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二三章 外强中干的沙俄
作者:六零山人的小说      更新:2019-03-23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二三章外强中干的沙俄

  国内快速回传的电报,让朱尔典感到了一丝压力,虽然他已经洞悉国内在得知“坦克”这种超级武器之后的一些反应,但没有想到部长阁下会如此关心和重视。既然电报里面有“全力配合中国人试验”要求之后,朱尔典也就没有过多顾虑,告诉赵天一在西亚沙漠地区的坦克测试没有任何问题,他的二十多辆坦克可以随时运过去。天津码头方面,他也会进行安排,保证整个运送过程不会出任何纰漏。

  对此,赵天一自然相当的满意,这本来就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到了西亚地区,还马上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出来,还需要朱尔典和英国人的配合。从远征军第一仗到十一月月底这十多天时间里,巴格达省和巴士拉省这些地区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远征军主力部队全部在前线作战,二线部队又都在守卫主要的公路和补给集结地、机场等要地;普通的沙漠阿拉伯人居住的地方基本上派不出什么人手去光顾,结果这给了从土军中逃出的希腊、亚美尼亚籍乱兵机会,这伙有溃逃士兵组成的乱兵,几乎将两河流域除军队驻扎地方之外的所有大小部落村镇横扫了一遍,除去个别大部落有武装人员护卫免遭劫难之外,绝大部分的阿拉伯人被报复的亚美尼亚士兵杀害了。

  这些乱兵十几天的时间,就造成六十多万阿拉伯人死亡;等到远征军接到报告再去追踪时,他们早就在得手以后转移到新的地方,制造新的屠杀去了。这件事造成后来这一地区*和基督教之间的仇恨和战争,最后扩延到整个*和基督教世界;而造成这一事件的最初罪魁祸首土耳其政府,也在一战后被欧洲国家所责难和惩罚,疆土几近不保。因为这些从土军队中逃出来的希腊和亚美尼亚士兵,正是听说了土军中纯*军队,屠杀了上百万亚美尼亚族人后才出逃报复的。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朱尔典又去拜会了赵天一,原因是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陆军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元帅也都给他来了电报,讲述了和军需部长差不多的意思。和外交大臣稍有不同的是,基钦纳元帅给朱尔典的电报就更加的直接和明确,军人考虑的地方和外交大臣明显不同。基钦纳元帅告诉驻华公使:“目前英国就是需要一场胜利,单纯的军事上的胜利。如果中国人的坦克能够像他电报中描述的一样,那就尽一切可能得到它,为此哪怕让帝国付出一些东西都可以接受”。

  和他的电报相比,爱德华·格雷外相的电报就要谨慎的多,他提醒朱尔典“中国人的坦克要设法得到,但帝国在远东的利益也必须保证;英日同盟关系现在还需要保持,因为英国在远东、特别是南洋一带还需要日本人的海军协助。这一点,中国人可做不到”。

  接受完电报的朱尔典再也坐不住了,他来见赵天一,就是想通过他购买坦克的制造技术。这一点,他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好歹也要试一试。再就是英国人已经在从中国购买的战斗机中尝到了甜头,现在还想着购买轰炸机;这些,都得赵天一点头才行。谁知他接连去了几次都没有遇到赵天一,参谋总长从山西回来后被总统安排做一件秘密事情去了;直到两天后的黄昏,在赵天一的家里,朱尔典才又一次等到他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于是就留在赵府,等赵天一洗漱一番话一起吃饭,最终目的当然是军火问题。

  朱尔典不知道的是,和赵天一在机场下飞机的还有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齐,他们是一起从外蒙古库伦飞回来的。两天前为了外蒙和北京的秘密谈判,他们两人坐上赵天一的专机去了库伦。当然现在的这个谈判已经算不上是“秘密”了,俄国人知晓了这件事;好在圣彼得堡因为欧洲战事沙皇和皇后顾不上这些,库朋斯齐只好自己做主了。他知道,随着中国赵天一的崛起,中**事力量突然增强,疲弱的俄国绝不可能有能力两线作战,那样的话俄国离死也就不远了。

  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交官,他必须为自己的国家在各个方面争取最大利益。以前要是出了这样的事,他可以联合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打压,甚至以武力做要挟。现在不行了,首先日本人已经两次败在中国人手里,还在添伤口;德国已经变成敌对国家了,英国人,这一段时间朱尔典恨不得叫中国人亲爹,好让他得到想要的东西;美国人,态度现在也很微妙,好像美国人在飞机研究方面虽然有,但也不比俄国强到哪里去。前一段时间从中国购买了战斗机以后,据说现在也在进行拆解研究,想要他们一起对付中国人,显然不大可能。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库朋斯齐就开始行动了。首先他与俄国派驻蒙古外交官兼总领事国务正参议官亚力山大·密勒尔进行了多次的沟通,要求他多带黄金白银等贵族礼品,密集走访蒙古高层王公贵族。其次,他自己也多次向北京外交部递抗议书,交严正抗议中国政府的行为;虽然多次遭到了外交总长陆征祥和总统袁世凯的嘲讽讥笑,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向中国政府递交抗议书。终于在第八次以后,陆征祥和徐世昌两位大员接见了他,整个过程虽然有些居高临下,但库朋斯齐还是要低着头接受。中国人这一两年在对待外国使节方面变化很大,以前是外国使节居高临下,中国人忍气吞声;现在正好相反,倒过来了。没有办法,谁叫现在中国的形势比人强呢!

