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锐士 第0354章 难于上青天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      更新:2021-05-09

  “严君!”

  见到樗里疾,甘茂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甘子来了,入座吧。”

  樗里疾仍旧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看似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但甘茂却知道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甘茂还挺怕秦王荡给予了樗里疾一道手书,让后者处死他的。

  “多谢严君。”

  甘茂这才正襟危坐下来。

  樗里疾瞟了一眼甘茂,缓缓的道:“甘子一路车马劳顿,甚是辛苦。此番王上以老夫为大将,取代甘子之位,还请甘子莫要见怪?”

  “不敢,不敢。”

  甘茂又如坐针毡的道:“严君着实是言重了!严君早年领兵作战时,在下还在侍奉下蔡的史举先生,跟他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

  “若论统兵之道,征伐之道,甘茂远不及严君也!”

  “说来惭愧,甘茂领兵伐楚,被大败于汉水,有负于王上之重托。如今已经是戴罪之身,能为严君所驱使,是在下的荣幸,甘茂,铭感五内!”

  闻言,樗里疾笑了笑,又道:“甘子不必这般拘谨。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战无不胜的将军不是没有,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甘子自入秦以来,为大王,为大秦所立下的功勋已然不少,大王是不会忘记甘子为大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的。”

  “所以请甘子宽心,以大王对你的器重,只要甘子能在此战中将功折罪,断然不会对你严加发落的。”

  甘茂这才松了口气,垂手道:“王上贤明。”

  “嗯。甘子,眼下的战局想必你已经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的。如今我秦、韩、魏三国联军四十余万人马会于宛城,楚人甚为恐慌,以至于景翠所统率的楚军都已经退到沘水南岸的垂沙。”

  “对此,不知甘子有何见解?”

  听到这话,甘茂回答道:“严君,恕我直言。楚人是想打一场持久战!”

  “楚军是本土作战,在兵力悬殊,各方面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唯有拖住联军进击的步伐,让联军深陷于楚地,这才是明智之举。”

  “景翠不愧是一代名将,果真深得兵法之精髓!”

  樗里疾微微颔首道:“甘子所想,与老夫不谋而合。只可惜,景翠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他主动放弃了沘水以北的大片城池土地,转攻为守,咱们若要再战,便不得不被他牵着鼻子走啊。”

  “严君……”

  甘茂沉声道:“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尽快向大王禀告吧。若是这场战争,果真成了持久战,咱们大秦多年以来积攒的仓禀,恐怕会为之亏空的。”

  “呵呵,甘子有所不知,大王恐怕早已有了此等心理准备的。若不然,大王又岂会再战?”

  樗里疾猜的没错,秦王荡的确是早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跟楚国打持久战!

  ……

  夜幕降临。

  在咸阳宫的龙台中,依旧是灯火通明的一番光景。

  此刻,秦王荡正站在殿堂的中央,他的脚下,是一幅巨大的绢布地图!

  地图之上绘制的,无不是华夏列国的地形,包括秦、韩、赵、魏、楚、燕、齐、卫等国,以至于月氏、匈奴、东胡和义渠等异族的山川河泽都跃然于其上。

  早在秦王荡继位之初,便已经命人赶赴各地编纂图册。

  这张地图,就是那些人上呈的地图的汇总!

  作为穿越者的秦王荡,很清楚情报所带来的好处。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但秦王荡却认为兵马未动,谍战先行!

  这些年秦国所编纂的图册,可以说许多都比所属之国的图籍还要精确。

  这个时代,地图本没有什么比例尺之说的,甚至每张地图,哪怕是军事地图都存在极大的误差……

  秦王荡就这样站在巨大的地图上,一手拿着秦王剑,不时的在地图上比划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大王,公子稷已经在殿外等候。”

  黑伯缓缓的进来禀告道。

  “让他进来吧。”

  “诺。”

  不多时,嬴稷便缓步进入龙台,见到秦王荡,旋即躬身作揖道:“臣弟参见王上!”

  “稷弟,你过来看看。”

  秦王荡以剑指着地图上蜀中的位置,问道:“现在我三国联军驻扎于宛城,楚军已然退守到垂沙一线。寡人估计,此番大战的主要激战区,便是垂沙!”

  “早在开战之初,寡人已经在关中、陇西、河西、上郡一带征粮,并组织民夫押送粮秣军械。”

  “但是,寡人以为还不够,远远不够。垂沙之战,短时间内不能分出胜负,必定是一场拉锯之战,所以寡人需要更多的粮秣运输到前线。”

  “巴蜀,便是重中之重!”

  嬴稷微微颔首,对于秦王荡的一些想法,他或多或少的能猜出一二。

  早在第二次伐楚之前,秦王荡已经让司马错所率的军队停止进攻楚国黔中郡,盖因秦军的兵锋如何犀利,都无法突破楚国的三峡防线,再打下去,也只是图耗钱粮和兵马而已。

  秦王荡已经完全把这场大战胜利的希望,放注在了联军的身上!

  孤注一掷!

  这是一场豪赌!

  赌输了秦国不会灭亡,只是将十多年再无余力东出逐鹿中原。

  “巴蜀之地,为我秦国所有已有十二年之久,先王以及寡人都将蜀中作为后方的大粮仓,大力开垦,而今都江堰的工程虽未竣工,但是也略有成效。”

  “所以,寡人打算从巴蜀运粮,走水路运往垂沙。蜀郡守张若负责征粮,征调民夫,你就负责去配合张若抢修蜀道。蜀中栈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稷弟,你的职责重大啊。”

  闻言,嬴稷肃容道:“大王,臣弟一定不辱使命!”

  “好!”

  嬴稷是一个聪颖的人,不必秦王荡说太多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他在蜀中待过几年,能力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秦王荡决定相信嬴稷,让他担当抢修蜀道的重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巴蜀之地,山高险阻,本就是有栈道的,只是不多,而且年久失修,根本架不住频繁的运输粮秣,也供应不了这么多粮草运出巴蜀,所以抢修蜀道的问题也是十分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