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68、小国之道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荀罃,姬姓,荀氏(或智氏),名罃,字子羽,在晋楚邲之战中沦为楚军俘虏,一俘就俘了九年,所以,楚国大臣对他都很熟悉,楚共王与他更是交好,在荀罃回国前,楚共王与其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对话。

  楚共王问荀罃:“把你关了九年,恨我不?”

  荀罃答道:“两军交兵,我没有本事被你们俘虏,你们没有用我祭旗(“俘馘guó”),这已经是对我的恩惠了,哪里还敢怨恨您呢?”

  ——不悲。

  楚共王:“我今天放了你,你感激我吗?”

  荀罃:“两国为了共同的利益,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我们都未参与其中的谋划,我如何感激您呢?”

  ——不喜。

  楚共王:“那你回去了,打算怎么报答我呢?”

  荀罃:“我既没有怨恨,也无从感激(‘无怨无德’),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不卑。

  荀罃被俘虏的时候,只是一名普通的随军,其父荀首也仅仅是个下军司马这种不入流的官职,儿子被俘了也没人关心。

  别人不关心,不代表自己不着急,荀罃被俘后的九年间,荀首一路爬到中军佐的显赫位置,才让楚人对荀罃这个默默无闻的囚犯重新重视起来,也将其作为重要筹码与晋国进行利益交换。

  荀罃归国后迟早会世袭入卿,其言行有可能对晋国制楚战略产生影响,楚共王突然对眼前的这个囚犯产生了兴趣,一本正经道:“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现在你能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我。”

  荀罃叩首道:“托大王的福,如果我回去没有使国君蒙羞而被诛杀,并且让我继承智氏的宗位,参与晋国的政务,率领军队戍守边疆,如果碰到了大王您的军队,我也绝不有所回避,只有竭力战死,以尽到做臣子的本分,这就是我所能报答大王的。”

  ——不亢。

  不悲、不喜、不卑、不亢,楚共王感慨道:“晋国有您在,‘楚国不可与之争’!”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权书心术》

  楚共王对荀罃赞不绝口,但楚令尹子囊不以为然,他向来瞧不起做过俘虏的人,在荀罃任中军将还未满月之际,子囊觉得晋高层人事变动,必然导致政局不稳,趁此时机再次组织大军进攻陈国。

  公元前566年,得知蛰伏一年的楚军又有觊觎中原的迹象,晋悼公决定把这个不好的苗头摁一摁,于是亲自率军和鲁襄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子在鄬地(今河南省鲁山县)会见,商议救援陈国。

  晋国高层更替快速,政权交接平稳,号召能力强大,是子囊所没想到的,见联军来势凶猛,又掂量了下自己实力,下决心准备同晋军较量一下,但没过多久,子囊决定撤军,原因是抓住了陈哀公弟弟——公子黄。

  内政永远是一国稳定的根本,国策的高度统一是一国政治成熟的度量尺,刻度的高低决定着本国的稳定和繁荣,以此作比,陈国和郑国就差点道行了。

  在陈国内部,亲楚大夫也占有相当分量,其中以“二庆”(庆虎、庆寅)为杰出代表。

  在陈哀公出席鄬地会盟期间,“二庆”合谋楚令尹子囊,设计让其逮住公子黄,以此威胁陈哀公如果不回来,就毁其社稷宗庙,灭其公室。

  正在开会的陈哀公得知消息,觉得不能因为投靠了晋国,回来了连位子都不保,便瞒了众人,偷偷从鄬地“逃归”,重新附楚。

  事实再次证明,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内奸。

  相比郑僖公而言,陈哀公的结局已经非常不错了。

  郑僖公,姬姓,郑氏,名恽,其人年轻气盛,很有主见,一上任就把先君郑成公指定的“亲楚”政策抛之脑后,引起了“亲楚派”的不满,意见最大的,当属大夫子驷。

  子驷,郑穆公之子,算起来还是郑僖公祖父。

  郑成公死前,子驷也有过亲晋思想,但很快又被郑成公说服,成为“亲楚”的坚定拥护者。郑成公死后,子驷曾经告诫郑僖公楚国有大恩于郑,千万不要背楚,但郑僖公充耳不闻,表示要随大流,将亲晋原则一贯到底。

