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二卷 龙出升天 第98章 富华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自己干?”

  宋义眼珠转了又转,最终还是摇头。

  没有人员和设备,没有门路,而且,连资金也没有。

  恒生指数期货是重中之重,为了防止意外爆仓,里面的钱宋义一分也不敢动用。

  不到万不得已,宋义不会让任何事情影响他发家致富的根本。

  “就靠这区区70万?远远不够啊!”

  宋义长声叹息。

  江禄微微一笑,“没钱可以借,银行有的是!”

  宋义眼睛亮起了一点小火苗,随即又暗淡下来。

  “人员和设备,门路?”

  “我有个朋友阿飞,在尖沙咀有个小厂,干的就是制作珍珠饰品的生意,私下我们一直有合作。”

  江禄也是拼了,把自己多年捞外快的偏门都贡献出来。

  两份附加协议他也看了,其中一份是李镇长承诺,在半年内,宋义独家包销渭塘的中等品质以上珍珠,有半年的时间,足够在香港大干一场。

  他骨子里也是不甘平庸之人,哪愿意永远在珠宝店里当一个普通店员,现在总算看到了发财的希望,江禄不能忍受错失良机。

  江贵也告知宋家是可靠之人,宋义的父亲宋在经就在江贵手下工作,不用担心宋义过河拆桥。

  宋义还是担心可靠性。

  江禄捻着小胡子,笑眯眯地说道:“当年同坐一条船偷渡香港,我救过他的命,阿飞也算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宋义和宋征对视一眼,宋征也觉得可行,微微点了点头。

  “大事可期!”

  宋义再无犹豫,他哈哈大笑道:“禄叔,以后这一摊就全部交由你负责,盈利你还是分两成。”

  “成交!”江禄毫不犹豫。

  自此,两只大小狐狸算是开始正式的合作。

  与此同时,在李镇长办公室,马经理正困惑地问道,“李镇长,下半年把好珍珠都卖给富华公司,万一他们吃不下怎么办?”

  李镇长一脸淡定,“下半年也就是几十万的货,能不能卖掉并不重要,明年才是大头。明年的珍珠是今年的十倍不止,不先给点甜头,怎么能招来香港的那群金凤凰。到时珍珠卖不掉,那些养殖户不得把我们两生吃了,要看大局啊!”

  马经理连连点头,连夸还是领导站得高,看的远,旋即又提出了疑问:“在另一个协议里,他们要我们送点活河蚌和下品珍珠干什么,不会想在香港养殖珍珠吧。”

  “养你个头!香港都是大海,我们的河蚌必须养在淡水里,还不快点去通知养殖户,明天去何家湾按收货记录分钱。”

  李镇长狠狠地拍了一下马经理的大头,哼着小曲,愉快地回家睡觉。

  次日上午,经过阿珍电话指示,临时财务经理明叔指挥气质女阿红,终于把款汇了过来,一时皆大欢喜。

  中午时分,牛县长也专程赶了过来。

  此时,渭塘还只是吴县下属的一个镇,港商还是稀罕品种,又有出口创汇的荣誉,牛县长年龄并不算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然很看重。

  当下,牛县长决定签定正式合同,他将亲自作为中方代表签字,宋义等无可无不可,自然全力配合。

  当看到另外两张协议时,牛县长微微一怔。

  李镇长连忙解释,香港富华公司很看重渭塘的珍珠,承诺要在香港广为宣传,为表示感谢,他才答应下半年好的珍珠都交由富华公司。

  牛县长听后哈哈一笑,痛快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和阿珍一起握手时,还让随行人员拍照留念,最后全体人员还照了一张合影。

  这张合影后来弥足珍贵,被珍藏在后来落成的渭塘镇中国珍珠宝石城中,供马经理自豪地向观众讲解。

  牛县长其实是个儒雅中年,在随后的宴请中,他介绍了渭塘镇的由来。

  渭塘镇,旧名圩泾塘、渭泾塘。

  据传因长江浊流于阳澄湖清流在此汇合,似泾渭分明,故名渭泾塘。

  然后慢慢地,旧时的称呼变了,而渭塘一直延续至今。

  随后,他又介绍在渭塘不管任何宴会,桌上一定有一道热腾腾的鸡汤碗,它用碎肉皮垫底,再配上鸡肉、精腿肉、火腿、走油肉、熏鱼片...清香四溢,让人胃口大开;以及渭塘酒家的特色点心“大团子”,这道点心选用优质水磨粉,苏州本地白萝卜和猪油精制而成,入口软糯,回味无穷。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珠宝业必然兴盛。珍珠是珠宝业的基石之一,我坚信,渭塘珍珠终有享誉世界的一天,届时世界珍珠荟萃渭塘,前程似锦啊牛县长。”宋义也说了几句场面话,反正再过个十几年,这些话都将变为现实,并不算太夸张。

  在牛县长李镇长等人耳朵里,却响如天雷。

  但宋义毕竟太过年轻,而且这些话太过虚幻,几人以为宋义只是客气话,都不以为然,却也不便反对,都随牛县长举杯喝酒。

  既然决定大干一场,就必须得交好本地的实权人物,宋义并不举杯,而是正色道:“你们以为我是奉承话?”

