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二卷 龙出升天 第96章 渭塘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中午,翘首盼望的阿珍终于等到了宋义和公公婆婆。

  行大礼时王秀一把扶住,“你是有身子的人了,可不敢乱动,妈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阿珍顿时羞的满脸通红,一张秀脸就和一块大红布一样,。

  王秀和宋在经笑眯眯地打量着小儿媳妇,心里总算放下心来。

  他们夫妻俩昨晚一晚都没有睡好,都担心宋义是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卖身求荣,找了个无盐女人当老婆,心里委屈,才想着要娶第二个。

  两人一见之下,阿珍秀秀气气,举止大方有度,亲家也都是老师;小儿子真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找到这么好的姑娘;居然还愿意两头大,没想到受委屈的反而是别人家的姑娘。

  王秀心里发虚,拉着阿珍的手问寒问暖,唯恐小姑娘不满意,明年的大孙子打了水漂。宋在经适时递上准备好的见面礼,让王秀交给儿媳妇。

  阿珍打开来一看,是一对金元宝。

  宋义心中了然,笑嘻嘻地接了,阿珍暗中掐了他一下,郑重收好见面礼。

  吃饭时,宋征领着宋燕和吴元赶了过来,自此,宋家人总算聚齐。

  大家见面,又是一番热闹。

  宋燕现在空闲时间都去大学里旁听,整个人文静很多,知道见面礼给的是金元宝,她忍不住打趣道:“妈,你可不能偏心,以后阿征娶老婆,也得给两个。”

  宋征脸皮厚,他反击道:“放心,不就是担心没你的份吗?那你们抓紧点,别等到我后面才结婚,我可是长子,见面礼要多给几个的。”

  宋燕闹了个大红脸,吴元喜的在边上傻乐。

  由于惦记着李欣的那一份,宋义也在旁边忿忿不平,他装模作样,怒视兄长道:“人人平等,都大学生了还不懂,长子更应该作出表率。”

  宋家人对阿珍都有点愧疚,因此,言谈之间都对阿珍很是热情。

  大姑子的重要性每个新媳妇都知道,阿珍也对宋燕曲意奉承,两个人很快熟稔起来。阿珍还漫不经心打听林红的事情,得亏宋义提前统一了宋家人的口径,这才暂时蒙混过关。

  因为阿珍有孕,宋义本计划在汉武休息几天,阿珍却执意要去庆安,她一心一意要看看宋义真正的家。

  女人固执起来没有道理可讲,幸亏吴元是驾驶兵出身,也认识了几个有车的朋友,当即开着借来的车,又重新返回庆安,让阿珍同志的丑媳妇见公婆之旅变的圆满。

  和宋燕临别之际,宋义偷偷塞给她一个小纸包,里面是鹤爷的宝藏之祖母绿戒指。

  当日晚间,阿珍看着宋家的照片簿,才确定及肯定找到了呆阿灿的老巢。

  她得意地告知宋义:“呆阿灿,以后你要敢欺负我,我就抱着孩子到这来告状,嘿嘿。”把宋义郁闷的直咧嘴。

  第二天清晨,吴元开车送江贵和宋在经两对夫妇去汉武,其余的年轻人则坐长途汽车。

  小伙伴们都是第一次见阿珍,都暗中偷偷打量新媳妇,互相之间还挤眉弄眼。

  宋义暗暗心惊,他和百合护住阿珍,又对何安说道:“知道你对象吹了,放心,包在我身上,以后一定给你找个大学生老婆。”

  百合则不停地瞪孙军,自此方才安静下来。

  只有阿珍借着挎包掩护,在底下得意地掐着宋义。

  她不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深知招惹小霸王的厉害,宋义的安危对她而言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她比谁都重视保密。

  即便如此,宋义还是告知了这几个小伙伴,其中孙军百合还是宋义误伤人命事件里的真人。

  她现在已经完全对宋义的说辞深信不疑,很快就和百合打成一片,两个女生嘀嘀咕咕了一路。

  晚上,和江家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饭桌上,江贵看宋义的眼光已和往日不同,看来已经从江禄嘴里知道了宋义的情况。

  孙军和百合更是欢喜,因为黑子已经出狱,现在正和叶续欢和明叔等人打的火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导购保安工作中。

  翌日,宋义夫妻两偕同江禄,领着孙军,何安,江鹏,踏上了前往江苏吴县渭塘镇的旅途。

  宋征舍不得和弟弟分开,也欣然一同前往。

  江禄一直担心宋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等客车到了渭塘镇,见到沿途的河蚌养殖场,方才放下心来。

  汽车站出口处,居然还有人在吆喝现杀活蚌取珍珠,一颗1毛钱!

  “靠谱吗,是真的珍珠吗?”

