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九章 心仪之人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心仪之人

  “咳咳……咳咳……”

  脚步临近,咳嗽的声音越来越响。世子说话间朝着帘子外看去,只见圣上疲惫的身影在帘间晃动。

  世子抖了抖衣衫,从地上站起身来。长平公主此时也站到了一边,只等圣上进来。

  “咳咳……”

  伴随着咳嗽声,圣上走进了暖阁,身后跟随着何公公。

  见到圣上,众人皆行了礼。圣上的眼神只在世子身上停留了半刻,皱了一下眉头,随后刻意随性的道了句:“世子也在啊!”

  世子闻声,一愣,随后答到:“一早便来了。”

  “嗯!”

  圣上只是点了点头,转向皇太后,行礼问道:“母后,今日气色比往日好了许多。”

  “呵呵……呵呵……哀家与这俩小辈在一起把了些闲话,心情也畅快了许多。”

  圣上高兴的看了看左右两侧两人,笑容和谐起来,说道:“那以后就让小辈们多来宫中走动走动。”

  “咳咳……咳咳……”

  说着话,气血上来,圣上又咳嗽了几声。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圣上的脸色上,只见圣上的脸上有了血色。

  太后作为圣上的母亲,虽然眼睛有些浑浊,但听的真切,察觉出圣上的身体变化,有些激动的忙问道:“皇上,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咳嗽的如此厉害,莫不是害了寒喘?”

  圣上故做清喉之状,赔笑道:“母后不必多心,如往年一般,只是受了风寒。”

  太后深知皇上孝顺,凡事俱轻处说,但她听闻今年朝中有三位大臣去世,皆以气候不适所致,故为其担起心来。

  “皇上,可莫要大意,身体为本,即使小寒也不可小觑,前些日子我听说刑部的尚……”

  “母后,儿臣明白,太医院的张太医已为朕把过脉,并无大碍,朕每日吃些汤药滋补,过些时日就会好的,母后不必挂念。”

  圣上打断了母后的话,似乎对某些事情刻意回避,只是身体的事情他倒是十分的自信,他不过是因裁制诸王的事情经常熬夜才使身体虚弱了许多。

  但裁制诸王的事情却与母后说不得,毕竟母后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牵扯到南阳府,可是圣上不能因为母后个人的情感而为自己的江山留下隐患。

  “对了,母后,叫儿臣前来不是有事情商量?”

  圣上趁机转移了话题,省的母后再提起刑部尚大人的事情。

  “呵呵,对对对,是有事情商量,你瞧我这记性,说着话竟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皇太后说着话,眼睛顿时有了神,她从床榻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说:“是好事,是好事啊!”

  佝偻的身体一晃一晃的走到圣上的身边,抓起圣上的手,拍着道:“皇上,你看,湘仪都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你这当叔父的也该为她考虑考虑了。”

  圣上以为是什么紧要的朝局政要,不想是家族的亲事,顿时放松了起来,慈爱的看向长平公主,点头道:“是该给湘仪说个人家了。”

  湘仪听到后,脸上又是一阵红晕,羞哒哒的低下了头。圣上见状,却是笑了起来,他挽起母后的手,另一只手指着湘仪说道:“母后,您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件事,湘仪都有些害羞了,哈哈。”

  世子在一旁,吃着橘子,饶有兴致的注视着这个妹妹。他了解这个妹妹,湘仪如此表现,并不是害羞,只是心中偷乐些什么而已。

  看来先前太后的话她是听进去了。

  但圣上并不知道,太后之前说了什么,他的手放到下巴处,抓了几下,转向太后问道:“听闻京兆府尹李泉的儿子李贺今年也已是弱冠之年,前些日子刚随礼部出使西凉归来,礼部尚书王治对其夸赞有加,在呈上的折子中多次提到他在西凉舌辩群儒,深得朕心啊,过些日子,朕着他进宫来看看,母后意下如何?”

  太后听着圣上的话,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满意,圣上有些诧异,母后是爱才之人,并不是以貌取人,但眼下母后摇头,莫不是听人说起过此人?

  “对了,还有一人,护林军统帅窦云有个弟弟,年纪二十三四,英军威武,在皇城前门当差,却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太后听着又是摇头,圣上见状,赶忙说道:“那朕在派人四处询问一番,湘仪的婚事,朕一定选个让您满意的。”

  这话倒是让太后笑了起来,太后再次摆摆手,拍了拍挽着自己胳膊的肩膀,说道:“皇上啊,你说了这么多不是母后不满意,这都要看湘仪不是吗?”

