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二卷 龙出升天 第97章 包圆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江禄干珠宝行业多年,深知此行利润丰厚,如果能独占货源,哪怕只是暂时,那么......

  想着如潮水般,滚滚涌来的钞票,老店员江禄热血开始沸腾,心中升起万丈雄心,他捏紧拳头,哑着嗓子保证。

  “内地和香港的珍珠差价极大,如果包圆,一定能赚大钱。”

  随即众人开始拟定行动计划,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后,江禄和宋义这两个先锋官开始出发。

  见江禄和宋义的穿着打扮不是本地人,一个戴红袖箍的市场管理人员走了过来,“是来买珍珠吗,我们这有上好的珍珠,价格绝对便宜。”

  他殷勤地领着两人来到最大的一个摊位,桌子上摆了6个大布袋,里面装的都是白花花的珍珠。

  江禄却看得直皱眉头,宋义知道这都是大路货,他捻起几粒珍珠看了看,又丢回布袋道:“这就是渭塘上好的珍珠?禄叔,要不我们还是去广西合浦吧,那的海水珠虽然贵点,但货真价实,品质过硬,路边听来的消息就是不靠谱。”

  江禄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再看看,如果真不行,我们明天就去合浦,进完货再回香港。”

  江禄说话的声音虽然低,但对面戴红袖箍的却听的清清楚楚。

  原来是香港来的专业人士。

  他顿时一个激灵,大客户啊!

  本着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原则,红袖箍立刻扭头,对旁边一个瘦子使了个眼色,又努努嘴。

  再回头已是满脸笑容,红袖箍说道:“我是市场的经理马强,欢迎香港来的贵客,来来来,好货都在这。”

  说完,马经理领着江禄二人来到市场最里面的旧屋,屋内放着两排长桌,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布袋,瘦子在里面正挨个解开布袋。

  江禄走过去一看,不禁暗中倒吸一口凉气,这里的珍珠颗粒大,圆度和光泽度和外面的大路货不可同日而语,一看就是饰品级珍珠。

  马经理得意地拿过一把卡尺,拿起一粒珍珠量给二人看,“这里的原珠直径都在4毫米以上,越靠里面珍珠品质越高。”

  两人按着顺序往里边走边看,确实如此。

  江禄看到最后,口水都快流了出来。

  宋义一看不妙,立刻打岔道:“我们富华公司专门给香港富人做首饰,这里的品质还是差点,比不过海水珠。”

  他一路和江禄也苦学了点珍珠知识,说起直径,硬度,光泽还是亮度等,头头是道,还真不是外行话,把马经理的气焰打低了不少。

  宋义注意到马经理在瘦子耳边说了句话,瘦子点头答应后,很快消失不见。

  宋义从兜里掏出外烟,三个人在窗前喷云吐雾,关系顿时融洽了很多。

  马经理也是个活络人,很快就和宋义称兄道弟,宋义也有意结交,转眼两人就成了失散多年的老朋友。

  此时,阿珍和宋征,以及江鹏三人也走了进来。

  阿珍摇着折扇,摇摇摆摆地晃了进来,她用香港话大大咧咧地吩咐江禄道:“禄叔,乡下地方能有什么好东西,我们还是赶快回香港吧,热死人了都。”

  旁边的马经理听不懂粤语,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急的用眼睛直瞄宋义。

  宋义连忙小声给他翻译:“这是我们老板的女儿,非要回大陆看风景,不得已才带她过来。她还是嫌淡水珍珠品质不如海水珍珠好,闹着要回香港。”

  阿珍穿着内地很少见的连衣裙,手上戴着祖母绿戒指和翡翠手镯,确实有富家女儿的派头;江禄和宋义话虽然说的含含糊糊,但也隐约透露了要进不少货。

  马经理担心这笔大买卖泡汤,又不敢对老板的女儿说冒犯的话语,8月份的天气本来就热,马经理额头的汗水顿时密密麻麻冒出一片。

  正僵持不下时,门口传来了一个粗豪的声音,“来的都是客,香港来的更是贵客,好珍珠我们渭塘自然是有的。”

  话音刚落,门外走进了一个中年男子,个头不高但异常壮实,两眼炯炯有神,让人一看就不敢轻视,刚才那个瘦子跟在后面,原来是他搬来的救兵。

  一看救星驾到,马经理立马上前介绍,原来来的是渭塘李镇长。

  双方互相介绍后,李镇长也不废话,宋义这一大票人马过来,用意是明摆着的,瞒不过他这个明白人,只是在货品和价格上还要拉扯。

  对于上门的大买卖,李镇长知道,渭塘这方也要拿出相应的诚意,他笑着对阿珍和江禄说道:“几位请随我来,镇里还有一些上品,应该能入贵客的眼。”

