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四十八章 姐妹情深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宝钗自到了贾府,闲时多和姐妹们相处。

  每每都是极为融洽。

  唯独宝玉。

  有次宝钗劝了他读书,宝玉咳了一声,撂脸子就走了。

  宝钗话说半截,被晾在那里,顿时羞红了脸。

  三春一时不知所措,一时间场面极为尴尬。

  还好黛玉见状劝她,方才缓解了些。

  之后黛玉却是学会了这招。

  每每宝玉找她来玩,就以读书、经济劝他。

  被撂了脸子也不恼,甚至劝得更欢。

  宝钗看出她的心思,又反过来私下劝过黛玉几次。

  说她做的虽对,却可一不可再。

  免得长辈多心。

  黛玉知她好心,从此收敛了许多,不再故意招惹宝玉。

  宝玉虽又时长来黏,却也比原来少了许多。

  一来二去,倒是宝钗和黛玉竟亲密起来。

  黛玉也越发感受到宝钗的好。

  有一次,两姐妹更是秉烛夜谈。

  当时,两人挤在宝钗床上互诉衷肠。

  黛玉先叹息一声。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又无姐妹兄弟。”

  “我长了十岁,竟没一个人像你一样教我。”

  这些日子,宝钗又教了她许多。

  黛玉打心里感动,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有时我说了重话,你也不介意,反还用好话劝我,我都是知道的。”

  说到这里,黛玉不免自怜。

  “你看着老太太疼我,可我自己知道,我可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

  “是无依无靠,没有母亲教养,才投奔了来的。”

  宝钗听她说得越发可怜,翻过身,双手支着下巴道:

  “这么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黛玉平躺在她身侧,闻言道:

  “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都在这边与你一起。”

  “哪里像我孤苦伶仃,只有外祖母疼我些。”

  宝钗顿时笑道:“现在你不是还有姐姐了?”

  黛玉听了,心中更感动,嘴上笑道:“说话可要算数!”

  “自是算数。”

  宝钗歪过头看她,叹道:

  “你没了母亲,我没了父亲,也算同病相怜。”

  “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

  “也只我母亲在身边,比你略强些。”

  说到这,宝钗起身郑重道:

  “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伱消遣一日。”

  “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

  黛玉忍不住眼中的泪水,连忙扭过头去。

  只道:“那明日你也去我那儿住一晚。”

  “好。”

  自那日后,两人便天天黏在一处。

  尤胜过亲姊妹。

  偶尔宝玉纠缠,还默契的配合。

  一起变着花样劝他读书。

  然后会心一笑。

  直把宝玉郁闷的找三春玩去,不理她俩。

  可能是心情的缘故,黛玉最近的气色都跟着好了不少。

  平日里薛母也连着黛玉一起疼爱,让她感受到了更多温暖。

  对宝钗也填了不少依赖。

  今日薛宝钗因心中烦闷,想来找黛玉排解。

  没想到,竟发现黛玉所救那人。

  是冯渊。

  一时间,她有些复杂情绪滋生。

  但又很快平静下来。

  黛玉才几岁?

  还是该教她多些道理,小小年纪不该为其所扰。

  黛玉这时听到她说,惊讶道:

  “宝姐姐如何知道?难道你认识冯解元?”

  何止认识。

  我还去过他家呢!

  宝钗已经恢复笑脸,道:

  “他和我哥哥打过交道,今日就是哥哥提起,说他此番探花及第。”

  确实打过。

  都打晕了。

  “有哥哥可真好。”

  黛玉酸溜溜的说了一句。

  自己和外界毫无联系,每日只能和姐妹们一处。

  想起宝钗刚刚说的,又叹道:“他竟也是探花!”

  林如海就是探花及第。

  现在冯渊也是,小女孩的心思,难免有些联想。

  “黛玉,你也别怪我多嘴,咱们内宅的姑娘还是少些讨论外男。”

  宝钗耐心劝了起来。

  “虽你曾救他,但听说他也来府上酬了恩。”

  言外之意,恩怨两清。

  黛玉闻言抿了抿嘴,嘟囔道:

  “我今儿个可知道劝宝玉读书时,他的滋味了,原是这般。”

  “若他跟府里走的近些,也算还好,可我听说他还得罪了姨夫。”

  听到这个,黛玉心里就咯噔一下。

  别人没和宝钗说,她却是知道的。

  冯解元,不,是冯探花了。

  冯探花是为了她,才得罪的贾府。

  而且不是舅舅,是她外祖母。

  贾府的老祖宗!

  “我听哥哥说,原本他该是状元的,却又因得罪了太上皇,被降了两名,才成了探花。”

  “什么?”

  黛玉一惊,连忙问道:

  “他原本一个小小举人,如何会得罪太上皇?”

  “这我就不知了,却可见他是個容易惹祸的。”

  宝钗见她眉头皱起,又道:

  “不说你还小,又是后宅的姑娘,对这样的,还是要多些避讳。”

  黛玉缓过神,追问道:“那他现在还好吗?薛大哥可有说?”

  宝钗摇头:“就说降了两名,倒是没说其他。”

  黛玉松了口气,自我排解道:

  “想来应该不是大罪,不然雷霆早就降下。”

  又对宝钗道:“我知姐姐好意,但其中有些事涉及长辈,没法子和姐姐细说。”

  宝钗神色一动,想起自己母亲刚刚的神色。

  似乎也知道这事。

  “我只能说,冯探花不是那种平白无故招灾惹祸的。”

  黛玉神色认真,她不想让宝钗为她担心。

  竭尽所能的解释着:

  “姐姐虽未明说,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也只当他是哥哥那般。”

  黛玉思来想去,看着宝钗也只想到了薛蟠这个例子。

  虽不贴切,但那种能依靠的感觉差不多。

  “就像薛大哥那样,你觉得他常惹祸,但我却知道他对你是极好的,是你能依靠的。”

  每每一说到依靠,黛玉都难免自怜。

  “我没这样的福气,没有亲兄弟姐妹,只你一个姐姐,他就是我的哥哥,宝姐姐你明白吗?”

  宝钗听闻,觉得是自己担心过头。

  心中总算大石放下。

  见黛玉开始抹泪,调笑道:“你怎没哥哥了,宝玉不是?”

  黛玉拭去脸上泪痕,噘嘴道:“但凡他若有薛大哥一半的担当,我就认下这个哥哥。”

  宝钗闻言笑道:“宝玉也是好的,只是长辈爱护下,稚气未脱,等到了我哥哥这个年纪,想必就能好了。”

  黛玉一撇嘴:“那就等好了,我再认这个哥哥也不迟。”

  她如今还有父亲依靠,可看不上这个靠不住的哥哥。

  宝钗伸出食指往她小脑袋上一顶。

  “你倒是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