  嘴上说说还不算,郑僖公还准备以实际行动来表明态度,见陈哀公去会见诸侯了,自己也亲赴鄬地(今河南鲁山县),以表亲晋之决心。

  出发之时,子驷又苦口婆心劝他中原各国不值得归附(“中国不足归也”),还不如归附楚国。

  郑禧公很好奇:“何出此言?”子驷说道:“如果说中原各国讲道义,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我国国丧期攻打我们呢?如果认为中原各国强大,那么以他们的力量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征服楚国。”

  郑僖公冷眼一笑,对子驷的话不以为然,风雨无阻的踏上了去鄬地会见诸侯的不归路。

  之所以是不归路,是因为郑僖公这人说话做事容易得罪人,这次又把子驷得罪了,子驷受不了这个气,派人在鄵(cào)地(今河南新郑、鲁山二县之间)将郑僖公杀害了,立其子郑嘉为君,是为郑简公,时年五岁。

  反正国君也被自己杀死了,子驷也一不做二不休,将反对他的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等公族全部杀死,独揽郑国大权。

  郑国在子驷专政下,对郑僖公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否定其执政期间及其可怜的一点功绩,但在“亲楚”还是“亲晋”这个二选一的问题上,也左右为难。

  经过几天思考,子驷决定面对现实,在夹缝中开辟一条符合郑国国情的道路,实行“牺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强者而庇民焉”的小国之道。

  具体做法是在郑国南北边境上多准备一些礼物,楚兵来伐,就“敬共币帛”,和楚国结盟;晋国来伐,就再“敬共币帛”,与晋国结盟。楚来顺楚,晋来顺晋,如果两国同时来,就让他们先打一架,谁打赢了就跟谁混(“择强国而从之”)。

  子驷制定的国策,说的通俗点,就是彻底放飞郑国,通过行贿等不光彩的手段,光明正大的成了一根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对于此策,大夫子展还是有疑虑,他认为郑国同晋国光签订盟约就有5次之多,基本属于签约专业户,如果再不守信义,只怕“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不如死心塌地跟随某一个大国,从此唇齿相依,诚实守信(“杖莫如信”),以求安稳。

  子驷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小国之道”很符合郑国目前的实际,拍胸脯子展向保证,此策一旦实行,再厉害的敌人都不足为祸,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寇不为害,民不罢病”),如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一切责任由自己承担。

  晋、楚长期的拉锯战,使郑国蒙受巨大的灾难,郑人也无法忍受,虽然子驷制定的“小国之道”毫无信誉可言,看似有点作践自己,但其实暗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意。

  郑国本身实力不弱,郑庄公在位时与周天子交恶,率军击败天子的军队打出了威名,之后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齐国也是郑国的小跟班,晋国也还在内战,楚国更别提,被汉阳诸侯摁在家里打。

  在春秋初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就是郑国。

  但是好景不长,郑庄公一死,郑国就陷入衰落,再后来更是成了晋、楚两强国之间相互争夺的一块肥肉,所以郑人心底还是有着复兴的郑国梦的,而要实现这个复兴梦,首先就要晋、楚两个国家先倒闭一个。

  想让这两个超级大国两败俱伤倒闭一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继续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都是大量耗费国力之举。

  孙武后来曰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就可以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道。

  一场不够,就来两场。

  单单就说吃的问题,士兵打仗,要吃饭,首先你要调集很多的民夫把粮食运过去,给士兵们吃,民夫在路上要吃饭,回来要吃饭,不光人吃,马也要吃,受制于当时低下的后勤保障能力,前线1名士兵每吃到1斤粮,耗费在途中的粮食都相当可观。

  比如之后的长平之战,60万秦军每个士兵每天吃1斤谷物的话,一天需要60万斤,在后方3、4个人支撑前线1个士兵的情况下,需要征夫200余万来运输,民夫也要吃饭,那么就是说每天耗费在途中的粮食大约需要200余万吨粮食,这还不算民夫的返程,极低的运输效率和极其可怕的消耗比,是任何一个古代王朝都难以承受的。

  所以当时楚庄王围宋九个月,没有强大的国家资源在背后撑腰,那是不可想想的。

  仅仅从吃这一方面就牵扯这些问题,何况还有人员工资、减员抚恤、武器损耗等等一些事情,要办好这些事情,就需要钱,所以说打仗打得就是钱。

  钱从哪来?老百姓身上。

  所以一旦战争爆发,并且还是频繁爆发的话,那么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就需要加税了,就劳民伤财了,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元气大伤。

