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三百七十一章:战西北(三)
作者:陈健钢的小说      更新:2019-04-25

  喝着茶,烤着火,听徐强娓娓道来。

  河对岸是巡检司,负责查验进出河西官民的路引,西域三十六国上贡使节的通关文牒符节印信。

  管制出入本地区的蒙、番、回、羌各族土民。

  巡检司就在浮桥边,浮桥是用三十几艘大船连接起来的。

  全长不下500米,宽不下20米,两岸有四根系铁缆的大铁柱。

  冬天结冰的时候会把浮桥撤掉,人从冰上过。

  “从河西四郡到哈密,到吐鲁番,汉人多吗?”陈远宏开口就问人口。

  “大概一半对一半儿吧,谁也占不了优势。”徐强苦笑着说道。

  王盼接口说道:“朝庭先后有十八次大移民,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持续将近50年。

  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

  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第一波是经营西北,大量迁徙山西,河南人至河西四郡。

  中间一波是开发大西南,迁徙山东、江苏、山西、浙江等地的人到云南贵州。

  最后一波是建立中都凤阳,迁徙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富户十几万户。

  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万人,营建六年之久。

  把中都建成天下第一大城。”王盼侃侃而谈。

  这近50年移民,达几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当然,不能与殖民相比。

  这对于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看来你小子怨念很深啊,你们家应该也是属于移民之列吧。”陈远宏笑呵呵的问道。

  “河南人,每年到清明时,总是想方设法回家祭祖。”王盼苦笑着说道

  咱们中国人因为文化的影响,有强烈的乡土情结。

  安土重迁,月是故乡圆,后世的春运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虽被迫远涉千万里外,但依然难忘故乡的一切。

  尤其是难忘故里的祖墓,每年千方百计返回故里祭祖,死后也要葬回祖坟。

  云南四季皆春,中间隔了贵州,交通不便,生蛮出没随时会丧命。

  久而久之,迁到云南的人不再返乡了,但故乡的习俗他们都保留了下来。

  河西四郡的人,则于每年秋收后,利用各种借口名义返乡,祭祖后开春在结队回来。

  这年头,旅行和居住管制很严格。

  未经许可或没有正当理由,是不准迁移或旅行的,正德以后就放松了。

  凤阳人最可怜,朝廷对他们的管制是最严格的。

  他们要回家,一般都先跑到邻县。

  假扮花子浪人走江湖,偷偷摸摸回到故里,祭完祖在返回凤阳。

  年关时,沿途经常可以看到些男女,穿着破衣烂衫,打着花鼓。

  高高兴兴的唱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其实,他们全是凤阳的巨富,口中唱得高兴,看着家家团圆,他们满心酸楚。

  后来,我大清就利用这些所谓的凤阳花鼓,改成各种诋毁朱明王朝的歌儿。

  来强调朱明如何残民以逞,如何令生民多艰,以消除百姓对朱明王朝的怀念。

  要百姓安于现状,不要一天到晚都想着反清复明。

  “民风如何?现在四郡情况如何?”王盼接着问道。

  “民风彪悍狂野,百姓轻生忘死,只认拳头,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由于朝廷这些年很少顾及这边,因此他们连朝廷也恨上了。

  朝廷不管,各方势力谁也占不了上风。

  各族相互开战,乱成了一锅粥,因此朝贡和商路也断了。

  我们进去的话,四面皆敌,北边是卜失兔率领的蒙古各部。

  西边是海西古六台吉率领的蒙番各部,我们的腹心有松山的银定台吉,他和海西互相勾连。

  从兰州到凉州。

  第一站是庄浪卫,从庄浪卫到古浪卫,中间必须通过松山,这是银定台吉地盘。

  庄浪卫指挥使历代都姓鲁,是汉化了的蒙人。

  这个家族已经统治这一带一百多年了。

  附近数百里的骠悍蒙番,只听他家号令。

  四郡境内的军民,全部是筑堡而居。

  他们大多数都是经营畜牧,种地的很少。

  由于四面皆敌,他们长年累月在马上厮杀,男女都是变成了战士。

  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因此他们的骑射功夫,和蒙古人也不相上下。

  公子想要有一支强大的骑军,首要的就是除掉松山的银定台吉,再统合四郡的百姓。

  然后移镇山丹,过焉支山西击海西古六台吉,剿灭他,择机消灭阿拉善左右旗。

  如此,四郡安定,在休养生息的同时,西可进击哈密,北可窥伺河套,可视情况而定。”

  徐强边说,陈远宏边在地上画出进军路线图。

  “王盼,我给你留2000步骑,护卫着这些人到庄浪卫。

  以庄浪卫为据点,训练新招的兵丁,顺便看好我的后路。

  我带1000骑两天后出发,昼伏夜行,先行铲除银定台吉。”

  陈远宏扔掉木棍,不容置疑的说道。

  “遵命!”几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两天陈远宏忙得废寝忘食脚不沾地,军队准备出发,所有的流民都严禁走动。

  大军出发,刚好是天启六年3月1日。

  军民和辎重,在10天后再动身。

  陈远宏信心满满,志在必得,所有的辎重和人员全部动员了起来,准备接收打下来的地盘。

  他率领着1000精锐的骑士跨过浮桥。

  张扬,刘洋,刘晓、张春、杨天、王二蛋这些连长都随他出征,陈远宏把老本都压上了。

  他领一百人当前锋,跟在身边的是刘海军和吴勇,这两人是他的左右臂膀。

  1000精骑编为四队,杨天、张扬为一队,领300人,其他两队亦如此。

  每人带双马,半月压缩干粮和斩马刀、两石弓、匕首、三袋箭、腰刀。

  为减轻马的负重,外穿掩心甲,内罩锁子甲,只带半头盔,护住头耳即可。

  没带帐篷,每人带一个羊皮睡袋,睡时挖一个雪坑,能保温就行。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移民全球》,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