  接着宋义开始侃侃而谈,先高屋建瓴阐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理论和事实,又胡诌了一番淡水珍珠养殖在中国的得天独厚,最后描绘了一幅每个女人都佩戴珍珠项链,耳钉耳坠,手链的宏伟画卷。

  “大有可为啊!”

  宋义指着孙军,信誓旦旦表示:“以事实来说话,我代表舅舅他老人家决定,孙经理以后就代表我们富华公司,以后常驻渭塘。而且,明年我们还要在香港组团来渭塘采购珍珠,大陆是香港人的根,支持大陆经济建设,是我们香港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说到最后,宋义眼眶发红,又把张成老人家临终时,谆谆教导要支援祖国的场景述说一通,“富华富华,就是富裕中华!”

  一场普通的商务宴请,被宋义这么一通渲染,场面顿时变得高大上起来。

  牛县长感动的连连举杯,又指示随行工作人员记录感人的言行,务必把张成同志取名富华公司的寓意写进新闻稿,昭告全县。

  此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大陆从上到下都是干劲十足。

  见牛县长如此务实,宋义也颇为感动。

  兴之所至,他也不再有所保留,除了提醒“渭塘珍珠”品牌商标的抢注,又建议渭塘与涉外旅行社合作,开展“江南采珠游”,通过育珠、采珠、加工、赏购等主题休闲游乐活动,让老外更真切的了解珍珠文化,了解江南水乡文化独特的韵味,从而大买特买,为渭塘珍珠走向全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镇长和马经理听的两眼放光,牛县长更是连连点头。

  “朋友来了有好酒。”

  牛县长最后指示两人要全力支持富华公司,又当场安排人员车辆,并要求送货送到开往深圳的火车上。

  终于取得了实权人物的明确支持,宋义和江禄对望一眼,都是一脸喜色。

  两人分别敬酒,和牛县长等人打的火热,倒把富华公司的正牌董事长阿珍抛在了一边。

  投桃报李,宋义又把前世渭塘的口号送给了牛县长。

  “天下珍珠渭塘先,渭塘珍珠甲天下。”

  这口号可不是随便能想出来的,牛县长文化素养颇高,他细细品味半天,又低声诵读多遍,最后大声称好。

  他激动得连连吩咐拿出上好的宣纸,死活非要宋义题字。

  眼看宋义那一手蚯蚓版毛笔字就要露馅,董事长阿珍抿嘴一笑,她拿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算是给自己董事长的身份正了名。

  孙军何安两还好点,同桌的宋征和阿鹏两人目瞪口呆。

  宋征更是在心里连连感叹,才一年不见,小弟宋义的忽悠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自己虽然被父亲进步为入党积极分子,但现在看来,在华清大学还要多多努力。

  他想起一个老生的不传之秘:要想进步快,学生会里钻!

  想到此处,宋征暗暗捏紧了左手的拳头。

  ......

  随后的几个月对富华来说,是异常忙碌的几个月,也是收获丰厚的几个月。

  一个月后,在香港很多商店入口,店员摆出一堆蚌壳和成盒的珍珠,招牌上写着“现杀活蚌取珠”,“假一赔万”等字样,可单独购买蚌壳和珍珠,也可以现场加工。

  一般5块或者10块一颗出售,一般一条项链40-60颗珠子,大概200多块,还有珍珠手链。品质好的项链是在专门的珠宝店里销售,价格800以上。

  市场销售相当火爆,全香港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到5岁的小姑娘,很多人都从此戴上了阿灿荣誉出品的珍珠项链和手链,以及耳坠耳钉。

  阿珍的富华公司为此日进斗金,赚的盆满钵满。

  据江禄回忆,两个月后,同样的场景又在香港各旅游用品店经常上演,也有报纸多次报道。

  一直忙到十一月底,销售才堪堪停住爆发式增长的势头,日销售量开始趋于稳定。

  阿兵家的商铺已成为了一个珠宝店,后面的小房间则是富华公司办公室。

  这一天是结算的日子,人员到的格外齐,除了大陆的孙军和何安,富华的中层以上干部系数到场,董事长阿珍正在作工作报告。

  “从9月开始,这三个月实现利润......”

  阿珍话还没有说完,外面看店的导购阿英走了进来,她是阿兵的妹妹,和阿珍关系不错。阿英吞吞吐吐地说道:“店里来了三个人,凶的很,说什么违约,内鬼,要见你们和禄叔。”

  江禄身子猛然一缩,他脸色有点发白,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