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32、四伐随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相互攻打残杀,齐国大乱,政局不稳,国力日落,诸侯纷纷叛离。

  齐国的死对头楚国,在令尹斗谷于菟的精心治理下,风景独好,一面布德施惠,加强同旧有的诸侯之间的关系,一面稳固江汉流域的秩序,政通人和,一派祥和安宁。

  有了斗谷于菟相助,楚成王也乐得清闲,诸事不管,每天就是听下汇报、打打猎、喝喝酒。早晨起床看见斗谷于菟在处理公文,打猎回来还看见斗谷于菟在案牍劳形,晚上睡觉时,也听人说斗谷于菟继续在办公室刺促不休,心生感激,命人准备上好晚膳给斗谷于菟送去,并督促吃完。这一做法日后也约定俗成,只要有人晚上加班,厨房都会给加班人员提供一份工作餐。

  一日,楚成王早漱完毕,左右来报,郑文公求见。

  楚成王听闻,眉头一扬,便知郑文公此行目的,招募百官隆重接见了郑文公一行。

  郑文公毕恭毕敬的向楚成王行礼。行礼完毕,也不拐弯抹角,直入重点,痛诉齐国霸权主义,认为这是一种不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行为,强行推行所谓的“攘夷”政策,并将一同构建周王室命运共同体的楚国,也野蛮的划归为蛮夷一类,其“一刀切”的做法,与周王室的分封制格格不入,并造成内部分裂。

  置周王室于不顾,罔自尊大,其他国家如不服从其统治意识,将会被齐桓公实行单边经济制裁,甚至灭国,比如遂国没参加第一次的北杏会盟,会后便被齐桓公给灭了,其霸道行径已被中原诸侯深恶痛绝,敢怒而不敢言。

  楚成王经过齐国买鹿,被迫签订召陵协议一事,对郑文公说法深有感触,引起内心的共鸣,不住的点头表示认可。

  郑文公看见楚成王不住点头,觉得自己说到点子上了,又单方面声明,楚国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世袭子爵,属于周王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国与楚国一衣带水,友好往来,如不是齐国从中阻扰,郑国同楚国早就是友好邻邦。郑国在对待楚国问题的立场,从来都是一贯的、明确的,承认并拥护楚国正确的政治地位。

  郑文公还私底下表示以后将朝楚,为表诚意,还进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齐桓公一死,中原无主,一盘散沙,郑文公为谋求发展,审时度势、顺势一歪,就投向了楚国怀抱,说明郑文公的求生欲还是挺强的。

  楚人,原本来自中原,是传说中火神祝融的后代。他们时常虔诚的围着篝火祈祷,梦想着回到中原的那一天,他们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能忘却对远古祖先的记忆,自己血液里流动的是中原的血脉,文化和习俗都延续着华夏的气息。

  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回到黄河身边,昂起高贵的头颅,告诉国人,自己不是蛮夷,而是华夏龙凤图腾中的冲天火凤。

  楚人,最想得到是中原的人认可,为了这个认可,他们一直在拼搏,一直在勇敢,一直在奋进。他们勇挫巴人,驱赶扬越,进击百濮,稳定江汉。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一次,楚人们得到中原侯国郑国的主动认可,欣喜若狂。

  “中原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窥中国。故郑者,乃齐、楚必争之地”。面对郑国的臣服,楚成王更是欢欣不已,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但是楚成王还是有一个疑惑:“宋国也是大国,宋襄公仁义有加,与贵国也一衣带水,郑公为何不去投奔他?”

