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 第31章 移居(10)
作者:正牧的小说      更新:2020-01-21

  “李华,北方草原真的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李世民问道。

  “北方草原必定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李华回答道。

  “如果北方草原在未来几年并未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怎么办?”李世民问道。

  李华想了想,回答道:“要是北方草原在未来几年并未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我可以放弃据有巴蜀两地和长江南岸入海口。”

  李华的回答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意识到北方草原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

  “你说的话,朕记住了。”李世民道。

  “陛下,我说的秘密是否关系突厥兴衰?”李华问道。

  “李华,你说的秘密关系突厥兴衰。”李世民回答道。

  “如此,我也就不用担心八千宫女露宿街头了。”李华道。

  “十天后,你会得到足够数量的宅院安置八千宫女。”李世民道。

  “陛下,关于宅院,我有话要说。”李华道。

  “你想说什么?”李世民问道。

  “我希望我获得的宅院尽可能位于芙蓉园周边的里坊。”李华回答道。

  “朕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李世民道。

  ……

  ——————————

  傍晚时分。

  东宫。

  丽正殿。

  寝殿。

  “李华,你和皇后离开显德殿后,朕把北方草原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一事告诉了朝中重臣。”李世民对李华道。

  “陛下,朝中重臣知悉北方草原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一事后,都有哪些反应?”李华朝李世民问道。

  “当时,有朝臣在朕面前痛斥你妄言天象。”李世民回答道。

  “我不奇怪有朝臣在您面前痛斥我妄言气象变化。”李华道。

  “这么说,你早就预料到会有朝臣在朕面前痛斥你妄言气象变化?”李世民问道。

  “世上总会存在一些人受限于自己的见识而不愿相信他人的正确言论。”李华回答道。

  “朝臣对你的痛斥,朕没有理会。”李世民道。

  “陛下圣明。”李华道。

  “李华,朕有事想问你。”李世民道。

  “请问。”李华道。

  “大唐该如何利用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削减突厥国力?”李世民问道。

  “您想利用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削减突厥国力?”李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您把北方草原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一事告诉朝臣后,没有询问相关朝臣如何削减突厥国力?”李华问道。

  “朕问了。”李世民回答道。

  “您对相关朝臣的回答不满意?”李华问道。

  “相关朝臣的回答很不错。”李世民回答道。

  “珠玉在前,我不好意思露丑。”李华道。

  “朕想听听你的想法。”李世民道。

  “既如此,我就献丑了。”李华道。

  “你说。”李世民道。

  “第一步,加大大唐和突厥的贸易往来。”李华道。

  “何谓加大大唐和突厥的贸易往来?”李世民问道。

  “所谓加大大唐和突厥的贸易往来是指朝廷派官员携带珠宝、布匹前往突厥收购牲畜。”李华回答道。

  回答完,想到一事的李华补充道:“相关官员需精通商贾之道。”

  “另外,相关官员需在近期前往突厥收购牲畜。”

  李世民想了想,开口道:“朝廷在近期派官员携带珠宝、布匹前往突厥收购牲畜会变相减轻突厥因灾受损的程度。”

  “这一点,我不否认。”李华道。

  (大唐官员提前用珠宝、布匹收购突厥人的牲畜意味突厥人需要照顾的牲畜数量减少。)

  (天灾降临时,突厥人需要照顾的牲畜数量减少意味突厥人因灾受损的程度会减轻。)

  “朕想削减突厥国力,不想减轻突厥因灾受损的程度。”李世民道。

  “陛下,珠宝、布匹不可食。”李华道。

  “第二步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第二步,朝廷在突厥遭灾后向北方边境输送一部分粮食和大量食盐。”李华道。

  “朝廷为什么要在突厥遭灾后向北方边境输送一部分粮食和大量食盐?”李世民问道。

  “自是为了方便突厥人购买相关粮食和食盐。”李华回答道。

  “粮食流入突厥会缓解突厥灾情。”李世民道。

  “陛下,钱财买不到相关粮食和食盐。”李华道。

  “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买到相关粮食和食盐?”李世民问道。

  “突厥人只能拿人换取相关粮食和食盐。”李华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突厥人可以用奴婢换取相关粮食和食盐?”李世民问道。

  “过去,突厥掳掠了很多汉人。”李华回答道。

  “你想借机赎回那些汉人?”李世民问道。

  “没错。”李华回答道。

  “一个被掳掠的汉人能换多少粮食?”李世民问道。

  “一个被掳掠的汉人换不了一丁点粮食。”李华回答道。

  “朕无法理解你说的话。”李世民道。

  “一个被掳掠的汉人可以换一斤食盐。”李华道。

  “被掳掠的汉人只能换食盐?”李世民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为什么?”李世民问道。

  “允许突厥人用其掳掠的汉人换粮食等同于鼓励突厥人继续掳掠汉人。”李华回答道。

  “不允许突厥人用其掳掠的汉人换粮食意味大唐无法从突厥赎回太多汉人。”李世民道。

  “一场天灾过后,突厥剩不下多少汉人。”李华语气低沉的开口道。

  “突厥人发现大唐不允许他们用其掳掠的汉人换粮食时,极有可能当场杀死汉人。”李世民道。

  “首先,我们可以公开声明大唐只会向突厥贩卖一定数量的粮食。”李华道,“其次,突厥人当场杀一个汉人,我们当场烧一仓粮食。”

  “我们当场烧粮,损失的是我们。”李世民道。

  “对饥饿的突厥人来说,粮食是希望——我们当场烧粮,突厥人会疯的。”李华道。

  “突厥人很可能会强抢粮食。”李世民道。

  “守护粮食的大唐军队不是摆设。”李华道。

  “被饥饿控制的突厥人强抢粮食时,势必凶悍。”李世民道。

  “刀箭厮杀,被饥饿控制的突厥人爆发出的凶悍是不利于大唐军队。”李华道,“但是,我们有手榴弹和火炮。”

