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七十五章 踏青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你们快来,这里好多啊!”

  一群小朋友聚在溪边看蝌蚪,沿着小溪慢慢找寻过去。

  雷子跑在最前面,很快看到水浅的位置,有一群小蝌蚪游动,大嗓门一喊,小伙伴们一窝蜂跑了过去。

  “哪呢,让我看看。”

  “是有好多小蝌蚪。”

  雷子趴在边上的草丛里,手上拿着个小网兜,往下伸进水里,试图把蝌蚪网上来。

  网兜下到水里的位置,要离目标蝌蚪有一小段距离,从底下往上包抄,最容易网到它们。

  网到了几只小蝌蚪,雷子提起网兜,站了起来。

  准备把它们扔给觅食的母鸡吃,给母鸡补补身子,多下两个蛋。

  一起身,他皱了皱眉,使劲在空气里嗅了两下。

  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好像是从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雷子哥哥,你好臭,哪碰到的臭屁虫!”离他最近的白露捏着鼻子,大声喊道。

  “雷子哥哥臭臭。”

  星星凑近闻了一下,嫌弃地后退几步。

  雷子往草丛看了一眼,他就说嘛,怎么这么臭。

  原来是他趴下的时候压到草里的臭屁虫了。

  臭屁虫,一种会飞的昆虫,指甲般大小。

  当它受到攻击时,可以从腹部的顶端释放出烟雾、毒液和臭气喷向攻击者。

  臭屁虫体内长有一种腺体,专门用于存储不同的化学物质。

  放屁时,它们就会将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产生雾状的“化学炮弹”。

  “化学炮弹”通过外骨骼中的排气孔释放出来,释放的时候甚至还伴有响声。

  不留心碰上它,它就把两只后足往地上一挺,撑起高高的尾部,释放出一股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

  也叫做打屁虫、臭板虫。

  “唉,真是倒霉!”

  雷子摇了摇头,低头看着衣服,弄到手上,最多洗起来麻烦。

  可他弄到衣服上了,没法洗,只得回家换一件了,臭屁虫的味道消散很慢的。

  好在他爷爷奶奶都在民宿那边忙着,没空理他。

  要不然逮着了,肯定得说上几句。

  “你们先玩,我回去换件衣服。”

  雷子飞快往家里跑去,从两只母鸡旁边路过,还不忘把网兜里的蝌蚪扔给它们。

  “白露姐姐,这里有青蛙卵,我捞一些来养,你要不要捞?”

  星星蹲在溪边,看着水草附近的一团黑色卵块。

  一個个小小的黑点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胶质膜。

  “先看看是青蛙卵还是蟾蜍卵,我不喜欢养蟾蜍。”

  白露说着,捡了一根树枝当棍子,伸进水里挑了卵块。

  如果挑起来是一条长长的线那样,就是蟾蜍卵。

  如果能挑到一整块,那就是青蛙卵了。

  其实有经验的人,从它们的外形就能看出来,蟾蜍的卵在水中会呈带状,青蛙的卵则呈团状。

  “耶,是青蛙卵。”

  白露用棍子挑起了一整块的卵,高兴地对星星说道:“我们去拿瓶子来装吧。”

  “我也想要青蛙卵。”

  在不远处看小蝌蚪的阿晓听到了,赶忙跑了过来。

  雷子换完衣服回来,看到白露、星星、阿晓几人蹲在溪边。

  “雷子哥哥,你帮我们捞青蛙卵好不好?”白露举着手中的矿泉水瓶朝他喊道。

  抛秧后,稻田里经常需要水,村民一直从上面放水进小溪,引向稻田。

  引水后,齐春花、蒋非他们都是不准白露、星星这些读幼儿园的小孩子下去的。

  所以,想捞青蛙卵的几个幼儿园小朋友都眼巴巴地看着雷子。

  “没问题,我帮你们捞,要多少有多少。”

  雷子脱了拖鞋,接过矿泉水瓶,下到了溪里。

  他一手拿着矿泉水瓶放在水上,让开口对着青蛙卵,一手拨动水流,把青蛙卵“赶”进瓶里。

  很快,连水带卵装满了一瓶。

  雷子站在水里,能清晰地感觉到有鱼儿擦着他的脚边游过,触感痒痒的。

  旁边露出水面的一块石头上,一只螃蟹在横行,还没有指甲盖大的青色螃蟹。

  前面的水草上,五个石螺趴在上面,连成一串,把水草的秆都压弯了。

  还有水上漂的水黾,飞快从他身边滑了过去。

  雷子拿着瓶子爬了上来。

  “耶,谢谢雷子哥哥。”白露、星星和阿晓先后喊道。

  “这里有一只蚂蚱。”

