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宝藏复大明 第263章 军备竞赛
作者:奔叔的小说      更新:2022-10-03

  和新明的仗,不能打也得打,因为多择洪承畴和三顺王,乃至吴三桂合起来的百万大军,因为王学军和大顺军,占据了河南,已经变相的被隔绝在了江南敌后了。现在横空出世的新明,已经等于将整个帝国一杆子,分割成了两部分了。“扩军,扩军。我们要扩军满蒙八旗十万,绿营二十万。”军费在哪里出?国债在大清是实行不通的,那就恢复老祖宗拿手的传统,抢。先抢百姓的。山西总兵余良友,见山东新明势力强横起来,河南又落入汉人之手。于是,就兴起了降顺,反顺,再降清,再反清,占领山西,和河南连接一起的想法。于是,秘密派人到忠贞营李过处联络。同时,重点的派人联络新明。王学军知道,自己现在是强弩之末,需要练兵喘息。一旦余良友起兵,自己就必须得救。不救,就失去大义在先,便宜了已经依附了南明朱由榔的永历朝了。但最近隔着李过的忠贞营,即便想接应,都办不到。现在李过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队伍过境他的地盘的,怕的就是一个自己顺手牵羊搂草打兔子,灭了他们。毕竟,现在双方敌友不明。于是苦口婆心的规劝他:“先别急着动,先忍一忍。”结果这样往来之后,余良友彻底的站在了永历帝一方,和李过的忠贞营结成盟友。在崇祯二十年冬十一月,打出了反清的义旗。并且迅速占领了河津,运城,夏县。李过也派出老八队的四队人马,杀向了山西地界接应,一时间,占领了洛阳重镇。多尔衮接报,当时大喜,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于是,立刻命令山陕总督,郑亲王济尔哈朗,帅军平叛。坐镇太原的济尔哈朗秉承多尔衮的意思,带着精兵强将,南下,一战,破河津,再战破运城,转而拿下夏县,将余良友抓捕,斩于阵前。收复三城之后,济尔哈朗下令屠城。河津是河南,山西,陕西交叉的黄河古渡,勾连汉中秦川,是运城食盐最重要的航运渡口,其中借食盐之利,可谓富庶无比。运城,是中原帝国四大盐场之一,所产食盐销售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再往西,直到新疆西藏。运城家资百万的比比皆是。夏县一片沃野,是山西有名的粮仓。清军占领这里,当时还拿不下脸来对富人盐商下手,也怕盐商富户被逼急了造反。同时还指望着他们维持食盐的转运呢。但这次不同了,多尔衮为了凑款练兵,下令屠城,拿下那些富商的家资。济尔哈朗当时杀的三县血流成河。家有一头驴资产以上的,满门屠杀,家产充公。没有一头驴的,立刻变为驴子,为大清子弟耕作土地。只是这三城,转眼就为大清获取了一千万两实实在在的白银,那些不动产还不算在内。但这不算完。多尔衮还下令,将这三县周围六座县城同样加以屠杀。这个叫连坐法,一家造反,杀一街,一镇造反杀一县,一县造反,杀三县。这样一来,即起到了震慑不服汉人的作用,又能聚敛钱财的作用。更是进行对汉人的减丁政策。真是一举三得。一时间,杀的血流成河财源滚滚。还有一个军费来源,那就是卖官。顺治下旨:“现在,湖广,浙江一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八省遵依大清的表文尚未报到。当速行遣官招抚,在京文武官员不拘见任、家居及士民人等,有情愿输忠效力的,准赴兵部报名。按才给官。”这是多尔衮顺治商量所得。尤其是徒有虚名的八省总督佟养和举双手赞同。这下好了,虽然自己这个八省总督,现在几乎无地无百姓,但现在收下总算有官,有属下啦,这才多少像那么点样子吗。一来大清可以卖官凑戳军费,二来,也可以让那些买官的,直接去被封地方,劝降招揽当地残明官员兵马,真是惠而不费啊。一县从从九品,五百两起,只要你能拿出十万银子,一省布政使就是你的了。而地方就那么多,官员最终也只能卖那么多。这算存货不足。没关系,没官是吧,那咱们就凭空造他一批官。于是,在大清,一种说不清干什么,说不清什么位置的四品道台官,横空出世。这东西不需要位置,不需要安置,不需要给俸禄,想卖多少就多少。消息一公布,一些热衷功名的无耻之徒,立即看准这是凭借清朝兵威,以三寸不烂之舌谋取盎贵的大好机会,于是自告奋勇。买个官帽再说。这叫先把茅坑占住,省的有屎的时候,找不到茅房。大清空卖人情官爵,有钱的趋之若鹜,一时间大清吏部衙门门庭若市。这个政策,最终延续到了清朝灭亡。于是在大街上,你会看到要饭的道台,做苦力的镍台,给人当小厮的藩台,至于抬轿的县令,放牛的知府,那是比比皆是。酒桌一坐,大家打躬作揖,都口称下官见过诸位大人。钱有了,就练兵。首先,多多在蒙古人中招募骑兵。自己家老祖宗真女真的时候,曾经对元朝的蒙古祖先,施行最严苛的减丁制度。凡是高过车轮的元蒙男孩,砍头。但这次的减丁办法是,高过车轮的男丁砍了是可惜的。必须参军。毕竟做炮灰也比直接砍了能够废物利用不是。当然,这个年头,还不需要那么多兵,那就先放养着,等待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做炮灰。十万大军转眼招满额度。但攻城略地还需汉军。再招募汉军二十万,补充到三顺王和吴三桂的军营,以及各地绿营。但多尔衮也看到了,原先自己的那种养兵办法不行了。必须顺应实际,改革。原先的办法是,一旦出战,一切装备自备,自备七日吃喝,以后一切都靠抢,然后坐地分赃。汉八旗和绿营也是执行这种政策。但形势变了,随着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大明军队大批的投降过来,编制成绿营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拿军饷为你卖命,不拿军饷,谁还为你卖命?再说了,几次和新明的战争中,也暴露出装备自备的巨大缺点。在汉军最熟悉的军阵中,你竟然不能凑齐统一的一个刀盾兵和长矛兵,这就让军阵,完全发挥不出效果。还有就是吃饭问题。有的汉军绿营,长时间捞不到仗打,抢不到粮食,总是挨饿。就地抢粮?现在那些地方都是大清的国土啦,只能我大清抢,还轮不到你们抢呢。于是,绿营士兵就经常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况。吃不饱饭,就不断的有军队哗变,或者散伙。即便能坚持的,但都饿的看人都双影了,连刀枪都拿不动了,还怎么打仗?现在有钱了,那就开始按照中原王朝的办法,打造正规的部队,把强盗变成官兵。多尔衮规定,满族八旗,每兵每月二两银子,一副棉甲,一把大刀。每日四斤米,包括蔬菜食盐在内。四斤米不多,在没有肉食的情况下,人是相当能吃米饭的,要不书友试试三天没肉,你能吃多少米饭。蒙古八旗,每兵每月一两五钱银子,一件老羊皮袄,一把大刀。每日三斤米。汉八旗,天佑军,吴三桂军队,每兵每月一两银子,盔甲自找。发扎枪一杆。绿营,每兵每月五钱银子,发扎枪一杆。每日二斤米。京师建锐健营,兵两万,目标十万。全部由身强力壮这充任,一水的火器。原先大明工部库里,有太多的火器,再在确山之战中,在战场上,捡了新明军近万杆燧发枪。足可以装备了。这一下,大清一下增加了十万蒙八旗,二十万汉军。其新增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王学军的十万。这一下,大清就再次拥有了和各种势力抢夺地盘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