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八章 长平公主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入冬一来,下了几场雪,但是南阳世子的府院时常有人来探访,未曾见到世子就被秦叔婉拒了出去。

  这一日,世子坐在书房喝茶,心想着三皇子有几日不曾来了,正值天晴,准备去他那里探望一番。想三皇子独自在客乡,轻言寡欲,无甚朋友来往,放心不下,便要动身。

  放下手中的诗书,站起身,去了东房,换了一身束装,准备出门去。恰此时,前院的丫鬟送来一封书信。

  世子随手关上门,接过书信一看,是父亲来的。眼见冬至的时日来临,圣上的寒疾不曾有气色,他正犯愁如何向圣上辞行,此时父亲的书信应是在催促了吧!

  父亲一向疼爱世子,总将他当做孩子看待,生怕他在京中惹些事端,辱没了南阳王府的名声。

  世子拆开信件,想到父亲往日谆谆教诲的面孔,淡淡一笑。他只道父亲一生过于拘谨,很少让自己接触军政之事,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然而,自己也已过弱冠之年,不再是孩子,人情世故还是要多接触一些的,父亲显然是多虑了些。

  “嘿嘿!”

  丫鬟笑了一声,世子书信还不曾看,撇了一眼,笑道:“莲儿,你笑什么?”

  “没有,没有,只是见到世子刚才的样子,没忍住……就……”

  “呵呵……看来我把你们宠惯了。”

  世子打开书信,略读起来。

  先开始世子嘴角还挂着笑容,随着书信翻页,他面目的表情逐渐沉了下来。

  一旁莲儿见到世子如此状态,小声问道:“世子,面色为何如此难看?”

  世子收起书信,微叹了一句:“家父来信说南阳天寒,要我今年在金陵过年。”

  莲儿以为世子是舍不得南阳,便安慰道:“世子,金陵过年也好,街市热闹,花灯也好看!”

  莲儿不知世子心中所想,只想着世子留在金陵,欢喜许多。

  世子再次推开门走进屋中,放好了书信,才出了门。

  走在大街上,世子有些心事,他不知父亲怎么会让他留在金陵?这不像父亲一向的行事风格,他总觉着父亲有些难言之隐。

  不过想来也好,金陵比之南阳要好玩许多。

  不知不觉间就走过了东街,距离三皇子的地方也不远了。

  远远的看着三皇子的府院进进出出的,世子这才明白几日不曾来的原因,身在朝局中,临近年关,各处机构多有来往,打点关系。

  世子虽不喜欢这样,但也没办法改变,今年即使在金陵,秦叔想必也在准备了吧!

  身在朝局,往往身不由己。

  走到府门前,早早的就有门人向前迎接。世子并未停留,径直朝门里走去。

  恰在此时,从门里走出一人,武人打扮,脚步匆忙,见到世子,只是行了个礼就离开了。

  世子见那人身材魁梧,与秦叔身形有些相似,不免多看了一眼。

  正欲走,有听到身后远远的呼叫声:“世子,等上一等!”

  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却不知是谁,转身过去,只见是一个公公打扮。待他走到前来,世子见他面孔才有了印象。

  这是皇太后身边的李公公,前几日皇太后送来的糕点就是他带到的。

  李公公一路小跑到世子面前,缓了一口气,道:“世子,让老奴好找啊!”

  “皇太后命我前来请世子进宫。”

  “进宫?”

  “世子也知道,皇太后一向挂念世子,这不有些日子不见了,特命奴才请世子进宫。”

  “那倒有劳公公了。”

  世子言罢,便跟着李公公进了宫。

  夜央宫今日多了些做事的人,来来往往,见到世子皆行礼,不少十五六岁的侍女在世子背后偷看几眼。

  宫中的门栏边上站了几个紫色衣服的侍女,并不是夜央宫中的奴才,世子远远的就望见了这几个人。

  李公公一心想要复命,走的匆忙,并未注意到世子疑惑的眼神。等到了门口,见到世子还在看门口的几个侍女,才觉刚才有些欠妥,慌忙解释道:“世子,这些侍女都是长平公主宫中的侍奉。”

  世子点点头,暗自思忖了一会儿,并未言语,径直走进了门栏。

  刚走进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暖风。

  临近冬至,天气越发寒冷,夜央宫又新添了些碳火。皇太后此时正坐在床榻边,与人闲聊着,爽朗的笑声远远的就被世子听在了耳朵里。

  掀起珠帘,世子走近暖阁,只见在皇太后左下方坐着一二十出头的女子。

  世子眼神微亮,一股说不出的暖意由上而下行至全身。

  眼前这位,就是长平公主。

  世子顿足,近看时,憨笑行礼。抬头只是又多看了一眼那公主。

  只见公主一双汪汪的眼睛,停在世子的脸上,抬起左手,轻抿红唇,笑一下,随后又恢复平静。只是那眼睛却依然看着世子。

  “孝陵,别站着,坐到右边去。”

  皇太后打心里喜爱世子,又见世子刚才那模样,心中自打了一副算盘。

  “湘仪,可还记得孝陵?”

