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泣 第二十三章 寒暑十载
作者:陆·小云的小说      更新:2019-09-30

  绿竹掩映下,一黑一白两个人影正在紧张的比试之中,各自身形起落有致,木剑格碰之声接连响起。

  “太慢了!”

  “重心太高了!”

  “缩头!”

  “太粗心了!”

  “破绽太多了!”

  在一连串的苛斥声中,那名黑衣少年渐渐无力招架,脚下章法已乱,身上露出虚位。

  白衣人剑招不退,越攻越猛,木剑向前一送,腕上运力,直接将那黑衣少年的木剑削落在地。

  “当啷”。

  木剑落下之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不息,如同人的心跳声在狭小的胸腔中回旋迂回。

  “你真是有办法,一次比一次输得难看。”白衣人的声音不似方才激动,依然恢复了平静,却更显刺耳。

  “去捡起来。”

  黑衣少年怵立在原地,听到指令,方才弯腰去捡起自己的木剑,忐忑不安地捏攥着。

  “能告诉我,你昨天深思一夜的结果是什么?”

  “物我两心,以心役形,形不为累。人我两境,以意役心,心超其外。”

  “那你是怎么做的?”

  “我···我没能做到。”

  “为什么没做到?”

  “我···还不够熟练。”

  “怎么才能熟练?还要练习多久?”

  黑衣少年沉默了。

  “我问你还要练习多久?”

  “一···一年。”

  “你已经练习多久了?”

  “三年。”

  “也就是说,别人一年就能学会的招式,你要练四年。”

  见黑衣少年没回应,白衣人又补了一句:“是不是?”

  “或许是。”

  “好好说话!”

  “可能再用半年就能练好也说不定,三年半或者四年。”

  “是我在逼你吗?”

  黑衣少年摇摇头:“不是。师父没有逼我。”

  “你是不是不喜欢跟着我练剑?”

  黑衣少年头摇成了拨浪鼓:“不是的不是的,道子师父剑术超群,让人钦羡,我是真心跟着道子师父学艺的。只是···只是我悟性太差,辜负了师父的期待。”

  “你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因为我对你早就不期待了。”

  “···”黑衣少年再次沉默了。

  “算了,吃饭去吧。”白衣人转身便走,不想黑衣少年却“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都是徒弟不好,让师父对徒弟失望了,徒弟一定会加倍努力的,求师父千万别放弃徒弟,徒弟一定会努力的,一定会的。”

  白衣人忙拽起少年:“干什么干什么?你又犯傻了是不是?我什么时候说要放弃你了?”

  “好了好了,算我说错话了行不行?你明知道我说话没遮拦的,你再不起来,我就跪还给你了。”

  话音刚落,白衣人猛得一松手,提起衣摆就要朝着少年跪下,少年见状连忙将他拦住。

  “道子师父,你莫跪你莫跪,我起来了我起来了。”

  白衣人长叹一声:“唉,真拿你没办法。”

  “我···”少年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白衣人打断:“打住,先吃饭,今天你得吃三碗。”

  “啊?这么多?”

  “不多,你要想长高就必须吃。”

  “好吧。”

  “晚上收拾一下,明天我们要出一躺远门。”

  “远门?去哪里啊?道子师父。”

  “你说去哪里?当然是去看你病子师父和太师父。”

  ······

  人族,荷城。

  “城南门外芙蓉华,风雨不败胜如霞,罗伯养莲好人家,一双儿女种莲花····”日光晴好,稚子声声唱童谣,风吹荷柳,更增夏日一份惬意。

  辅惠侯府前,陶铭真立于阶上,正与一位白衣人交谈:“恩公,此去旁生,一路上还要烦劳恩公多多关照吾儿怀清与景明,屡次烦扰恩公,陶某心中实有愧。”他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我来贵府叨扰十年,全凭侯爷收留,何言有他?”这白衣人正是十年前为陶怀清传功输元救其性命的律道子,自那以后一直待在辅惠侯府中教授陶怀清剑术。岁月荏苒,如今十年光阴已过,当初心脉受损陷入昏迷的灵病子几经调治,终于在近日苏醒,故而上官维写信来邀请律道子与陶怀清前往旁生地界,补续师徒情谊。

  “时候不早,我们该出发了,还请侯爷留步。”律道子下意识地双手合十躬身而退,却发现自己已经还俗多年,连头发都早已浓密,再不必行这佛礼。

  陶铭真忙道一声“恩公一路顺风”,环顾四周,只见陶景明坐在马车上,却是不见陶怀清的踪影。

  “大少爷人呢?”陶铭真大声向陶怀清的贴身小厮松风责问道。

  “大少爷跟松雪去飘香楼了。”松风有些委屈。

  “飘香楼那么远,去那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找?”陶铭真有几分担心,又有几分愤怒:“这小子是真不让人省心啊。”

