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一章 张经等人被奸臣陷害斩首,沈睿、唐顺之分别收养名将和忠臣的儿女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07~1567年)因为迷上道教,整日在自己的寝宫里修行,并且时常服用大量的丹药,嘉靖皇帝逐渐就变得昏庸起来,开始很少处理朝政,也很少上早朝,后来又宠信、任用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等人,许多官员变得腐化堕落、欺压百姓,好多大臣都成为了“严党”,导致朝政混乱,百姓怨声载道,军队、海防设施等军事方面的管理非常不严格。同时日本国内正值动荡不安、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而且明朝朝廷又终止了与日本的官方贸易,许多战败的日本武士和浪人在一些日本大名的支持下组成一个个庞大的海盗军团,并且和中国的一些有着强大势力的海盗首领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残害百姓,劫掠财物,史称“嘉靖大倭患”。

  嘉靖34年(公元1555年)2月到5月,倭寇烧杀抢掠浙西等地区,抗倭名将、江南总督张经(公元1492~1555年)在浙江巡抚李天宠的支持下,和浙江副总兵俞大猷、参将卢镗指挥永顺和保靖地区少数民族的狼兵,还有大量的官军,以及参将汤克宽指挥的水师,少林寺方丈小山宗书带领的50名僧兵在王江泾(今浙江省嘉兴市北部)合力进攻倭寇大军,这场战争持续多日,消灭倭寇1900多人,取得著名的“王江泾大捷”。

  王江泾大捷打响前朝廷派内阁首辅严嵩的义子、工部侍郎赵文华(公元1503~1557年)来浙江巡察、督战,赵文华到达浙江后,他和张经在谈论抗倭的问题上,经常因为意见不合,产生言语上的冲突,后来两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深,这场大捷后赵文华为了抢夺功劳,抢先一步秘密上奏,诬陷张经和李天宠贻误战机,说这次大捷是自己督师征讨的结果。后来张经和李天宠等人被锦衣卫带走,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张经在被朝廷派来的锦衣卫带走的前一天晚上,张经知道自己过不了几个月就要被斩首,于是他把妻子刘氏和儿子张文忠一起托付给好友沈睿。

  沈睿,浙江台州人,曾是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的部下,跟随戚景通抗击倭寇,战功卓著,精通各种兵器和火器,后来戚景通和沈睿结为儿女亲家,戚景通把女儿、戚继光的姐姐戚芸许配给了沈睿的儿子沈舟。嘉靖19年(公元1540年),戚景通解甲归田后沈睿62岁了,也就辞掉官职成为了张经身边的幕僚,后来张经的儿子张文忠拜沈睿为师。

  张经把妻子刘氏和儿子张文忠托付给沈睿后,张文忠拜沈睿为义父,张经被锦衣卫带走后,刘氏、张文忠母子便和沈睿一起来到了台州。

  杨继盛(公元1516~1555年),明朝中期的著名谏臣。嘉靖32年(公元1553年),在担任兵部武选员外郎时上奏弹劾内阁首辅严嵩的罪状,严嵩得知后上奏诬告杨继盛,杨继盛就被关进了大牢。嘉靖34年(公元1555年)10月,严嵩暗中指使刑部尚书何鳌把杨继盛放入要斩首的名单。29日,一代忠臣杨继盛和张经、李天宠等人一起被斩首于北京城的西市,杨继盛被斩时年仅40岁。杨继盛的妻子张氏在家中得知丈夫被斩首的消息后,决定上吊自缢,去陪伴在阴间的丈夫,于是她在晚上等儿子杨天明和女儿杨月娥睡着后,张氏先写了一封遗书,然后张氏踩着凳子,上吊自缢了。凳子倒在地上的声音把正在熟睡中的杨天明和杨月娥惊醒后,兄妹二人看见母亲上吊后,哥哥杨天明马上把母亲抱下来,但是母亲已经去世了,兄妹二人开始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管家杨方也听到了响动,立即从床上起来,然后来到张氏上吊的房间,杨方先是安慰了一会兄妹二人后,接着三人看到张氏留下的遗书上写有兄妹二人以后就托付给丈夫杨继盛的好友唐顺之照顾。第二天早上,杨方和杨天明、杨月娥兄妹二人把张氏安葬后,最后杨方和杨天明、杨月娥三人就带上这封遗书一起离开了家,前往南直隶的武进找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号荆川,南直隶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青果巷)人,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文学家,唐顺之曾和杨家枪法的传人杨松学习过杨家枪法,这套枪法的创始人是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夫人杨妙真,这套枪法的特点是变化多端。嘉靖18年(公元1539年),唐顺之因为在担任翰林院编修时,和廷官罗洪先,以及翰林院的另外一名编修赵时春一起上奏请求面见太子朱载壡,嘉靖皇帝看见这份奏疏后非常愤怒,下诏撤掉唐顺之三人的官职,唐顺之就回到了青果巷。

  杨方和杨天明、杨月娥兄妹二人来到青果巷唐顺之的家中后,唐顺之看见这封遗书立即把杨天明和杨月娥收为义子和义女,杨方也成为了唐顺之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