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75、伐齐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在晋景公和晋厉公时期,齐灵公对晋国还是相当尊崇的,伐郑、伐秦,同盟于戚地、钟离、沙随、柯陵等等盟会征伐,无一不是大老远风尘仆仆亲自参加。

  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从晋悼公接班后,齐灵公这个人就变了,对晋起了懈怠之心,凡是讨伐楚国的战争一律不参加,凡是晋国组织的会盟一律只派大臣点卯,晋国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令齐灵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派出去参加湨梁会盟的使者高厚,竟然在会盟上公然受辱。

  使者受命于国家,使者受辱表示国家受辱,国家受辱表示国君受辱,但国君受辱不一定代表齐灵公就会受辱,很不巧,晋国碰上脾气暴躁、并急于复兴霸业的齐灵公。

  自从齐大夫晏弱(晏婴的父亲)率重兵灭莱(今山东昌邑东),齐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以上,北部势力也达到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师于泜溹”),齐灵公开始萌生复霸打算。

  无独有偶,周王室也适时发表针对齐国的评论文章,称齐国从始祖姜子牙开始,就“佑我先王”,周王室之所以能够至今“不坏”,全赖“伯舅”的鼎力相助(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或叔父,谓异姓诸侯为伯舅),希望齐灵公能够继承先辈遗志,继续“股肱周室”,“无废朕命”。

  这就给齐灵公一个错觉,他认为,周王室已将霸主证书颁发到自己手上,如何落实便是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高厚回国不久,齐灵公借高厚受辱为由,不但不归还鲁国土地,还举兵伐鲁,后遇鲁国猛人孟庄子后撤军。

  次年(公元前556年)秋,齐灵公又兵分两路,,率师攻打鲁国,包围桃地,并且俘虏了鲁大夫臧坚。

  为使鲁国背晋,齐灵公准备将臧坚作为人质逼鲁就范,并且派宦官夙沙卫去安慰臧坚“不要死”。

  明代诗人陈第曾诗曰“鲁有臧坚,矫矫男子”,说明臧坚是个高傲刚烈的汉子,本来被俘就羞愧无光,见鲁襄公派一个宦官来安慰自己,更是觉得受了奇耻大辱,捡起一根小木棍自戕而死。

  臧坚之死,导致齐、鲁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连续两年攻打鲁国,作为霸主的晋国应当主持正义,抗齐援鲁,但为了拉拢不服管的齐国,晋平公看在眼里,也没多大动作,放任齐国飞扬跋扈、作威作福,准备以诚意来打动齐灵公。

  齐灵公也很配合,肆无忌惮,决定继续欺负鲁国。

  第三年(公元前555年)秋,齐灵公再次起兵伐鲁。

  但这一次,齐灵公运气到头了。

  晋中军将荀偃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晋厉公向他索命,用戈打他,把他脑袋打掉了,自己连忙跪在地上求饶,并把脑袋往脖子上戴(“跪而戴之”),然后就惊醒了。

  “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

  作为曾经杀害晋厉公的主谋之一,噩梦让荀偃几天不得安生,跑去梗阳找一个很有名的巫皋解梦。

  巫皋掐指一算,大惊道:“您今年要死啊!”

  荀偃一听,大惊失色,心想报应果然来了,忙问可有化解之法?

  巫皋摇摇头,用手指指东方,说道:“东方有战事,您不妨以国事为重,将来也能洗刷你的罪名。”

  荀偃没有说话,默默起身,从容面对死神的降临。

  东方,鲁国。

  齐国攻鲁很有仪式感,每年打一次,不多不少,三年打三次,打得鲁襄公苦不堪言,垂头丧气,巫皋循循善诱的一席话,无意间解救了鲁国。

  公元前555年冬十月,在荀偃撮合下,晋平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鲁国济水会见,重温湨梁盟誓,然后一起进攻齐国。

