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月影谁与归 二百九十、铁面判官凌蔚樵
作者:江风语火的小说      更新:2020-04-12

  第二百九十章、铁面判官凌蔚樵

  凌蔚樵接到调令,一回来沪上,也没想到要乘机休个假,第二天就跟袁翔甫报到了;在袁翔甫的办公室里,两人说了好半天;袁翔甫简单地交待了一番,介绍了一下大致的情况,让凌幼樵有个心理准备;然后,就把他领进了杨孟晗的办公室。

  一转眼,凌蔚樵在婆罗洲,待了三四年,都快算是半个大夏人了。也许是一直在镇抚这个岗位,搞成职业习惯了;一般平时,表情都很严肃,不苟言笑;做事风格一是一、二是二的。当然,有他这么一个铁面无私的镇抚部长在位;大夏独立纵队的军风军纪,一直是过得硬的,一直抓得比较严格。

  下面人一开始,是背后叫他凌阎王的;随着凌蔚樵职务越来越高了,威信也越来越高;慢慢地,即使在背后,也没人再敢这么叫了;心有灵犀地都换成了,比较中性还略带褒义的外号,“铁面判官”。

  嗯,连周叔有时,都拿这个江湖诨号来打趣他;凌蔚樵听到了,心里还有点小得意;心想,做镇抚,难道不该这样吗?

  只有二毛一直是,七个不在乎,八个不含糊;只要不顶着面,背后还是叫他死扑克脸。嗯,二毛这厮这臭小子,对于顶头上司和同僚,都是个头疼的存在;不是情商很高的,真闹不住他。这熊孩子,有点小嚣张的毛病,自打当年在江宁巡抚衙门,当跑腿小厮的时候,就落下了,还板不回来了。

  杨孟晗:蔚樵兄,一晃在南洋三四年,这次一调回来,短时间内,是回不去了;嗯,老婆孩子跟回来没有?

  凌蔚樵笑笑,嗯,进了长官的办公室,他脸上的线条,还是要柔和许多的。呵呵,世家子弟,他情商不可能那么低的。

  凌蔚樵:一块回来了,嗯,反正在沪上,我也有现成的房子;那边的,一股脑儿,都丢给自己兄弟了。

  凌蔚樵有个亲弟弟,在大夏公司做事,顺带着也帮着操持凌家家族在南洋的生意;现在,凌家在大夏、澳洲的生意也不小;比在沪上的,规模只大不小。

  嗯,方四姐后来的很多生意,像百货业、服装业和酒业,是拿自己私房钱做的,不算家族公产。

  就是这样,凌氏企业集团,生意规模也是不小的;自己独资的企业就不少,参股的企业就更多了。每年的分红不少,各房各支,都不缺钱花。

  杨孟晗:蔚樵,翔甫兄跟你说过了吧;这副担子,接过来容易;想做好了,可不是那么轻松的。

  凌蔚樵:军座,这个在下知道,心里还是有数的。回来前,周叔就大致跟我讲了一下,让我在开始起步时,该注意哪些方面;我这一路,也想了很多;刚才,袁部长又跟我仔细交待了。嗯,昨天晚上,我也和子詹兄和丁老先生父子,在舍弟启德(凌幼樵)家里,一起碰过面了;丁心斋老先生和子詹兄,把山东那边的情况,给我讲解得很详细、很清楚。我现在,心里大体有个思路、有个章程了。

  杨孟晗:嗯,蔚樵,巡防纵队面对的第一件挠头事,就是协助方子詹那边,解决山东缺粮的问题;嗯,驻防部队的编练,当然也很重要,但眼下还摆在稍微次要点的位置呐。山东人口,官府也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数字;但我估计,至少在四千万人左右。按照山东过去这几年的粮食总产量,毛估着匡算,至少要迁出来一千万人;才能做到初步的,人口与粮食产量平衡,也就是人地平衡。如果考虑将来,或许有的自然灾害,迁出来两千万人,都不一定保险。所以,蔚樵,你第一站到山东后,头几年,在编练队伍、保境安民的同时;重中之重,就是在后勤部方部长指导下,倾力协助大夏公司及其他移民公司,往海外迁移人口。

  凌幼樵:嗯,军座,我听丁心斋老先生说,山东连续几年,收成这么差,朝庭减免税很少很少,聊胜于无,几乎没有;是吧?

