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红楼 第122章:乡试和税案
作者:礼凡庸的小说      更新:2019-05-03

  “平认为: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冯儒平只说了半句,张自善却听懂了其意思,事无绝对,胜败难料,阴阳难分...

  冯儒平、张自善的观点精彩纷呈,太湖河畔,思想的火花在激烈碰撞,共同继承出天下文人向往的苏扬一地。

  船上佳句不断传到岸边,花魁吟诵,众人拍节,举杯共饮,品茶论茗亦有之,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林正松虽未出门,可是太湖发生的一切都一字不落的摆在书房桌上。以所谓的雨为引子,黛玉与林正松也展开了一场辩论。初看此题,林正松原本想缺了绚丽多娇的唐宋诗词,论雨能论出个什么名堂?你看,可不是嘛,以夏雨立论,所谓的两公子扯淡到曲折、胜败上去,下面居然还有一片人在拍手叫好。当然策论本来就是以此为引子,舒展生平抱负的,但是林正松仍然撇了撇嘴,很是不屑。

  黛玉是骄傲的,当看到林正松不以为意的神色,就知道自己这位平日温和,实则骄傲到骨子里的松哥哥定是看不上这些。

  “松哥哥,此问你有何见解呢?”扑闪的眼眸里慧黠纳灵。

  “无病呻吟,空谈抱负”,林正松看着窗外小湖上水汽霭霭,挥毫落纸,只见一行大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黛玉抓起纸一看,字好,是更好看,“还有呢?”黛玉问道。

  “还有什么,就蹦出这两句”,林正松放下笔。

  “不行,再写,松哥哥你越来越坏了,挖坑不管埋,写诗写一半,会急死人的!你看看,你都写了多少班首诗了!”黛玉从桌旁拿出一册小本子,上面都是林正松有时不经意间蹦出的诗句,都被黛玉一句句的记在小本子上,多好的句子啊,可惜只有一半,黛玉时常这样感慨。

  林正松翻开看看,不好意思的合上,“这哪是说写的出来就写的出来的啊”......

  太湖两大学院交流完毕,岸边众人纷纷散去,意味着江南一带才子就要开始乡试了。过了乡试,那才会有“进京赶考”的资格!因此,能够通过乡试的人,也会被尊称为“进士老爷”。金陵瞬间热闹起来,江南一带的才子秀才都往金陵赶去,各大酒楼客栈也打出“乡试八折”的优惠招牌。

  乡试的氛围在四公子入金陵城时达到了高潮,秦淮河畔的秦楼楚馆还特地搭建了舞台,请各自的王牌舞女翩翩欢迎,江南士子富贾流连于此,真真是人群拥挤,川流不息。可见苏州四公子之名已经传遍江南。

  此次乡试,人多嘴杂,林正松一方面要准备考试,一方面金陵发生了一件大事,与林府无多大关系,但是林正松从这件事中看见了林府势力渗透京城的绝佳途径,所以一人只身骑马来到金陵,住宿一应事宜由金陵的情报总负责人齐伯涛安排妥当。

  “少爷,按照您的吩咐,您的客栈订在越江酒楼,里面的伙计王万柱和马一林是我们的人”,一家民宅前,齐伯涛替林正松牵着马。

  “恩,沙师爷经常提到你,说你在这儿干的不错,情报体系打理的井井有条。”

  “还得谢谢少爷的运作,有金陵县衙主簿这一身份在前,许多事情我才好得以展开,税案之事我是否...”

  林正松摇了摇手,打断了齐伯涛的话语,“此次前来,我就是想当面听听你的看法,乡试之后再详说。”

  “是,少爷,那祝少爷乡试顺利!”

  林正松下榻越江酒楼时,大堂内早已聚集一批学子,互相称兄道弟,王万柱和马一林不经意间朝着林正松行礼,饮水吃食都是亲过二人之手。往年,因某些见不得光的原因吃坏肚子的考生可不在少数,因此有许多人在考前是不吃陌生食物和客栈酒楼的吃食的,哪怕就是啃家中带来的冰凉馒头。

  乡试考场设在金陵府学衙门,只有秀才才有资格进场考试。秀才的身份衙门都有详细的记载,包括血亲、邻坊,做不得假。这样的记录不是保存几年,而是永远留存。

  乡试不似科举,没有那么长时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削减进京科考的人数,所以试题不再多,而在于难,以明经为例,近些年已经呈现出偏难偏僻的趋势。果然,试卷去封之后,试卷分三大块,明经篇里果真有不少晦涩之处。

  不过这对于林正松而言,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强大到变态的记忆力使得林正松正在考场上盯着试题,琢磨着这样的卷子应该放多少水才会让成绩不会那么引人注目。

  考场里为了防止作弊,进场前都要脱成亵裤然后检查有无夹带纸片,然后再锁上门,不得进出,吃穿都在单独的舍间解决,不过由于考试时间没有科举那么长,所以也算不上难受。不像入京科举,往往会出现有考生晕倒,考试半途而废的情况发生,所以某种程度上而言,要能顺利通过科举,身体也要健康才行。

  乡试从卯时到未时,锣声响起,试卷糊名,再次打开舍门之时,诸多秀才垂头丧气,四公子神采奕奕,仿佛五个时辰的考试对他们的精神没有丝毫影响。周文宾也是奇葩,别的考生都提前预定了客栈,然后忐忑的等待乡试结果。而周文宾身不带分文,考试结束直接往秦淮河畔而去。范明的吃穿用度范府早已备齐,两大书院的院首一行一举都尽显儒家礼仪。

  林正松考完,齐伯涛在离考监院处的柳树下候着,来到齐伯涛的住处,地下室内,齐伯涛拿出册子,“少爷,这是我整理的金陵税务资料。”

  林正松仔仔细细的翻阅,齐伯涛倒上一杯清茶,半晌,林正松皱了皱眉头,“金陵的课税亏空如此之重了?”

  “恐怕这还不是完全之处!江南富庶,天下税收近一半出自此处,江南税银汇聚金陵府,再至中央。去年,朝廷各项税收总额三千万两,江南独占一半。但这只是纸面数据,当下拖欠税银已成顽疾,磨磨蹭蹭上至中央难免短缺,可此次竟有百万两的亏空,天子大怒,据说锦衣卫已在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