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四十九章 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等人达成初步协议,明朝联军进占王京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3月15日,在朝鲜都城王京附近的龙山仓的谈判中加藤清正坚持不释放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谁都也无可奈何。看来谈判的气氛马上就要发生变化了,小西行长于是立即小声在沈惟敬的耳朵边悄悄小声说道:“大人,我们日本当初就没有与你们大明成为敌人的想法,大明朝廷只要同意我们通贡,我们就立即率领军队撤退。”然后小西行长又指着加藤清正说道:“大人,我跟加藤之间一直都有很深的矛盾,向来不和,他就仗着自己抓了区区两个王子的功劳,就整天在我面前扬武扬威的,我早就烦透了,根本就不想打,只盼着能早一天回到日本。只要大人稍微松口,我这里再调解一下,这件事情不就办成了。”

  沈惟敬知道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是一对冤家,并且二人一直都不对付,他在心里思考道:“但是现在是在谈判,如果说他们二人在我面前耍脾气的话,会不会是一个在我面前唱红脸,一个在我面前唱白脸,给我施加压力呢?”

  接着沈惟敬又想到:“算了,不管他们二人现在是在我面前真的在闹矛盾,还是故意给我施加压力,他们都要做出妥协,因为他们现在的粮食快要耗尽了,而且现在谈判的地方就是此前李提督派人烧毁他们粮食的地方,并且他们现在已经可能被我们明军强大的兵力已经震慑住了,那就和他们继续谈下去吧。”

  接下来谈判继续进行,在谈判中小西行长向沈惟敬提议:“大人,你们明军可以先派遣两名使者乘船渡海到日本,向太阁大人乞和;然后再以你们大明皇帝的名义,派遣另一名使者乘船渡海到日本,并且同意恢复日本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实际上也就是通贡),这样一来,太阁大人就会同意我们军队从朝鲜半岛撤兵了。”

  关于小西行长的这个提议,日本方面其实另有想法,实际上,他们要求明朝方面派遣使者到日本谈判,目的就是日军想用来要挟明军、掩护日军撤退的人质。所以,他们要求明军必须派遣使者出使日本。

  不管怎么样,为了使谈判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沈惟敬对小西行长的提议表示同意,但是沈惟敬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在他带来使者(实际上也就是人质)以后,日军要在4月8日从王京撤出,第二个条件是在撤退当天释放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并且沈惟敬还向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承诺:日军如果现在答应,并且保证屡行这两个条件之后,我们大明朝廷也会马上同意日本的通贡要求。

  沈惟敬在这次谈判中答应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提出的通贡要求,此前已经是得到了兵部尚书石星的同意,石星的态度此前一直是主战的,但是他现在转变同意与日军进行谈判,是因为经过此前碧蹄馆之战的失败后,明军中的许多将领包括李如松等人的态度都开始转向与日军进行和谈,并且明军现在很难能打开僵局,同时他希望谈判成功之后能够使日军尽快从王京撤退,而且沈惟敬等人在前往王京李如松和宋应昌也表示同意日军的通贡要求。

  同时,沈惟敬还向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提出要求:日军从王京撤退之后,不能率军去攻打朝鲜的全罗道(今朝鲜半岛西南部);日军在撤退的时候,要将龙山仓剩余的粮食留下,不能烧毁或者撤退时一起带走;并且在撤退时,日军方面要留下一名将领作为人质。对于这些要求,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等人也都表示同意。

  就这样双方经过来回的商讨,沈惟敬与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等人达成了一个初步协议:

  第一,日军承诺4月8日从王京撤退,明军也承诺把军队分批次撤回明朝的辽东境内。

  第二,大明要派遣正式的谈判使者,前往日本就封贡事宜与丰臣秀吉直接会谈。

  第三,日军要在4月8日从王京撤退当天释放被俘虏的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

  龙山仓和谈结束后,第二天早上,也就是3月16日早上,沈惟敬让沈思贤留在这里等到时候日军撤退时负责押运粮食,然后沈惟敬就和胡泽一起乘船离开,3月24日,沈惟敬和胡泽回到义州,向宋应昌汇报了这次和谈的过程和结果。

  4月2日到3日间,副总兵刘綎率领5000多名四川兵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境内。

  但是日军后来没有在4月8日从王京撤退,他们一直拖到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4月19日,才从王京撤退离开,并前往朝鲜的釜山一带,撤退时日军还带走了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一直到了7月间,日军才把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释放出来。4月19日,日军撤退后,李如松立即率领明朝联军在第二天,也就是4月20日进占了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