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武圣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失望
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      更新:2019-02-25

  却说张让得到命令,当即开始着手调查太平道。

  消息走漏,中常侍封谞、徐奉素与张角有所勾结,急忙将事情告知张角。

  张角闻言大惊。

  不过很快,张角就稳住了心神。

  他虽然筹谋许久,却始终没有露出丝毫反心,只要朝廷不是立刻缉拿,并不畏惧。

  饶是如此。

  张角也迅速派遣弟子,携带大量财物贿赂张让。

  张让本就对太平道不以为意,再加上心中不喜关羽,自然不愿关羽再立奇功。

  调查过后。

  张让发现张角虽信徒众多,却并没有造反征兆,当即上奏刘宏。

  “角及其弟子游历四方,只因悲天悯人之故,并无反义。”

  “陛下若听信关羽谗言,贸然捕杀张角,还有可能激起民变,诚不可取。”

  “不若封张角官职,以收其心,则太平道不足为惧也。”

  刘宏心中犹豫。

  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也都屡屡进言,声称太平道在民间口碑极佳,张角三兄弟所作所为有益社稷,能够帮助朝廷稳定民心。

  此等人物不仅不该处置,反而应当封赏。

  刘宏又召集太尉许馘、司空张济、司徒陈耽,商讨太平道事宜。

  太尉许馘、司空张济,素与十常侍有所交往。

  他们早就得到张让知会,皆言张角帮助稳定民心,于国有利,不能妄杀。

  司徒陈耽犹豫许久,终究没有出言反对。

  刘宏见众人皆由此言论,当即下令册封张角为‘大贤良师’,责其帮助朝廷教化民众,安抚民心。

  却说司徒陈耽离去以后,心中烦闷,回到家中就不断饮酒,很快就有了醉意。

  他喃喃自语:“张角虽暂时并未露出反义,却图谋深大,吾为党人之故,非但不提醒陛下,反而极力掩盖,枉为司徒。”

  若关羽听到此言,肯定会感到无比惊悚。

  前世关羽对黄巾起义,就有许多疑惑之处。

  就算张角掩盖得再如何好,大汉却也人才济济,不可能看不出太平道隐患。

  然而。

  史书从未记载黄巾起义之前,有人上表出言警示。

  这固然与张角收买宦官,闭塞圣听有关系,却也不能阻挡公卿的进谏。

  从陈耽口中,却能猜出些许实情。

  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极其严重,由于宦官强势崛起,世家大族遭到无情打压。

  双方屡次争斗,都以党人失败告终。

  哪怕时至今日,仍旧有许多党人及其亲眷、族人,终身不得录用。

  若朝廷继续这么下去,党人欲翻身困难无比。

  想要打破朝中僵局,让士大夫再度执掌朝廷话语权,必须有其余势力介入才行。

  毫无疑问,太平道就有这种能力。

  从历史记载也能看出一二。

  黄巾起义刚刚爆发,就有不少人上表要求解除党锢之祸。

  刘宏惧怕党人与黄巾勾结,只得大赦天下,解除党锢之祸。

  世家大族及地方势力,权利开始迅速攀升。

  不仅如此。

  为了平定叛乱,东汉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军事力量,州牧制度开始施行。

  有人说,州牧制度的施行,乃是刘宏为了给大汉找条退路,才让汉室宗亲担任州牧。

  为此,他们拿出刘表乃荆州牧、刘虞乃幽州牧、刘焉乃益州牧的说法。

  此言大缪。

  其实除了刘虞以外。

  刘焉乃是自请为益州牧,究竟是为了避祸还是有心割据一方,不得而知。

  刘表的荆州牧,却是董卓封赏,和刘宏没有丝毫关系。

  除此之外。

  皇甫嵩大破黄巾以后,就被封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职位。

  由此可见,州牧并非汉室宗亲特权。

  州牧制度的出现,让地方最高长官,拥有了独立的军事、政治、外交能力。

  他们成为真正的国中之国,为以后诸侯割据埋下了祸根。

  所以说。

  大汉之所以走向诸侯割据境地,和黄巾起义脱不开关系。

  黄巾起义的爆发,让刘宏不得不解除党锢之祸,世家大族权利急剧攀升。

  州牧制度的出现,更让各州郡长官拥有独立的军事、政治能力,朝廷影响力再次遭到削减。

  对大汉而言,黄巾起义就是催命符。

  然而,对那些有准备的世家大族而言,黄巾起义却是发展的最好契机。

  也许正是为此。

  许多野心家固然知道太平道隐患,却仍旧视而不见,反而暗中积蓄力量。

  云中郡,温泉县,将军府。

  关羽递出表文已经三月有余,却始终没有得到消息,不由心中焦虑。

  “兄长,我听说张角被陛下封为大贤良师。”

  就在此时,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大步走了进来,脸上满是不解。

  张飞刚刚来到云中,关羽就将丈八蛇矛以及乌云踏雪交给赠送出去。

  张飞得到两件东西大喜,每日纵马舞矛。

  好在这么多年来,关羽也领悟了些许用人之道,并没有直接大肆提拔张飞。

  经过荒谷之战,徐晃、关雄都被封为军司马,轶比千石。

  张飞初来乍到,若封赏过甚,反而会寒了众人之心。

  故此。

  如今的张飞,仅仅在关羽身边担任亲卫,并没有任何官职。

  好在张飞通情达理,也知道关羽难处,并未心存不满。

  “你说什么?”

  关羽闻言,猛然站起身来,脸上满是震惊。

  依照关羽所想,张角三兄弟谋划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露出什么马脚。

  以刘宏对自己的信任,只要奏疏抵达雒阳,张角三兄弟肯定在劫难逃。

  如此,动摇大汉根基的黄巾起义,也就有可能会被阻止。

  他如何都没想到。

  刘宏非但没有捕杀张角,反而册封其为‘大贤良师’。

  在此之前。

  张角所谓的‘大贤良师’只是自称,虽然得到不少信徒认可,终究缺乏合法性。

  刘宏倒好。

  非但没有捕杀张角,反而将‘大贤良师’称号合法化。

  如此,张角以后再发展信徒,势必也会如虎添翼。

  “这简直是自掘坟墓啊!”

  关羽又惊又怒

  他想不明白,满朝公卿那么多能人异士,居然会看不出太平道危害。

  “究竟是陛下执意如此,还是无人出言进谏?”

  关羽面沉如水。

  对刘宏,关羽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两人虽然理念上有所冲突,刘宏对自己的器重,关羽自然看得出来。

  融合了关羽灵魂,关云长本就义薄云天。

  刘宏既然如此对待关羽,关羽自然想要尽力报效朝廷,甚至想改变大汉未来。

  可惜,他的努力终究是竹篮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