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二章 胡宗宪派人劝降大海盗王直,一代名将戚继光的成长之路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嘉靖34年(公元1555年)5月,王江泾大捷后,内阁首辅严嵩的义子工部侍郎赵文华为了抢夺功劳,抢先一步秘密地向嘉靖皇帝上奏,陷害江南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后来张经和李天宠被锦衣卫带走,关进了京城的大牢。6月,赵文华又上奏,严嵩的得意门生、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成功担任新一任的浙江巡抚。

  胡宗宪(公元1512~1565年),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人,胡宗宪虽然依附于老师严嵩,但是后来在剿灭倭寇的战争中,他大胆任用戚继光、俞大猷、谭纶和卢镗等一大批有勇有谋的将领,而且胡宗宪的身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如徐渭、文徵明、蒋州、沈明臣等人,这些人好多都成为了胡宗宪的幕僚。

  6月,浙江巡抚胡宗宪决定秘密派遣几名能说会道的人作为使者去日本的平户岛(今日本长崎县的西北部)招降著名的海盗首领王直等人。

  王直(?~1558年),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有的史料记载为汪直,王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海盗,也是当时实力最强的海盗首领,手底下有一大批亡命之徒,并且拥有庞大的船队,自号“五峰船主”。后来王直把日本的平户岛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开展走私贸易,后来王直还在平户建立了“宋国”,并封自己为“徽王”,许多倭寇首领和日本大名都成为了王直的朋友,王直还多次和倭寇一起侵扰中国沿海地区。

  胡宗宪找来他身边的重要幕僚、当时著名的大才子徐渭来商量人选问题,徐渭手摇一把折扇胡宗宪说道:“大人,文长建议可以派蒋洲和陈可愿去,因为他们两人是宁波籍的官学生,都会说日本话,而且蒋洲还是一位侠客,武艺高强。”胡宗宪说:“文长,我看可行。”确定好谈判的人选后,徐渭还对胡宗宪建议,可以把王直的母亲,以及妻子和儿子从金华府的大牢里放出来,并派人好好伺候他们,到时候招降王直就会容易得多,胡宗宪也同意了。

  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胡宗宪身边的重要幕僚,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剑技高超,徐渭和解缙、杨慎一起被后人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10月21日,胡宗宪在得到严嵩和赵文华等人同意后,暗中派蒋洲为正使,陈可愿为副使带领使团前往日本招降王直等人。11月,蒋州和陈可愿等人到达平户岛,王直穿着上面写有“徽”字的灰色和服,一身日本人的打扮在自己府中的客房里接见了蒋州和陈可愿等人。

  谈判中蒋州和陈可愿等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王直进行劝说,并且对王直说,倭寇十分狡猾,万一那天王直要是惹怒了倭寇,脑袋都可能会搬家,而且蒋州将胡宗宪的亲笔信借给了王直,王直看见信上说,自己的家人已经被放了出来,并且胡宗宪还派人人照顾的她们,最后蒋洲和陈可愿等人王直还说,朝廷不会怪罪他,准许他戴罪立功。

  王直听后有点心动了,但是还是不太相信胡宗宪已经把自己的家人放出大牢这件事,蒋洲看出来后,决定留下来做人质。

  王直同意了,于是就把蒋洲留在平户,派自己的义子毛海峰护送陈可愿等人回浙江同胡宗宪等人商量招抚和谈判等事情,而且还让毛海峰去浙江查看胡宗宪是否真的放了自己的家人。

  嘉靖34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前往浙江担任都司佥事一职。

  戚继光(公元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人,祖籍为南直隶定远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戚继光身长八尺,从小就长得英俊潇洒。

  嘉靖7年(公元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在山东济宁出生,56岁的戚景通(公元1473~1544年)老来得子,戚景通对这个刚刚出生的儿子给予很大的期望。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也是一位著名的抗倭将领,曾做过山东总督备倭和神机营副将等官职。戚景通为人正直,不结交权贵,戚继光受到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对打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戚景通还经常教戚继光学习兵法,陪戚继光玩打仗的游戏,并且教戚继光一些做人的道理,戚继光后来在当地名师梁玠的教导下,开始读书和写字。

  嘉靖23年(公元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官职,担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后来看到军队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并且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决定前往北京参加武举考试。

  戚继光在通过当地的乡试,获得武举人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戚继光来到京城参加武举的会试。六月,北方的俺答部落对明朝的边境重镇大同等地进行烧杀抢掠,并且俺答大军很快就要到达北京城下,“庚戌之变”就此爆发,嘉靖皇帝立即下诏取消了这场考试,戚继光等武举人参加了北京城的保卫战,并且立了战功。嘉靖32年(公元1553年),戚继光被张居正上奏举荐到山东担任都指挥佥事;主管备倭等事情。嘉靖34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经胡宗宪的举荐,前往浙江担任都司佥事,主管屯田和督造兵器、火器等事宜。嘉靖35年(公元1556年)7月,戚继光升任宁绍台参将,府邸在宁波,把守宁波、绍兴和台州三个地区,从此戚继光正式走上抗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