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圣诗词散文集 第四十一章 【英烈传】满江红·岳帅
作者:雷雷更健康的小说      更新:2019-05-23

  岳飞元帅,千古奇冤,就义前曾在风波亭中高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我对岳帅的了解,是由一本叫做《岳飞演义》的明朝小说开始的,到了后来,央视出了个叫做《百家讲坛》的节目,其中有一位令我非常敬佩的袁腾飞(不知为何,这个名字总是让我想起猿飞阿斯玛)老师讲解的两宋历史,其中他对岳帅做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由此,我才对岳帅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尊敬起来。

  一开始读《岳飞演义》时,岳帅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个愚忠的军事战略家而已,我还曾想过,如果我在岳帅的位子上,一定会造反,把赵构这孙子给灭了,然后再把完颜宗弼它们兄弟几个全都送去见阎王,可老岳这家伙竟然死也不造反,简直是愚昧至极,但听课袁腾飞老师的课以后,我对被“忠孝节义”等思想所束缚的岳帅升起了无限的同情之心。

  之所以选择《满江红》这个词牌来写岳帅,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词牌和岳帅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而这缘分主要是来自他亲自写的两首词,一则是《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另一首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钱骑满效几,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写怀》这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写于南宋绍兴六年,上过初中的人就应当能记住这篇满怀悲愤、欲报国恩却又无可奈何的嗟叹,而第二首《登黄鹤楼有感》则早了三年,看得出当时的时局尚好,岳帅还有空爬个黄鹤楼,怀怀古,借着安静的环境思考一下抗金战略,可是三年以后,形势便急转直下,文风也由《登黄鹤楼有感》中的忙中取乐、运筹帷幄变成了“老子身边那么多猪队友到底应该怎么办啊啊啊啊啊啊!”的焦虑感。

  岳帅的心理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正是“猪队友”的原因。

  而猪队友当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赵构和秦桧了。

  赵构害怕自己的父兄回国之后威胁自己的帝位,愣是在大好时机不让岳帅打回黄河北,活捉金兀术;

  秦桧更是混蛋,它害怕岳帅这样的武将依靠军功崛起,威胁文官体系对武将体系的统治地位,同时揣摩上意,知道自己的老板需要什么,配合着赵构拖岳帅的后腿。

  若是只有这两头货,或者只有这么一小撮人时岳帅的绊脚石倒也罢了,以岳帅的能力,完全可以无视之,但当时的岳帅面对的却是整个文人抱团反对武人的局面,根本就无力回天。

  就以黄天荡之战为例,韩世忠当时将金兀术围在了死路之中,本来可以安安全全地完美解决这个国之大患,可却被一个姓王地书生卖了(这个姓王的汉奸我在看百家讲坛时听袁腾飞老师说过它地名字,可惜忘了,无法将他列入我的【奸佞系列】):当时,兀术被围在死地,面对数倍于己地宋军冲又冲不出去,不冲,粮草日渐断绝,早晚也得饿死,于是惶惶不可终日,茫然无助,可就在这时,那个姓王的汉奸书生(无任何官职)跑去告诉兀术,说小的我祖辈居于黄天荡,太君您只管听我安排,在哪哪哪儿开挖,就能挖出一条生路,喜得兀术直喊哟西,连忙命令手下军士死命开挖,果然挖开了一条通途,跑了出去,可怜韩世忠靡费甚多,手下忠勇死伤无数才将兀术困于此处!

  岳帅死后,岳家将再无能力挽狂澜之士,重铸山河,唯有明一朝,明之后,再无华夏矣………………

  所以,我要为这些受尽委屈的武人们张目!

  满江红·岳帅

  万马顶锋,刀剑交,烈士长喝。望中原,烽烟四起,半楼残阁。庙堂鼠守展袖绕,龙皇殿上夜笙歌。朱门前,泼酒浑作雨,风波恶。

  将士骨,俱在侧。民涂炭,满城郭。皆山河破碎,碎梁零落。猛士报国志未已,却叹雨打风吹破。再复起,拔九州巨鼎,铸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