  太后叹了口气,眼睛忽然有些湿润,她抬起头,望着暖阁的上方的横梁,感叹道:“四皇子他命苦啊,先帝在时,嫌弃他母亲,四皇子就没有享受的命,一生征战为我大魏流血流汗,我这做太后的心中有愧啊……而今他的女儿已经长大,我怎么能不多为她考虑呢?嗯?”

  太后说着话,情绪竟有些激动,褶皱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她又叹了口气,道:“四皇子生前对你多有帮衬,他的女儿就是你的女儿,所以她的婚事啊,你,我,都做不了主,这得她自己做主,知道吗?嗯?”

  圣上知道太后宠爱湘仪,却也不曾想到太后对这孩子的情分竟到了这份田地。

  当然,这也只是吃了一惊,就算在宠爱一些,也不为过,毕竟当年他与幕王争太子之位时,四皇子坚定不移的站在了他这一边,如果没有四皇子的支持,他很难在这场斗争中站起身来。

  “母后说的是,那朕就来问问,湘仪,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圣上走到湘仪面前,湘仪立刻站起身来行礼,对圣上的问话,却难以回答,她凝眉犹豫了半天,道:“不曾有……”

  “湘仪啊,皇上替你做主,有,你就说。”

  ……

  ……

  湘仪此时此刻真想逃离此地,有些话她实在是说不出口。

  “呵呵……”

  太后看着湘仪低头羞脸的样子,只得叹了一口气,随后又看了一眼坐在那里吃橘子的世子,说道:“你不说,奶奶替你说。”

  “皇上,湘仪自小成长在南阳府,与孝陵青梅竹马,本就天作之合,哀家之前还担心两人相隔时日,生疏了去,不想今日一见,两人倒是真有情谊;我高家与陈家本就是一家,这俩孩子又是这么般配,哀家如何让他们错过?嗯?”

  太后从那个一开始就看出两人有那份情谊,只是不敢说破,太后不想就此错过姻缘,便说了此事,这才是她请皇上来的原因。

  “太后……”

  “太后……”

  “母后……”

  与此同时,三个人同时喊了出来,反应最为强烈的不是世子和长平公主,而是圣上。

  太后被圣上愁眉不展的表现吓到。

  这本是一件好事,圣上却为何不是惊喜的表情?

  圣上搓了搓衣袖里的手,低下头,叹口气,道:“母后,此事关系重大,可不能儿戏啊。”

  “皇上,哀家可不是儿戏,不信你问问他二人是否愿意?”

  圣上左右看了看那二人,只见湘仪微微的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世子察觉到圣上的脸色微沉,似有顾虑在其中。他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南阳王府势大权重天下皆知,如果自己娶了长平公主,势必是有利有弊,一来是联姻亲上加亲,二来拿了皇家的把柄在手中,这对圣上来说,是巩固皇权还是削弱皇权,还是个不确定的因素,这或许才是圣上犹豫的原因。

  世子自认为他和父亲是不可能做出违逆的事情,但人心是不可推测的,朝廷总会有人说闲话的。

  所以他要给圣上一个台阶下。

  “这……臣还有询问一下父亲,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是啊,朕也是这么想的,这等大事总是要与南阳王兄知会一声。”

  “那倒是,是哀家心急了,呵呵。”

  话到此处,气氛才缓和了起来。世子也松了口气。太后只觉了了一桩心事一般,精神好了许多。

  她慈祥的看了看二人,满意的笑了笑,对着世子说道:“这几日就写书信回去,哀家等着呢。”

  “是。”

  世子心中虽然欢喜,但决定将心中的想法一并写到信中,请父亲定夺。

  不过,父亲会做出怎样的回复他也不知道。如果父亲同意,那么圣上估计也不会反对。至少现在看来,圣上对南阳王府虽有忌惮,但还是信任的。他们父子也相信,圣上不会听信谗言。

  但如果,父亲不同意呢?

  这他还没有去想过。

  或许湘仪也不会去想吧!

  政治往往就是那么复杂,无论爱恨情仇,无论儿女情长,在它残酷的面前都显得那么脆弱不堪。

  南阳王一心想要世子远离朝局,做个随性豁达的人;但从世子进京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注定无法在远离朝局。

  今日他给给圣上一个台阶下,那么他就不在是单纯的自己,他已经卷进了朝局的纷争之中。

  而这一条纷争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