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三卷 挺进中原 第123章 后续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回到家,肖军一脸郁闷,“爸,这也算平手,明明是他打不过逃窜。阿义就知道赖皮,打就打呗,瞎跑算个啥。”

  “啊呀!”话音刚落,肖军头上就挨了老爸一个爆栗。

  “你懂个毛。”老肖同志坐下休息,抽完一根烟,才缓缓说道:“阿军,你和阿义是自幼相交的好朋友,朋友间的较量,十分钟内,你们应该打个平手,拉长到30分钟,你必输无疑。但是,嘿嘿!”

  “但是什么!”肖军突然有点惴惴不安。

  “如果真是生死较量,不出三招你必输无疑。而且,刚才的比试其实是我输了!”

  “你输了!”肖军爆汗不已,自小在自己心目一直如同天神一般的父亲,对只知道抱头鼠窜的宋义如此推崇,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的小肖真心不懂。

  “给你老爸倒杯水,我细细说给你听,你以后正式开始工作,这是有危险的特殊工种,也该教教你什么叫生死搏杀。”

  宋肖两家交情深厚,老肖同志早把阿义视同子侄,因此即便输了也并不气恼,他喝着茶水,开始仔细讲解起来。

  老肖同志神情逐渐变得凝重,他把语速放缓,“你仔细回想一下,第一次被放倒时,他只需右手把你脖子一扭,何必那么费事,嘿嘿;第二次你被打倒,当时你已经空门大开,阿义那一拳如果不是击打你的肩部,而是对准你的喉结,嘿嘿嘿。阿军你以后直面歹徒时,一定要全力以赴,绝不能心慈手软,一时的疏忽有可能要以生命为代价。当年我在战场,就是,唉,不提了。”

  肖军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喉结,他受过正规训练,当然明白父亲所说嘿嘿代表的含义,大热天小肖同志身上居然冒出了冷汗。

  回想起刚见面时,自己偷袭得手制住宋义后,就是因为一时疏忽,被宋义反败为胜,肖军突然觉得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好友变得分外陌生。

  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打架不同,真正的生死搏杀是取走对手的性命,因此只求结果,不问手段。

  打不过对手当然要逃命,等对手露出弱点,就要缠住对方,待到有必胜把握时,再施展雷霆一击,这和战争其实是一个道理。

  老肖同志继续解说,阿义就是如此行事,刚开始打不过就逃,利用老肖年老的弱点,用奔逃来消耗对手的优势,等他跑不动后,又死死缠住,让对手没有喘息机会,同时耐心地耗尽他的体力。

  “如果不是知道因正当防卫让小霸王死亡,我差点以为阿义这几年有过搏杀的经历,刚才比试时,我在他眼睛里居然看见了杀气。你没和人真正厮杀过,不会明白的。”老肖同志最后断言,随后又嘿嘿一笑道:“我这个徒弟算是出师了,他们家现在富的流油,晚上你们训练时,记得让阿义给我弄点好烟,就说谢师礼。”

  随后,老肖同志哼着游击队之歌,开始闭目养神,等待老婆开午饭的吼叫。

  晚间日常训练后,宋义递给肖军六条好烟,“我们家人心里都知道,是你爸救了我,大恩不言谢,有事你说话。”

  “阿义,你咋练的,教教我呗,就当报了恩。”为了探知从小手下败将逆袭的秘诀,肖军豁出去了,他必须问个明白,要不晚上睡不着。

  “喔,这个嘛,其实也没有什么,告诉你了要注意保密。”宋义真心为难,得到肖军严守秘密的保证后,才娓娓道来,他这几年躲在老家,除了睡觉,学习和吃饭,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训练。训练累了就干家务,因为没有自来水,每天还要和少林寺和尚一样,去很远的水井提水,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才......

