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31、齐桓公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据鞍挥指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宋吕定《戏马台》

  有一个地方,与近现代的两次战争息息相关。

  一次是辛亥革命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从武昌一路打到南京,指望清政府认清形势,商定南北议和。清政府认为还有周旋的余地,可以挣扎一番,说不定反败为胜,并百般阻扰议和。孙中山一怒之下,令革命军兵分三路猛攻这个地方,然后挥师北上。就在革命军攻克这个地方的第二天,清帝见复国无望,宣布退位,南北遂告统一。

  另外一次是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共进行了三次大型的解放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其中的淮海战役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即使国民党输掉了辽沈会战和平津会战,但只要能在淮海战役中获胜,基本还能够维持江南半壁江山。所以,淮海战役称得上是国共内战决战中的决战。六十余天后,解放军攻克这个地方,淮海战役宣告完胜,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蒋氏政权垮台。

  这个地方,便是史称“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兵家必争之地——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常有“得彭城者得天下”之说,为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春秋时期徐国的所在地。

  公元前645年,管仲死,阻止楚国北进中原最后的一个障碍终于消失了,楚成王趁势沿淮水东进,发兵北伐徐国。

  三百年前,徐国还在今江苏泗洪这个地方。由于当时的徐国国君徐偃王想取代周天子,发兵攻打宗周。由于徐师远征,国内空虚,便被楚子熊胜趁虚而入,一下子灭了徐国,徐偃王也被周穆王趁乱杀死。后来周穆王本着灭国不灭祭的祖制,将徐偃王后裔封在了如今的徐州。

  黄兴曾经评价过徐州:“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事后看来,当初周穆王分给徐偃王后裔的地段还不错,南北咽喉、兵家必争。楚成王进攻徐国,目的就是想图这个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四省交界之地。

  徐国,北与宋、鲁接壤,南面为群舒小国,夺取了徐国,便控制了黄河下游以南、淮水下游以北区域的腰眼,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都如高山流水,势不可挡。

  再以淮水为运输要道,将汉西之兵、粮源源不断的运往徐国,再将徐国作为战略要地,可以有效的牵扯齐、宋、鲁这三个大国,让他们不敢发兵西征。然后再接着打郑国这个墙头草,控制黄河中游区域。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便对中原诸国形成东、西、北三面包围之势,问鼎中原,就如同搂草打兔子,指日可待。

  齐桓公觉得管仲刚去世,还没有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楚国便来趁火打劫,很是恼火,便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在牡丘(今山东聊城东北)召开第十五次会议,商量如何帮助徐国抵抗楚国的事情,毕竟如果楚国占领了淮泗一带,相当于将中原以西拱手让给楚国,对于他们任何一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自从管仲一死,加上齐桓公年事已高,齐桓公对各联盟国的约束和威信也一落千丈,三月份发的会议通知,直到六月份与会人员才陆陆续续到齐。会议上,齐桓公再次强调了楚国北伐徐国的阴险意图,并号召各国同心协力,统一思想认识,共同“攘夷”。

  齐桓公一针见血的指出,楚军士气正旺,正面交锋与盟军不利,建议联军攻打楚国的附属国厉国(今息县东北),一来可以围厉救徐,二来可以占据淮水上游,掐断楚军的粮草供应,然后抄楚军后路,解徐国之围的同时,顺势北上,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全歼楚军。

  齐桓公客观有力的分析,让盟国看到了希望,战术构想如同管仲在世,各国国君纷纷响应齐桓公号召,表示回去以后立刻整顿兵马,踊跃出兵,以解徐国之围。

  陈、卫、郑、许、曹等国之所以沦为二等国,与其国君贪于安乐不无关系,他们只想在乱世苟延残喘,而不想有任何的抱负。他们认为入了盟,交了入盟费,便是有盟主罩着,一旦自己有事,便求救于盟主。一旦别国有事,能糊弄就糊弄,积极性不高。

  这次楚国伐徐,等于说是齐、宋、鲁三国有事,其他盟国积极性不高,能将就就将就。这一将就,就让齐桓公等了个把月,才把部队集结完毕。

  由于不是管仲带兵,盟国对齐桓公的打仗能力抱有怀疑态度。早先,齐桓公没有管仲辅助的时候,同鲁国打过几战,逢战必败。由于有前车之鉴,这次盟国劝齐桓公不必亲征,共同推举鲁国大夫孟穆伯任将,率领盟国军队攻打厉国,各国国君也不知胜算几何,不敢亲临前线,在匡地(今河南睢县西)住下,等待消息。

  这一等,从秋天一直等到了冬天,也没等来楚国回救厉国的消息。相反,楚军在淮泗一带反而越打越起劲,降服了许多群舒小国,还帮他们收获大量的粮草辎重,军资后勤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反观盟军,却是毫无进展,小小厉国,久攻不下。厉国虽是小国,但他有一个强大的后援——息县。

