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 【创作体会】5
作者:深秋梧桐89的小说      更新:2018-05-13

  (一)凭着回忆创作阶段

  一月六日,突然记起了高四补习时,给娜写信的网易邮箱和帐号密码,开始陷入对娜的回忆。

  一月七日看完电影《解忧杂货店》,写了一篇杂感,发表朋友圈。

  一月八日,朋友看了我的杂感,然后提了问题,回复好友的同时决定写一本小说《我们那可爱的中学时代》

  一月九日早上,在整理好序章,准备在我的QQ空间“深秋阅读”里发表出来的时候,忽然觉得“那”与“娜”字谐音,因为小说女主的名字就带有“娜”字,于是把书名《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感觉这样效果会好点,同时也就开始了《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创作。

  一月九日上午,发表《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的第一章《支撑的思念》,真真正正的进入写小说的状态。

  一月十一日,突然想写第二本小说《我的童年:柳州、宜州、肯山村纳隘屯》。

  一月十二日,四天一夜时间,写作达到18137个字。

  一月十四日,小说写到三万字。

  一月十六日,小说写到四万字。突然有了想写四本小说的打算——《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北海职业学院》、《在柳州工作的这五年》、《我的童年:柳州、宜州、肯山村纳隘屯》

  一月二十日,小说写到五万字。

  一月二十三日,小说写到六万字。

  一月二十五日,小说写到七万字。

  一月二十六日,小说写到八万字。

  一月二十九日,小说写到九万字。

  二月一号,小说写到十万字。

  二月三月,高中同学提问我:“你现在写的小说,章节很是混乱,情节能连贯起来吗?”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写的这些东西毫无情节可言,但也还不知道修改的方向。而且也准备要回去过年,所以就叫在南宁广告公司上班的妹妹,给打印了两本我所写的这些十万字的内容,让她过年带回去给我。

  二月五日至九日,到南宁参加培训五天,停止写作。

  二月十一日,购买车票,休假回家过年,没有写作。

  (二)凭借信件创作阶段

  二月十二日,妹妹从南宁回家过年,带回了我前段时间要她帮忙打印的十万字初稿《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的打印本。写作一个多月,凭着回忆写出了十万字回忆杂感。同时在写回忆的驱使下,翻找到了以前给娜和老师的信件。

  二月十三日,开始了信件内容的写作,发表出第一封信——《老师的信(一)》。

  二月十六日,发表《娜的第一封信》

  二月十七日,发表《娜的第二封信》

  二月二十一日,小说写到十一万字。

  二月二十六日,小说写到十二万字。

  二月二十八,把自己写的小说,留在手上十万字存本,翻看了一遍,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真的还是很多很多。

  三月一日,假期结束,返回单位。

  三月三日,把小说的整体结构给定了下来,小说一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文小说,主要由回忆、信件、信件草稿,电子邮件以及中学时代留下的杂感小记组成。第二部分为创作体会:记录这本小说从零开始,从无到到有的创作过程,记录创作这本小说时的杂感体会和一些写作技法的感触总结。也发表了《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第一次修改的序)。同时看了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并下单买了九把刀的原版小说。

  三月六日,小说写到十三万字。

  三月八日,小说写到十四万字。

  三月十日,小说写到十五万字,并把九把刀的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完。并写了相关体会《九把刀和深秋梧桐》。

  三月十二日,开始意识到自己写了十六万字的内容,好像少了点什么,没错,就是环境,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基本是没有环境的描写,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叙述。于是乎心中又开始形成了我的小说的第三个版本,第二次改进。在第二次改进里,也会有很大改动,并且会加入更多的环境描写。

  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写作。

  (三)在网发布内容阶段

  三月十九日,工作上的事已忙完。在QQ阅读里看王安忆的《长恨歌》时,莫名其妙的跳出“作家助手”的广告,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好奇的点了看看。原来是写作用的软件,还是好奇心的驱使,就跟着提示注册帐号,申请的用户名是“深秋梧桐”,但是已经被占用,无奈只得在后面加89两个数字,是我出去的年份,主要是为了好记。本来是很想等到用整体框架和构思,去把小说写好了再到小说平台发表出来的。但是当我在布局和构思好的框架里,想去写一点东西时,又感觉无从下手了,才发现自己的写作功底如此欠缺。之前写的这些随感而发的内容,虽然散乱,也都无所谓了,也正好碰了个巧合,申请了个小说平台的账号,稍微整理一下《序》,也就先发出了了罢。

