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泣 第二十四章 初次比试
作者:陆·小云的小说      更新:2019-09-30

  车行四日,终于到了人族与旁生交界。

  一座巍峨边城屹立于半山腰之上,山石嶙峋,青松如锋,颇有倚据天险,万敌莫侵的慨然气势。

  “等着,我进去通报。”守城的士兵接过律道子递上的信函,丢下话便走开了。

  对于旅人而言,等待算得上是最煎熬的事情,陶怀清等人一路山光水色看来,早已是视觉疲劳,两位少爷和几个小厮都百无聊赖,无精打采。

  “少爷,他们在看什么?”松雪努力地在一片平常的景象中发现一丝亮点。

  陶怀清顺着松雪的手指,看到一群人围在一面告示墙,热闹交谈。

  “走,我们去看看。”陶怀清吐掉衔在嘴边的青草,招呼上陶景明和其他人。

  一行人走到那告示墙下,抬头只见上书“莘稷武堂招生启事”八个大字。

  “莘稷武堂,什么东西?”

  “没听过。”

  “你听过吗?”

  “没有。”

  几位小厮你一言我一语,将前面几位专注告示的看客的注意力全数吸引在身上,陶怀清只恨没有早拿根针把他们的嘴全缝起来。

  “都给我闭嘴。”陶怀清沉声怒道。

  见众人静了,陶怀清才小声解释道:“莘稷武堂是天帝亲创的武堂,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到莘稷习武学艺,我们人族历来习武不力,也就跟莘稷武堂没有缘分,渐渐地,无人提起也就无人知晓。”

  “好吧。”

  “原来如此。”

  “那···少爷能进吗?少爷的武功这么厉害。”松风好奇道。

  陶怀清想起自己那让律道子头痛不已的三脚猫功夫,不禁扶额:“我也不行,我太菜了。”

  “啊?”松风面露遗憾,“这武堂未免太苛刻了。”

  “自己没本事,说什么苛刻?”不知何时,打南边来了个红衣剑客,手提一柄黑剑,双手抱胸语带不屑。

  陶怀清与松风对视一眼,言下之意“都怪你多嘴”,长舒一口气转向那剑客:“我的小弟没有见识,随口胡说的,若有得罪到兄台的地方,我代他向你赔罪。”

  他谦逊的口气,诚恳的态度,微躬的身影,无一不与陶铭真如出一辙。

  那红衣剑客上下打量了陶怀清一眼,冷哼一声:“哼。你又装什么蒜,你明明有进这莘稷武堂的资格。”

  陶怀清一愣神:“我不懂兄台的意思,我只是代小弟向兄台赔罪,若无事,在下先行告退了。”

  “慢!”

  陶怀清提步要走,却被那红衣剑客一个纵身落地拦住去路。

  “我要与你比试比试。”那红衣剑客道。

  “我不是阁下的对手,请兄台放行。”陶怀清一心避战,贯彻落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方针。

  “请阁下放行,别为难我兄长。”陶景明伸手挡在红衣剑客与陶怀清之间,试图劝退来人。

  “要我放行可以,你让他跟我比试一场。”红衣剑客用手指着陶怀清,异常固执。

  “不必比试了,我不是阁下的对手,我们还有要事在身,请阁下放行吧!”陶怀清的耐心渐被消磨,但牢记陶铭真“不要生事”的叮嘱,故而一再退让。

  “小兄弟,武者之间比武切磋本是快意之事,你又何必一直拒绝?”

  此时,从那巍峨城阙上传来一阵人声,陶怀清抬头看去,只见那喊话之人正与律道子站在一起,饶有兴致得看向这边。

  看到律道子走出来,陶怀清料想是入关之事已成,他们可以进入旁生地界前去探视灵病子了,便对那红衣剑客道:“我们还要赶路,兄台有缘再会,告辞了。”

  “公子,与他比试一场罢。”城阙上人声再次传来,却是律道子的声音。

  “道子···先生,我们还是赶路吧!”陶怀清刚想称呼律道子为师父,又想起之前律道子曾经叮嘱自己,出门在外不能让旁人知道律道子传授他武功的事情,只得改口成为道子先生。

  “比试一场,花不了多少时间,你们上来吧。”律道子说话间,眼睛却看着之前喊话的那人。

  “请吧,赵主事。”律道子右臂前屈,对那人道。

  两人离了栏杆,沿着走廊往主殿走去。

  那赵主事先说话了,他是本届莘稷武堂招生的主考官,专从各族中遴选有资格进入莘稷进修的少年武者,“这少年便是先生所言上官大师那名来自人族的徒孙吗?”

  “正是。”

  “若非亲眼所有,当真不可思议。”

  “有何神奇?”

  “我观这位少年已有六段功力,纵是上官大师门下弟子,能得高人真传,以他的年龄,再加上他是人族,能有如此修为,堪称奇才。”

  律道子低着头,那赵主事自然看不见他抽动的嘴角。

  “想必上官大师与其弟子有特殊的教人方法。”

  “哦?先生略知一二?”

