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沧溟 第三章 道观里的方丈
作者:起司大魔王的小说      更新:2018-05-08

  十年前的一个月夜,月亮也如此夜一般明亮,游方和尚清明和紫虚观第不知多少代观主悟虚子在紫虚观中饮酒论道,相谈甚欢。

  却说这悟虚子也是个妙人,说是个观主,可整个紫虚观上下扒拉到一起,也就他一个道士,平常也没有什么人来这里参拜神明,他便乐的清静,当真把道门一关,自己修行起来。

  悟虚子也不着急往这观里收小道士,再早些的时候,倒是有个年轻人跑他这行跪拜之礼,可在这待了两个月之后,就追着悟虚子要什么《乾坤剑意》。老道士摸摸自己长年佩戴的一把铁剑,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剑身:“你看为师这剑,可有剑意可言?”

  年轻人拧着好看的眉毛盯着这镇上铁匠铺打造的铁剑,良久也没有看出什么“剑意”,索性双手握拳,躬身一拜:“徒儿愚钝,参不透师父深意……”

  老道士哈哈哈一阵大笑,笑的腰都直不起来,好难得止住笑声,抹着眼泪道:“你还真是愚的可以,一把铁剑而已,那里来的什么剑意?”说到这里,还是想笑,于是又笑了几声,可终究觉得不太厚道,再次努力抑制住之后:“你看话本子看痴了吧,剑意?耍贱为师倒是很在行!”

  他把这段往事和着“矮子酒坊”的糯米酿一同倒给了清明,清明喝的有些迷醉的双眼在老道士的脸上停了一会,笑道:“当真是个话本子看痴了的,后来呢,这痴了的愚钝徒弟呢?”

  悟虚子一口喝完杯中的酒,手指拈起一颗茴香豆扔进嘴里,摇了摇头:“大约他觉得贫道是个没本事的吧,当晚便自行离去咯~”那个“咯”字被道士拉的特别长,让人觉得他真的忒遗憾,忒感慨。

  清明迷迷糊糊的眼神再次回到道士脸上,恰好道士给自己斟满了酒,杵着筷子准备夹一片牛肉,一抬脸碰到了和尚的眼神,勾了勾嘴角:“我说和尚,别管是元始天尊还是阿弥陀佛,都讲一个机缘。”

  和尚点点头,夹了片牛肉塞嘴里:“老道说的是……”

  “你是个游方僧,没有庙门收着。我呢,是个光杆观主,没有小道坠着,今天咱俩能凑……”他敲敲面前的方桌“这张桌子上一起吃酒嚼肉,是不是天大的机缘?”

  清明点了点头:“是……是个机缘,老道你……有点意思!”

  “有意思?这叫什么有意思?我这有个更有意思的事情。”他眼睛特别亮:“我也没有徒弟,也不打算收了。他日等我飞升了,这紫虚观就交给你如何?”

  清明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悟虚子满意的点头,捋着胡子:“你。一个道观的方丈,哈哈哈哈哈。”

  清明晃晃晕乎乎的头:“你舍得给,我有什么不舍得收的。”

  那夜之后,清明继续做他的游方和尚,悟虚子也继续做他的光杆观主。

  悟虚子没有告诉清明,当年的那个小徒弟晚上被他抓到在观里翻箱倒柜,于是,江湖上便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而清明也没有告诉他,那晚和尚道士的聚会后,在紫虚观的后面,有个一身青衣的男子见了清明,他问:“事情成了没?”

  清明答:“还需要等吧。”

  “为何?”

  “这个人……没有破绽。”

  “等多久?”

  “等他死。”

  两年后,悟虚子真的飞升了,他也不知道怎么算到清明在哪的,托了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把一袋土豆捎给清明,和尚打开袋子,骨碌碌滚了一地土豆,还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拉里拉杂一堆话,都是些临别之言,清明嘴里骂着“牛鼻子,神神叨叨,啰里八嗦。”眼泪却顺着眼角滑到了下巴上。

  随着那些啰里八嗦的话一起带过来的,还有紫虚观的地契。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和尚甩甩袖子,当真跑到紫虚观里做起了道观里的方丈,带着戒疤的观主。有心的时候念念经,哪天觉得风和日丽,就拖着铁钵出去化缘,没有了游方时无所归还的凄苦,也没有被束缚住,当真过的潇洒自在。

  十年后,亦是月夜。

  大和尚埋了一个年轻女人的尸体,背着个不足月的孩子还带了条不足岁的小狗回到观里,他推开自己住的寮房大门,小心的把孩子放到卧榻上,小团子突然离开了有温度的背部,一下子就醒了,约是有点起床气,心情有点不如意,遂又觉得肚子饿了,这不如意就更加的不如意,于是,张开嘴巴,“哇”的哭了起来。

