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 第522章 难住杰哥的居然是当评委?(求订阅~月票~)
作者:武剑仙的小说      更新:2023-07-14

  青少年的比赛,正式启动。李少杰的排练也从未落下过。此时的李少杰,仍然记得小时候看的《yan安文艺》报告,依然记得与谭教授探讨佛学,从而对“人民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此时,身为外交一环。李少杰觉得,自己更加要展示出何为东方的艺术之美,华夏的灵魂神韵,以及......什么叫做人民艺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比较重大的外交中,参与演出,走到国外演出,你的作品,甚至可以代表你们这个国家的形象。绝对不是一拍脑子就能想表演什么就表演什么的。饶是李少杰的作品很符合,饶是李少杰这个人在这次外交活动中都很关键,但作品的审核也依然非常的严肃。其实问题很简单。因为你是生长在这里的,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思考与行为逻辑,都是符合地缘的。你这么做,你会这么想,你是这种感觉。但人家未必。这就是不同文化碰撞中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好像灯塔那边的所谓“zz正确”,搞上一百多种性别,五花八门的颜色,各种各样的保护.......你在华夏这边玩一玩?保准不被网友们喷成弱智。所以。不要自以为“我觉得”,而是要知道,以对方的文化,行为思考逻辑,会怎么看待。灯塔之所以会有很多我们看来啼笑皆非,甚至魔幻离谱的行为操作言论,不正是因为他们高傲,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揣测另外的文明与文化么?所以,作为礼仪之邦,作为泱泱大国,细节也将无与伦比。或许很难理解。但如果换个说法就好了。就比如我们觉得王权至上不符合我们的历史发展与价值观,于是,在作品里对这类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抨击,或是有作品是反抗王权至上思想的。在我们看,这是进步的。但假如交流的对象换成一个王权至上的国家呢?那就别交流了。直接断交算了。不要怀疑,即使是现代,也依然有很多这样的国家。很好。这样,你就精准的踩雷了。没必要一定要歌颂人家的东西,但起码你准备的东西一定要避开对方的雷点。所以,这方面的一些东西,十分敏感。必须要做好前期审核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或许你创作者没什么坏心思,但也许会有哪里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雷点没有注意到。时间也就这么慢慢的度过。为了对标奥方的至高荣誉青少年音乐节,自己这边,也整合了很多专业级的比赛。比赛的内容是专门对标民族音乐的。名为“知礼乐和”。名字上或许听起来不如至高荣誉那么刺激,但蕴含着华夏历来的含蓄与高境界。“乐合同,礼别异”!音乐上“和而不同”,礼仪上的“礼尚往来”为核心指导思想。礼乐礼乐,礼乐不分家。这是华夏文化中最伟大的部分之一。中华音乐的“和”思想,影响了很大一片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华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追求。曾经的晏子,便从音乐中领悟了最高的道理。“和而不同”。音乐的优美是因为和谐中有不同。治国也一样,要和而不同。这和而不同,表现在礼仪上,那就是“礼而不乱”,“礼别异”。中华传统音乐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很简单。中华传统音乐的核心价值,就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所以从比赛的名字上就不一样,正是因为这便是东西方音乐最大的一个不同。西洋音乐更偏向于发泄与放纵,但传统音乐更多强调内向。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和合文化”。音乐的味道来源于音律,音阶,审美,东西方音乐在这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吃面如果不放醋,似乎就缺少了晋中的味道。吃火锅不放辣,就不像在川蜀。【以乐为镜,可知中国人。】李少杰感受到了来自于高端局的一点压力。不过,更多,还是会感觉到一种荣誉感。仿佛自己站在这里,才够劲儿。......比赛的日程也逐渐来到了决赛。由于是第一次举办这种跨很多乐器种的民族乐大型比赛,所以,评委们更是慎重无比。跨乐器比赛,是很难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的。如果是同乐器比赛,参赛曲目也就那些。对同乐器的运用程度自然会很容易的分辨出一个高下。但跨乐器比赛,比如,一个扬琴和一个古筝比。技巧,演奏形式,都不同。所以,在各自领域中,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实在是太难断定胜负。在这样的基础上,以李少杰为首,评委组换了一个角度去作为辨别胜负的标准。【乐曲的完成度】!选择什么乐曲,是选手自己的事情。参赛乐曲是有一个范围区间的,大多选用必学的一些名曲。在难度上,也有一个下限的要求,以免出现钻规则漏洞的情况出现。根据乐曲难度,有一个难度系数。而评委们打分靠的是乐曲的完成度。出现几次失误,所需要运用的技巧完成如何,整首曲子完成如何。然后将评委们的打分取平均值。这个分数,最终乘以难度系数,便是最终的总分。以总分来评判,这样即使跨乐器,对胜负的判定也会更公正。但绝对的公正,很难。因为艺术这个玩意,某种意义上还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给一个标准框架未免显得死板,不利于艺术发展的开拓性。