  三月二十一日,小说初稿写到十六万字。

  三月二十四日,十几年的至交老友,给我设计的小说封面,太漂亮了!我的小说也算是有封面了。网的封面也是时候换下来了。

  三月二十六日,网发布小说起3万字,459个人读过,252人收藏。

  三月二十六日,《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初稿),十七万字。另外:请我的朋友同学们,不要去猜测“娜”是谁,娜只是我小说里的一个人物,虚构出来的,不要当真,当你们在读小说,有那种感觉就行。现实世界里,那有那里会有那么煽情呢。小说与现实不同。不要代入,不要当真。

  三月二十七日,网发布的内容500人读过,推荐票97票。

  三月二十九四,网发布四万字,从头到尾看了遍自己写的东西,章节之间是已经是稍微连接得上了。情节安排,巧设伏笔,制造悬念……等等技巧是什么也没有,还是需要修改……需要改进……需要学习……练手之笔……练习的作品……也就将就着看罢……

  三月三十一日,制造悬念,莫过于推理小说,莫名其妙的,下单了东野圭吾的八本推理小说,需要沉甸一段时间,学习一段时间。

  四月一日,3月1日回到单位,今天是4月1日,整整一个月没有出大门了。今天外出,其一就是去朋友那里拿回之前寄存在她那里的吉他,其二就是想吃桂中菜市的酱饼,最怀念的莫过于这家的饼。

  四月二日,《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初稿20万字,网发表5万字。

  四月五号,网发布六万字。

  四月六日,看了一部老电影,里面的七封信,又让我思念起娜了,娜些年……娜些信……娜些歌……

  四月九日,最近几天都一直在看春上村树的小说,连贯完整的把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以及与之有关后续的《舞!舞!舞!》详细的看完了一遍。今天开始看《挪威的森林》,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把我小说的结局给写出来了,虽然也只是初定,但也莫名其妙的写了……预计是八月完成的初稿,现在就已经给下了结局了,估计也是差不多没什么可写的了……

  四月十日,《珍惜》以前在邮件里写给娜的歌,也是时候把以前写的歌,拿出来试着找一找旋律了,曾经做过的事也总是不会忘记的,只是想不起而已。既然今年想起来了,就把它接着做完吧……

  四月十二日,在网发表《创作体会4》,小说累计创作到8.8万字。

  四月十五日,感觉到写作疲乏了,休息半个月……停止写作罢……需要学习一段时间……在网上购买了高中时期看过的书……以前太浮躁……又或者还太年轻……吃这些内容……也总是太难消化……现在也是可以把以前读过的书……也是时候拿出来消化消化了……同时写出《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小说大纲)。

  四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大量阅读书籍,主要阅读村上春树的小说,许荣哲的《小说课》,还有鹿满川的《此时此刻相爱的能力》,看序的时候,感觉这本书还是可以一看的,于是一口气读了七八篇,便觉得甚感无聊,觉得里面的内容确实没什么看点了,不断的一个人的去抒发自己的观点,看了一两篇感觉还好,看到后面四五篇,就感觉像是在说教一般,瞬时没有了一点兴致,然后翻到了最后一页,看了看后记,又感觉挺好,为何我对序和后记里的内容如此兴趣,因为它里面的一些观点,确确实实就是我现在写《“娜”》的心情,鹿满川在序里说:“刚开始写这本书时,最真实的初衷是为了一个人。”当他写完这本书后,写了后记是这样说的:“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本以为写这样一本书是为了向她证明自己爱情观的可喜转变,甚至抱着把她找回来的野心。写完后我和编辑一起对稿子进行精雕细琢,反复回味、思忖了很多东西,心境有了一些微妙的转变。而我也终于明白:写这本书其实是为了跟过去那个在爱情中苦人苦己的自己告别,虔诚迎候崭新的心情和生活——说到底,只是为了我自己而已。是的,纵使怀念,也已失去。她无法再赠我一场微醺,我也无法再送她一番深情。生活总得继续,恋爱总会再谈,整个世界都如此匆忙,实在没理由放任自己沉迷在一人一事一物上太久。与其执着于过去,不如想想该如何更好地承继后来。”这些内容无不和我在网网发表的【创作体会4】有相同之处。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写作心情,因为有同感,所以对这两篇的兴致也比较浓厚。但是话说回来,整本书看起来,确实就没太多兴趣了。最近也一直在看村上春树的小说,随便拿起一本来,我就能一口气阅读下去,并不感到厌倦,因为看村上时,总是能跟着村上的笔触去思考里面的内容,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去生厌。这也就是为何我如此钟爱村上春树小说的原因。