  长平公主跪坐在左侧,听见皇太后的问话,方才转过脸来,轻起朱唇,道:“年幼之时,承蒙孝陵哥哥关照,湘仪常记于心,不曾忘却。”

  说话间,双眼对视,又是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皇太后虽然眼睛有些浑浊,但听得话里之间,又怎能不知其中的情谊。

  十八年前,先帝在位之时,四皇子因骁勇善战,被册封为戍边大将军,当时其妻子已有身孕,但思夫心切,去了边关后被寄养在南阳王的府中。而一年后四皇子战死沙场,其妻悲痛欲绝,不久病疾,只留下还在襁褓中的长平公主。

  南阳王知道先帝因为厌恶四皇子是宫女所生,所以就留下长平公主在府中生长,直到七年后圣上继位,为做天下表率,册封了长平公主,长平公主这才离开南阳去了金陵。

  在这七年中,世子与长平公主一起玩耍,亲如至亲,南阳王亦将长平公主视为己出。

  所以今日两人见面,虽不如当初亲密无间,但情却坚贞。

  “对了,叔父……身体可还好?”

  长平公主在夜央宫还有些拘谨,但心中挂念南阳王,往日也很少出宫去,即使世子来京,她也没有得到圣上允许前去问候。

  “父亲一向很好,妹妹不必挂念。”

  世子会心一笑,算是给了长平公主一个定心丸。

  床榻之上的皇太后,看着二人,只是笑着,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三人在夜央宫的暖阁之中,畅聊了许久。大多时间都是世子和公主在谈一些曾经的往事。皇太后则是在一旁慈祥的左看右看,眼神中透着说不出的欢喜。

  她身居宫中,少与年轻一辈的孩子说话,多数时间都在接见朝中的大臣。像今日这样的场景,往年少见的多。

  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了中午时分。御膳房的午膳已经准备妥当。皇太后也有心留下二人。忽然之间,皇太后想起些什么,而后稍稍皱了一下眉头,侧脸对这身边的李公公小声耳语道:“去,把皇上叫来,哀家有事与他商量。”

  此时,世子与长平公主正值欢兴之时,看到李公公出去,不禁都看向了皇太后。

  太后摆摆手,笑着问道:“孝陵,你已过弱冠之年,也该娶亲生子了,可有中意的姑娘?”

  被这么突兀的一问,世子瞬间脸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孝陵一向愚钝,不曾见过哪家的姑娘倾心于我。”

  “呵呵!”

  太后听到笑了起来,伸出手指着长平公主说道:“我看,你是太腼腆了,要不怎么会没有人看上你呢?你说说,是不是湘仪?”

  长平公主坐在那里正要准备看热闹,谁想太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她这里:“湘仪,你跟他一样,太腼腆。”

  “我看啊,你俩倒是挺合适。”

  太后的话一出,世子低下头偷眼看了一眼对面的长平公主,只是憨笑,也不再言语。

  长平公主毕竟是女孩子家,被人说到此事有些羞脸,红彤彤的脸上,有着一丝的晕热,她轻手擦了一下鼻梁,低声道:“奶奶,您说什么呢。”

  皇太后久经世事,心中又多了一丝把握,对这二人本就喜欢,不免又添上一把“火”,道:“晴儿,你说说看,我说的对吗?”

  身后的侍女晴儿,环顾左右,虽有心奉迎太后,但男女之事,却难从口中说出,所以笑而不语。

  一时间,在场的侍女皆笑了起来,只苦了世子和长平公主二人。

  而就在此时,夜央宫外传来阵阵脚步声,宫内的丫鬟前来禀报,说皇上已经到了夜央宫门外。

  太后拍了拍腿,一脸喜色,对着晴儿说道:“晴儿,去烧一碗参汤来。”

  近来圣上的风寒一直未愈,这些天,天气又凉,常听下人说,圣上干咳多日,食欲渐少。所以圣上此次前来,当母亲的自然要多一些安排。

  晴儿领命去了御膳房,而圣上不久便来到了夜央宫。

  门外,几声咳嗽声后,圣上带着何公公来到了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