  说到这里,李华顿了顿,继续道:“陛下,在手榴弹和火炮面前,一腔凶悍一无是处。”

  “鉴于被掳掠的汉人只能换食盐,突厥如何换取粮食?”李世民问道。

  “七至十岁的突厥幼女可以换取粮食。”李华回答道。

  “七至十岁的突厥幼女为什么可以换取粮食?”李世民问道。

  “首先,突厥重男轻女。”李华回答道,“其次,突厥重壮轻幼。”

  “你的回答,朕不知如何理解。”李世民道。

  “突厥重男轻女意味突厥不可能放弃男丁。”李华道,“突厥重壮轻幼意味突厥难以舍弃育龄妇女。”

  “确实是这样。”李世民道。

  “因为突厥不可能放弃男丁,所以,我们只能把目光转移到突厥女人身上。”李华道,“由于突厥难以舍弃育龄妇女,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锁定在七至十岁的突厥幼女身上。”

  “朕还是不明白七至十岁的突厥幼女可以换取粮食的原因。”李世民道。

  “我们得到七至十岁的突厥幼女意味三四年后的突厥会持续出现育龄女子减少的现象。”李华道,“陛下,突厥育龄女子减少意味突厥人口繁衍速度下降。”

  闻言,李世民的双眼闪过一道精光。

  “李华,突厥可以通过掳掠他族育龄女子避免自身出现育龄女子减少的现象。”李世民道。

  “您不说,我不说,突厥不可能提前意识到自身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持续出现育龄女子减少的现象。”李华道,“三四年后,突厥已属大唐。”

  “届时,就算突厥想通过掳掠他族育龄女子避免自身出现育龄女子减少的现象,您也不会允许。”

  “突厥幼女的年龄为什么是七至十岁?”李世民问道。

  “七岁以下的突厥幼女,容易夭折。”李华回答道,“十岁以上的突厥幼女,不易调教。”

  “一个突厥幼女能换多少粮食?”李世民问道。

  “一个突厥幼女能换十到二十斤粮食。”李华道。

  “李华,朝廷应该往北方输送多少粮食和食盐?”李世民问道。

  “一百万斤粮食、十万斤食盐。”李华回答道。

  “一百万斤粮食不算多。”李世民道。

  “对遭遇天灾的突厥而言,一百万斤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李华道。

  “按照一个突厥幼女能换十到二十斤粮食,一百万斤粮食至少可以换五万突厥幼女。”李世民道。

  “我没想过一百万斤粮食能换到五万突厥幼女。”李华道。

  “你认为大唐可以换到多少突厥幼女?”李世民问道。

  “依我看,大唐至多换到一两万突厥幼女。”李华回答道。

  “一两万突厥幼女,如何安置?”李世民问道。

  “调教数年后,这些突厥幼女就会成为上好的女工。”李华回答道。

  “突厥女子能成为上好的女工?”李世民问道。

  “通过调教,我相信突厥女子也能成为上好的女工。”李华回答道。

  “你是不是打算接收相关突厥幼女?”李世民问道。

  “我无意接收相关突厥幼女。”李华回答道。

  “朕还以为你会接收相关突厥幼女。”李世民道。

  “您想差了。”李华道。

  “剩下的粮食和食盐,如何处理?”李世民问道。

  “可以发放给赎回的汉人。”李华回答道。

  “用粮食换突厥幼女,利在以后。”李世民道。

  “用粮食换突厥幼女,亦能有益于当前。”李华道。

  “怎么讲?”李世民问道。

  “突厥人用其子嗣换取粮食意味突厥由盛转衰。”李华回答道,“草原上的其他民族发现突厥走向衰退时,很有可能心生异志。”

  “突厥衰退是有可能引发草原上的其他民族心生异志。”李世民道。

  “所以,用粮食换突厥幼女,既利在以后,也有益当前。”李华道。

  “第三步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暂时没有第三步。”李华回答道。

  “什么叫做‘暂时没有第三步’?”李世民问道。

  “大唐执行前两步后,突厥肯定会出现一番变化。”李华回答道,“只有弄清楚突厥变化,我才知道如何谋划第三步。”

  “原来如此。”李世民道。

  “陛下,半个时辰前,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李华道。

  “什么事?”李世民问道。

  “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可能会影响大唐。”李华回答道。

  “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为什么会影响大唐?”李世民问道。

  “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影响范围广阔——大唐北部靠近北方草原。”李华回答道。

  “这么说,大唐北部也会在未来几年发生雪灾、霜灾和旱灾?”李世民皱眉问道。

  “我不敢肯定大唐北部在未来几年发生的天灾会是雪灾、霜灾和旱灾。”李华回答道。

  “你没用侦测气象变化的仪器侦测大唐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天灾?”李世民问道。

  “我不曾用侦测气象变化的仪器侦测大唐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天灾。”李华回答道。

  “未来几年,大唐北部的受灾情况应该不严重吧?”李世民问道。

  “也许严重,也许不严重。”李华回答道。

  “大唐北部只是被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波及。”李世民道。

  “诚然,大唐北部只是被北方草原发生的天灾波及。”李华道,“但是,大唐北部在未来几年的受灾情况是否严重不只由天灾决定。”

  “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有时候,人祸对国家造成的伤害胜过天灾对国家造成的伤害。”李华回答道。

  “明白了。”李世民道。

  ……

  ——————————

  武德9年10月1日。

  长安城。

  芙蓉园。

  在一众有心人的关注下,李华和长孙皇后等人搬进芙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