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拳霸上海 第二章
作者:老马伏骥的小说      更新:2021-06-27

  此时,夜幕降临,码头上的路灯相继亮了起来,犹如繁星点点,给匣北的外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场中三人相斗的情形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马行空双拳霍霍,势夹劲风越战越勇。

  龙世杰和李白鲨二人虽然一身横练功夫均自不弱,但毕竟与马行空相差太远,一番争斗下来,渐渐地就开始手忙脚乱,失去了还手之力。

  其中以李白鲨的功夫尤为较弱,气喘吁吁之下,一个不慎,被马行空一拳击在左胁之上,胁骨立时断了两根,一个肥胖的身躯倒飞出去,远远的摔在地上,“哇″地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来,险险的差点昏晕了过去。

  身着黄色衣服的″鲨鱼帮“门众纷纷抢上前去将他扶了起来。

  李白鲨又羞又愧,急怒攻心,忍不住张口大骂:″他妈的……“可是,话刚出口,便即牵动伤处,一阵巨痛袭来,“哇“地一声又自吐出一口鲜血,痛得他眉心紧锁几欲昏厥便不敢再骂。

  龙世杰见此情形,甚是惊心,知道今日大势已去,将身一纵便欲跳出圈外,就此罢手不斗。

  马行空得理不饶人,趁他纵身之际,飞步赶上蓦然一脚踢向对方腰腹之间。

  龙世杰双足离地,毫无着力之处,避无可避,情急之下,只得挥起右臂硬接。

  岂知马行空这一脚蓄势而发,力道奇大,他这一挡之下,只觉手臂巨痛,″咔嚓“一声,小臂立时骨折,当即仰面一跤跌倒。惊魂未定之下,定睛看时,只见右手小臂肘关节之前的尺骨断裂之下,从肉里穿透了出来,森森地沾满了血肉,让人不寒而悚。

  马行空冷冷地盯着他,说:″胜负已判,龙帮主服是不服?“

  龙世杰在地上爬起身来,脸色惨白,额际的汗珠潸然滴落,想是断臂之伤疼痛万分。一言不发地在众门人的搀扶下与鲨鱼帮、巨鲸帮等人众狼狈而去。

  工会主席蒋自在阴沉着脸,望着龙世杰众人渐渐远去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伸手扶了扶头上的礼帽,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以后漕运劳工的事,马老板可要秉公处理,切勿偏袒′民生’太多,令工会难做。“

  马行空说:″蒋主席放心吧,你就。大家都是劳苦出生,为吃口饭而已,我会主持公道的。“

  警察署长孟求生走过来伸手拍了拍马行空的肩膀,煞有介事地说:″你们劳工之间如何安排工作我管不着,但匣北区的治安问题我却不能袖手旁观,日后还望马帮主多多协助维持。至于……那个嘛……只需按时绞纳就行了!″说着伸出手指比了比数钞票的手势。

  马行空本来对警察署抽取过多劳工保护费的事大为不满,但世风如此苦于无奈,况且此时还不是反对的时侯,也不便明目张胆地开罪孟求生,当下也只得委屈求全地说:″孟署长不必担心,马某人懂得规矩。“

  ″那就好!那就好!马帮主果然是明白人!署里公务繁忙,我和蒋主席就先告辞了!“

  “那好……恕不远送。“马行空言不由衷地敷衍着说道。

  等二人走后,司徒燕兴高采烈地跑过去,投入了师兄的怀中,任他将自己抱起来转了几个圈,然后眼含深情地望着他说:“师兄,你真厉害……不过……不过……“

  司徒燕说到这儿,欲言又止。

  马行空说:“不过什么?“

  司徒燕小嘴一嘟,说:“不过,你下手未免也太狠了些……“

  马行空哈哈一笑,伸手在她冰肌玉雪的粉脸上轻轻捏了一捏,岔开了话题说:“这才几年不见,咱们的燕子丫头都长成大姑娘啦!走吧,师兄今晚请你们吃好吃的去。“拉了她的手走到杨雁飞面前,在他胸前轻轻擂了一拳,笑道:“好小子,都长成一头壮牛啦!“

