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招安 第十八章 七星汇聚东溪村
作者:狮与蚁的小说      更新:2018-12-17

  在路上行了一日,至日暮时分,方才赶到庄上。

  晁盖和刘唐已经远远在庄外大槐树下等候多时,此时见到阮氏三雄,连忙见礼,迎进庄内。

  阮氏三兄弟对视了一眼,心道托塔天王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礼遇俺们兄弟。

  刚踏进庄门,便见到院中大枣树下躺着一个胖大的和尚。

  那和尚闻听到动静,赶忙从席子上站起来,打量了三兄弟一眼,说道:“这便是吴学究说的阮氏三雄么?”

  阮小二见这和尚生不似寻常的游方僧人,忙拉着两兄弟上前见礼,问道:“不知大师法号?”

  却听一旁的晁盖笑道:“这位大师便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花和尚鲁智深,已经在庄上住了两月。”

  三人听完,惊讶的合不拢嘴,心道原来晁盖哥哥手底下竟有这般天下闻名的好汉,便是我弟兄三人联手,也定然不是他的对手。

  阮小七拍着胸脯道:“大师果然是一副倒拔垂杨柳的身板,日后若是想吃鱼,只管找俺小七便是。”

  众人闻言都笑了。

  当下一行人便来到了后堂坐下,吃了些酒饭。

  第二日天晓,在后堂前列了备好的金钱、纸马、香花、灯烛,摆了夜来煮的猪羊、烧纸。

  众人见晁盖如此志诚,个个欢喜。

  当下,便烧了纸钱,立下誓言。

  众人在后堂坐下,刚吃了些酒,便听到门外有庄客报道:“门前有个先生要见保正化斋粮。”

  晁盖道:“你好不晓事!见我管待客人在此吃酒,你便与他三五升米便了,何须直来问我!”

  庄客道:“小人化米与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见保正。”

  晁盖刚要再说话,却见晁泽站起身来说道:“这人既然点名要见叔父,说不定是有什么要事,诸位稍座,我代叔父出去看看。”

  这人十有八九便是公孙胜了,他记得原来晁盖只顾招待三阮等人不见他,被这道士发怒之下打倒了十几个庄客,如今自己既然知道,便赶紧将此人迎进来,以免那些无辜的庄客吃他一顿打。

  出了庄门,但见到庄前大槐树下立着一个相貌堂堂的道士,身穿短褐袍,背上一把古铜剑,手里拿着一把鳖壳扇子,八字眉,杏子眼,四方口,额下一部落腮胡。

  晁泽连忙上前见礼道:“在下是晁保正的侄子,未知道长前来找我叔父有何要事?”

  那道士见晁泽待他彬彬有礼,笑道:“我有十万贯金珠宝贝,特来送与保正。”

  晁泽闻言,连忙将公孙胜引到庄前草厅,去后堂将此人的来意说与众人听。

  “如此看来,此人也是为那生辰纲而来,我先去见他一见。”晁盖说完,吩咐晁泽留下陪客,独自一人去了。

  不多时,便见到晁盖引了一个道人进来,说道:“这位公孙道长也是为生辰纲而来,已经打听清楚生辰纲的来路。”

  众人闻言大喜。

  便听吴用说道:“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又有一道小星化作白光去了,今日我等八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

  落了座,便听晁盖说道:“道长已经打听明白,那十万贯生辰纲是从黄泥冈大路上来。正好黄泥岗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我等可去他那里安身。”

  吴用听到黄泥岗,心中便暗暗计较。

  却听晁盖问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

  吴用此时已经成竹在胸,说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

  说完,便将自己的算计对众人详说了一遍。

  鲁智深闻言点头道:“吴学究好算计,只是洒家如今是个光头和尚,却扮不了客商。”

  却听晁泽说道:“大师体态异于常人,那押运生辰纲的杨志又是个生性多疑之人,若是见到大师的气魄,说不得会起疑,大师只需找一处容身之所藏好,为诸人压阵即可。倘若智取不成,大师一身好武艺便有了用处。”

  议完生辰纲,约定好日期,便让阮氏三兄弟先回乡,吴用依然去村中教学,只留下鲁智深、公孙胜与刘唐三人在庄内权住。

  过了数日,忽闻庄客报说郓城宋押司到来。

  原来,自从花家兄妹回到清风寨之后,花荣便向浑家崔氏提及了路遇晁泽之事。

  崔氏闻言对花荣说道:“听大哥这番话,小妹定然是中意此人。”

  过了些日子,便接到了宋江着人送来的男方纳采书信。

  宋代婚礼虽然已经不太讲究六礼,不过这纳采、纳币、亲迎三道程序还是必不可少,纳采便是议婚。

  花荣这时正在整顿兵马,准备出兵攻打清风山,当下便与浑家商议,给宋江回了书信。

  宋江接到花荣书信,便来到了晁家庄,与晁盖商议纳币事宜。

  晁盖看完书信后,说道:“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况且女方又是将门,不可草率了,公明贤弟见多识广,你说该如何行这茶礼?”

  宋代纳币时盛行送茶,时人便多唤作茶礼。

  却听宋江说道:“这茶礼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好,便着人挑一担茶,小弟亲自前往,与花贤弟议定婚期。”

  这时的婚礼习俗,女方的嫁妆一般都要高过男方给的聘礼,因此宋江才说多了也不好。

  “如此便有劳公明贤弟了!”晁盖当下便着人准备茶叶,吩咐庄客送到郓城宋江住处。

  又拿出一盘银两,送与宋江,宋江哪里肯收,晁盖无奈,只好再度谢过了宋江。

  宋江回到县里,向知县时文彬告了个病假,带着挑担的庄客往青州去了。

  一连行了不少时日,这才到达青州地面。

  当晚找了个客店投栈,一夜无话,次日清晨,辨明方向,便又上路了。

  行至晌午时分,突然看到一队官兵走在路上。

  只听那官兵中有人说道:“花知寨这回算是蛇打七寸了,断了那清风寨的粮,让这帮强贼都喝西北风去。”

  另一人说道:“咱们如今守着那上山的大路已有月余,再守一个月,那帮强人便是饿也饿死了。”

  “昨日那清风山的头子叫甚么锦毛虎燕顺的,被知寨射了一箭,若不是他逃得快,险些变成中箭虎。”

  “听说他喜欢拿人心肝做醒酒汤,若是断了粮,不会把手下的小喽喽都吃了罢?”

  “管他作甚?”那人说道,“他最好把手下人都吃了,省的我们再费手脚。”

  宋江在一旁听的仔细,心道他们说的花知寨莫非是我那花荣贤弟?

  当下便朝那队官兵揖了一礼:“诸位兄弟,不才宋江是郓城押司,刚才听你们提起花知寨,是否就是小李广花荣?”

  那队官兵相互对视了一眼,带头之人回话道:“不错,俺们知寨正是小李广花荣。”

  宋江闻言大喜:“我与你们知寨是故交,这次从郓城赶过来就是为了见他,劳烦请引个路。”

  那官兵见他只有两人,不像是清风山细作,说道:“二位跟我们来罢。”

  当下,便引着二人前往兵营去见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