  “少林寺?”肖军将信将疑。

  但宋义真的没辙,他不能把老底合盘托出,肖军的身份毕竟是警察,思及于此,这对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少林寺!”老肖知道后一拍桌子,“这倒有可能,阿义肯定得到了名师指点,你看他那招侧踹,有点意思。”

  翌日,好友涂长江来学校看成绩,顺便到宋义家中,索要金庸小说的共同点。

  “找爸爸?”这是啥共同点,铁杆金庸迷一脸懵逼。

  “还真没有见过你这样的人,没考上还有心情问这个。”宋义哭笑不得,解释一番后,干脆又出了一个超级难题,难度堪比哥德巴赫猜想,“想知道金庸书中,谁才是天下第一高手吗?友情提示,答案是一个太监,俗称公公。”

  见好友离开时在风中凌乱的身形,宋义真心不落忍。

  他眼珠转转,追上去记下好朋友的地址,并告知金庸迷,到北京上学后会马上给他去信,答题时间是1个月,想不出来就得去北京找他。

  “成交!”

  金庸迷其实也想去北京,他满口答应了好友的盛情邀请。

  7月底,高考结果陆续出炉,仍然是高分依旧,仍然是皆大欢喜。

  宋义熟知的学霸和同学的高考结果大致和前世一致,不一致的是,因为一中的恐怖应试教育法,又涌现出很多陌生的高考幸运儿。

  但富华的事情已经堆积不少,阿珍的大肚皮也快爆破,参加完必要的联谊,宋义迅速返回了香港。

  宋在经则神情怏怏,他可能是庆安最无精打采的新生家长,没有之一,但他还是坚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和宋义的身份证,坚持发放喜糖,坚持......

  阿珍也无精打采,她抓起宋义的手,按在大肚皮上,“阿灿,你忍心......”

  宋义汗如雨下,幸亏丈母娘过来救急,“阿珍,要懂事,阿灿要上学,这也是大事。何况,公公婆婆也和你一起。”

  宋在经和王秀也去美国,是宋义临时下的决定,历史仍然和前世的轨迹差不多,他担心起了宋在经的身体,因为去年宋家出了一桩大事。

  “宋平死了!”

  三叔宋在生前来报信。

  “什么?”宋在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进货途中,班车出了交通事故,阿平是在翻车时出的事......”宋在生神情悲痛,侄子不幸突遭横祸,二哥宋在伟在狱中仍然被蒙在鼓里,宋先叮嘱先瞒着他,免得生出事端。

  宋义知道后沉默无语,前世宋平就是这样出的事,他曾经和宋在经谈过,想安排宋平去爱华公司,可惜宋平舍不得日渐红火的生意。

  实际上,肖军家的早点摊并不是宋义的发明。

  在前世,一中的早点摊其实是宋平所为。

  前世宋在经怜宋平孤苦,将他从老家拉拔到庆安,给宋平找了个面点师傅,又出了本钱,宋平这才在一中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后来,宋在经被发配到乡下,宋平也就回到了老家,开办了村里的第一个商店,又结婚生子,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直到去省城进货返回时出了事。

  这一世,宋义重生后,历史出了点偏差,宋平没有做早点买卖,而是直接做起了生意。

  宋义担心历史会重演,提过几次无果,又见宋平并没有和前世一样早早结婚生子,也心存侥幸。

  正好去年十月正又是宋义决战股市之时,没想到历史轨迹是如此的冰冷,宋平还是遭遇了不测。

  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宋义由此决定让父亲出国彻底检查身体,永绝后患。

  王秀坚决不同意出国,她实在舍不得要花那么多钱,宋在经也不情愿,直到宋义万般无奈,搬出了阿珍生孩子的杀手锏,两人才勉强同意。

  搞定了阿珍,宋义来到富华大厦,旺角的海天大厦已经完工,大楼也改名为富华大厦。

  自此,富华公司终于有了第一个正式的据点。

  鉴于阿珍和自己近期都要离开香港,宋义召开了公司大会,开始安排公司的后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