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帝诸天 第九十六章 项少龙
作者:六道好轮回的小说      更新:2019-05-18

  诸子百家在跪与不跪间徘徊,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姬延上前一步,微欠身道:“周王姬延贺皇帝政,《周易》以为贺。”说完,其手中一本古朴书籍腾空而起来到嬴政身前。

  嬴政一愣,随后伸手接过《周易》,道:“政谢过周王。”

  姬延微微颌首,随后推到林夕身旁,自其来到泰山,无论是秦国文武,还是周室官员,亦或者诸子百家之人皆避开,唯有林夕毫不顾忌的同他攀谈。

  姬延赠《周易》,虽然其已经禅让,周王朝自其而终,但是姬延依旧代表了姬姓一族,其终归是姬姓血脉正统。尤其是《周易》,乃文王观伏羲八卦而演后天八卦所著,为周之重宝,文道传承。诸子百家更是多有参照,其学说亦借鉴于《周易》,故而《周易》被奉为百家经典。如今,姬延代表姬姓承认嬴政皇帝称号,更有百家经典《周易》为礼,对诸子百家而言是一大打击。

  只是还不待他们做出决定,大片黑雾飘至,黑雾之中人影幢幢,军列整齐。见千军万马而至,大秦锐士皆肃穆相向,执戈而至。今日乃是他们的王封禅泰山,不容任何人打搅,乱封禅大典者皆为大秦死敌。

  只是还不等王翦上前喝问,黑雾中一道人影破雾而出,只见其座下黑豹,手捧卷古籍,来到社稷坛下。躬身道:“申公豹奉商帝令,特来贺皇帝政,献《归藏》以为贺。”滑落,《归藏》古籍飞到嬴政身前。

  嬴政同样取下《归藏》,对着申公豹点头道:“谢过商帝。”

  申公豹躬身一礼,再次回到黑雾之中。

  这时,“轰隆——”自泰山脚下传来,只见一道石梯自泰山脚下蜿蜒而上,一直延伸至天柱太平顶。石梯尽头一人当先,其身后三百如同巨灵神的大汉立于其身后,随着石梯来到社稷坛下。只见为首一人一手持斧,一手握书道:“姒姓夏后氏癸见过皇帝政,《连山》以为贺。”

  嬴政同样手下《连山》,随后谢道:“多谢夏后。”

  只是不待众人惊讶,天边白云飘飘,剑光闪烁,只见天边有人御剑而行来到太平顶。为首一白须白眉老者面如冠玉,只见那老者来到祭坛前躬身道:“姜尚携三岛炼气士为皇帝贺,特赠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嬴政手下书籍,对老者抱拳道:“政谢过太公。”

  姜子牙回礼道:“皇帝客气。”说完便退到一旁。

  一重重惊喜刺激的诸子百家众人目瞪口呆,《周易》、《归藏》、《连山》乃三易之法,后、帝、王乃夏商周三朝帝王尊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三坟五典即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即八卦与九州之志,换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河图洛书。无论是来人还是所献之书无不来头甚大。儒家依周礼,太公为兵祖,诸子百家的源头皆为秦贺,承认嬴政的皇帝称号,诸子百家不得不认。

  这时,站在林夕身旁的姬延上前一礼对姜尚道:“姬姓不肖子孙姬延见过尚父。”

  姜尚同样回礼:“姜尚参见周王。”只是姜尚口称周王,却不叫天子,天子为贬义,是姬姓一族的耻辱,身为助武王建立大周的第一功臣他又如何不知道?天子、天子,上天之子,神主自认为天,而武王为保人族传承不至断绝,以堂堂人皇之尊对神族跪地称臣。“望王上莫要怪我。”

  姬延摇头道:“先祖未怪罪尚父,吾亦未怪过尚父,姬姓一族亦未怪过尚父,一切都是为了人族。”

  姜尚闻言沉默,缓缓行至姬延身边,方才谓然一叹道:“都是为了人族。”

  这时天边传来一阵读书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之言,浩然之音,充沛青冥。一老者身影出现在天平顶上。

  见到来人,儒家众人大惊,随后执礼道:“经过师叔。”

  老者恪守君子之礼,回身还礼,随后道:“今皇帝上承天命,下应万民,尔等皆忘吾儒家君臣之礼乎?”