  四月二十日,莫名其妙的今天,就又想另一写一部小说,模模糊糊的框架在脑海里逗留,但是具体内容还是没有明晰,什么时候开始写也不懂,但是书名已经出来了《后来,我们》,写完《“娜”》,写完《大学》,或许就开始写了罢……

  四月二十一日,写了这篇【创作体会5】,对这三个月来的写作做了一个简单总结,并计划后面几个月的写作情况。

  (四)与老友的对话——关于往后的写作

  在星期四一次群聊的时候,我说星期天要去欧雅城市广场一趟,因为离老友的住处也近,就说办完事去找他。然而星期五,也就是昨天中午的时候,他给我发来一天信息问我……

  “出来了吗?”

  “我是说星期天去找你,不是今天,今天是星期五,我们不放假的,三月三,不属于国家节假日,我们正常上班的。”

  “好的,那星期天去欧雅城市广场做什么?”

  “修吉他呀,不懂开不开门,就是上次去那里买的吉他,你也跟着一起去的呢。”

  “嗯,星期天几点出来?”

  “中午十二点半这样吧,吃完午饭就出去,先拿吉他去修,你午休就睡觉吧,两点钟你起床了再找你。”

  “嗯,没事的,随时过来都行。现在小说写得怎样了?最近都没见更新?”

  “现在不写了,休息半个月,要先把这段时间的创作思路遗忘了再动笔,要不然总是一个思路去写,一样的套路实在没意思。五月一号开始动笔,估计写半个月休息半个月。把初中内容写完。六月写半个月,把高中内容写完,休息半个月。七月修稿,八月定稿打印,然后休假。最后九月、十月再修一修,十月初就投稿征文了吧。”

  “嗯,投稿就是上次那个征文比赛吗”

  “嗯,但也不一定,征文比赛有很多的呢,各个小说平台都有。”

  “这后面的几个月的计划大致是这样了,十一月、十二月写,不写长篇了,长篇太耗精力和体力了。写完《“娜”》,要休息一段时间,写点短篇,明年一月开始写第二部《大学》,具体需要多久,还不懂,到时写了才懂。现在也只能这样计划。或许《“娜”》可能也能提前收稿,也可能会延迟,但是不管怎样,投稿是必须的,今年投出去,没有收获的话,再做修改再投咯……”

  “计划满满啊,不错。”

  “哈哈,满是满,但是感觉很充实,做自己喜欢的事。3月19号,在起点发出来的东西有点小说模样,写了将近一个月,将近九万字。然后四月中旬,就感觉写作疲惫了,就需要休息了,大量阅读。这两天开始慢慢恢复了,于是也就开始写点总结,但是不会动笔写小说。留到五月写,也不懂一口气能写出多少,反正写到不想写就停笔。六月也是这样,然后七月就把从年初写的东西,按之前写好的小说大纲,去设计情节,安排小说时间之类的。改小说比写轻松多了,写的时候会带入感情到里面,写到开心的事情,也会很高兴,写到痛苦的事情,也是是很痛苦的。”

  “还好你有时间,做喜欢的事情。”

  “嗯,时间还算宽裕吧,下完班也没什么事情做。哈哈……正因为有时间,所以才会无聊啊,也算是应付无聊吧……”

  “不是无聊,是有聊。”

  “是真无聊才会去写的,果是在外面,恐怕也没有这写作心情,环境不一样。”

  “那就是无聊变得有话聊了。”

  “哈哈……真的很快的,一下就快过完四月了,还要在里面呆三年半了,坚持写下去吧。起码坚持把我现在想写的四本写完吧。然后不断投稿征文,只有把自己写的东西投出去了,才知道自己写作的真实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和改进。”

  “征文会有奖励吧……”

  “也是无所谓的咯,写作、读书、也算是给自己好好充实四年吧,准备开饭了,星期天有空吧,到时见面聊咯……”

  “嗯,好的,星期天见。”

  看完老友的这信息,就下来电梯,向食堂走去了,全身感觉很轻松,心情十分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