  出门后,宋义看到门外居然停了一辆吉普,当下李镇长带着阿珍,江禄和宋义三人坐车去镇上,其他人由马经理领着慢慢走过来。

  随后的会谈异常顺利,看到阿珍的名片印的是香港富华公司董事长,江禄的名片是富华公司经理后,李镇长不敢怠慢,领着三人来到库房,最里面几个布袋里装的珍珠居然直径都在8毫米以上,甚至还有12毫米的,都是圆珠,没有螺纹和白带,表皮光滑,饱满,干净,色泽透亮,形状是正圆形,都是上乘的原料珠,可以用做高端饰品的制作。

  宋义三人看的两眼放光。

  李镇长心中暗喜,双方移步办公室,谈话开始逐渐切入正题。据他介绍,因为国内消费能力太低,市场还没有启动,渭塘不甘心明珠暗投,这才把这些上品暂时封存起来。

  这个库房里是渭塘这几年积累的上品珍珠,总价值在50万以上,市场里江禄和宋义看的是中等货色,因为数量大,总价值也在50万左右。

  包圆在望,宋义和江禄两人对望一眼,心中都是大喜。

  心里有了底,宋义神态更是放松,他递上香烟,开始东拉西扯起来。

  李镇长莫名其妙,不明白宋义这个马仔什么来头,居然江禄貌似还要看他的眼色,阿珍又是个大小姐派头,谈判顿时停滞下来。

  正好马经理把宋征孙军等人安排好后,也赶了过来,谈判总算又步入正轨。

  那边江禄认真的马经理两人谈价,两个人谈的火热,这边宋义却拉着李镇长去库房看货。

  他递上印着自己职务是董事的名片,言谈中透露自己是阿珍的表哥,阿珍少不经事,江禄只是公司员工,他也是能做主的。

  李镇长这才恍然大悟,言谈之中更是亲热。

  待李镇长态度放松之时,宋义突然发话:“其实包圆也是可以的,就是价格......”

  李镇长眼睛一亮,他最伤脑筋就是货物的售卖,国内根本消化不了,现在终于来了个大港商,淡水养殖珍珠一年四季均可剖蚌取珍珠,卖不出去,养殖户就要造他的反。

  而且,明后年县里准备建设珍珠交易市场,这都需要资金,更关键的是,明年淡水珍珠开始大批量成熟,收获的珍珠量将是目前的十倍,以后逐年还会增加,如果都只能积压在库房里,那交易市场不是成了笑话,牛县长绝饶不了他。

  “容先生,包圆的话,你痛快我也痛快,一口价80万。”

  李镇长拍着胸脯,开始甩货。

  “老哥,库房珍珠有几年了吧,人老珠黄啊。”

  宋义意味深长地说道,珍珠和其他珠宝不同,随着时间的久远,珍珠会逐渐发黄,这就是俗称的“人老珠黄”。

  李镇长哈哈大笑,他拍着宋义的肩膀,“老弟,什么都瞒不过你,70万,再少就真的不卖了。”

  宋义比了个五的数字,“50万,不过,是港币。”

  最后两人拉扯半天,终于以55万港币成交,马经理还答应了宋义两个小条件。

  之后,两人携手来到办公室时,江禄和马经理还在尽心尽责地砍价。

  李镇长过去一拍马经理的肩膀,“都谈好了,老弟决定包圆,快领着小老弟的人去取何家湾货,货都搬到这个库房来,我领着贵客先去餐厅,你安排完也过来陪客。”

  宋义也示意已经谈妥,他叫上孙军和何安跟着马经理去何家湾市场取货,宋征和江鹏则看守镇里的库房。

  好事多磨,付款时又出了岔子。

  阿珍的富华公司是香港账户,因为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在大陆备案,货款无法划拨到内地的账户。

  香港公司属于境外公司,在国内政府部门没有登记备案,因此不能直接用香港公司的名义在国内开展业务。香港公司在国内实地运作业务,要到工商局登记,可以以办事处形式,或分公司、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形式在国内开展生意,再利用香港公司做出口生意。

  宋义和李镇长面面相觑,都有点麻爪。

  幸亏李镇长是收款方,他比宋义还着急,当下就给牛县长打电话汇报了港商汇款难题。

  55万港币不是小数目,尤其八十年代国家非常缺外币,李镇长给县里创了外汇收入,金额还如此巨大,牛县长当场就惊了。他一个电话打到中国进出口公司江苏分公司,特事特办,货款由江苏分公司代收,总算是解决了付款的难题,只是时间已过,要等到明天才能打款。

  席间,马经理终于拟好了合同,除正式合同外,还有两份附带的协议,核对无误后,双方先草签了协议,自此,总算大功告成。

  虽然还没有最后付款,但货物都运来镇里的库房后,宋义还是安排了保卫计划,宋义和宋征是第一班,两人正闲聊之际,江禄凑了过来。

  自从签订合同,江禄就一直心事重重。

  他看着宋义,欲言又止,如是几次后,最后还是库房中堆积如山的珍珠给了江禄勇气。

  “你为何不自己干?”

  他鬼鬼祟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