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学牡丹开 纯真年代(8)
作者:海边的小说      更新:2018-10-01

  八

  周冰回信了:

  关于《复活》的读后感写的很好,说明你读书很认真,钦佩。你择书的方式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效,我理解能够经过岁月的洗涤而留存的名著必然有独特的价值,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书海非常浩瀚,选一些经典的名著读读就够了,当然我们这个时代也会有优秀的书籍出现,那就让后人奉为经典吧。俄罗斯人大都信东正教,其实也是从基督教中分支出来的,主张隐修、平等,着从托尔斯泰的命运及他的著书中也可以看出。我们没有宗教信仰,见过有很多人在念佛,他们只是求佛而已,所以要看懂《复活》很难。你的读后感也展开了我另外一些理解,我决定重读一遍。

  马斯洛娃从初识涅赫柳多夫到献身,那是受爱情驱使的,可惜他们的潮汐不一样,这边涨来那边落。关于女性对爱情的理解,你可以看看老托的另外一本书《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视界狭窄,只关注自身,结果也是悲剧。老托本身的婚姻也是个悲剧,你不要只读他的书,看看他本人的身世,这样视界更广阔,更容易了解他的作品,也更容易理解爱情。

  老托还有一本名著《战争与和平》,那个格局相当大,气势恢宏,天高云淡,细腻之处同样沁人心肺,有点类似故宫,斗拱奇巧,一梁一柱,精美绝伦,你也看看。我们也有这样伟大的作品,譬如《红楼梦》,这两本书在结构上还是有很多相近之处的,书中大量的诗词亦如故宫的雕栏玉砌,让人赞叹,你有空可以做做比较。

  信封里还有一张小纸条,从你读后感的上裁下来的,从字迹上看应该是个女生,你们班男女比例是14:1,这么短时间就能收到女生的赞美,看来你的桃花中签率很高啊。只是想问你:写给我的东西为什么要跟别的女生要赞美?

  姚建国抖抖信封,果真掉出一张小纸条,看了上面的字,很奇怪,他拿着纸条去翻女生们的作业本,他不知道袁姗姗什么时候看他的东西,有点气愤,人又不在,只好按住。

  过道上传来三个女生叽叽喳喳的喧闹声,他急忙怕出去,拉住袁姗姗:“你等一会进去,我有事情问你。”

  张兰说:“什么重大的事情呀,一起问呗。”

  他不理她,拉着袁姗姗走到一个角落,抖出那张纸条问:“这是你写的吧,谁让你偷看我东西的?”

  袁姗姗说:“这么凶干嘛,你自己将信纸扔地上的,我帮你捡起来了,看看还不行啊?这不也是夸你的吗?”

  “你讲点道理好不好,人家的东西你能随便看吗?”

  “那我还看你作业呢,那算不算随便呀?”

  “你!作业是写给老师看的,你是课代表,自然可以看,信是写给收信人看的。”

  “这是信啊?你上面又没写’这是一封信’,倒是写了这是一篇读后感,哈哈。收信人是谁呀?”

  他脱口而出“我首都大学的同学。”

  说完就后悔:“这关你什么事呀。”

  袁姗姗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是写给女同学的,难怪这么生气。她回信了,这次有没有寄照片来呀,给欣赏欣赏。”

  他无可奈何,说了一句:“你真是不可理喻。”

  晚上熄灯后,张兰问袁姗姗:“今天姚建国干嘛和吵架?”

  “我才不和他吵架,让我逗了他一番。现在想想到有点欺负他了。”

  “哎,男生么,不逗怎么行,明天继续逗他。”

  “他文采还真挺不错,有机会我把他写的东西拿来让你们看看。”

  “好,顺便把他女同学的照片也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