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十章 众议结果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诸位爱卿,你们觉着霍良将军说的如何?”

  圣上在此时开了口,殿下诸位大臣,听着圣上的口气,自然是附和的居多,虽然仍有一小部分反对,但在众人的声浪潮中,也足见没有了底气。

  而在最前面的张陵古和大将军始终是没有发言。圣上轻轻一笑,没有过问丞相,直接转向了大将军,道:“不知杨爱卿有何见解?”

  武官之首,又是身经百战,在这样的问题上更有发言权,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位大将军的身上。

  大将军上前一步行了沉声道:“臣以为,霍良将军所言的确有可取之处,但臣以为东海将帅擅长海战,即使到了北境也未必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南阳府兵力强壮,经验十足,调往北境更为稳妥。”

  “丞相,你以为如何?”

  圣上点点头,转而问道。

  丞相自然明白圣上的意思,但他还是觉着这么做有些欠妥,明知结果已经无法更改,但他还是要说出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确为国家考虑,其实也是在陪着圣上演一出戏,而他必须是这出戏的反角。只有这样,他才更能深得圣上的欢心。

  “大将军身经百战,自然看的更加深远,臣自叹不如,只是臣,还是有一些担心。”

  “哦?”圣上端坐起来,问道:“有何担心?”

  “臣是担心西凉那边会趁虚而入。”

  大将军轻轻一笑,转过身,拂袖而立,轻捋了一把胡须,说道:“三关之地已有兵力驻守,西凉内部尚且不稳,自然不用担心西凉趁机侵入,丞相多虑了。”

  “可是……西凉距离北境有些路途,恐怕远水不解近火吧!”

  而这正是他心中担心的,他不觉着圣上和大将军不明白这个事情,反而偏偏要这么做,这背后一定是有文章在其中。

  大将军又是一笑,解释道:“丞相此言差矣!南阳北上沿着淮河去往北境自然是路途艰险,可是从信阳地界绕道北上,不仅路途平坦,只消两日便可到达,又如何不可?”

  张陵古听到这样的解释,心中也是稍稍惊了一下。

  信阳这个地方在朝廷是个十分敏感的词语,一来信阳是信阳王的封地,虽然由朝廷官员和信阳王共同管辖,其实还是信阳王的地盘;二来,信阳王是诸王中较大的一个诸侯王,势力不容小觑。朝廷上下很少议论关于信阳的问题。不仅如此,前几年,信阳老王爷去世,新王继承爵位,对朝廷的几次削兵颇有微词。虽然表面和气,可谁都知晓这其中的隔阂。

  而眼下,边境正是危机之时,大将军却提出借道信阳,这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张陵古心中知晓利害,却根本不敢再问,只怕他一问,大将军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反问,自己就要栽倒在大将军的陷阱里了。

  不管事实如何,他只能装傻。

  “大将军深思酌虑,见笑了。”

  张陵古朝着大将军一笑继而转过身去,面朝圣上,高声说道:“臣以为,大将军考虑周全,北境之危必然可解。”

  丞相一开口,百官就再无其他言语可说,纷纷附和道:“臣等赞同。”

  此时圣上才真正的高兴起来,他转过脸看了看站在下方左侧的幕王,道:“幕王,以为如何?”

  幕王目光缓和,神色肃然,转身拱手道:“臣弟不懂边关战事,不便评论,大将军向来稳重,自然不会差的,臣弟也赞同。”

  幕王言语诚恳,不管是否真实,圣上是挑不出什么来,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事情就这么定了,诸位爱卿一早辛苦了。”

  圣上心情愉悦,也没了困意,而张陵古更是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明白这分明是圣上演给众臣看的,是朝廷商议的结果,而非圣上他一人的想法,这样,信阳那边根本是“哑巴吃黄连”,不占理。

  “退朝……”

  随着何公公一声高喊,圣上走下了大殿,朝着门外而去,幕王站在一边轻轻瞥了一眼,兀自的笑了一下,也随着走出了门外。

  一直以来,他在朝中从不参与战事的讨论,对武将更是敬而远之,正因为如此,圣上才没有打他的主意,至少在圣上看来,他还不是个威胁,或者说他这个威胁还没有影响到圣上的皇位。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太后那边。只要太后还在一天,他们的矛盾就只能存在于暗处,这一点,两人十分的清楚。

  幕王走后,众位大臣纷纷下朝,而张陵古也是一早就离开了,不过他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去了寿阳宫的门外。

  大将军下朝时被何公公叫了去,一同随着何公公去了圣上的寝宫,将昨夜写好的折子呈递了上去,圣上看了看上面将领的人选,大部分是南阳边关将领,也有少部分是信阳和淮南的将领。

  圣上看完之后十分的满意,他心中的石头终于是落下了。

  随后,大将军走出了寿阳宫,一出门,便看到了丞相正站在门前等候,两人相视,还不待行礼,丞相一把拉过大将军的衣袖,小声问道:“大将军,你与我说实话,皇上真的对信阳王……”

  大将军只是一笑,压低了声音道:“丞相,有些话说出来……”

  “我明白,多谢大将军提醒。”

  大将军没有再说话,大踏步朝着门外而去。

  张陵古在出宫的路上,低着头闷闷不语。他已经很清楚,从早朝的情形来看,圣上已经有了削弱甚至铲除信阳王的打算,淮南加上北境的全部兵力基本可以抵抗北秦侵入,即使出现异变,东海也是有三万兵力支援,已经可以保证北境的安危了,而此次借南阳的兵力出兵北境,显然是想挑起南阳王和信阳王的纷争。朝廷的命令,南阳王自然不敢违抗,而信阳王一旦拒绝让路,那就意味着,信阳一下子得罪了朝廷和南阳两尊大佛,就信阳现在的实力,实在是没有抵抗之力。所以,这一次圣上真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陵古深深的感到,一股冷冽的风正从北境刮来,而风中似乎还会夹杂着浓浓的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