  袁翔甫苦笑:如若不然,怎么会造成这么多,本来该打长毛、打捻子、打土匪的民团,都变成抗税抗粮的主力军了。嗯,到山东后,对这些抗粮抗税的民团,也要分别对待,不要一股脑儿,都当成朝庭反贼,当成混账王八蛋;是吧,幼鸣,只要不闹出命案,造成杀戮的,我们就不管不问;嗯,这是我们巡防纵队,在山东的政策底线。

  凌蔚樵看看杨孟晗,杨孟晗笑笑地点点头;这是他们几个人,商量好的原则策略。

  抗粮抗税,情有可原;伤了人命,那就不行了。

  嗯,就是说,你拿着刀子跟衙役耐心或不耐心地讲道理,遮是可以滴;一怒之下,把知县和衙役,手起刀落,一刀宰了,滴个是犯法滴!

  嗯,俺们才不操心,大清朝庭能不能收到税粮呐!

  把粮食留在民间,还能多活几条人命呐。

  杨孟晗:前几天,李鸿章李渐甫找了一下和春大人,说山东动荡,从两江往大营运粮非常困难;老有不法之徒,觊觎途中之粮。嗯,和春大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们两江出粮出饷,自行组建两支团练巡防营,用于护卫粮道。现在,我们在山东,办点什么事,也名正言顺了。

  袁翔甫:我这边,也准备好了一千名,经过初步训练的士兵;都是从原来团练里,挑的好兵,安徽、江苏兵源各五百。所需军官,你可以到陆军学院那个班里去挑人。嗯,到山东后,再从本地招募九千人;加紧训练,争取在三个月内,快速编伍成军,早日进入驻防、巡逻状态。

  凌蔚樵:军座,听说有不少民团参与民乱,跟长毛一样烧杀抢劫的;还有,山东本地,土匪响马,就有不少;呵呵,这个恐怕也是世代祖传的。不知处置这些事项时,军部是个什么尺度标准?

  杨孟晗:蔚樵,乱世用重典,也没有那么多道理好讲。抓到了,犯死罪的,交给当地官府;由他们处置,该杀就杀。只要不是该杀头的大罪的,连同全家老小,悉数送崇明岛合隆沙农场。然后,关一阵子,利名洋行会把他们一船送到马达加斯加;童孟源、徐耀他们,会在那边接收安置的。

  袁翔甫:新东方洋行、大夏公司,已经有了计划,会在胶澳港(青岛),设立移民点;蔚樵,你也要派一支人马,在此驻守,维持秩序和治安。嗯,要是能把港务管理也接过来、管起来,那就更好了。

  杨孟晗:蔚樵,我们在山东全面赈灾,是不现实的。一是可能会引起四九城的风言风语;二是,山东有大几千万人口,谁也没有那个能力,喂饱他们。现在,只能是,把家中无粮的,全部疏导出来。所以,在山东,救灾策略;粮食运进去,只是辅助手段;很多老百姓实际上是身无分文的,有粮他也买不起;人口运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凌蔚樵:回来之前,凤鸣总督也跟我说了;在胶澳港,等我们准备好了;大夏公司与新东方洋行,就会开通直达南洋的移民航班;调拨的官方运力,一年也能拉个小两百万人。嗯,大夏国反正,现在空地还多得很,东面的更多;启德港和坤甸港,对工人的需求也大;移民过去了,不怕没活路的。

  嗯,二百万人这个年运输量,听起来数字已经很大了;甚至都达到了去年大夏国,全年官方的运输量了;但是,对于山东需要移民的人口总数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了;还要保证两江的移民运输呐,也不可能只管山东一省呀。

  嗯,想再增加移民数量,只能发动民间的力量,甚至是外国洋行的运输力量了;嗯,多头想办法了,能送走多少是多少。

  袁翔甫沉吟了一下,问道:幼鸣,我们在山东,现在,加上李渐甫的后勤支队;有两支互不统属的军队。嗯,需要建立统一指挥的防区联合司令部吧?