  “假仁义!”郑文公愤愤不平,“宋襄公助力齐孝公继位,却趁机把齐国搞的四分五裂、元气大伤,而后自持功高,召集曹共公、邾文公在曹南会盟。为讨好东夷,令邾文公杀了鄫子,用以祭祀次睢之社(‘邾人执鄫子用之’)。自古以来,贤君祭祀,连牛马之牲也须慎之又慎,何况还是一国之君?宋襄公口口声声‘仁义大道’,却又滥行杀戮,实是可怕。”

  郑文公嘎了一口水,心有余悸,接着说道:“曹共公看见会盟出了人命,吓得先行跑回曹国,宋襄公又派公子荡攻打曹国,一连打了曹国三个月,准备活捉曹共公。曹国与宋世代交好,宋襄公却以大军伐之,竟似好战成性。暴虐之君,伪君子,不亲也罢。”

  郑文公一席话说的楚成王非常受用,宋襄公暴虐,那么自己就是仁义了。自我认同感很强的楚成王很久没这么高兴了,大口一开,赏赐郑国一千斤铜。

  然后说完就后悔了。

  铜,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一千斤铜可是相当大的恩赐,如果用来做兵器,那数目就非常可观了,加上郑文公墙头草见风倒的个人属性,如果哪一天把这些兵器用来对付楚国,那楚成王不是做了一件贻笑大方的事情?

  想到这里,楚成王马上又对郑文公补充道,这些铜除了做兵器外,做什么都可以。郑文公满口答应。回去后,郑文公也是老实,乖乖的做了三口大钟,用以歌颂楚成王的功绩。

  郑亲楚以后,楚成王对南阳盆地及随枣走廊管制放松,全力巩固江汉平原区域,继续向汉水东南发展,灭道、柏等国,扩野千里,获得大量资源,国力迅速强盛。

  公元前641年冬,在陈穆公的提议下,齐国新任君主齐孝公主持了一次会盟,与会国中除了鲁国、蔡国、郑国、陈国外,还有楚国。

  明显看得出来,楚国的席位是郑文公争取来的,而楚成王也乐于参加这次会盟,因为这次会盟的主题是——缅怀小白,恪守盟约,继承桓公遗志(“修桓公之好也”)。

  对于楚成王来说,齐桓公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也是楚国上下最为敬佩的人。

  可怕之处在于,齐桓公去世一百多年之后,其召陵之威,仍然让后来的楚灵王和楚国臣民依然无法忘记。

  敬佩之处在于,齐桓公一系列的征伐称霸都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争夺他国领土从而扩大自己的实力,而是修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等几个要塞,用以防御戎狄对邻近诸侯国的侵掠,扎扎实实的维护了华夏文明;修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等几个关隘,用以捍卫诸夏的要地,匡正诸侯国混乱的局面。

  与中原诸侯互利互惠,连孔子都赞其曰:“齐桓公正而不谲。”

  齐桓公无论境界、格局、仁道,让春秋其他四霸都望尘莫及,所以齐桓公死后,天下诸侯仍尊崇齐桓公长达十年,直到晋文公称霸,齐国才正式退出霸主的舞台。

  即使退出了霸主的舞台,齐国也一直是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拦路虎,可见其霸业之弥久。以仁义而霸,这是一味崇尚武力征服而霸所不能及的。

  每当我读到“桓公忧天下诸侯(《国语齐语》)”时,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颜的孤独老者,正在卷心伏案,日夜所思所忧,皆为国为民为周。

  “我愿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墨子《兼爱》

  会盟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40年),楚国的老朋友随国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随候觉得,楚国既然同中原诸侯结盟了,又继承齐桓公遗志了,表示楚国也懂得守中原规矩了,不该依靠其武力来挟制他国附庸,要学习齐桓公的做法,以各国的互利互惠为施政重点,换一种说法,随国也可以独立了。

  在这个前提下,随候打算连同蔡、陈、许、厉、唐等汉东诸侯,以随枣走廊为屏障,打造汉东势力集团,同楚国争夺淮水上游区域,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

  简单来说,随国想反叛楚国。

  楚成王不这样想,他觉得随候有点天真,缅怀和打仗两码事,随国可以独立,但你必须迁都,因为随国土地我必须要夺取,毕竟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秋收完毕,楚成王派令尹斗谷于菟率大军进攻随国。

  按次数来说,这是楚国第四次伐随了,大军轻车熟路,轻而易举攻入随国境内。随候见楚军势大,马上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同斗谷于菟议和。议和后,楚成王还不满足,对随国土地进行蚕食,随国国势衰落。

  这一仗,彻底把随国打服了,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而随国也在楚国的庇翼下,得以保全,直到被秦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