  齐师迎敌,惨败,死伤无数。

  联军伐齐,“东侵及潍,南及沂”,换句话说就是全境沦陷,鲁军更是勇猛无比,动员国内全部兵车,猛攻齐国险要(“请攻险”),憋了一肚子窝囊气的鲁襄公更是卷起袖子,迫不及待准备与齐灵公斗个你死我活。

  由于人太多,联军兵临城下时,把齐都临淄围的水泄不通,拥挤异常,有的士兵闲来无事,把城门门扇上的铜钉都数清楚了(“以枚数阖”)。

  眼看临淄不保。

  齐灵公近乎崩溃,正在想办法准备逃走的时候,突然联军撤退。

  撤退的原因也很简单——楚国伐郑,联军回师救郑。

  郑国执政大夫子孔,欺郑简公年轻,遇事独断专行,有人若不服从,就加以杀害,引起众怒。

  为了独揽大权,子孔决定趁郑简公率兵伐齐不在国内、自己监国的机会,准备叛晋附楚,引楚军入郑助他铲除异己。

  这对楚国重新北进中原、复兴霸业来说,是一个决不容失去的机会,但子孔派密使联系楚令尹子庚时,子庚确一口拒绝。

  摩拳擦掌、满心欢喜的楚康王等待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没想到子庚竟然会一口拒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激情,心急火燎的跑去质问原因。

  面对勃然大怒的楚康王,子庚叹气道:“君王恐怕认为我是贪图安逸吧!我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国家啊。现在诸侯们都与晋国交好,楚国难于与之争雄,且伐郑而不能守,除了劳民伤财,别无益处。”

  自从楚武王僭号称王后,就立下了规定——国君执政不满五年,不得谥号;连续五年不出兵,国君不得入宗庙。

  今年正好是第五年,能不能入宗庙就指望这一场战争了,所以楚康王还是很着急的,对子庚说道:“我主持国政五年而不出兵,死后就不能用规定的礼仪安葬祭祀,人们一定以为我耽于享乐,而忘了先君的霸业了。大夫也为我考虑一下,该怎么办?”

  子庚不为所动,坚持以民为本的休养生息政策,至于楚康王入不入宗庙,不是他操心的问题。

  子庚,芈姓,熊氏,名午,字子庚,楚共王之弟,楚康王叔叔,是一个审时度势、头脑相当清醒的人。

  有一次子庚护送王后秦嬴回娘家,秦景公见他为人大体、从善如流,准备将他留在秦国为己所用,结果楚国着急了,又不愿同秦国撕破脸皮把子庚强要回去,于是破天荒的用三百金贿赂了晋国,让其威胁秦国:如果你们不放了子庚,我们就在陈地壶邱(在今河南新蔡)筑城。

  秦景公害怕晋军长驻陈地,只好放了子庚,为此楚国又送了三百车重礼给晋国以示感谢。

  秦国甘冒外交风险也要扣留子庚,晋国则甘冒战争风险也要逼迫秦放人,楚国不惜重金也要让子庚回国,由此可以想见子庚在当时多么被人看重,所以他说的话很有分量。

  于是,楚康王着急了,脱口而出:“现在不出兵,齐国就要亡国了。”

  齐国亡国,对牵制东部诸侯及吴国制楚力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必将制约楚国北进中原计划,子庚权衡再三,决定出兵伐郑。

  然而,这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公元前555年冬十一月,晋联军伐齐不久,楚令尹子庚率师分二路伐郑,一路由子庚亲自率领,渡颍水,驻扎在旃然水边(今河南荥阳市之索河上游);一路由蒍子冯、公子格率领,攻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向右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部,驻军虫牢(今河南省封丘县北)。

  两路大军对郑都形成东西包夹之势,如果此时子孔派自家甲士同楚军汇合,打开城门,郑都将危在旦夕,生死未仆。

  关键时刻,子孔不见了。

  论阴谋,子孔还是差点火候的,守城的子展和子西很早就发觉子孔鬼鬼祟祟,于是不动声色,一面派人星夜去齐地向郑简公报告消息,一面加强城防,切断城内同外界的联系,使子孔没有机会和楚军接触会合。

