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华娱 第六十一章 你别过来!
作者:堪闻的小说      更新:2018-05-25

  “艹,你别过来!”

  顶着黑眼圈的杨大同把伸手可及的东西尽可能地丢向夏树。

  毛巾、肥皂、牙刷、肥皂、鞋拔子、肥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肥皂?

  好奇怪。

  尽然如此,夏树仍在躲避着滑倒的可能,一步一步地艰难逼近,很有电影中反派的感觉。

  “你尽管叫破喉咙吧...没有人会来救你的!”

  可惜他没有解裤腰带,杨大同也不是什么美丽无双的公主,否则这画面一定特别带感。

  “破喉咙…破喉咙…”

  “我是‘没有人’,我来救你了!这梗也太老了吧,好冷。”

  “…”

  “...”

  两个无聊的年轻人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杨大同已经收到了上面的指令,星耀和苹果签合同了,传说中的“深度合作”。

  而两人作为各自公司相对自由的人,就成了这个合同的核心内容。

  据说两边高层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双子星”的代号,有向黄金搭档发展的趋势。

  夏树这一次来,就是为了找对方帮他搞定《青花瓷》的编曲。

  虽然,他们两人刚刚通宵加班过。

  杨大同叹了口气:“你知道的吧,编曲是一个一般出现在商业音乐里的概念,所以我还是不看好加入那么多的民乐进去。”

  “我在《小小》中加入古筝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你要是不想加班就直说。”

  杨大同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哪个人敢说玩音乐的不加班?

  他第一个不服!

  其实音乐学院出来的所有作曲系的学生都会编曲,可惜夏树是非科班出身,要不然也不至于跑来压榨杨大同。

  “行吧,那就来呗,还有副歌部分对吧?”

  “我觉得前面也要调一下。”

  “OK,你先拿吉他弹给我听一下。”

  夏树见对方进入了工作状态,便立即抱起吉他,边弹边唱。

  0/5/5/3/2/3/6(降)/2/3/5/3/3/2(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歌词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

  这种颜色,是整个副歌部分的基调。

  杨大同轻轻点着下巴,他其实也做过一段时间功课。

  所谓“天青色”,就是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

  木吉他的音质清澈干净,已经非常适合副歌部分,但是用老外的乐器如何表现出中国内涵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而中国乐器都是以solo乐器为主,所以乐器的运用一般作为主旋律,比如前奏、间奏、加花等,还要考虑到它一旦用在衬托位置时会不会抢主旋律。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难。

  杨大同陷入了沉思。

  而此时的夏树,已经在一个很骚的扫弦后,结束了演奏,这段是时间他作曲、编曲比较多,演奏技巧上又有新的提高。

  “怎么样?”

  “弹得好,唱得更好,但我还是没思路。”

  夏树叹了口气,主旋律是吉他,但又要配合笛子、古琴、古筝,确实不是轻易可以搞定的。

  他听过原唱,得给杨大同提供一些思路。

  “你把它想成是一幅画算了。”

  “怎么讲?”

  “与其说是一首歌,更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水云萌动之间还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你TMD念诗呢!”

  “诗?”

  夏树笑而不语,高一语文课学诗歌鉴赏的时候还真有老师用歌词出过题,就是这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不是,我就是觉得你说的有点儿太玄乎。”杨大同觉得自己的用词确实不妥,便改了说法。

  “玄乎?你觉得音乐不玄乎?这玩意如此神奇,凭什么能够诠释一个人所有的情绪?”

  “...”

  “我还见过有人听图格唱的《祈祷》听哭了呢。”

  “臭不要脸,你是那首歌的和声,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说的是实话。”

  杨大同陷入了沉默。

  夏树的话虽然有点儿毁三观,但也不失为一个开脑洞的方法。

  杨大同得好好想一想。

  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尝试着按照夏树的描述去勾勒一幅图画。

  “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

  杨大同忽然感觉好累,在脑内勾勒画面却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他怎么就没有一点单身狗的自觉呢?

  这时,夏树忽然说话了。

  “你TMD念诗呢!”

  “滚蛋,我还得再想想!”

  这么说着,杨大同再一次闭上了双眼。

  “做音乐的人需要有想象力!”

  他如此告诫自己。

  他似乎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回到了宋朝,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

  泼墨山水画,一个美得如画中的人儿,缕缕幽香,似梦幻般…

  他轻轻嗅着女子的香气。

  怎么混杂着一股臭袜子味?

  两者夹杂在一起活像一枚切开的榴莲。

  他猛地睁开眼,果然…

  一只臭袜子正竖在眼前!

  “你丫作死呢!”情急之下,他连京片子都抛出来了。

  “看看表,你都睡了五个小时了,你们公司都下班了。”夏树提醒道。

  杨大同瞬间被噎地说不出话,不过那个类似《聊斋》故事的春梦确实给了他启发。

  很多东西,忽然就像凭空变出来的一样,出现在脑子里。

  他手指按上MIDI键盘,电子合成的木琴声从音箱中传出,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水滴在石头地板上,动人心弦。

  “有点感觉,但终究是电子合成的,差些火候。”

  “先将就着听,我也不是所有民乐都会的,要是过了你这关,明天就叫女子民乐乐坊的姑娘们来操练一番。”

  “...”夏树对对方的用词彻底无语了。

  “换古筝了啊,听着,有什么问题直接提,一会儿合成了再走一遍。”

  …

  六个小时后,也就是又一个凌晨,当柳月来送第三次夜宵的时候,两个男人终于完成了编曲工作。

  此时的音乐室内弥漫着各种味道,他们的汗味首当其冲,混杂着柳月带来的馄饨和烤串的气味。

  那叫一个酸爽。

  不过,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夏树得到了堪比原作的编曲。

  而且,这还是在电子合成打底的情况下,如果请专业的民乐老师来演奏,一定更打动人心。

  “好美!”

  听着音箱中的音乐,柳月发出由衷的感慨。

  “这首歌MV的女主角,你一定得请我。”

  夏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他勉励点了点头,说道:“我还有首歌,想和你对唱呢。”

  柳月瞬间兴奋:“好啊!”

  “对了,我记得你说过,这张EP里的所有歌都在你的脑子里,是吧?”没来由地,杨大同忽然提问道。

  正在打瞌睡的夏树瞬间清醒,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

  折腾这么一首《青花瓷》的编曲已经够要命了,他需要休息,没精力再输出脑子里的那些歌了。

  看着慢慢靠过来并露出坏笑的杨大同,夏树大吼一句。

  “艹,你睡了五个小时,我可没睡,你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