  说完,老者对着嬴政深深躬身道:“儒家荀况参见皇帝陛下,特献《春秋》为陛下贺,为大秦万世贺。”

  儒家众人见状,纷纷拜服,山呼:“皇帝万岁,大秦万世。”

  其余诸子百家见儒家承认嬴政皇帝的称号,他们也不再坚持,大势在秦,夏商周三朝帝王承认,如今诸子百家的儒家也承认,道家今次为到,他们本是方外之人,但是泰山封禅,祭天祷文乃道家所书,五色社稷坛亦是墨家建造,三大显家依旧表面,他们又怎能反抗,怎敢反抗,一瞬间,诸子百家众人皆跪倒在地恭贺:“皇帝万岁,大秦万世。”

  大势已定,秦一统九州当为正统,此次泰山封禅圆满完成。但是没有人下山,因为如今到此的人都知道泰山封禅只是凝聚人族气运,而他们真正的目的才刚刚开始。

  只见林夕踏步而出,人已经来到了社稷坛上。嬴政见到林夕到来,拱手走下祭坛。

  林夕环视众人,开口道:“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我人族便多灾多难,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族百折不饶,披荆斩棘,方立于天地之间。奈何人族稚弱,神族无道,魔族暴虐,屠我亿万先民,天血雨,江海红,遍地皆荒骨,九州冤魂嚎。”

  听到林夕的话,众人皆咬牙切齿,恨不能回到洪荒与先民并肩而战,一个个双目赤红,杀气腾腾。

  林夕继续道:“虽时过万年,但仇与恨早已铭刻与我等血脉之中,人族不绝,此仇不消,神魔不灭,此恨不平,虽万万年,吾人族屠神灭魔之志亦不减分毫。”

  “屠神灭魔、报仇雪恨。”不知谁率先喊道,随后所有人都跟着高呼起来,杀意弥漫整个太平顶,这一刻,太平顶上不太平。

  林夕双手一压,所有人渐渐平静下来,等待林夕接下来的话。

  林夕再次道:“昔有人皇姬宫湦,拼却大周国运,伐天屠神,神主陨落,四部大神封印,吾人族掌控九州。但,吾不愿,神未死绝,魔未尽灭,吾人族之仇便永世不消,故吾寻二十八宿钥匙,欲开启封印,先诛四部大神,在屠神主。神主不是自认为天吗?吾便启伐天之战。诸位可愿与吾等屠神灭魔?”

  只是这一次,回应者寥寥,知道林夕之谋的除了几人,诸子百家大部分都不了解,他们人族屠神灭魔是想要集合人族之力,将神族遗留下来的日、灵、斗、雷、瘟、冥六部神族剿灭,却不想林夕所谋之大竟然是想开启四象封印,复活神主,再灭神族。如今人族已经掌控九州,为九州之主,又何必节外生枝。况且诸子百家众人渊源颇深,自然知道人族曾不止一次起兵伐天,但是大夏如日中天之时毁灭,大商偌大国土分崩,后武王忍辱负重,自认天子,方保全人族一丝气运,使人族不至于断绝。直到天子姬宫湦,值四部大神反叛直接再起兵伐天,拼却所有方才侥幸使得神主陨落,可是神主在陨落前那四部大神皆被封印,大周气运亦消耗殆尽,若不是人道护持,大周亦亡。可是即使留存下来,周王室亦名存实亡,开启了人族长达近千年的战乱。昔有五霸,后有七雄,到而今好不容易大秦一统天下,人族独尊九州,可是林夕竟要开启封印、复活神主,再启伐天之战,在他们心中是不愿冒险的。

  “孤同意——”

  “孤同意——”

  “孤同意——”

  “朕同意——”

  “老夫同意——”

  “儒家同意——”

  “道家同意——”

  “墨家同意——”

  ······

  夏后、商帝、周王,皇帝,姜尚,诸子百家三大显家俱都同意,还有零星几家如农、法、兵等同样同意林夕的决定。他们或早已知晓,或被林夕之前的话所影响,但是更多的却没有回答。

  “伐天之战如何能少了我。”一声大喝从山下传来,不多时一个背负长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踏步走了上来。“项少龙见过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