但如果没有框架,公正性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评好了那是该做的,评不好说明你评委有问题。比赛的这一路,顺风顺水。但到了冠军角逐的时候,由于选手的水平已经相当接近,评判就变得越来越难。评委们是很强。如果挑问题,确实能从选手们身上挑出不少问题。但非要评个高下......就很容易又陷入到怪圈之中。决赛的两位小年轻已经表演完毕了。回到后台后,评委组们开始了自己的讨论。李少杰作为评委组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便率先开口说了起来。“先说说吧,这个古筝的《汉江韵》,完成度我只能给68分,板头曲作为河南传统乐曲,必须要有一些河南人高亢豪爽的性格,你看,河南人说话重音在前,铿锵有力。”“而这首《汉江韵》会有相当多的乐句反复与同音反复,表演者的弹奏让这首曲子显得很是枯燥乏味,在明暗强弱,音色的对比中,做的显然并不到位,甚至感觉没什么自己的思考,并没有起到给乐曲润色的个人处理作用。”“密颤做的实在是太拉垮了......”“曲子的演奏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没有情感,体现不出强烈的特色与风格。”“咋说呢,像是一杯开水,可以喝,但没啥营养。”讲道理。其实,真的没有那么拉垮。放在大众耳朵里来听,这已经弹奏的相当好了。情感充沛,技巧圆润。但放在专业,不,放在真正顶尖的评判者眼下,那真的是全都是漏洞,全都是短板......“至于这扬琴的《瑶山夜画》......反竹演奏做的真的不到位,琴竹的翻转本是要让音色清脆,但这演奏者做的太乱了,没有让清脆的音色体现出缥缈的感觉。”“而且对于扬琴新式技巧的演奏上也有问题,对特殊音响的模彷不够,所以整个曲子不够丰富,音乐色彩不够鲜明。”“因为有些乱,所以错音也相对较多,我顶多只能给.....70分。”【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似乎比古筝选手差,但之所以高两分......是因为我觉得演奏者本身多少是有点想法的,基础技巧有些马虎,但情感色彩做的比古筝选手好一些。”“大概就像是......一杯酸奶,但有点子进灰了,有些脏,可对身体伤害不算大,有点子营养.......”金教授听的有点头皮发麻。是,评判的时候确实不会被选手听到,你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顾虑是否打击到选手。但你这也太不留情面了......如果不是亲眼看亲耳听,金教授或许真会以为这演出啥也不是......只能说......对杰哥来说,标准,就是自己的标准......就好像大乘期的大老看两个金丹期的弟子菜鸡互啄。在其他练气期的入门弟子看来,这招数你来我往的很刺激,很惊心动魄。放大老眼中也就那样,全是破绽。而切磋,又不会下杀招。去评判?对大老来说那确实多少有点难度了。都是一巴掌能拍死的,我咋知道你谁强啊......“格鲁伯先生,您怎么看呢?”对于比赛的评判方式,采用了2+4的模式。李少杰与金教授是中方的2,而格鲁伯与维也纳爱乐小提琴首席则是奥方的2。在这次民族乐的比赛中,国内评委4名,国外两名。反之,奥方比赛,是奥方评委4,中方2名。“我个人角度来说,也觉得扬琴的《瑶山夜画》更好一些,更加有画面感。”格鲁伯捏了捏下巴。但实际上,其他的几位评委明显看上去意见相左。“我觉得吧,对青少年的要求重心还是要放在纸面上的完成度比较好,优先看失误,古筝《汉江韵》明显失误少,而扬琴《瑶山夜画》却着实错了不少音。”一位看上去有些老学究的女性开口。“《汉江韵》中规中矩,但起码可以得70分,......《瑶山夜画》本来可以到75分以上的,但有不少错音,扣着扣着,反正我是只能给他68分。”这是民族乐协会的副会长杨萍。杨萍的想法更多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思路考虑的。这也没什么错。无论是杰哥还是杨萍。倒不是一定要唱反调。其实,对李少杰这些顶级的艺术家们来说,错音这种事儿吧,确实是失误。但从失误的性质来看,重要程度反而不是第一要维持的东西。尤其是钢琴。很多国际级大师演奏的时候依然会错音,但整体流畅度,完成度,情感色彩变化,这些才是构成大师的必备合成道具。看的更多的是【你的音乐是否是音乐?】而不是【你的音乐到底错没错!】不是李少杰非要用大师的想法去研究少年。反而是因为李少杰重视少年,所以才会觉得“乐曲中的灵性”至关重要。而杨萍的立场也没错。【在进阶到大师之前,首先要保证不要出错。】两人的想法并不对立,也没什么对错之分。更也不会因此吵架结仇。只能说是探讨。“杨老师说的很到位,这也是我纠结的一点。”李少杰叹了口气。这判定简直麻烦死了,又麻烦又难。当初自己当选手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只需要把其他人全鲨了就好,哪遇到过这种麻烦?!“《汉江韵》如果只说纸面演奏......确实没犯什么错,技巧掌握度很高,通篇下来没什么错误,但......真的是太死板了,太公式化了,少了【音乐】那味儿......”李少杰挠了挠头。“《瑶山夜画》不见得情感上多优秀,起码没那么死板,但.......”说到这里,杰哥快抓狂了。“但是这人错的也太多了啊......”作为顶级天赋的李少杰,这听力上的分辨功能堪称人类极限。任何一个错音,都湖弄不过去。所以,李少杰感到了极其的为难!!就连周围的音乐家都感觉有些惊讶,尤其是这些和李少杰打过交道的国内音乐家。啥时候看见过杰哥这么为难啊?!那平时搞音乐,就没见过他为难的时候!唰唰唰!搞定收工!干脆利落。可这一次,李少杰纠结拧巴的似乎都想把头皮薅掉。“但凡这扬琴少错俩音,冠军都板上钉钉了......”“但凡这古筝稍微给点参差起伏,我都没必要这么纠结了......”这像啥?在李少杰看来,这就好像是两种口味的鲱鱼罐头,你必须选一个尝尝。我tm选哪个?还好,这比赛是靠平均分来算的,纠结归纠结,但也不用太纠结。不然,恐怕明年杰哥都未必能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