  “来了来了,借过借过。”伴随哒哒马蹄,松雪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松雪与一名黑衣少年同乘一匹红马,左手右手拎满了东西。

  “借过借过!”松雪喊话声一句不停,马蹄也是越踏越急,在热闹的街市人群中疾驰穿梭。

  “少爷,慢点啊!慢点啊!千万不能撞到人啊!”坐在马背后面的松雪只见两侧人影不断闪过,整个心都悬在嗓子眼。

  “别怕,抓紧我!”那黑衣少年沉声道,接着手扬马鞭,越赶越急。

  正在马蹄扬踏之时,原本被行人空出的路面却突然闪出一人,恰好挡住马匹的去路。

  “前面有人,少爷小心啊!”风驰电掣间,松雪一声哀嚎。

  一时间,人与马皆受惊吓,黑衣少年惊呼一声,为掣烈马,死劲勒紧马缰:“无觅!莫惊!”

  大红马长嘶数声,终于不再躁动,逐渐变得温顺起来。

  而远处的陶铭真与律道子已经靠了过来,陶铭真先将倒在地上的那人扶起:“实在抱歉,不知可有伤到先生?”

  那人一身船夫打扮,身背斗笠,衣着褐布,被那黑衣少年的马匹惊倒在地倒是不埋怨:“多谢侯爷关心,我无碍。”

  “听这谈吐,全不似船夫该有。”律道子觑了此人几眼,心中暗想。

  “还不来给先生赔罪?犬子无礼,唐突了先生,还望先生恕罪。”陶铭真一手招过陶怀清,一边向那船夫赔罪。

  “是。”那黑衣少年早早地下了马,立在一旁,就等着他父亲发话。

  “晚辈失礼,唐突了先生,实在抱歉,晚辈向先生赔罪了。”

  “我无碍,小兄弟不必客气。”那船夫微微颔首,“我还有事,先走了。”

  “还请先生留下名姓住址,陶某改日再登门赔罪。”不等陶铭真说完,那船夫已经闪入人堆,须臾不见踪影。

  “可是把他累坏了。”律道子嘴唇一勾,冷声道。

  “恩公此话怎讲?”陶铭真不明所以。

  “此人虽敛了气息,收了修为,仍可见八段功力,表面扮成船夫,谈吐却半分不似,你再不让他走,他就要露馅了。”

  陶铭真大惊失色:“我竟是全然不知。”

  律道子抿抿嘴,心想以人族的根基,你要是知道,那才是不合情理之事。不过为了顾全天帝义子辅惠侯的颜面,律道子并没有明说。

  “你,你跑飘香楼去,有何贵干?”而转头,陶铭真已经开始对陶怀清兴师问罪了。

  “爹亲,我···我去飘香楼,准备给病子师父和太师父的糕点。”

  “好了好了,小孩子心意是好的,现在赶紧启程,回来再打一顿。”律道子在一旁劝道,随后跟老鹰抓小鸡似的,拎起陶怀清的衣领,直拎到把陶怀清塞进马车。

  陶铭真的怒气发泄到一半,便被离别的情绪冲淡,顿时怒火干烧之势戛然而止:“怀清,景明啊,一路上听恩公的话,千万别闯祸。尤其是你啊,听到没?”陶铭真戳着陶怀清的额头,不禁忿忿。

  “听到了,爹亲。”陶怀清捂着额头,小声嘟囔。

  “请父亲放心,孩儿会注意的。”陶景明端坐一旁,比他的哥哥看上去更稳重几分。

  “怎么不见娘亲?”陶怀清探出马车,寻找了一番。

  “夏日渴睡,现在还在房里没起来呢。”陶铭真敷衍道,实际上是陶夫人自己受不了这种伤情的场面,怕在人前哭晕过去。

  律道子周检一遍,见一切准备妥当,快步踏上马车:“走吧。”

  “侯爷别送了,此去不会太久,最多半个月便回来了”,律道子朝陶铭真一拱手。

  “好。”陶铭真拱手应道,才发现应礼的手有些犹豫,送行的步也有些踌躇。

  “半个月吗?”

  “是。”

  “好。”既然恩公发话不让送,陶铭真也只好硬着头皮站在原地看着车队渐行渐远。

  陶怀清突然想起什么,脑袋从远处的车窗钻出大声嚷道:“爹亲,别忘了吃胃病的药。一天三服,半碗饭后,半碗饭后!”

  “好好好···”陶铭真忍不住朝前快行几步,似要追上那远去的车辙,可终是无谓。

  “你们两个,听话啊!”千万句叮嘱的话语,千万般牵挂的心思,像翻涌起伏的潮水,一波起,一波消,纵是瞬间填满心间,却又转瞬消逝,埋葬于无声的岁月,无言的风雨。

  只余一个凝望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