  “我并不知道详情,只是此行受人之托,才知道上官大师还有一个来自人族的徒孙。”

  两人走到转角处,正与陶怀清等人碰个照面。

  “道子···先生。”陶怀清还没有完全习惯。

  “公子来了,你们商量好要比试什么了吗?”律道子声音淡淡,似乎不曾与陶怀清相识。

  “没有。”

  “我用剑,你会用剑吗?”那红衣剑客向陶怀清问道。

  “我···”陶怀清偷觑了律道子一眼,只见律道子的目光虽然落在自己身上,却满是漫不经心,“我还不会。”

  “那你用什么?”红衣剑客再问。

  “上官大师的高足,自然是用道符啊。”赵主事眼中带笑,和蔼可亲,“诸位跟我来吧。”

  红衣剑客道:“原来你是上官维门下的,那我一定要打败你!”

  众人随着他来到一处宽阔的所在,晦暗中只见大殿中央摆着一处擂台,前方有一方案台,左右排列着数十张座位。

  由于时值未时,太阳光线不能直照入大殿中,那赵主事便命人点起烛火,将整个大殿瞬间照亮。

  陶怀清走到案台之前,见案台上摆着卷轴与笔墨,不禁好奇:“这是?”

  “这是武者比试会用到的状令,你们少年人切磋,不必太过严肃,这步免了。”赵主事笑着将纸币卷起盖住。

  “准备好了吗?”见到红衣剑客已站在擂台上等待,赵主事向陶怀清催促道。

  “真的要比试吗?”陶怀清还有犹疑不定。

  “那是自然,临阵脱逃可是为人不齿的。”赵主事嗔道。

  “好吧。”陶怀清点点头,踏上了擂台。

  不管台下如何,一旦踏上擂台,双方对战都要全力以赴,倾尽心血。

  台上双目对视,洞察对方战意;两心盘算,誓要一招制敌;四手有招,酝酿无匹之力;双脚走卦,凝聚不败之势。

  陶怀清沉心一纳气,只闻红衣剑客高喝一声:“接招!”

  虽然只是小孩子家之间的切磋,但少年人血气方刚,双方交手间刚劲勇猛,一招一式隐见大家气象,颇有牵动风云之势。

  手劈,腕错,掌推,拳攻,膝顶,脚别。

  陶怀清持符不便近身搏击,屡次与红衣剑客拉开距离,但红衣剑客也在寻找最适合的攻击位置,坚决要将陶怀清留在剑短一寸之处。

  顷刻间,擂台以纳不下双方战势,陶怀清一道符化去剑招,又起一道神符直追红衣剑客灵台,口中念念有声,右手以指代笔,衣袂翩飞间再起一道符化为金箭凤凰,长鸣一声震彻大殿,追击那剑客命门。

  红衣剑客翻转腾挪,利用屋内形势,在墙壁屋柱间游走,金箭凤凰无法穿壁,被那红衣剑客引到房梁,“叮”得一声脆响扎入木头之中,不得而脱终于现出符文原态。

  “金箭凤凰,回来。”陶怀清指凝念力,欲将金箭凤凰收回,可惜符上神力已消,无法再回了。

  “有点东西,能连起三道符,但还是改变不了你会输的结局!”红衣剑客凛声扬剑,烛火映照雪白的剑身,一时光影万千,接着红衣剑客剑招一落,竟是瞬发四道剑气,自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直袭陶怀清。

  “小心啊少爷!”观战的松风松雪等人见到陶怀清被困,顿时紧张地喊了起来。

  当年灵病子能连起一百二十道符咒,可是陶怀清不是灵病子,这些年他剑符两修,符也不专,剑也不精,除了吃着律道子传给他的功力的老本,其余实在无长进之处,也就难怪律道子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

  一时之间,让他连起四符挡住攻势,竟然是有些难为他了。

  “我不能再输了。”陶怀清咬唇暗思,手上动作也越来越快,一瞬四道剑气至,只见陶怀清双掌撑开,顿时“嗡嗡”钟鸣之声不绝于耳,他周身立起四道水墨光幕,将那四道剑气尽数吸纳消弥。

  他竟做到了。

  陶怀清心底不禁泛起一丝欢喜,他满怀期待地看向台下的律道子,却见律道子面色凝重,眼波如墨深不见底,如同暴风雨来临之前无声涌动的海潮,而他就是风雨掀浪之前海中最后一处未被淹没的孤岛。

  你,为什么又让我失望了。

  这是陶怀清从那个眼神中读出的话。

  为什么,又,陈述句。

  陶怀清心下一惊,脑中急速搜寻方才的种种细节,那一瞬间,是几道剑气?

  前后左右,不对,还有一道,不是四道,是五道。

  它从原来的四道中各分的部分,再聚成气,现在应该是从这个方向。

  虽然想到了,可陶怀清已经没有时间再挡,只感到一阵疾风扑面,如银龙穿空,陶怀清心口正中一击,摔下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