  阿晓蹑手蹑脚地走近草丛,拇指和食指对捏,成功捉住一只蚂蚱。

  他转身朝母鸡跑去,拿蚂蚱去喂它们。

  “一只小扁担。”

  星星在草丛里找了一会,捉到了一只尖头扁担。

  她追上阿晓,把扁担扔给母鸡吃。

  其他小伙伴纷纷在草丛里寻找起来,抓蚂蚱和尖头扁担,喂那几只在溪边觅食的母鸡。

  一群小朋友在溪边的草丛里,热热闹闹地跑来跑去,一会捉蚂蚱扁担,一会追蝴蝶蜻蜓。

  小溪边上,除了玩耍的小朋友们,还有一些提着篮子挖野菜的游客。

  这些游客都是看到了蒋非的宣传,过来看血红龙的。

  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血红龙爱好者,不会像钟建容、周哲立那样,在屋里对着血红龙看一上午还不腻。

  他们过来看了血红龙,拍了照片和视频,待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细细观赏的,一个小时也差不多了。

  蒋非在游客到来前,装饰了一下二楼的客厅,在墙壁上整了个照片墙。

  挂上去的照片都是他最近几天拍的。

  有采摘园、山上的花花草草和鸟儿、溪边田边的荠菜、蒲公英、野葱。

  还有农家乐和民宿。

  村里的农家乐已经不止客之家一家了,村里的其他人家看开农家乐有搞头,陆陆续续又开了五六家。

  不过,后面开的农家乐都没有客之家的规模。

  他们都是在自家的住宅里开的,在院子外面挂上农家乐的牌子。

  同样的,村里的民宿也不止一家了。

  有人家打扫了一下自家住宅,空出几个房间来做民宿。

  过来的游客观赏完血红龙,可以看看照片墙,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所以村里到处都有游客们的身影,有去挖野菜的,有去采摘园的,有去爬山看风景的……

  现在虽然不是初春了,但还是很适合踏青的,到处都是春意。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们提着篮子准备到田边挖野菜。

  小男孩小涛好奇地看着小朋友们弯着腰在草丛里找来找去。

  “妈妈,他们在捉什么?”小涛仰头问妈妈。

  “在捉蚂蚱,你看,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哥哥拿着蚂蚱去喂鸡了。”

  小涛妈妈牵着儿子走到草丛里,找到一只蚂蚱后,指给儿子看:“这个就是蚂蚱。”

  “你要不要捉一个?”她问儿子。

  “是虫子啊,我不要捉。”

  小涛看清了蚂蚱的样子,连忙摇了摇头。

  “那我们去挖野菜好了。”

  小涛妈妈放下篮子,拿出小铁揪,在附近找了起来。

  “妈妈,野菜长什么样?”

  “我们挖蒲公英来包饺子,你认识蒲公英的,你看看地上哪些是。”

  小涛左看右看,摇摇头说道:“没有蒲公英。”

  “有蒲公英,这不就是嘛。”

  小涛看向妈妈指着的植物:“可是,蒲公英的花不长这样啊。”

  “不长这样?那是什么样?”

  “白色的,圆圆的,吹一下会飞起来。”小涛想了想看过的蒲公英,肯定地答道。

  “那是蒲公英的种子,它的花就是这样黄色的。”小涛妈妈说道。

  “那是种子?”

  “当然啦,上次在手绘书上,我们读过的,蒲公英的种子像小小的降落伞……”

  母子俩说着话,挖起了蒲公英。

  现在已经过了挖蒲公英的最佳时节了,很多蒲公英长大开花了。

  他们要挑着嫩的来挖,比较不容易找到。

  小涛挖了两株,看着跑得满脸通红,笑得见眉不见眼的小朋友。

  他忍不住又问道:“妈妈,捉蚂蚱好玩吗?手碰到它,不会害怕吗?”