  小黑狗摇摇尾巴趴在边上看着,和尚慌忙抱起来拍拍孩子,发现并没有什么作用后摸起自己光溜溜的脑袋顶:“这可怎么办……”

  于是他又重新抱起了小团子,哄着,拍着,孩子始终不满意,他索性用食指点在孩子嘴唇上:“嘘……不哭……”没想到孩子长开了嘴巴,含住他的手指使劲吸,吸了两下,发现没有吸出吃的来,不高兴,张嘴哭。可能还是饥饿的感觉比不如意的火气更强烈一些,长了下嘴巴后还是不死心的含着手指接着吸——倒是这样止住了哭。

  清明无奈的笑了一下,一手给孩子含着,一手托着小家伙,转身快步走了出去。离道观不远,住着一户猎户,因着是秋天,正好是打猎的季节,便索性住在山脚下。清明每逢化缘,第一站就是猎户家,这家的男主人大眼冯和清明格外投缘,每次去只要大眼冯在,一定要请他进去吃点野味,喝两盅烈酒,每每看得冯嫂一脸惊讶:“我还是第一次见喝酒吃肉的大和尚。”清明哈哈一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清明的佛不在戒疤上,在心里!”

  他脚程很快,一会儿便到了冯家门口,月亮已经偏到了一边,他扣了扣门环,声音很大,里面有个更大的男人声音不耐烦的问:“谁啊!”清明答:“大和尚!”

  门吱呀一声开了,大眼冯披着外衣,光脚踩着鞋开了门:“我说大和尚,你这个点来,可是观里出了什么事?“

  清明愣了一下,快速的在心里想这话要怎么说才不会让人误会,总之,绝对不能说:“借点奶喝”……

  他抱着孩子咬了下嘴唇,吞吞吐吐的努力组织着语言:“这……我今天喝完酒,看见路边有个女的死了,有个孩子……活着……这不……”他颠了一下小团子,和猎户继续说着,“好像,是饿了……你说我一个出家人……”

  大眼冯眨眨眼睛,明显没有明白。这时候,小团子很识时务的放弃了吸不出食物的手指头,委屈愤恨的大声哭了出来。一嗓子,大眼冯立马明白了过来:“哦~要喂孩子是不是?你进来等,这有什么不好说的!”一侧身,把和尚让进了院子里,娴熟的接过小团子,抖了抖身上披着的外套转身进屋了。和尚抄着两只手站在院子里,有点不知所措。

  大眼冯去年刚得了个二丫头,这会应该快过周岁了,刚好到了可以吃点米糊糊之类的东西的年纪。看样子,冯嫂他们还没有完全给孩子断奶。

  正瞎琢磨着,穿戴整齐的冯嫂抱着孩子和大眼冯一起出来了。怀里的小团子满意的闭着眼睛,可算是舒心了一下。

  冯嫂嗔怪的等了清明一眼:“怎么给孩子饿成这样?这么小的孩子,不吃饱长不起来的。”说着,把孩子递给清明,“孩子妈呢?”

  大和尚犹豫了一下:“死了,好像是个要饭的,死路边了,不是病死的就是饿死的,我路过,看见这小东西在他妈妈身边哭,就抱回来了。”——不能让他们知道那个事情原来的样子,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血腥可怕。

  冯嫂的目光一下就软了下来,伸手在孩子嫩嫩的小脸上轻轻摩挲着:“这么小就没了娘,命苦的孩子……”

  她抬头看着和尚:“这么小,你打算怎么喂他?”

  清明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个出家人,哪里懂得怎么喂孩子?”

  冯嫂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二丫头也快断奶了,以后孩子饿了,你就抱来我喂。不能让孩子再饿着了……”

  清明感激的看着大眼冯夫妻俩:“得亏有你们呐!”

  大眼冯突然往清明手里塞了个信封:“这孩子可不像要饭的人家的,身上的衣服精贵着呢。呐,这是刚才喂奶的时候从襁褓里掉出来的,我们没有看,约莫和这小家伙的身世有关系,你看看,如果他还有亲人在……但愿能有个好的去处吧。”

  清明目光闪了一下:“我还没有看到他的衣服,那女人的穿着不像啊……”他故意掩盖着,接过信封打开借着月光草草扫了一眼信的内容,愣住了。可是很快,他便收拾好了脸上的表情,故意拧起眉毛眯起眼睛又看了下手中的信,没事人一样的笑笑:“到底是年纪大了,大晚上的,看不清字咯~”说着单手将那信件随便折了一下,揣进胸前的衣襟里,那里,有他狂奔的心跳。清明知道,这个孩子的事情,没法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他一个人,也没那么大本事护着这个小家伙的安全了。

  当晚,一只信鸽从清明和尚的道观里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