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61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3)
作者:潇宝贝儿的小说      更新:2023-11-13

  用纯数学的方法来推导或证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过程。

  中国文字的起源告诉我们,汉字属象形文字,书画同源,中国原始古人擅长以画图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不妨用原始的、简单的作图方法来寻找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人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在三百万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结绳记事昭示了人类数学文明的启蒙。在人类最初经历的原始社会,尽管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存在着比较简单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活动过程。这些活动离不开数,可以想象,原始人要用数来清点劳动人数和计算劳动工具,要用数来记录农牧和渔猎的劳动成果,要用数来分配劳动产品,还要用数来交换剩余劳动产品,如此等等。

  否则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生产力就不能向前发展。人类最初对数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原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原始人对数的知识的不断增加,必然会总结出最早的、最初级的数学规律。

  不妨把河图洛书假设为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的数学规律,这个结论能够成立的主要理由是:1、河图洛书反映了加减法运算法则,表达了和差数理关系,是数学史上最初级的数学规律;2、河图洛书中各数的表示方法与结绳记数方法相符合;3、河图洛书是对数及数理关系的如实形象描绘,属象形文化范畴。所以,河图洛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字的起源阶段,它产生于中国文字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

  由河图可以推演出一个数字与图形完美结合,且酷似人面的图形。——人面图。

  图外轮廓为梯形,构成图形的线段均为整数。梯形有象征凸凹两部分结合而成。梯形的下边长9厘米,上边长8厘米,腰边长为13厘米,图形内部三横的长度为3厘米,两竖的长度为4厘米。把每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其之和正是60厘米。

  该图,形似人面,凸凹结合的线条恰好处在人类五官的位置;将人面图与婴儿的面部比照,就能直观这种联系。因此图案就命名为人面图。

  将河图顺时旋转90°(如图四),河图中的数字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即可推演出人面图。过程如下:

  图四的上边是8个黑点,图一人面图的上边长8厘米长的线段;图四的下边是9个白点,图一人面图的下边长9厘米的线段;图四8个黑点下面是3个白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三段横线长度均是3个厘米;图四9个白点的上方是4个黑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两竖线长度均是4厘米;图四的左边是6个黑点右边是7个白点两数加起来是13,图四内1个白点、2个黑点、10个黑点三个数加起来合亦为13.图一人面图的腰边长均为13,与河图的对应关系13=6+7,13=1+2+10;但是连接人面图中两根3厘米长的横线即得到一条2.5厘米长的隐线。因此可以得出人面图是从河图推演出来的。人面图是图形与数字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今世的“河图“。