  “蚂蚱捏起来,有点硬硬的,因为它的身体外面有一层保护的外壳。”

  小涛妈妈接着说道:“怕不怕要看个人的,你看那些小朋友就不怕。”

  “妈妈小时候也经常捉它们来喂鸡,你要不要捉一个?”她再次问道。

  “……我想捉,可我……不太敢。”

  小涛看向雷子他们的目光,既羡慕又崇拜,觉得他们都敢捉虫子,太勇敢了。

  “没事,你可以试试。”小涛妈妈鼓励道。

  她自己在农村长大的,看到村里玩耍的一群小朋友,就好像看到了童年的时候。https://

  可小涛在农村生活的时间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时间也少。

  很多关于大自然的东西,他是在绘本和电视上看到的,而没有亲眼见过,感受过。

  小涛握着拳头给自己加油打气,找到一只蚂蚱,鼓起勇气,伸手去捉。

  他好不容易做好了心里建设,可抓了个空。

  他的动作有点笨拙,早把蚂蚱惊走了。

  “小涛,你踏出了第一步,朝蚂蚱伸出了手,好棒的啦。”

  “你看看旁边还有没有。”

  “这里有一个,妈妈,我捉了啊。”小涛喊道。

  妈妈鼓励地看着他,他眼睛一闭,心一横,手一伸。

  “我捉到了!我捉到了!”小涛开心地喊道。

  他整个人定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细细感受着手里的触感。

  “我也拿去喂鸡。”

  小涛飞快跑向母鸡,学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把手中的蚂蚱扔了过去。

  母鸡一口吞下,咯咯咯地叫着。

  “哥哥,你抓的蚂蚱怎么跟我的不一样?”

  小涛睁大了眼睛,看到雷子扔出的“蚂蚱”,长得不太一样。

  “我这不是蚂蚱,是扁担。”雷子答道。

  “扁担?”

  “对啊,那里有好多,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捉?”雷子问道。

  小涛回头看向妈妈,看到妈妈点头了,他跟着雷子走了过去。

  小朋友从陌生到熟悉,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他很快跟雷子、白露、星星他们玩到了一起。

  小涛妈妈看着儿子自由自在奔跑的身影,以及脸上开心的笑容,她的脸上跟着露出了笑容。

  她一边挖蒲公英一边看着儿子玩耍。

  过了一会,小涛拿了一小捧茅针过来:“妈妈,我可以吃这个吗?哥哥说这叫茅针,可以吃的。”

  “当然可以吃啦。”

  小涛第一次吃到了茅针,甜丝丝的,觉得好新奇,一根接着一根。

  四月中旬,能吃的茅针不好找了,大部分茅草展开了叶子,抽出了花穗,太老,不好吃。

  吃完茅针,小涛成了雷子几人的小尾巴。

  ……

  蒋非收拾了一下二楼客厅的茶桌,过来观赏血红龙的人都已从这里离开,到村里活动去了。

  他伸了个懒腰,站在窗户前,往外望去。

  远处的稻田绿油油一片,提着篮子挖野菜的人成了一个个小点,三三两两凑在一起。

  白萍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上来二楼。

  她刚到村里时,上来过一次,看到客厅里人很多,他们又是拍照又是跟血红龙合影什么的。

  她嫌吵闹,便先带了孙女去采摘园里的菜地浇水,逛了一圈再过来。

  其实,蒋非也觉得他们太吵了。

  一个上午,过来有五十来人,最多的时候,有二十来人挤在客厅里。

  他们又不像之前过来的龙鱼爱好者,挤三四十个人也不觉得吵,都在好好观赏和交流。

  蒋非听他们叽叽喳喳地说话,上前和血红龙合影,被吵得脑壳疼。

  唉。

  蒋非叹了口气,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游客过来,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这样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或许他可能考虑一下,把血红龙搬到采摘园去,搞成开放观赏。

  一来免得游客跑来跑去,二来他也不想家里总用来招待游客。

  蒋非考虑起把血红龙放到采摘园去的可实施性来。

  白天晚上来回搬动的话,有些麻烦。

  而想血红龙晚上也放在采摘园,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

  蒋非想着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白萍带着孙女走了进来。

  白萍是看到蒋非发的朋友圈,特意带孙女来村里踏青的。

  下午去爬山,顺便采摘蕨菜、桑葚,看看山上的花儿、草儿、鸟儿。

  二楼客厅里很安静,白萍站在鱼缸前面,久久地看着缸里游动的血红龙。

  小女孩坐在茶桌前磕红瓜子。

  那还是年货,蒋非打开看瓜子没有转潮,和糖果饼干一块拿了出来,摆在茶桌上。

  蒋非跟白萍打了声招呼,下了楼。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更新,第一百七十五章踏青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