一趟延安,比如帮着准备几台防空雷达,开发开发延安油田之类的。

  对了,该以什么名义支援延安的飞机呢?刘郧也很头痛,马家军与张杨联军,与红军是基本和解了,但是想从四川送物资过去,他们绝对会搞破坏,好在邓锡侯部屯兵甘南,距离陕甘宁也就百多公里。

  实在不行的话,就让蚂蚁机器人出动,从甘南修个地下铁路,直通陕甘宁算了,当然这是最坏打算的下下策,修地上铁路才是王道。

  说到铁路,刘郧连忙回到了书房中,他离开川西好几个月,眼看就到1936年七月了,按说来广元铁路与城都铁路,早就开通了才对,还是尹沁兰这个总管贴心,立马拿出一大堆简讯,全是川西各项工程的进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