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圣诗词散文集 第四十章 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
作者:雷雷更健康的小说      更新:2019-05-23

  我们的文化承载了许多东西。

  例如说,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个典故。

  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因为,你们的历史课本上没写,辅助教材上也没写,甚至连课外读物上也没有这一则典故,或者说,这一则浪漫的爱情故事。

  很简单,我们的文化被儒家侵毁的太多了。

  儒学是我们文化当中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如果,我是说如果,当初没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并且这个提议得到了以刘彻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且往后的历代王朝也拼力支持儒家的话,也许我们不会有那么多的诗词传世。

  而诗词,在风气开放的唐朝时被斥之为“雕虫小技”,可到了明朝,这“雕虫小技”却成了文人晋身官场的资本,并且培养了一大堆的“老虫雕”出来,当真是国家之耻!

  或许你会问:“既然作者觉得诗词是雕虫小技,问什么还要写呢?”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从来不认为诗词一道是雕虫小技!我不会这么吹捧它!因为它是个纯粹的废物!于国无用、于民更无用!

  是,我喜欢写诗词。

  但是这仅仅是个人爱好,之所以发表,是为了给同样爱好诗词的人看一看,赚点儿稿费——这么做不违背道德吧?

  但是,儒家在我们的历史上却犯了多少罪?

  而成为儒家学说精华代表的诗词,是否能承受的住这些罪恶?

  面对这个问题,我很心虚,甚至不敢抬头去看我自己提出的问题……

  于是,我算是赎罪一般的想了个办法:就用诗词的方式,来重现这些典故,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民族的故事,这些历史和故事不应该被我们所埋没,更不应该被众人无知,所以,我专门选了这个典故的词牌:《凤凰台上忆吹箫》,它既是个词牌,也是个典故,典故的故事更是浪漫。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如果东周那会儿就有网络,那他的尊号一定是“春秋五爸爸之秦爸爸”或者因他的女儿被尊称一声“东周国民岳父”。

  秦爸爸有个闺女,长得贼漂亮,用我结合我媳妇儿的容貌再想象出来的词,应该这么形容:凝脂如玉,冰肌雪骨,如诗如歌,佳人倾城……反正就是美极了。

  秦爸爸的闺女有个极为高雅的爱好:玩儿玉。

  因此,秦爸爸就给自己闺女起了个小名:弄玉。

  弄玉还有个高雅的爱好:吹笙。

  于是,护女狂魔秦爸爸就给他闺女盖了栋楼,让闺女在楼上没事儿的时候就吹吹笙、玩玩玉,小日子过得美滴很。

  但是,闺女大了总得嫁人,秦爸爸再舍不得,也只好在臣子们的劝诫下下令全国招亲(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吐槽那些大臣们一句:人家嫁不嫁闺女关你们蛋事儿?),但是弄玉也是个极有主见的姑娘,就在老爹下招亲令的时候提了一嘴:想跟我结婚可以,但是男方必须得会吹笙,而且水平必须得高过我。

  于是,大秦国里原本摩拳擦掌磨刀霍霍跃跃欲试的男人们斯巴达了——谁闲着没事儿吹那玩意儿啊!就算是有几个吹笙大师,那也是五六十岁往上的了,你让他去入赘试试?信不信连秦宫大门都进不去就得被一群喊着“大风大风”的兵马俑给射成仙人掌?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冷了下来,弄玉小娘子得意地一哼哼:总算是躲过一劫!

  不过还是俗话说得好,缘分到了你躲都躲不过,就在一个晚上,弄玉吹笙吹累了,于是倒头就睡,结果在梦里见到了一个高富帅,这高富帅说自己姓萧,口活一流会吹箫,把弄玉小姑娘调戏得春心萌动,一把拽住了萧先生的手,萧大帅哥看到场面快要控制不住自己马上就要晚节不保地时候,连忙说姑娘你别急,咱们最好还是发乎情而止于礼,我家就住在南边儿几百里地的黄土高坡,你要是看着我郎有情你妾又有意就赶紧跟你爹爹说,马上去哪儿来找我,到时候咱俩拜堂成亲入洞房,嘎吱嘎吱嚼冰糖,弄玉一听马上就醒了,迫不及待等到第二天,把这事儿跟老爹一说,秦爸爸就带着“我闺女怕不是思春了吧”的想法派人过去一找,结果还真找来一个弄玉梦见过的萧大帅哥。

  可护女狂魔秦爸爸也许是舍不得闺女出嫁,就挑了个弄玉自己也没法反驳的刺:闺女,这小子只会吹箫不会吹笙啊!结果已经化身外貌协会会长的弄玉说:没事儿,笙箫一体,都是竹子做的,没问题!于是秦爸爸只好忍痛嫁女,剩下的事儿就显而易见了,萧大帅哥教弄玉吹箫,弄玉教萧大帅哥吹笙,两口子的乐器水平节节拔高,弄玉吹笙能吹出凤鸣,萧大帅哥吹箫能吹出龙吟,终于在有一天晚上,天上的龙凤二神兽听见了笙萧合奏,心里不由一颤:哟呵,凡间还有我们的族人,那必须得接回来啊!于是二神兽赶紧下界,跑到了秦爸爸盖的楼前呼唤两口子赶紧走,弄玉乍一看见传说中的护国神兽吓得嗷嗷叫,萧大帅哥赶紧说媳妇儿你别害怕,其实我是天上的仙人,你上辈子也是神仙,在天上跟我是两口子,如今时候到了,我是来接你回家的,你赶紧跟我走。弄玉一听心说那敢情好,我招个亲都能惹到天上的货,这要是等到我那几个姐们儿也到天上的时候跟她们一吹牛逼,那得多带劲?于是跟着乘龙的萧帅哥一起乘着凤就要走,还跟闻讯赶来的秦爸爸摆了摆手,夫妻二人飞升去也……

  同时失去了闺女和女婿的秦穆公悲痛欲绝,于是就将给闺女盖的楼命名为:凤凰台。

  后来秦爸爸快死的时候,隐约看见了自己闺女跟女婿又带着一条龙来接他,于是就跟着一起去天上当神仙了。

  以上,就是这个词牌名的大概典故,我是用我的语气写的,相当没溜,你们体会精神,别介意就成。

  另外,乘龙快婿和吹箫引凤这俩词儿也是打这个典故来的,所以,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高呼一声:中华民族历史万岁!

  不多说了,看词吧:

  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

  秦国西属,凤凰台上,深锁二八玉娇。

  寸寸莲步走,丝丝灯照。

  正欲和声引凤,却又回,螓首慢摇。

  轻声叹,青鸾不鸣,碧海生潮。

  月撩,卷帘缓起,百里传声处,竟和笙萧。

  俊彦乘龙至,华服漫飘。

  舒袖传花慢舞,情浓处,夜夜朝朝。

  龙凤至,夫妇双乘,凡事皆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