  众人都很纳闷,宋义示意孙军去剖了一个河蚌。

  拿给大家一看,江禄一拍手,他毕竟干珠宝这一行多年,很快明白了里面的“猫腻”。

  “这些珍珠当然是真,不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江禄先给大家普及了RB淡水珍珠的生产过程,和珍珠项链的一些常识。

  首先,这些珍珠都是人工养殖,用作珍珠项链的基本都是淡水湖泊珍珠。养殖珍珠长成以后,珠农们会先把这些珍珠蚌一一打开,然后挑出其中的珍珠,这些挑出的珍珠经过漂洗消毒处理之后,会根据大小、形状和质量被人工分成几个等级。那些光泽好、形状好,又大又圆的珍珠会被作为价格不菲的珠宝出售,中等质量的会被打孔穿成半成品项链,剩下比较差则根据大小分类按斤出售。到了这个工序之后,珍珠才算成为半成品进入市场;

  其次,珍珠在做成项链时,还需要经过打结、上扣等工序,所以分辨一条珍珠项链好坏不仅要看珠子,还要看项链打结的质量和扣子的材质。如果项链不经过打结,珠子和珠子之间会相互摩擦,缩短项链的寿命。一般好的珍珠项链会用金或银材质的扣子,差的则会用铜或者其他材质代替,一段时间之后,扣子会很容易变色。

  这些从河蚌里直接取出的珍珠的确是真的,但是一般质量比较差,大部分珍珠都有较深的螺纹和瑕疵。商家所卖的饰品级别珍珠都是长在珍珠贝的肌肉组织里面,并且外皮有一层保护膜,没那么容易取出。直接从活蚌肚里取出的珍珠不能直接用于加工首饰,饰品级珍珠必须经过清洗、漂白、抛光等多道手续才能变为成品。

  而且,现杀现卖的这些珍珠一般是人工事先在河蚌里植入一种核,然后河蚌据此生成珍珠,可达30颗左右。而河蚌里天然产出的珍珠数量多少很难说,有时甚至只有一颗,真正能够长得又圆又大的珍珠更是十分少见。

  一条品质不错的珍珠项链一般价值不菲,饰品珍珠从颜色、大小、形状、光洁度等要素分不同等级,价格悬殊,远非地摊上的珍珠可比。

  众人都听的津津有味,宋义更是两眼放光,他已经想到了阿兵家的那个商铺,以及荷包鼓鼓的国外游客,眼前又出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导购之道。

  江苏渭塘镇珍珠的事情,是宋义前世和老婆李欣逛北京红桥市场时所知,他和李欣还购买了渭塘镇出品的一条珍珠项链。

  女人忙购物,男人很无聊。

  翻看柜台免费提供的渭塘镇珍珠宣传手册时,宋义知道了渭塘镇是中国淡水珍珠发源地。

  从60年代起,渭塘人依托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率先“吃螃蟹”尝试人工养蚌育珠,逐步形成了上千珍珠养殖户、40多万亩珍珠养殖水面的规模,其中省内20多万亩,江西、湖南、湖北20多万亩,占据了全国淡水珍珠养殖面积的40%以上。

  70年代末80年代初,渭塘西部的何家湾的弄堂内、竹林里就出现了“地下”珍珠交易市场,四面八方的农民自发汇聚而来,偷偷进行珍珠交易。

  后来,何家湾所在的永沿村利用3间旧仓库,办了全国最早的珍珠交易市场。

  宋义一干人打听了半天,直到中午,才辗转来到永沿村何家湾市场,这个后来世界闻名的中国最大淡水珍珠市场。

  但此时还没有“天下珍珠渭塘先,渭塘珍珠甲天下”的豪言壮语,这里既没有豪华气派的中国珍珠城,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中外珠宝商人和游客。

  摆在众人眼前的,只是3个破破烂烂的旧房子,旁边还搭建了几个草棚,里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此时渭塘人都是原珠交易,珍珠没有经过漂白、抛光等多道工序,只是简单按照大小,圆度,光泽度,是否有瑕疵等简单分类,一堆堆地放置于木桌上的大布袋中。

  因为不是周日,顾客稀少,几个卖珍珠的养殖户都凑到一个空桌上玩牌,倒是给冷清的市场平添了几分人气。

  见现场如此冷清,孙军等人都有点失望,宋义却心中一动。

  他示意众人迅速撤离,一直走了一里多路,才在路边竹林里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商议密谋。

  “禄叔,淡水珍珠的质量和市场行情你最了解,等下我们两先去看珍珠的质量,如果没问题,趁现在消息闭塞,能否干一票大买卖。”

  宋义出口惊人,他想包圆这个市场所有的饰品珍珠。

  “包圆?”江禄倒吸一口凉气。

  在场的人都没有经历过大的商海洗礼,还停留在小打小闹范畴。

  只有宋征心里素质过点硬,但也有点发晕,他随即回想起宋家第一桶金的战役,眼睛开始变得异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