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62章 凶徒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就调图书馆吧,好人做到底。”林书记略作考虑,定下了基调。他仍然在回想刚才和宋在经的谈话,宋在经第一次H县高官谈话,秉承言多必失的原则,只是简略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包括有必要在省会汉武市,甚至是首都北京,设立庆安办事处。其实也得益于日常在家,宋家人经常针砭时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所以宋在经也算言之有物,给林书记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间接解决了王秀的工作调动问题。

  让林书记困惑的是,宋在经给他的感觉有点怪异,仿佛对面不是一个中学校长,而是一个商人。

  “所谓无商不富,老祖宗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要致富,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能否解放思想,让人敢于经商,敢于言商,才是要点。”宋在经没敢拿自己家的服装游击队举例,举的是销售陷于困境的QA县特产板鸭,政府不可能下命令让别人买,只能靠商人推动,靠商业利润驱动,宋在经最后说道:“只要政府鼓励,又能赚到钱,商人就敢把板鸭卖到北京,甚至国外去。”

  “明天下午得让陈县长召集各厂厂长开会谈一下,再叫上宋校长,还有商业街,有意思。”林书记心里活动起来,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商业街的政绩价值。

  “喂,和你说件事,闺女长大了!”

  “人都会长大的,”林书记随口支应,随后才反应过来,“你说什么,林红她怎么了?”

  听了妻子的分析,林书记突然觉得有点燥热,他披着睡衣在房间里转起圈圈来。

  “怎么了,放心,那小子也就一般,女儿早晚会忘了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他哪里配得上我们的女儿。”

  “妇人之见!”林书记微微摇头。他又走了几圈,停下脚步,直直地看着王莉说道:“你记住了,宋家父子二人审时度势,然外恭内傲。桀骜难驯,不可威压,只可恩义笼络。宋义这样的人说是少年英雄,一点也不过分,他又救了女孩子,又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又长的不差。每一个女孩年少时,都有一个英雄梦,你也是从女孩子过来的,换你会怎么想?”

  结婚多年,丈夫很少这样评价人,王莉很奇怪,“说什么呢,宋家穷的叮当响,宋在经也就一个小小的正科,宋义学习就算好点,又顶什么用,怎么能跟我爸挑选的大家子弟相比?”

  林书记道:“叮当响可未必,我刚才问过,宋校长和我说了实话,那几个门脸房大部分都是宋家的。”

  他沉吟道:“听说宋家还在做服装生意,或许你有空可以去了解看看。”

  王莉点点头,又疑惑道:“这也算不了什么,怎么你说桀骜难驯?”

  林书记哼了一声:“所以我说你妇人之见,知道丁小槐的事情吗?”

  王莉笑了起来,“县城里谁不知道他,被一个女人给收拾了,连带把老丈人也拉下水,对了,案件也该判了吧?”

  林书记摇摇头,语气森然道,“快判了,但据我掌握的消息,打晕丁小槐的绝不是崔寡妇的儿子,这个事情始终查不出来。我一直以为是宋家人干的,只有他有动机去做,为的就是争这个副校长,但宋在经和大儿子宋征都有人证明当时在看电视,我也以为自己错了。但是,”说到这里,林书记直勾勾地看着王莉,“宋义见义勇为的事情你知道吧。”

  恍如一盆冰水从头上浇下,王莉突然觉得浑身冰凉,寒毛直竖,她下意识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林书记冷冰冰地继续,“据我了解的真实情况,领头的人就是宋义,这小子手持一把短柄木工锤,一个人就锤倒了两个持械歹徒。我现在敢断定,丁小槐的事就是宋义干的,以前因为他小,才漏掉了他,没想到浅水里有这么一条大鱼,嘿嘿。”

  想到刚才那个凶徒还在自己家里喝茶吃糖,亲热地叫自己阿姨,又是自己女儿的同班同学和暗恋对象,王莉吓的跳了起来,“这可怎么得了,快叫警察把他抓起来。”

  林书记拍了拍王莉的肩膀,“慌什么慌,凡事都要讲究个证据,不能无凭无据抓人。何况,县委刘书记受了丁小槐系列案件的牵连,才被调到外地,宋义是我升官的功臣,感谢他还来不及,多这个事干什么。”

  “就这么算了?”