  杨雁飞腼腼腆腆地一笑,说:″师兄好!“

  马行空点点头,取下他背在背上的包袱交给梁万顺,说:″麻烦老梁伯将包袱捎回家去,晚些我们再来取。“

  “好的。“梁万顺爽朗地答应着接过包袱,转身拉着黄包车走了。

  随后,马行空又吩咐民生帮众人各自散去。回过头来一手拉着杨雁飞,一手拉着司徒燕,说:“走,今天咱们去匣北‘永盛酒家’为你们接风洗尘去。“

  “永盛酒家“位于匣北区与HK区的交界处,座落在交通繁华的地段,是整个匣北最豪华的酒家之一。

  马行空一边走一边说,永盛酒家虽然隶属匣北区管辖,但那儿离虹口的公共租界最近,尤其是RB人的虹口道场就设在那儿,所以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我们行事须得小心谨慎,但凡遇到那些个“洋鬼子“更是要绕道避之,他们恣意妄行,最是招惹不起。

  杨雁飞大惑不解:″什么洋鬼子?“他自小到大都生活在老家安徽乡下,哪里见过什么外国人?压根儿就不知道“洋鬼子“是什么玩意儿,这时陡然之间听师兄说起这么个莫名其妙的代名词,是以心里难免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马行空说:“所谓的洋鬼子就是英、法、俄、美、日等那些外国人,因为长相奇特与我们中国人大是不同,多是高鼻蓝眼白皮肤的像极了传说中的妖魔鬼怪,说话也叽里呱啦鬼里鬼叫的让人无法听懂,所以大家都很形象地称之为鬼佬。这鬼佬又分东西两种,英、法、俄、美是属于西方的,就叫西洋鬼子。西洋鬼子很多,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西班牙、葡萄牙什么的,他们除法国鬼佬住在法租界外,几乎都挤在公共租界里。RB人是属于东方的,长相与我们中国人大同小异,都是黄色人种,我们则称之为东洋鬼子。“

  马行空一口气解释下来几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杨雁飞和司徒燕二人却听得懵懵懂懂云里雾里的。杨雁飞心想:我们中国的地盘,干么要租给那些洋鬼子住啊?长此以往,非得弄出些幺蛾子不可!

  从漕运工会到永盛酒家相距不过二、三里路程,不消一柱香时间,三人便到了永盛酒家门前。

  但见永盛酒家门牌高悬,几个镀金大字在霓虹灯的闪烁下显得光怪陆离、诡谧莫测。这在从来没见过霓虹灯的杨雁飞和司徒燕眼里看来,更是平添了无限的神秘和新奇。

  司徒燕忍不住喜形于色,脱口赞道:″哇!这灯光好美啊!“

  马行空说:“这算什么?大上海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莫过于′百乐门`夜总汇了。小丫头,那儿才是灯红酒绿声色歌舞应有尽有呢!保管你一去就留恋忘返忘乎所以,疑似玉宇琼楼天上人间呢……不过嘛,你这一身穿着行头怕是连门都进不去?“说着指了指她身上穿的粗布衣服。

  司徒燕小嘴一嘟,红着脸说:″不是有师兄你么?对了,百乐门有唱歌的歌星吗?唱得好不好听?“

  马行空笑道:″那儿本就是唱歌跳舞的地方。有机会我带你唱去!就不知道你唱歌的本事长进了没有?“

  三人走进门去,里面灯影绰绰门庭若市,喧喧嚷嚷的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大部分人都衣着光鲜,一瞧便知俱是些非富即贵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外,余者大多着装奇特,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酒吃饭,看样子多半是些帮会中的兄弟。

  在一名侍应生的指引下,三人坐在了一个较为偏僻的角落。

  马行空拿着菜单点了一些杨雁飞和司徒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菜肴,并特意叫了一瓶西洋酒,据说是叫什么“人头马“。其酒味清淡,远不如中国的酒好喝。司徒燕满怀兴致地喝了一小口,差点没皱着眉头吐出来,嘟嘟地说:“这洋鬼子喝的都是什么酒啊?一股酸馊味,难喝得很。“便不敢再喝。

  马行空笑着说:″这些洋鬼子喝的酒要数法国鬼佬的葡萄酒好喝些,那才是酒中上品。不过这儿却没有卖。改天师兄带你们到百乐门喝去。“

  三人边吃边聊,完全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中,天南地北的话难免就多了起来。当马行空问起师父近况时,司徒燕突然眼圈一红,眼泪就禁不住叭哒叭哒往下流,一时间像个泪人似的居然哭得泣不成声。