  楚文王灭申、息二国后,设其为县,此二县便成为楚国北上中原的桥头堡,战略地位非常高。作为楚文王新政实施的阵地,楚文王又在此二县先后建立了“申之师”和“息之师”的地方武装,用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并规定由历代楚王直接指挥。后来,“申之师”和“息之师”逐渐发展壮大,组成了军事联盟,这就是被后人称为“申息之师”的武装力量。

  “申息之师”可以由楚王直接调遣,而不用通过下面的贵族来间接指挥,打破了贵族私有兵制,大大的提高了楚军的机动灵活程度,加之装备精良,堪称楚国精锐军队。当年楚成王平定子元之乱时,也是点头同意调动“申之师”攻入王宫,才肃清反贼一党。

  盟军此刻面对的就是楚国两支精锐之师其中的一支——息之师。

  打不赢就不断的增兵,增兵增的最积极的就是曹国,这一举动勾起了宋国尘封的往事:三十五年前(公元前680年),因宋国违背盟约,齐国便邀集曹、陈二国攻打宋国,当时的曹国也像如今一般积极,第一个带头攻入宋境灭邑,宋国一直怀恨在心。

  这次盟军攻打厉国不利,也错过了秋收,抱着兵不走空的想法,宋国乘曹师远征、国内空虚之机,做了一件很无耻的事情——发兵北上,进攻曹国。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满载而归。

  对宋国来说,三十五年前的仇总算是报了。

  对曹国来说,从没见过如此阴毒歹辣的家伙,大家都在同在一个战壕工作,你却派人抄我老家。

  对齐桓公来说,这是一次对霸主地位赤裸裸的挑战,盟国不听号令,心怀异念、同室操戈,导致连一个小厉国都久攻不下,但此时的齐桓公年迈力衰,再也无力压制诸侯,宋、曹二国一翻脸,盟军就此原地解散,无功而返。

  对楚成王来说,惊讶之余大喜过望,少了后顾之忧,便集中兵力猛攻徐国,在娄林(今安徽泗县东北)大败徐国。娄林之役,打的徐国精锐尽失,再也没有力量同楚国交锋,联军也一盘散沙无力救援,徐国不得已,迁都北上,并臣服于楚国。

  楚伐徐,是楚国东进之路最大的一个收获,从此以后,楚国完成了对淮水中上游一带的控制,实现了对江汉平原的地缘保护,对中原形成三面包夹之势。

  饮马淮泗,楚成王以一己之力,大胆果断的力克齐桓公率领的八国之众,并孤军直入,像一柄利剑一样,刺向了中原腰眼,剑锋所指,让齐、鲁、宋卧榻难安。

  最不服气的便是齐桓公,娄林之役让这个中原霸主脸面全失,在此后的两年中,还抽出空讨伐厉国、英国,以报“娄林之役”的颓势,但都无功而返。

  楚国与齐国争霸,以郑国为焦点,历时二十余年,楚国都不得不避其锋芒,窝在汉水之地一动不动。楚成王、斗谷于菟审时度势、谨慎谋划,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方法,比对双方身体状况,成功耗死了管仲、力竭了齐桓公,从而取得辉煌的成果。

  这个事例生动的告诉我们,只要你活的比冤家时间长,你就赢了。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据说是生了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开始蠢蠢欲动,结党营私,准备等老头子一死就开始争夺君位。易牙、开方、竖刁等三个佞臣,也拥护不同的公子,大肆虐杀朝中官吏,五子纷争搞得朝中鸡犬不宁。

  易牙,擅于调味,烹饪技艺很高,曾经将自己的儿子煮了给齐桓公吃,很得齐桓公信任。因为他是厨师出身,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

  就是这么一个厨艺高超之人,获得权力以后,迷失本性,追逐名利,伙同竖刁等人,将病重的齐桓公锁在宫中,不准任何人看望,并假传君旨,宣公子无亏继位。

  雄霸一时的齐桓公就这样被一个厨子活活饿死。

  可哀!可叹!

  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开始争权夺利,都忘记了给父亲安葬,就这样,齐桓公的尸体又在宫中放置了两个多月,满屋都爬满了蛆,惨不忍睹。最后才被争得君位的太子昭(齐孝公)收殓。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有这样的下场也只能兴叹了,不过他也别灰心丧气,他的老对手楚成王也和他的下场差不多,哥俩可以好好的在阴间交流下子女教育问题了。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享年73岁,公元前685至公元前643年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一生十六次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对于齐桓公的评价,用一句话概括就够了——“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一个孤傲的守护中原文化的阶级战士,一个真正的志存高远的春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