  “不但算了,下星期还要开表彰大会,5个人都是见义勇为标兵,给安排工作,奖金都定了,每人100块钱,领头的那个学生肖军会特批上警校,警校的老师明天就会去和他家长谈。”

  “林红怎么办,他们可是同学,不行,必须转学回北京,等初中一毕业就转,否则我不放心。”

  “还等个屁,现在就转走,一天也不能拖,就说回北京检查脚伤。宋家这些事情你不到迫不得已,别和女儿说,要保密。”关键时刻,林书记还是显露了男人的决断。

  “宋义他妈妈工作的事情还办吗?”王莉六神无主起来。

  “当然办,而且越快越好,让宋家欠我们一个人情,以后没准连本带利还回来呢。”林书记只是随口之言,没想到多年以后,宋义真的还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

  “爸,我求阿姨帮忙调动妈妈工作,奖励就不用了,我也想去北京。”对此浑然不觉的宋义,汇报完王秀的工作调动情况,又趁热打铁提出了非分要求。

  “干的不错,好儿子,你这个月录音机卖了几台啊?”宋在经没有忘记赌约。

  想到录音机惨淡的销售业绩,宋义耷拉下了脑袋,将近一个月时间,录音机店销售仍然没有起色,只卖出了10台,其中还包括自己买了一台给宋征学英语用,实际只卖出了9台,看着孙军黑子等人欢欣鼓舞的样子,宋义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服装店倒还可以,每天销售毛利稳定在80元左右。但宋义自己都没注意的是,两个门店的月毛利加起来已经差不多有3000元,刨除成本和分成,宋义月收入已经有1500元,在1985年的QA县城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超高收入。

  “亲戚买的算不算?”宋义实在不舍得放弃去北京的机会,他做梦都想去前世圆明园附近的小家,即便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为此准备不惜以成本价卖个20台录音机凑数。

  “你有多少好亲戚,21个?”宋在经笑嘻嘻地挖掘宋义的痛处,不经意间泄露了孙军的无间道身份。

  “消停呆着吧,你是初三下学期,不能太放松。”宋征拿着书在边上看,也趁机落井下石。

  “也不知道妈妈会调什么工作?”宋燕还是抓重点。

  “要不要给林书记送礼?”王秀则忧心忡忡。

  “千万别!”宋在经脱口而出,他现在信息来源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林宏中书记是空降下来的干部,据说来头很大,来庆安不到一年就转R县高官,他看起来老成,其实还不到40岁,可谓前途无量。这种人心思肯定是在仕途上,怎么可能会眼皮子浅,在乎这点礼钱。

  次日上午,警校的老师先调阅了老肖和肖军的档案,出人意料的是,老肖居然是侦察兵转业,并立过军功,只是因为和肖师母犯了小错误,才转业当了传达室门卫,因此肖军也算根正苗红的体育尖子,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也不错,进步最快。警校老师表示很满意,又找到宋校长了解确认无误后,径直来到了肖军家,向肖军父母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你们考虑一下,是否愿意让孩子上我们学校来上学?”毕竟当警察有一定危险性,警校老师还是习惯性的先征询家长意见。

  “愿意,我愿意!”肖师母喜的语无伦次,她一把推开呆若木鸡的老肖和小肖,像当年答应老肖同志求婚一样,当场表态。

  警校老师微笑着看老肖,“你和孩子的意见呢?”

  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晕五分钟后,老肖同志终于回过神来,“我们都愿意,阿军,你快和老师说愿意。”

  待肖军也表示同意,会同父母一起签字画押,学校方面也出具和签订相关文件后,肖家终于拿到了警校红通通的提前录取通知书,至此,宋义的冒险行动获得了第一个战果。

  事后,有好事者说肖师母情绪极不稳定,呈疯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