  马行空隐隐觉察出一些不好的苗头。他从小得师父收养长大,视如己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师父就是他唯一的恩重如山的亲人。自他孤身一人逃来上海后,几乎每日每夜都牵挂着师父,希望有朝一日能侍奉在老人家左右,以报大恩之万一。几年来,他深知师父身体年迈多病,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关于师父不好的消息,在他心里几乎提不起一丝面对师父噩耗的勇气。然而,这世间上往往事与愿违,你越惧怕什么就越会面临什么。从师妹燕子的极端反应中看来,不用说他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最不愿知道的结果。

  杨雁飞见师妹悲恸,亦不觉黯然神伤,说:″师父……师父他老人家……“

  不等他把话说完,马行空便伸手止住了他,神情木然地说:″别说了,我知道啦,燕子也别哭了。咱们回吧。“起身到前台结了帐,神思恍惚地走出门去。

  司徒燕收住眼泪和杨雁飞对望了一眼,知道师兄心里难受,慌忙尾随其后跟了出去。

  一路上,马行空再没和他们多说过一句话,脸色也阴沉得吓人,像是罩着一层寒霜。

  到了梁万顺家,梁万顺年仅十八岁的女儿梁翠莲迎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说:″马大哥回来啦!“

  马行空哼了一声,说:“莲子,你爹呢?“

  梁翠莲说:“爹吃过晚饭后说闲得慌,又出去拉车去啦。“

  “我让他捎回来的包袱呢?“

  ″在屋里呢。“梁翠莲到屋里把包袱拎了出来。

  杨雁飞打量了一下她家的情形,见她家的房子只不过是几根竹杆子加上几张满是补丁的破旧篷布搭建起来的窝棚。屋里用一张破竹席一分为二,一边屋里撑着一块木板做的床,床头的桌子上燃着一盏煤油灯,另一边却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杨雁飞心想老梁伯少说也有五、六十岁光景了,没想到他女儿却这么年轻。瞧他们房屋如此简陋,也不知平日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马行空从梁翠莲手中接过包袱,又问她:″你娘的病好些了没?“

  ″没呢!还是老样子,吃了药总不见效。“

  马行空从怀里掏出两块大洋递给她:″记得给你娘按时吃药。“

  梁翠莲不接,将手反背到身后,红着脸说:“谢谢马大哥……这钱不能要,爹说总让你破费心里过不去。“

  马行空将面孔一板,一脸严肃地说:″谁跟谁呢?这是。拿着!给你娘买药要紧。“

  梁翠莲轻轻摇着头还是不肯接。

  “这是你爹今天帮我接人的工钱。拿着吧,你就。咋不听马大哥的话了呢?“说着,马行空不由分说将大洋硬塞进她手里。

  梁翠莲说:″马大哥客气了,也不用这么多呀!“

  马行空的住所离梁万顺家不远,出窝棚穿过一条两边都搭满了凌乱的棚户屋巷子再拐两个弯就到了。

  那是一幢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屋,青砖碧瓦足足有两层楼,房屋十分宽敞明净,透着一丝古色古香的味道。楼房周围用参差不齐的石块堆砌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大门一侧挂着一块三尺来长的牌子,上面重墨浓彩写着″民生帮“三个大字。

  马行空说这是他用一个月五块大洋租来的,并且还装有电灯,平时只有他一个人住,民生帮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匣北漕运码头的劳工苦力,只在有事时才会来这里聚一聚。

  有这么大的房子居住,司徒燕自然十分兴奋,不住口地夸赞大师兄能耐。

  马行空为二人安排了房间,铺好床褥。然后问杨雁飞:“师父走时有什么东西留下?“

  杨雁飞打开包袱,里面有一本拳谱和师父生前的一张画像。

  马行空把师父的遗像挂在堂屋上方正中的墙上,点燃三柱香和两支白烛,然后跪在地上不停地叩着头。叩着叩着就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杨雁飞和司徒燕见状,也相继跪了下来。三人悲天怆地抱头痛哭成一团。一时间房间里便充斥着三人的悲怮之声,久久地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