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第163章 老镖员有模有样
作者:树者的小说      更新:2019-01-03

  “姐姐,那都是老爷的船吗?”

  唐楠儿趴在马车箱窗上,揭开帘子兴奋欢呼,这般大场景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尤其想到这二十艘整齐排列的船队都是老爷所有,更感与有荣光。

  唐玉仙轻拍她小脸,道:“是呢,让让,姐姐也看会儿。”

  姐妹俩挤在一处张望,视线所向之处除了船队,还有站在码头上正在跟欧管事交谈的年轻男子身影。爆竹声此起彼伏,码头喜庆味儿十足,披红挂彩,犹如过节一般。

  船队经过试航,在马陵道口处出了船坊集合,然后分向分批离开,分别开往各地不同的镖铺。

  “此番事了,你且把心思多放在大名府的铺子上,目前能独当一面的掌柜是有,但分铺亦是用人。你且考教一批副手,准备委以重用。”

  “小人在作安排,只是一时之间怕是凑不足老爷要的人数。”欧管事心中叫苦,能打理一个商铺的掌柜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培养出来的,即便提拔副手也难凑数。

  笑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赶鸭子上架也罢,临阵磨枪也罢,总得给他们一试身手的机会。若是能力不行,绩效考核不过关,换下来就是。”

  “这般做,却是要教老爷破费。”

  摇摇头:“做买卖就跟孩童学步一般,没有摔打跌倒的经历,怎能健步如飞?放心吧,目前不愁钱用来栽培他们,再者,有你欧管事管束监督,亏也亏不了多少。”

  欧管事有些飘飘然,笑道:“是,小人尽力而为。”

  望着远去无际的河渠,意气风发地道:“现今已是五月,今年年底,各处酒楼至少三十家,镖铺增设二十家,布铺点要把除博州、恩州外的冀州、沧州、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打通。时不待我啊!”

  “老爷小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东湖宅院,内院丫鬟在门外禀报道:“老爷,莘县曹大爷使人送信来了。”

  “叫他去偏厅候着。”

  “是。”

  搁下毛笔,扭扭有些酸涩的手腕,今日的练字时间已是够久。如今他的字虽登不上大雅之堂,却也不似原先那般入不得眼了。

  来到偏厅,送信来的是曹宝的手下,是熟悉的面孔。

  信中所诉,乃是江州一事:宋江在江州酒楼里喝酒后,借酒兴胡乱写诗被人告发入狱,把“神行太保”戴宗也连累入监,梁山群寇齐下山劫法场,场面闹得蛮大。

  上一封梁山密信是三月,那时宋江回家探亲被捉,如今梁山大闹江州,一切皆在预料之中。只是他记不清楚具体时间,很多水浒细节也只有发生了才能想得起来。

  这也怪不得他,谁知道穿越这么神奇的事情会发生呢。

  知道,宋江此番过后,就算是正式地投身梁山贼窝了,而四号郁保四和三号应该会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晁盖是不是真如自己印象中对宋江是明面欢迎,暗地提防,俩人明争暗斗地争权夺利,很快就能见出端倪。

  让丫鬟把送信来的汉子带下去休息,他则回房把自己画的京东东西二路地图拿出来查阅,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标注了记号的费县。

  费县,也就是独龙岗所在处,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就处其地独龙岗。梁山大闹江州后的事情记不得了,不过攻打祝家庄可是再熟悉不过的故事。

  他重新坐回桌案,提笔铺纸,开始回信。

  信是给曹宝看的,吩咐之事有三:其一,派郑天寿和焦挺,把从金人阿鲁弟手里买的二十匹上等马走陆路送去兖州贩卖,打过梁山路径。其二,派人分别去兴仁府城、兖州、泗水、费县、临沂疏通当地官吏,准备开设镖行和布行分铺。其三,扩大闲汉招聘工作,将原镖铺老人轮替抽调回大王乡,进行为时三个月的第二期军事操练。

  将这张信单装一封,铺纸再写一封乃是给王总管的信,交代了下他配合曹宝工作的事宜,凡事无需多问,照办即可。

  第三封信则是家书,写给潘、陶二女看的,其中绵绵情话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偏厅中。

  将信交给被唤来的闲汉,叮嘱道:“三封信,勿要交错人。在这住上一宿,明早再回不迟。”

  此时没外人在场,闲汉立正敬礼道:“是,那小人告退。”

  “哎,不急。”叫住他,问道:“乡里如何?”

  “有曹总镖和王总管照看,一切都还好。小人来时,后山作坊已是扩建好了,六十多个伙计不日就能做工。”

  “训练营地呢?”

  “陈教头照规办事,各处新开镖铺人员就备,新一批的四十多人还未训完。”

  “送回去的马匹可惹了外人注意?”

  “这小人倒是不知,既没什么消息,总该没什么大事。老爷若不放心,小人回去后再来传信一趟。”

  满意地笑道:“那就不用了,省得你来回颠簸劳累。对了,我记得你是唤作孔灯?”

  “小人贱名,有辱老爷清听。”孔灯有些受宠若惊地道。

  “你做多久了?”

  孔灯道:“小人是第二期训练营地里出来的,之前跟着石镖头打下手,后来才跟了曹总镖。”

  对此人很是面熟,只因年节年后大名府和大王乡之间的往来秘密信件几乎全是此人操办传送,没有出过一次纰漏,也无一次延后耽搁。

  此人做事一板一眼,不拖泥带水,若不强留他休息,基本上来后取了回信就立刻返乡,把军事纪律的影像深刻表现在了平时的行为上,很有一骨子精干味道。

  这样的人不提拔,还能提拔谁?

  目光看得对方有些不自在,但他还是板直腰身,堂堂正正目不斜视。

  “你家眷何在?”

  孔灯心里突突地道:“小人暂未娶妻生子,老父早亡,尚有老母在堂,在大王乡里做些闲活帮工,生活无忧。”

  点点头,笑道:“如此便好,你回去后就从镖行调去营地里做事吧,陈良那边一直缺个副手,只是他人不好相处,你且谦让些与他。”

  孔灯心里欢喜,颇有种苦尽甘来的感受,咬牙道:“老爷抬举小人,小人万死以报。”

  “人活着才有价值,以后路还长,用心努力,我会看在眼里的。”拍拍他肩膀,宽声道:“下去歇着吧,明儿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是。”孔灯立正敬礼,告退而去。

  不错不错,老一批从训练营地里出来的闲汉总算有些像样子了,即便武艺不如梁山一众贼寇又如何?

  打仗靠的是双方背后的资源储备、兵阵战术和群体军事素养,可不是人多势众能主导的,更不是单体勇武能达成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