  因为几乎年年挨打,所以郑城门修的异常高大坚固,如若强攻,必久攻不下,还时刻担心晋联军驰援,于是,缺少内应的楚军只得无功折返。

  祸不单行,返程的楚军渡鱼齿山下的滍水后,突遇到冰雨暴降,楚军士兵多被冻伤冻死,损兵大半。

  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在敌我消息不畅通的情况下,仅凭子孔单方面毫无保证的基础上贸然进攻,又缺乏对天气情况的预判,导致楚师失利,楚康王难辞其责。

  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很后悔的,但是死后入宗庙也是一种安慰。

  这场战争的主谋子孔也遭到报应。

  次年(公元前554年)秋八月,有人揭发子孔勾引楚师伐郑的阴谋,子孔心中害怕,便下先手组织自己的甲士和子良、子革的甲士保护自己。

  一切都是徒劳。

  郑简公发现了子孔的阴谋活动,派子展和子西率领兵马讨伐他们,杀死了子孔,将同党子良、子革赶到楚国,让子展主持国事,子西主持政事,立子产为卿。

  后来,子革在楚国做了右尹,全力辅助楚灵王,最出名的是左丘明所著的散文《子革对灵王》,可惜楚灵王仍然一意孤行,最终不得善终。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孔子

  公元前554年春,晋联军见郑国之围已解,便不再急急忙忙的往回赶,当即在督扬(今山东济南西)落脚,召开会盟,分享伐齐胜利的果实,晋平公也在盟会上也以霸主的口吻,告诫大家要以和为贵,大国不要侵犯小国(“大毋侵小”)。

  没有逮到齐灵公,晋平公就把齐灵公的帮凶邾悼公逮捕了,强迫邾悼公将邾国漷水以西的地方,作为补偿划给了鲁国。

  本次伐齐得胜,主要归功于晋中军将荀偃,扬眉吐气的鲁襄公除了重礼打点晋六卿、军尉、司马、司空、舆尉(武官)、候奄(侦查兵)外,还额外送给荀偃五匹束锦、若干玉璧、四匹马、以及吴王寿梦的铜鼎。

  但是,此时的荀偃却无福享用——梗阳巫皋的话正在慢慢应验。

  自从晋军渡过黄河以后,荀偃突生恶疮、头长痈疽,眼珠子都鼓了出来,伐齐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死亡已在旦夕之间。

  但荀偃强挺着身体的种种不适,发扬重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奋斗在伐齐的最前沿,在他看来,弑君的阴霾始终成为人生的污点,幸得晋悼、平二公不弃,才走上人生巅峰,他也只有以国家为重,以社稷为重,才算对当年造成国家内乱的自我赎罪与解脱。

  督扬会盟不久(公元前554年二月),荀偃暴病而亡,盥洗入殓时,荀偃两眼不瞑,牙关紧咬,中军佐士匄无法在他的口中放入陪葬的玉珠。

  下军佐栾盈认为荀偃一定是还有心愿没有完成,执念深重,才会死不瞑目。

  士匄认为栾盈说的有道理,一个人即将死去,最牵挂的便是家人,于是士匄抚摸荀偃的尸体,诚意说道:“我会竭尽全力事奉荀吴(荀偃儿子),就像事奉您一样啊!”

  荀偃没有反应。

  看来荀偃还有更高的追求。

  栾盈站在一旁,试探性的说道:“元帅是不甘心没有将伐齐大业进行到底而不瞑目吧?”

  荀偃动了一下。

  栾盈见切中要点,抚摸着荀偃尸体,发誓道:“有黄河为证——您死之后我们继续按照您的意愿进攻齐国!”

  荀偃这才闭上眼,松开嘴巴,含上珠玉。

  至死方休、鞠躬尽瘁,三军将士为之动容,士匄走出账外,赞道、叹道:“作为一个男人,我实在不如他啊!”

  既然答应了荀偃继续伐齐大业,就要履行诺言,而这一次,齐灵公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