  所以,庞大的战争机器只要一开动起来,就要烧家底子了,像城濮之战、鞍之战这样的大型战役,是郑、宋、鲁等一些二流国家完全打不起的战争,这么看来,郑大夫子驷制定的“小国之道”,确实不为一个隐忍发展之道。

  制定了国策就要执行,执行的根本就是要让晋或者楚来打自己,然后楚、晋为争夺自己不停的开始战争,不停的消耗自己,要不然子驷的小国之道始终是停留在纸面的一道画符。

  公元前565年四月,为了在楚国面前刷存在感,实现“小国之道”,郑国大夫子国、子耳奉命入侵楚国的与国蔡国,俘虏了蔡国司马公子燮。

  五月,子驷还带着幼小的郑简公,亲自前往邢丘(今河南温县)与晋、齐、宋、卫、邾的会盟,并将与蔡作战中的战利品献给晋国,以达到彻底激怒楚国的效果。

  果不其然,郑国入侵了蔡国没多久,楚令尹子囊就接到入侵郑国的命令,以伐其侵蔡之罪。

  但让子囊感到很意外的是,大军刚到郑边境,迎接他们的不是程亮的盔甲和寒冰的长戈,而是满脸堆笑的官员和丰厚的“币帛”,同时还主动向楚国表达求和的意愿。

  直到子囊酒足饭饱、满载财物撤军之后,都不敢相信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感觉在做梦。

  郑国没有给子囊醒瞌睡的时间,马上派王子伯骈(pián)去向晋国报告所发生的一切。

  在春秋时期,论演技,没人能比得上资深老戏骨——伯骈。

  伯骈刚到晋国,就开始陈述事情经过——晋君令我们车兵徒兵时刻保持戒备状态,随时讨伐动乱,如今蔡国的人不顺从晋君,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就讨伐了蔡国,俘虏了司马燮,没想到却招来了楚国的大军。

  然后声泪控诉楚军暴行——他们焚烧我国郊外的小城堡(“焚我郊保”),侵略我国的城郭,人民忧愁悲痛,饱受楚军凌辱,国家自身难保,也不能提供安全的避难之所,我们毫无办法,不忍心看到百姓妻离子散,只好向楚国求和。

  最后将这件事的后果直接甩给晋国——我军拼死抵抗,始终不见晋军驰援,我和我的几个臣子不得不同楚国签订盟约,特此来说明情况。

  伯骈寥寥数语,便将事情颠倒黑白,推得一干二净,果然将中军将荀罃激怒。

  对于郑国同楚国签订盟约一事,不管是否出于自己意愿,都是荀罃难以接受的,呵斥伯骈:“你们明知道楚国要来讨伐,为什么没有派使者来告知我们就屈服了?你们这是欺骗我国。”

  荀罃一生早已厌烦郑国之反复,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震怒之余,也暗下决心要对郑国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用相对楚国的压倒性优势的实力,彻底得让郑国死心塌地,于是恶狠狠的抛下一句话:“到时候我们将兵临城下,为君是问(“图之”),你们好自为之吧。”

  很显然,伯骈的目的已经达到,要的就是晋国出兵,而晋悼公也没让子驷失望,次年(公元前564年)夏,晋悼公迅速邀集鲁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邾子、齐吕光等诸侯商议伐郑事宜。

  同年10月,联军以荀罃为伐郑总指挥,驻军于虎牢,准备向郑国的鄟门、师之梁和北门三个地方同时发起进攻,一举攻下郑国。

  就在联军磨刀霍霍的时候,也遇到同楚军一样的情况——满脸堆笑的官员、丰厚的“币帛”和表达求和的意愿。

  面对这种情况,各诸侯还是喜闻乐见的,希望马上同郑国盟誓,然后平分了币帛后回家,但上军将荀偃有其他想法,他建议对郑国实施战略上的包围,引诱楚军来战,然后一举迁灭。

  作为曾经的楚囚,中军将荀罃对楚国也是了如指掌,不仅对楚人,对楚内政、外交、军事等更是了然于胸,此时,荀罃也提出一项制楚之计,也正是这个计策得完美执行,给了楚国霸权致命一击,使其彻底退出争霸行列。

  与此同时,在名将如云的春秋时期,荀罃仅凭这一计,成为仅次于孙子、吴起之后,排名第三的兵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