  杨孟晗想想,点点头,说道:嗯,这还是需要的,翔甫兄想的周到。前期,如果蔚樵在山东,山东防区司令就由你凌蔚樵来担任,李渐甫为副司令。如果你回来了,就让李渐甫做防区司令。嗯,蔚樵,你也不可能在山东呆得太久,也要兼顾其他几省的治安巡防事宜;安徽、江苏的巡防支队建设,也不能耽搁了。还有就是,现在也要着手筹建浙江巡防支队;这个支队,在秋季,要跟着主力部队一起行动的;负责接管主力部队光复地区的日常治安。

  凌蔚樵拿着笔记本,把杨孟晗、袁翔甫交代的事情,一一记下;听着就是一大堆事情呐,千头万绪的;巡防纵队的架构,这么一说,看起来可不小;嗯,比师级部队可大不少;甚至将来,比一般的军级编制,还要大一丢丢呐。

  怪不得昨晚,伯祖公(瑞臻公)和启德老弟都替他高兴呐。

  老太公还为此,多喝了好几杯。启德(幼樵)、启珙(蔚樵)两个人,自来卫国军后,抓的机会都挺好,升职很快,现在都是将军了。现在,海军和巡防纵队,都升编在即,军衔再涨一级,并不遥远了;定远凌家,眼看着,就发达起来了。

  凌蔚樵:军座,我们在山东,要不要主动配合济南大营朝庭官兵,好好摆开车马,打几场大战,把太平军从山东赶出去涅?

  呵呵,凌蔚樵野心还不小呐,求战欲还挺强的。

  杨孟晗考虑了一下:蔚樵,永远不要小瞧你的敌人;太平军也没你想得,那么容易击败。济南大营朝庭官兵的战力,你也不要抱太大期望。我们现在,战略重心,还是在浙江和江西;南面不靖,是无力在北面,发动大的攻势的。兵力投入少了,长毛跟你绕圈子跑,一旦抽冷子,钻到咱们后方来,那就更加坏菜了。

  呵呵,长毛现在也算积年老匪了,打仗可刁滑得很;前期,曾国藩的湘军,每次打仗,往往都是先胜后败。不是一不小心,被人抄了后路,前后夹击;就是因为战线过长,被人分割包围,首尾不能兼顾;最后全盘崩溃,大败亏输。

  剃头大人好几次,气得用跳水自杀,来纾解心中郁结。

  嗯,最后,他老人家还是学乖了,不再猛打猛冲;炒起向军门的冷饭,师从向老大人的故技;踏踏实实地,玩起了“结硬寨、打呆仗”;不管你太平军玩什么花活,卖什么破绽,我自岿然不动,我行我素,我打我的。

  才一步一步,靠着长毛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后勤优势,花了好几年功夫,一点一点地把长毛,生生给耗死了。

  袁翔甫:蔚樵,长毛其势已成,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扑灭的了;切不可以心焦气躁,还是站稳脚跟,扎紧篱笆,一步一步来吧。

  杨孟晗:蔚樵,山东之战,要按照军参谋部的统一战略指导要求,来部署行动;擅自行动,是不允许的。对防区内的小股匪乱,当然要毫不留手,穷追猛打。但防区外的,可以比照陈睿霆的短促突击的打法;战术目的,就是把敌人撵远一点,建立战略缓冲区,不给他们靠近偷袭的机会。

  袁翔甫:我军的战术策略很明确,不动则已,一动绝不让长毛有喘口气的机会;要么跑路,要么乖乖做阶下之囚。撵着兔子满山跑,这样的仗,我们是不打的;自己累出毛病来不说,说不定还让长毛,抽冷子给我们挖个大坑。

  凌蔚樵:军座、袁部长,我军有地方团练援助计划,这个策略是什么?怎么把握分寸?

  袁翔甫:唔,蔚樵,我军的总体策略,是宁缺毋滥;毕竟,我们的粮饷,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也不是散财童子。前期,不妨采取支取运输劳务费的形式;嗯,帮助护送运输多少粮食,支取多少酬劳;当然,我们可以大方点,直接折价给粮食。放心吧,在山东,愿意干的人,一招一大把。再后面,合作多次后,觉得靠谱的,就每月给一个固定数量的粮食;让他们正式入围我们的合作团队名单,跟着打下手。

  凌幼樵大致是听明白了,卫国军的战略,其实不复杂;就是抓住太平军的软肋,不跟你打,你一拳我一脚的牛皮仗;你占得地盘里的粮食,总有吃光的时候。要打,就集中兵力,打得你无法还手。长围缓攻,是卫国军对付流寇打仗的不二法门。

  嗯,杨孟晗打仗的思路,其实也是抄袭向军门,以及剃头大师后来的稳打稳扎的作战风格的。只不过是,有了大夏国的粮饷,有了现代工业体系的武器系统,作战手段变化了,加上后勤现代化革新,搞成了升级版的而已。

  说穿了,还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而已。

  长时间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比拼的就是综合实力;计谋与战术,还是摆在次要位置的。

  嗯,还是那句话,还是那个理;如果计谋能够杀死大象,还要火枪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