  经过最后的讨价还价,库朋斯齐被允许加入外蒙和北京政府的谈判之中,谈判地点也由小镇恰克图移到了库伦进行。在得到了这一历史性突破的成就以后,库朋斯齐立即将这一结果报告给了圣彼得堡,除了有表功的成分之外,就是还想听听沙皇对这件事的最后态度和结果。他一直不认为对领土从来就充满了饥饿和贪婪的沙皇,会放弃外蒙古这么一大块地方;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的的将这里收为俄国所有,但是让她从庞大的中国疆域上分裂出来,也是沙皇所希望看到的。

  这一次圣彼得堡的回电很快,但是除了对库朋斯齐的作为进行了公文式的表彰以后,对他后面的方向以及在谈判中应该采取的策略只字未提,让库朋斯齐感觉到了圣彼得堡冬宫对失去外蒙的冷淡。他不禁在心里面问到:“难道沙皇真的对此毫不在乎?还是这里面另有隐情”?

  还真的让库朋斯齐猜对了。和前几次的电报一样,这次的电报还是落到了正在把持朝政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和沙皇及皇后的宠臣拉斯普廷手里。掌握朝政大权的皇后对于处理政务并没有天份,而且时常重新指派新的大臣,造成政府一直处于不稳定而又效率低落的状态。这在国家的消耗战中尤其是相当致命的,造成军队和平民人口都无法取得适当的补给。现在,面对远东来的电报,她又一次的想到了宠臣拉斯普廷;于是很自然的将他找来商议。

  有关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廷这个人,我们前文略有交代。在最后一任沙皇时期,这个人很是神秘;有人认为他是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佯狂者,也有人认为他的皇后的情人;有人认为他拥有神奇的医术,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骗子。不管怎么说,拉斯普廷拥有一定的预言能力沙皇和皇后是相信的,因为他们亲身经过拉斯普廷的预言,其中以皇后亚历山德拉最为信服。这也是造成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信任他的最主要原因。

  “亲爱的格里高利,远东又来电报了,还是关于外蒙古的事情,上次你是已经说过我们不能太过于关注远东的事情。这一次,我想再听听你的意见”,皇后费奥多萝芙娜对来见自己的拉斯普廷说到。对于沙皇一家人,拉斯普廷还是很忠心的,当下就回答到:

  “尊敬地皇后陛下,千万别在关心那些鞑靼人的事情。我已经看见,不久的将来,战火满了俄国的大地,手握铁锤的工人和手拿镰刀的农民爬满了圣彼得堡的所有宫殿。更可怕的是,在叶卡捷琳堡的伊巴特叶夫宫,血光充斥了整个宫殿,我想,那是皇室后裔的鲜血。所以,眼下皇后陛下要关注的是国内的局势,而不是远东”。

  早已对拉斯普廷的预言能力完全免疫的皇后,在听了他的这番话以后,自然将重点放在了国内。之前沙皇把朝政的大权给了她,已经让俄国贵族们有些不满;他们开始煽动人民反对费奥多萝芙娜参政。这位德国裔的皇后,在国人的心目中形象并不怎么好;她的婚礼上,为了争抢礼物,引发人群拥挤,许多人跌入打靶用的掩体中,被人踩踏而死。死者多达两千余人,更有超过万人受伤,被视为一项不详的征兆。而在事发的当晚,沙皇和皇后不顾人民的死伤,照常出席了法国大使为其举办的豪华舞会,在民众中引起更为极大的愤慨。这也是俄国普通民众不喜欢皇后的原因,皇后自己也很清楚。

  现在听到了拉斯普廷的预言,自己和家人可能会被这些普通民众杀害,心里面哪里还能考虑远东的事情,自然以稳固自己的权利和保护家人的生命为第一要素,对库朋斯齐的电报只能以应付的方法了事。历史上俄国人在这个时期也是真的很倒霉,对外战争方面打不赢,对内国内民众也是革命浪潮汹涌,只是尼古拉二世被皇后一伙人蒙骗,不知道实际情况而已。现在的情况,随着赵天一的出现只能更糟糕,外蒙和北京的秘密谈判虽然最后让俄国加入了,但明显占不到像以前那样的大便宜了。

  孤军作战的库朋斯齐,最后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亲自参与这次的谈判。他的要求被中国国务卿徐世昌同意,但中国方面同样也加入了一个人,那就是参谋总长赵天一。已经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库朋斯齐也不在乎中国政府再派谁去,只要让他加入,哪怕只谈判几天,掌握有些外面和北京政府谈判的细节和要点之后,也是比较满足的。只是看着这位少壮派中国将军,库朋斯齐自己阻止外蒙回归中国的想法显然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就在昨天下午他接到了报告,外蒙和中国交界处满都拉镇驻扎的中国第三混成旅的部队,已经有一部开始进入了外蒙地界,而且是库伦政府派人接引的。中**队都已经进去了,外蒙回归已经成为了事实;他这次去参与谈判,只是希望俄国在这一次的交手之中不要输的那么难看。

  整个谈判过程和库朋斯齐想象的差不多,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出的人已经和北京政府的全权代表宋小濂商议好了相关条款,俄国驻库伦领事密勒尔虽然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但都没有用。而作为军方代表人物的赵天一出场之后,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双方的曹约最终成为了条约,并签订了下来。由于库朋斯齐的到来,让俄国多少保住了一些在蒙古的利益,比如,俄国人在库伦的领事馆可以保留,俄商人可以在外蒙从事生意,但免税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